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施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0865101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施(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施摘 要:教育要面向全体,传统的班级授课制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的方法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利于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因材施教”是孔子的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 是中国教育史上宝贵的传统, 一直是教育奉行的原则, 学生的性格、气质、学习基础不同, 就必须相应地使用不同的教育。关键词:分层教学;必要性;实施1分层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求广大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向他们提出统一要求,使其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帮助学生逐步达到统一要求。实践证明,

2、“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因材施教,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举措。分层教学,尤其在初中,具有现实的必要性。首先,目前小学生升初中实行免试就近入学,知识基础差异较大的学生进入同一所学校,在同一个班中接受同一种教学要求,这样就难免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跟不上,进而导致厌学、辍学等现象,特别是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由于较长时间处在知识饥饿状态,容易产生懈怠现象,进而引发家长不满。就以我校为例,近几年来,我们每年都要对初一新生进行水平测试,语、数、外3门各占100分,结果发现,总分差距竟达250分左右。其次,初三学生面临毕业后的出路考虑,由于学习水平、个人兴趣、家庭条件、父母期望等不同,毕业后

3、去向选择也不同,用“大一统”的教学模式就不能满足各类学生的要求。再次,在教学评估上,现在实际上仍然是以升学率来衡量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师、学生唯分论好坏,爱“优”嫌“差”现象严重存在,甚至劝学习差的学生转学、退学,这样就会大大挫伤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总之,学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想克服这种差异造成的种种问题,使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真正得以实现,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势在必行。2分层教学的依据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的理想境界。不同学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原有知识与能力水平都存在差异。为了解决墨守成规、千人一面的教学要求

4、与学生良秀不齐的学习可能性之间的矛盾,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因学定教,因材施教,不能因为一部分学生的发展而放弃另一部分学生的发展。成功的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需要和潜能,而分层教学正是注重这一点,为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我们可以给他们创造展示自己的条件和机会,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各层次学生的合作学习.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关系的建立,在分层教学过程中,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有所发展,人格受到尊重,个性得以张扬。在教学过程中,以往我们的做法是把授课目标讲到位,也就算完成了任务了。有时怕学生听不懂,漏掉点什么一讲再讲,结果,学生是一直

5、在听,在被动接受。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虽有理论知识,却没有实践能力,很难成大器。因此,我们要结合学科特点及目标,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从探索最优化教学方法入手,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变“学会”,为“会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把学习成绩低的学生定位到智力差的圈子,实际上人的智力虽有差别,但绝顶聪明和蠢笨是极少见的,大部分人的智力差别不大。因此,我们搞分层教学,既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又能使学生心理得到健康发展,从而使学生在校能够得到最优化的教育,使其全面发展。分层教学是面向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实际,对学生发展有益无害。我们

6、采用“分类教学”的办法,分别设置“A、B、C”三类。“A类”指基础较好的学生,“B类”指基础一般的学生,“C类”指基础较差的学生。并且研究确定了各类学生的数量、名单,编排了教学班级,在强调各类教学班相对稳定的同时,也允许有一定的流动性,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类别。3存在的问题3.1层次划分问题科学地划分分层教学的层次是搞好分层教学的基础。许多职业学校在分层教学的实践中采用不同的划分方法,如“成绩划分法”、“目标划分法”、“以个性、特长为主的划分法”、“以模块教学为主划分法”等等。其实质都是如何恰当地划分教学层次,以便更好地因材施教。3.2教师的适应性问题初次进行分层教学的尝试,教师在习惯

7、上和心理上准备不足,不能很快适应新的教学要求。长期以来,基础课教学采用“五同一”的教学方式,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式和惯性,一旦打破这种定式和惯性,有一个调整期,再加上部分教师心理上的失调性,造成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存在差距。从我院分层教学的实践看,主要表现在“C类”学生的任课教师,由于“C类”学生组织纪律差,文化基础差,教学组织难度大,管纪律时间多于授课时间,教师的情绪较为低落,效果也不好。3.3教材问题给分层教学带来的最大困难就是教材问题。我院统一采用国家规划教材,各个层次的学生教材一致,而教学目标又不同,两者的矛盾只能通过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卜解决,这就给教师提出了较大的

