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材解说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0822893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上《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材解说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上《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材解说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上《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材解说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上《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材解说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上《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材解说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上《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材解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上《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材解说(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材解说 三数组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沐浴着教育改革的春风,吮吸着新课标甘甜的雨露,我们在不断地摸索,不断地实践,用课改的新理念探索着数学的广阔天地。今天我解说教材的内容是:修订后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一、说课标1、课程目标2001年版2014年版对比知识技能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特征、周长的计算、估量等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经历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要求降低 ,将空间与图形改为图形与几何。教育理念:知识为本育

2、人为本 课程目标: 双基四基内容方法:结果结果+过程 两能四能四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能: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思考 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重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问题解决 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增加了培养孩子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

3、比、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 ,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价值。更加关注孩子的体验2、课程内容:2001年版2014年版对比第一学段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1、突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2、加强观察、操作等活动的体验。3、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周长的定义,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经历周长含义的形成过程,体验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会利用周长公式计算。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发现并掌握正方形

4、和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二、说教材:(一)、编写特点1.注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新知。2.注重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3.关注所学知识的及时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平面图形的编写特点:A.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强调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B.重视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C.注意练习的探索性,形式多样化,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练习的编排安排了较多的应用问题、变式题及操作性习题,并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思考题。习题的探索性加强。 (二)教学重点1能直观感知四边形,区分和辨认平行四边形。2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3

5、理解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三)教学难点1理解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加强空间观念的培养。2理解周长的含义。3估计物体的长度或周长。(四)、教材编写体例:1、情景图既为学生提供探索知识的空间,又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的课程资源。 2、例题例题的选取贴近生活。3、做一做对新知的及时应用同时也使新知及时巩固。4、练习(整理与复习) A.弹性的设计,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B. 及时复习,建构知识体系。(五)、立体整合1、已学内容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平面图形 2、要学内容四边形(1)、主题图校园场景图,丰富学生对四边形的感性认

6、识(2)、四边形-从各种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认识四边形的特征 (3)、平行四边形-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感悟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以及与其他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初步建立平行四边形的表象,并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 (4)、周长-利用实物和一些图形,说明周长的含义,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加深对周长的理解。 (5)、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发现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6)、估计-通过画一画、剪一剪、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估量一些物体的长度。3、后续内容面积的含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体现了从易到难、从简单到

7、复杂的教学思维规律。)三、说建议:课标将“几何”拓展为“空间与图形”,是对我国传统数学课程内容的一次重大变革,符合数学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因此,小学阶段教材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加强了几何建模以及探究的过程。教材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的融合,与数学课程中各个分支进行整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体现“空间与图形”的教育价值,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1、教学建议A. 注重教具、学具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平面图形具有直观性,利用各种教具、学具和现代教学技术,可以使学生认识和探索图形的过程更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也是进一步

8、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B. 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转化”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周长统一公式的推导都采用了转化的方法。 C. 注意培养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时,不要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种固定或简单的途径或方法上,要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从不同的途径和角度去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 D.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教材选择了许多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作为教学素材,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这些素材的作用,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视野从课堂拓宽到生活的空间,并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从现实世界中发现有关平面图形的问题。 2、评价建

9、议: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是否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周长的公式,应用公式解决问题。B. 情感态度的评价 能否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 ,是否主动地与同学合作,愿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C. 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突出特色课堂模式,注重对学生过程性的评价。D. 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 多元化是指教师、家长、同学和学生本人。例如每学习单元结束时,可以让学生自我设计一个“学习小结”用合适的形式(表、图、卡片等)归纳学习方法和收获,遇到的问题等等。3、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A.教具准备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更好的理解重要的教学概念和方法,老师要制作更多的教具。B.用活教材根据教学需要可增加、裁剪充分挖掘隐含教材资源.C.善于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件、现象作为教材资源。 D.合理开发学生生活中的教材资源 以真实生动的素材作为问题情境。E.及时捕捉互动生成课程资源 如:有价值的信息,开发课堂表现和错误资源。F.音像资料和信息技术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电子板等这些资源为孩子们的学习,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总之,数学有无穷无尽的奥秘,只要用不断探索、发现的眼睛去寻找,我们就一定能收获更多的东西,就会体悟到生活中的美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