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质检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书面交流材料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0821899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质检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书面交流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全国质检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书面交流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全国质检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书面交流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全国质检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书面交流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全国质检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书面交流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质检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书面交流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质检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书面交流材料(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质检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书面交流材料推进金质工程建设 创新质监工作模式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1打造电子检验检疫体系,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宁波检验检疫局8因地制宜 乘势而上 以“金质工程”建设为契机努力开创四川质监信息化建设工作新局面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15大力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努力促进山东检验检疫事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山东检验检疫局20质量权威网 服务你我他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7重任中求发展 创新中求突破广东检验检疫局 39信息化助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50全面推进电子监管 大通关工作再上新台阶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62推进金质工程建设 创新质监工作模式(山东省质量技

2、术监督局)根据总局的部署,近几年来我们本着“统筹规划,务求实效,资源共享,安全可靠”的建设方针,以“金质工程”建立为抓手,积极探索质监工作的新模式,扎实有效地推进山东省质监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一、健全机制、搭建平台,为金质工程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信息化建设从某种意义上是对政府传统行政管理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因此从金质工程初期,山东省质监局就全面增强了广大职工对金质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搭建起了人人参与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平台。专门下发了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信息化建设管理规定,对项目的规划、立项、管理、验收等做了严格地规定;同时将信息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各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定期

3、进行调度,年底进行评选、考核和通报。自2003年以来,山东省质监局还有计划的对机关公务员、专职行政执法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信息化培训,共举办各类信息化培训班20余期,培训各类人员3000余人。二、建设队伍、加大投入,切实提高信息化装备水平人才和装备是开展信息化工作的两大基础,人才是关键,装备是载体,二者相辅相承。山东省质监局非常重视专职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建立起了覆盖全省17个市的信息化专职人员队伍,每年都拨出专款用于网络设备改造和更新。目前,山东省质监局已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了省局网管中心和17个市局网管分中心,配备了一批先进的网络设备;建设完成了覆盖省、市、县(区)的三级计算机网络,

4、实现了政府机构信息网络、社会公众信息服务网络的互连互通,为金质工程的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注重应用,强调效果,做好信息平台和业务系统开发工作 一是完成了内部业务信息交换平台和外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了内部信息的交流共享以及外部信息与质监系统的互联互通。目前,山东省质监局门户网站的日均访问量已超过3000次;12365质监热线共受理有效的质量申诉和打假举报案件8千余件,涉及产品货值1亿余元,共为单位和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亿6千余万元,密切了质监部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和赞誉,成为山东省质监系统对外服务的亮点。二是完成了行政审批办公系统建设,规范了工作

5、流程,实现了行政审批业务和公文的网上流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和政务处理的流程再造,对各项业务工作的审批提供了支撑。自2006年5月以来,仅特种设备监管就完成审批和办事事项2000余件,办事效率提高了40以上。三是建设完成了特种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了监管的有效性。特种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覆盖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全内容和全过程,实现了特种设备的动态监管和预警,形成了四位一体、整体联动的特种设备安全长效监管机制。目前已采集特种设备28万多台,使用单位6.7万多家,操作人员13.4万多人,出具检验报告14万多份,实现了管理创新,大大提升了监管水平。2006年5月20日,总局组织了山东省“金质工程”一期

6、项目鉴定会。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陈小筑司长、国家质检总局党组成员、总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宋明昌等多位专家参加了鉴定会,专家一致对山东省“金质工程”一期建设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四、用金质工程促效能提高,在工作模式上有了新突破山东省通过实施金质工程,形成了用流程管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提高了山东省质监系统自身行政效率和为社会服务的能力。一是规范了工作流程、提高了行政效率。山东省质监局以行政业务流为主线,对传统工作流程进行了优化和重组,形成了清晰、规范的业务体系,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节省了企业费用,缩短了办理时间。二是积累了各类信息,实现了辅助决策。山东省质监局通过金质工程的实施,积累了

7、大量的数据,为决策提供了依据。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工作中,通过信息化监察网络的建设和运行,确保了监管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同时,依靠对信息的分析汇总,提高了对特种设备的监管力度,极大地降低了特种设备的安全隐患。另外,通过对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等环节的监管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挖掘,提高了政府安全监察工作的管理决策能力。三是拓展了工作领域,创新了工作模式。通过金质工程的应用实施,改变了行政管理的传统工作方式,丰富了信息的互动渠道。依托互联网提供一站式、全天候的服务,通过门户网站、12365热线电话、电子邮箱、传真等,为个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交换服务,实现了政务公开,增加了行政

8、审批的透明度;为应对突发事件,山东省质监局还购买了食品检测车、视频指挥车等移动信息监管平台,实现了远程指挥调度,完善了打击制假、售假、贩假等活动的手段,全面提升了山东质监系统的监管水平和行政执法能力。五、几点体会:(一)做好规划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山东省质监局早在2003年“金质工程”建设之初,就下大力气做好金质工程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完成了山东省“金质工程”建设规划和山东省“金质工程”实施纲要。从山东省质监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了山东省“金质工程”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建设方针,明确了建设任务和实施步骤,制定了建设的技术要求,为“金质工程”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政务改革是信