8、难题。由于我院教师思想上准备不充分,认识不足,没有与学生进行深人交流,不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对教学内容的补充或取舍没有把握,特别是“B类”、“C类”学生的任课教师,只是简单地把同一教学内容放慢讲授速度,没有对教材内容全面地调整和取舍,因而教学计划难于完成,教学目标难于达到。3.4组织管理问题分层教学的实施彻底打破了班级观念和分班教学法的惯性,给教学工作的组织管理增加r难度。我院实行的是“分层不分班”的流动式教学形式,更容易造成学生的混乱,也给一部分不愿学习的学生留下了“空子”。尽管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如确定各层各班学生名单,指定各教学班临时负责人,严格点名等,但效果仍然有限,如果实行固定教学班

9、,又使层次间失去流动性,抑制了部分学生的选择自由,分层教学就变为刚性而缺乏灵活性了,分层教学的优越性也就不能充分发挥。4、实施分层教学的方法4.1学生分层目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在实施目标教学中,我们提倡在不改变教学班的前提下,混合编组进行自学、辅导、合作达标。”“良好的合作达标小组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良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充满着朝气和活力,会形成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学生既乐于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又容易在共同活动中接受教育,相互诱发,增强自我教育力量。促进学生的转变,又催发了优秀学生成批成长的共生效应。”在这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制定了分层教学的模式。根据第一学期学生

10、学习的具体情况,将2009班作为实验班,对于这一班级学生,教师通过学生回答课堂提问、平时作业、单元抽查、平时观察及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等情况的统计,根据学生的学习可能达到的水平,将学生划分为A层(基础较好的学生)、B层(中等水平的学生)、c层(基础较差的学生)三个层次。这种分层的情况一般由教师掌握调节,不打破学生座次,不宣布学生等级,只宣布每组人员的不同要求。对进步大的学生及时予以表扬,并随时,恰当地调整其层次。4.2目标分层分清学生层次后,教师应紧扣教学大纲和教材,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对差生采用低起点、先慢后快、由浅人深、循

11、序渐进、加强指导与辅导等办法,把教材的训练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连贯的几个分目标,将学习水平分为识记、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允许差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步或几步逐步达到大纲的要求;对优生则允许他们超大纲、超进度学习。拟订各层次教学要求既不能过高、增加教学难度、加重学生负担、使学生消化不良、丧失信心,也不能太低、降低大纲要求、过分放慢教学进度、完不成学习任务。力求准确地把握各类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域”,较好地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只有对各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处在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较好发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3分层

12、授课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授课形式,保证在同一节课内既有面向全体的“合”环节,又有兼顾优、差生的“分”环节。一般步骤为:分(分类自学)一合(集体讲授)一分(分层质疑)一分(分类指导)一分(分类练习)一合(集体归纳)。这“四分二合”的课堂结构,“分”而不散,“合”而不死,不但自然地融进了预习、新授、质疑、辅导、巩固、讨论、小结的正常教学程序,而且较好地解决了好、中、差各层次间的动静支配的矛盾。此外,还应从各类学生听课神情、解题准确率中搜集信息,及时调控教学节奏和教学进程,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90分钟(两课时)的教学效果。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强化目标意识,做到课前公布各层次的学习目标,课终检查是否达标

13、,以便及时总结、调整、完善、提高。4.4评价分层评价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考卷、回答问题时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学习有困难、自卑感强的学生,要多给予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渐消除自卑;对成绩一般的学生,采用激励评价,首先肯定他们的成功、进步,同时又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一般”,积极向上;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善思、谦虚,更加努力拼搏,更加具有创造才能,从而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实验证明,要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材施教是核心,是克服两极分化的有效办法。学生在同一层次的群体环境中学习,成功欲基本得到满足,从而更大胆、更主动地投入到语言实践活动中去,练得更充分,学得更自然。总之,分层教学的思想是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从学生出发,达到教育均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