中世纪人们的信仰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1270053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世纪人们的信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世纪人们的信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世纪人们的信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世纪人们的信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世纪人们的信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世纪人们的信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世纪人们的信奉 基督文明的解读 摘要:今人眼里“中世纪”是一种布满神秘的时代。中世纪的西欧一般被人们称为“信奉时代”,而基督教作为信奉时代的主流文化,进一步渗入到西欧社会的各个层面。基督教一统天下,哲学是神学的附庸,诉诸信奉的宗教神学具有绝对的权威。强大的信奉力量,慰藉着不同层次的心灵需求:从渴望生活的解脱到对超越性的谋求。本文从人文角度探寻基督文明,还原的中世纪的思想世界。核心词:中世纪基督教 精神信奉 作用进程人文关怀 前言:西方近代文明有两大渊源,一种是古代文明,一种是中世纪文明。作为当下所谓西方文明所经历过的一种阶段,中世纪结结实实地横在那里,将现代西方文明与之前的希腊罗马文明分割

2、开来。然而,有人贬低中世纪文明,觉得基督教扼杀人性,而古代文明布满人文主义的精神。其实,基督教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事实上大大超过了人们的所知和想象。一、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发展 公元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社会进入战火纷飞的年代,分裂割据的欧洲政局,混乱的社会秩序,中世纪的西欧人长期生活在没有保障的社会中,对现实的绝望情绪不断加重,精神不断走向悲观和虚无。中世纪西欧的基督教之因此可以得到人们的广泛信奉,恰在于其为苦难中的人们提供了精神上的寄托,教会和政权的结合,更增进基督教的传播。基督教不仅运用其教义来劝服人们信奉宗教,更宣扬耶稣对人们的博爱观来引导人们对基督的信奉,给中世纪苦难的人们带来但愿

3、和心灵上的慰藉。二、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地位一提到中世纪,人们脑海里就会不由自主的想到“黑暗世纪”。恩格斯称“中世纪”为“一颗没落的明珠”很具有客观性,由于西方史学界觉得中世纪是一种过渡时期。然而就中世纪的发展而言,基督教文化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文化现象,基督教自产生后对西方文化精神起了不可估计的作用。因此,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文化对后裔西方文化的作用决不可简朴地判断其为过渡问题,而是起到了很有影响力的奠基作用。基督教“虽然从表面来看这一文化形态是以人为核心的文化形态主线对立的,但其实质,仍然是借助于幻想把自己的本质异化为上帝,神灵并对之加以膜拜顶礼思想意识的反映”。(刘建军:197)三、 中世纪基

4、督教文化的人文特点 (一)基督教信奉是圣洁的。其圣洁性有三个层面:第一,基督教信奉所敬拜的神是圣洁的;第二,神的道是完全而圣洁的;第三,由于在神的保守下,历世历代都不乏持守信奉纯正,在信奉的原则上绝不当协和背弃的圣徒。基督教信奉的这种圣洁性具有历史的超越性,因此,基督教作为信奉的历史也是圣洁的:不能把历史上的某些背弃基督教信奉,因而不属于基督教信奉的事物归入基督教信奉的范畴,从而否认基督教信奉的圣洁性。宗教改革作为对圣洁的基督教信奉的回归和复兴,带来了近现代西方文明的昌盛。 (二)基督教信奉是博爱的。博爱,即是广泛平等地爱一切人与生命,它是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基督教的“博爱”是连接人与神(上帝

5、)之间的桥梁,也是人与人之间爱的基本。基督教觉得真正具有慈悲心的人,信奉的同道者,无论什么种族、什么身份,无论空间距离的远近,只要有爱、只要有慈悲心,只要善待她人,就是同道中人,就是一种真正的信徒。信徒之间便是以爱与仁慈为信物。这份“博爱”是心灵自然流淌出来的,对于她人的付出完全没有功利的目的。耶稣以信上帝、爱上帝为主线,以博爱为核心,以仁慈为基本的思想,构成基督徒之爱最基本的价值取向,这也是基督教人道主义的核心所在。每个人作为被造物,信徒应以尊重与爱为其禀性。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无论是崇高还是粗俗,无论这个人是什么身份、何等地位,对她们的爱应当是同样的,这种平等的爱对人教化力量是无法估计的。