9、息化建设的关键山东质监局自“金质工程”启动之日起,就牢牢树立这样的观点:电子政务工程,首先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要提升行政工作的有效性。我们本着“流程管事、制度管人”,“一岗双责、一责双岗”的管理理念,以行政业务流为主线,通过业务梳理、流程再造,对传统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重组,为“金质工程”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资源共享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电子政务建设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能否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为此我们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统筹规划,整合多个部门的资源形成基础信息库,实现了资源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二是加强了对信息工程及电子政务相关标准的研究,在对信息资源进行全面规划的基础上,按照

10、相关标准进行规范整理。三是注重与外部系统之间的数据接口,建成了基于标准体系的、开放式的、可维护的、具有良好信息管理能力的优质信息化工程。(四)金质工程的应用是信息化建设的动力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在于应用。山东省质监局坚持“边应用、边完善”的原则,建立工作动态模块,做好各系统的完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下一步,山东省质监局将继续按照总局的统一部署,结合山东实际,大力开展金质工程二期建设项目,不断完善网上行政审批平台和辅助决策系统,依托金质工程建成覆盖全省的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预警指挥中心。按照长江局长视察山东时的指示精神,大力加强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山东金质区域监管信息系统和企业质量安全

11、管理信息系统三位一体的电子监管网的建设,切实做到从源头上抓质量,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山东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打造电子检验检疫体系,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宁波检验检疫局)“十五”期间,质检信息化工作在总局党组正确领导、总局主管部门周密部署精心组织下,获得了重大突破,取得了巨大成就。宁波检验检疫局按照总局整体部署,将信息化建设与检验检疫工作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以电子监管建设为推动力,着力打造电子检验检疫体系,在信息化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宁波检验检疫业务的快速发展,为宁波外向型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一)打造信息化基础平台,整合资源推动信息化快速发展。1.强化领导

12、,健全机构。我局党组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实施,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2006年5月设立了局信息中心,具体负责局信息化项目的规划、建设、应用和维护,使信息化工作有了组织上的保障,做到层层抓落实,事事有人管。2.加大投入,加快基础建设。十五期间,在总局的关心与支持下,我局信息化基础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相继完成了局综合实验大楼的网络建设,建成了局本部大楼局域网,组建了宁波检验检疫城域网,实现了与总局质检主干网的直联;为适应业务大集中统一及信息化建设集约化发展的需要,添置了IBM P670小型机两台, PC服务器三十多台,逐步形成了数据中心,减小了信息安全维护的难度,

13、同时降低了信息化维护成本;为适应实现业务数据大集中以后的新情况,在进行整体网络安全规划的基础上,建成漏洞扫描、入侵检测、防火墙、防病毒、物理隔离五位一体的网络安全系统,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基础支撑(二)深入推进电子监管工程,全面构建电子检验检疫体系。从2005年开始,宁波局将电子监管作为信息化建设重中之重,作为贯穿全年工作的核心,并以此为推动力,推进检验检疫业务模式改革。作为全国系统第一个试点局,在电子监管推广应用过程中,我局积极寻找亮点,突破难点,在出口电子监管为主的数据监控和以“全球眼”视频技术为主的视频监控推广运用上取得了显著成效。2006年,宁波地区出口电子监管系统上线企业达436

14、1家,日均监管批次近1500批,生产企业覆盖率保持100%,电子监管批次覆盖率达98%,视频监控系统共接入企业176家共计617个监控点,出入境口岸、查验场地100%覆盖,各项指标走在了全国检验检疫系统的前列,为全力打造宁波检验检疫电子把关和电子服务两大平台,逐步构建与宁波电子口岸相辅相成的宁波电子检验检疫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采取多项举措,全力推进电子监管工程。一是因地制宜研发多项配套程序,完善各项应用功能。随着电子监管系统应用的深入,深度挖掘应用电子监管数据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此,在质检总局专家的帮助下,我局开发应用了ES查询系统,系统可对每周电子监管报检批次、货值、处理结果,按处室、科

15、室、施检员分组统计和汇总,从而准确掌握电子监管系统运行情况;在罐头食品生产企业试运行我局研发的数据自动采集系统(AS),提高源头数据有效性。二是统一规范视频监控管理和应用,统一监控平台和监控软件,统一视频监控点设置要求,进一步规范监控点管理,提高监控点实际利用率。三是充分发挥电子监管技术小组的作用,以点带面,促进施检人员整体应用水平的提高。四是研究无纸化运作,对信誉好的企业进行试点,通过分类分片组织培训,确保企业迅速适应电子监管建设的进度。在软件安装方面对企业端软件推出“一揽子”解决方案,使自理报检企业、委托代理单位报检企业、自助报检企业都能够以零投入或最低投入进入电子监管,享受到最优质的服务,受到了企业的普遍欢迎,电子监管带来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得到了充分体现,一定程度上也确保了电子监管工作的快速推进和取得较好的运用成效。2实施多点结合,切实提高电子监管应用成效。我局在电子监管的推进进程中,始终贯穿质检总局的最新要求,注重“一个中心,两个结合”,即以“重应用、求实效”为中心,实现数据监控与视频监控以及其他电子监管系统相结合,电子监管与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改革相结合,推动电子监管各项工作既快又好地发展。视频监控是数字电子监管的有效辅助手段,它能对所确定的关键控制点实施视频数据采集和追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