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1048143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图形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图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认识图形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2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3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具准备:积木,图形卡片,各种形状的包装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各种图形的画面。)师:看!老师这里有一些不同的图形,想知道它们能变成什么吗?(把图形组合成机器猫)今天,机器猫想和同学们一起来上课,你们愿意吗?机器

2、猫最喜欢玩积木了,你们喜欢吗?想玩吗?二、展开活动,提出问题1师: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一堆积木,现在,你们就一块玩一玩吧!(分小组活动)2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玩到这里吧。老师有个建议,能不能把手中的积木先分类,再整齐地放好呢?3师:请各组同学商量一下,你们想把这些积木按什么来分类?分成几组?4小组汇报。(请学生将积木分组的情况一一展示。有的按颜色分组,有的按大小分组,还有的按特点分组)师:这节课我们就按他们这一组的分法来学习。(出示按形状分的图形)(认识图形)三、引导体验,合作探究(一)正方体的认识1师:你们把这几块形状相同的积木放在了一起,谁知道它们的形状叫什么?(出示正方体积木)2贴图并

3、板书“正方体”。3请你拿一块形状是正方体的积木,用手摸一摸,说说你有什么感觉。小结:我们通过摸,感觉到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4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当学生发现正方体有6个面时)提问:你是怎样知道正方体有6个面的?能上来给大家数一数吗?5师:还有的同学说正方体的6个面都一样。大家看一看,是不是一样?小结:我们通过观察,知道了正方体有6个面。而且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 (6个面一样大)6、你在哪里见过正方体呢?(二)长方体的认识1师:这些积木的形状是正方体吗?(出示长方体积木)师:这些积木的形状叫什么?贴图并板书“长方体”。2师:请你拿出一个长方体,用刚才学习正方体的方法,看看它有什么特点。3

4、汇报交流。(1)每个面都是平的。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发现的?(摸一摸)(2)长方体也有6个面。问:你是怎样知道的?(数一数)请你上来给大家数一数。(3)长方体对着的两个面一样大。(学生发现这一特征后,教师用教具演示长方体的这一特征)4、认识特殊长方体。(1)教师举起两块长方体(一般的)的积木,让学生判断它的形状。(2)教师再举起一块长方体(特殊的)的积木,让学生判断它的形状。5、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的不同摆法。(有6个面,相对的两个面一样大)6、生活中有哪些物体也是长方体的呢?(三)球的认识1师手里拿一个篮球,问:这是什么?再出示一个乒乓球,问:这是什么?师:我们把这样的形

5、状,叫做“球”。(出示球体)贴图并板书“球”2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球?3师用手轻轻碰一下球,问:你们发现了什么?看来,球是能滚动的。(容易滚动)(四)圆柱的认识1教师拿起一个圆柱形的积木,放在桌上,滚一滚,问:这块积木也能滚,它的形状是球吗?它叫什么呢?(出示圆柱体积木)贴图并板书“圆柱体” 2师:请你从桌上拿一个圆柱形的积木,摸一摸,再看一看,你发现什么了? 3教师用教具演示上下两个面都是圆形,而且一样大。 出示不同大小的圆柱体物体。(有两个面都是圆形,一样大,容易滚动) 4师:生活中你见过形状是圆柱的物体吗?师:看来,我们在玩积木的过程中也能学到数学知识。想一想,今天我们认

6、识了哪些图形?(出示各种图形及其名称)(五)基本练习1、师:看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出示生活中各种形状的物体)2、连一连。(出示生活中各种形状的物体,和四种图形相连)四、游戏活动,发展思维(一)神奇魔术师看过魔术表演吗?谁愿意上来当一回魔术师,从这个魔术箱里,变出不同形状的物体。游戏1:请一个学生在箱子里摸,随意摸到一个物体,先告诉同学给大家变出来的东西是什么形状,然后拿出来请同学判断。游戏2:问学生:你们想得到什么形状的东西?谁能实现他的愿望?(请一个学生上来,根据同学们指定的形状摸一个物品)五、观察生活,解决问题(一)欣赏暑假期间,老师出去旅游,发现外面的城市可真美。我们一起来看看

7、老师拍的照片吧。(展示多种建筑物的图片)(二)数一数1小动物们看到我们的城市这么美,它们可羡慕了,也准备建一座动物乐园,我们来看看,他们都准备了什么形状的材料?(出示各种图形)2动物乐园建好了,请你来数一数,他们各种材料都用了多少个呢? (出示搭好的图形乐园)六、全课小结。说一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再次出示各种图形及其名称)【设计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认识几何图形,只要求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正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对于每种图形的特征,不需要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进行描述,因为这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极其困难的,也不符合学生的实际。因

8、此本节课的教学,教师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通过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在综合运用多种感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通过从实物抽象到图形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这节课的主要特点是以“玩”为主线,将各个教学目标贯穿其中,使学生在一种积极的情绪中学习和体验,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一层的玩,是让学生无意识地玩,学生是在原有的对积木认识的基础上玩。(这时的积木在学生眼中就是玩具。)第二层的玩,是让学生整理积木。学生在整理积木的过程中,发现了其中蕴涵的数学知识,从而使无意识的玩开始向研究数学知识的方向转化。第三层的玩,则是在学生发现了图形的特征之后,教师设计的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摸一摸、猜一猜”。学生在袋子里摸出指定形状的积木的过程,就是对图形的特征进行再认识的过程。由于情境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最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层次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比较恰当。因此,全班学生在整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态度积极,主动参与,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