6、(三)基督教信奉有着慈善观念。基督徒借助于上帝神圣的口吻,劝诫富人们从爱出发,慷慨解囊,施舍穷人,给苦难中的人们以必要的慰藉、协助和但愿。初期的基督徒们试图用这样的方式来获得更多民众的支持与拥护,使社会可以早日稳定下来,以实现宗教构建神圣秩序的战略。基督教注重发展慈善事业,创立孤儿院、养老院制度,建立收容所、盲人之家,形成自愿性慈善及救济组织,并由此提高社会道德,增进了童工法的制定,以保护小朋友。基督教倡导救死扶伤,创立医院制度和精神病院。 (四)基督教尊重人的生命与尊严。基督教关爱生命,给人的生命赋予神圣性,反对杀婴、弃婴的陋习,反对角斗士表演以及人体献祭,还反对自杀。基督教提高了性道德观,

7、反对性乱交基督教主张婚姻神圣,赋予婚姻尊严。基督教取消一夫多妻制,主张妇女婚姻自由,使妇女获得自由与尊严,寡妇受到保护。但是,目前人们的某些观念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有所变化。例如对同性恋问题、妇女堕胎问题、有条件的自杀(例如安乐死)问题等,均有所争议。此前基督教把这些问题的决定权完全归于上帝,目前则是那些当事人要争取自己的权利。这固然是合理的,但是应当承认,基督教反对这些行为的主张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只是在具体做法上未免有些极端。这些都需要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肯定基督教的许多正面作用,不等于说我们就忘了基督教给文明带来的阴暗面。基督教的确在历史上导致过某些负面影响,例如极端地排斥甚至迫害异端。只见

8、其一不见其二,不是科学的态度,不能协助我们全面地、对的地结识基督教的本质。 四、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基督教会在西欧中世纪的历史进程中演变着,它的历史作用较为复杂,有两重性。(一)积极作用1、基督教影响了西方政治文明进程。它主张给每个人以自由和公正,不容许任何人凌驾于法律之上。英国中世纪的大宪章、美国的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都与基督教精神密不可分。 2、延续了西欧的古典文明和保存了希腊罗马文化中和其教义相通的部分。教会由于与蛮族社会的及时结合,基本上还是保存着帝国以来所具有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力量进入中世纪,为西欧顺利从古典向中世纪过渡提供了一座桥梁。3、加强了欧洲人的统一意识,基督教是欧洲统一

9、文化的基本。4、基督教文化与西措施学老式息息有关,国家法的诞生、民法的发展等最后使西方社会走上了法制化的道路。、基督教影响了艺术、建筑、思想与文化。除了哥特式教堂建筑和拜占庭教堂建筑外,文艺复兴的建筑和艺术也是在基督教影响下形成的。基督教影响音乐,例如交响乐就是从圣乐中发展而来的。基督教影响了许多文学和思想作品,如国富论、浮士德等。基督教对平常生活,如节假日、纪元、平常用语等也有多方面的影响。 (二)悲观作用 基督教会实行神权统治和精神专制,排斥、弹压一切异端,阻碍君主集权的民族国家的形成,甚至挑起文明冲突,去征服、奴役外部民族,它自身也日益趋于腐败,在锋利、剧烈的政治权力斗争中势力削弱,沦为

10、一种顽固保守的封建势力。结语:基督教是融古代的伦理和教理于一身,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超个人、超家庭甚至超越国家的普遍的精神纽带。由于基督教代表着人对上帝的信奉和皈依,它以一种普遍的至高信念,构成一种上帝、世界和人类之间的互相关系,天、地、人、神分别在其中确立了自己的位置。基督教的人道主义关怀,也始终延续至今,成为构成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参照文献:1世界文明史曹顺仙编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92施密特 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 北京大学出版社3基督教史 王美秀等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R埃文斯.中世纪的信奉 北京大学出版社5论基督教对中世纪初期西欧文化的影响毛丽娅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26基督教精神与西方文化老式刘春晓 郑州大学学报 67西欧文明上册 姚介厚 李鹏程杨深 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3世界简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