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原酸对棉织物的整理试验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0821517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5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原酸对棉织物的整理试验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绿原酸对棉织物的整理试验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绿原酸对棉织物的整理试验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绿原酸对棉织物的整理试验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绿原酸对棉织物的整理试验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原酸对棉织物的整理试验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原酸对棉织物的整理试验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绿原酸对棉织物的整理第一步:绿原酸的概况1.1 绿原酸是一种缩酚酸,属酚类化合物,是植物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经莽 草酸途径形成的一种苯丙素类化合物1。绿原酸是一种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 具有抗菌、抗病毒、升高白细胞、保肝利胆、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1】、清 除自由基15】等作用。其广泛存在于许多植物中,如葵花籽(仁、粕)、水果、 蔬菜、大豆、小麦、可可豆、咖啡豆和一些中草药中,尤其葵花籽(仁、粕)、可 可豆、咖啡豆、沙棘果及传统中草药,如金银花、杜仲中其含量较高。1.2 绿原酸理化性质和结构绿原酸类化合物是含有羟基和邻二酚羟基的有机物,除极易溶于乙醇外,还 易溶于水、甲醇和丙酮等溶剂,微溶于乙酸乙

2、酯等极性溶剂中。难溶于氯仿、乙 醚等弱极性溶剂5.6】。因此,利用这一性质可将绿原酸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绿原酸分子式为C16H1809,分子量为354.3,它的半水化合物为白色或微黄 色针状结晶,110C变为无水化合物,熔点208r, a】24C35。2C (C=2。8), 在25C水中溶解度为4%,热水中溶解度更大,且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化。绿原酸由奎尼酸和咖啡酸缩合而成,为极性有机酸,不太稳定7.8】,在从 植物提取过程中,通过水解和相继分子内酯基迁移而发生异构化9】。绿原酸与 异绿原酸分子中都含邻二酚羟基,受热、见光易氧化。因而供试液要在50C以 下浓缩,并在阴凉。避光下保存备用10】。绿原酸

3、的邻二酚羟基结构不稳定,高 温加热易氧化分解,因此,高温及长时间加热不利于绿原酸提取11】。在碱性条 件下。绿原酸可发生水解12】,在碱性及高温时会氧化成为绿色醌类。植物体内 存在绿原酸往往是混合物而非单一组分。从葵花籽仁和金银花中提取绿原酸均含 有不同数量异构体13】。(上来源:绿原酸及其提取纯化和应用前景;刘军海, 裘爱泳)。1.3 绿原酸的理化性质绿原酸在植物中分布很广,从高等双叶植物到蕨类植物均有报道8-10】,主 要存在于忍冬科忍冬属、菊科篙属及杜仲科杜仲属植物中,其中含量较高的植物主要有杜仲、金银花、咖啡与可可树。绿原酸为一种有机酸,是植物有氧呼吸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苯丙素类物质,即一

4、分子咖啡酸与一分子奎宁酸结合而成的酯,异名咖啡鞣酸,也属于酚类化合物分子式是 C H O ,其分子具有邻苯二酚的羧基结构,结构式见图 1。1,分16 18 9子量为354。3。25C水中溶解度为4%,热水中溶解度更大,易溶于乙醇及丙酮, 极微溶于乙酸乙酯9-12】。3i-l绿原酸的结构式Fig.1-1 Chemical structure of chlorogenic acid1.4绿原酸的性质(1)温度绿原酸分子中都含有邻二酚羟基,受热、见光易氧化,应该在阴凉,避光下保存备用。绿原酸的邻二酚羟基结构不稳定,高温加热易氧化分解,因此,高温及长时间加热不利于绿原酸提取。(2)pH值和溶剂的选择在

5、碱性条件下,绿原酸可发生水解,在碱性及高温时会氧化成为绿色醌类。 在强酸条件下,由图2。 3 可以推出,绿原酸易分解为咖啡酸和奎尼酸。植物 体内存在绿原酸往往是混合物而非单一组分,从金银花中提取绿原酸均含有不同数量异构体。因为有机酸易发生酯化反应。即有机酸与醇类在酸催化下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酯。所以酸性条件有益于绿原酸的提取。2.1防紫外线近年来,由于臭氧层的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加,过量的紫外线对 人体眼睛、皮肤和免疫系统造成伤害,因此各国都在进行防护产品的开发和防紫 外线性能的评定。织物透过紫外线的性能与纤维的种类、织物结构、颜色等相关。一般来说, 涤纶和羊毛的防紫外线的性能比棉织物好;

6、织物越紧密,透过的紫外线越少,有 些比较紧密的织物甚至不通过紫外线;深色织物透过的紫外线也比浅色织物少。实验n块试样,对于均匀材质至少取四块有代表性的试验;对于非匀质色样 或结构材料,每种结构至少取二块试验。计算n个试验T (UVA)、T(UVB)、UPF的 平均值。当试样平均结果UPF30且T(UVA)5%时,可称为“防紫外线”产品。(来 源纤维和纺织品测试技术287-288)。2.2 研究表明,以绿原酸为代表的天然多酚物质可以保护胶原蛋白不受活性 氧等自由基的伤害,并能有效防止紫外线对人体皮肤产生的伤害作用。现在己有 多项添加绿原酸后用于抗脲酶化妆品、皮肤防晒剂和防止紫外线剂,欧洲已有把

7、绿原酸用于防止头发损伤的染发剂和洗发液的专利产品。绿原酸等多酚类物质被 称为“第七类营养素”,被广泛用于保健行业,添加了绿原酸的保健药品具有清 热解毒、养颜润肤、解除烟酒过多等特点。从植物中提取的绿原酸纯品可作为二 类新药开发。此外绿原酸还是重要的化学试剂,在生化分析和化学工业中都具有 广泛的应用。所以,开发医用甚至纯品绿原酸具有很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来 源:金银花中绿原酸的研究进展.罗磊,郭晓圆)。第二步:抗紫外线和抗菌实验1.1 被测样品要求1)样品的分类测试样品可分为2类:一类是服装和面料 (如表1中的1*),需在未处理、摩擦后、洗涤(水洗或干洗)后3种状态下分别对样品进行拉伸后的U

8、PF值测试,通常需要6-8个试样品 (每种状态测试 2个试样,分别是经干态拉伸和湿态拉伸的);另UV Standard鮒1对抗黙外线测试样品尺项目的分类要求巫址理方歹卜钱燮的测试卄 处洗或F凤蚀 舸欄科 血垢产 十连泌一凤诧冶磨檢和干洗(b)(m磨损后木洗后干洗腐(a)十卜亠亠*注宀“;衣示需癸预址理或测试二“”:晨示和需黄预处理或測试。一类是遮阳纺织品 (表1中的2*,如阳篷、阳伞和窗帘等),样品需在未处理、日晒处理2种状态下进行拉伸(包括干态和湿态)后的UPF值测试,一般需要4个样 品。2)样品的筛查所有提交测试的样品都必须要进行筛查 ,被提交测试的一组不同颜色的样品,在织物结构、克重、纤

9、维成分等参数上必须是相同的。如果测试的UP F值范 围较大,在进行进一步测试和对样品施加外力前需与申请者进行协商。筛查后,可进行进一步测试和认证的对照样品的数量取决于所提交的样品的 颜色的种类 ,具体取样要求如表 2所示。表2取样数星耍求母强的険色种类取样数1-314-1()2JJ- 20儿21 304匍一佃S以吐类推驭血姜推3) 取样要求测试时需将距样品边5cm部分舍去,样品干燥、不扭曲(即干态下未经拉伸 的未处理织物),大小应充分覆盖仪器孔眼,衬里和面料一起测试。如果是非均 质样品,需要每种颜色或结构至少测试 1次 。4) 测试条件测试需要在温度(205)C,相对湿度50%20%的条件下进

10、行,测试样品 需要进行预调湿 。与大多数测试标准相同的是,该标准要求的测试波长范围也 是290400nm,波长间隔为5nm。(以上来源防紫外线标准UV Standard 801解 读 陈红梅 朱春华 张晓红)。2.1 抗菌实验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因,用以 培养、分离、鉴起、保存各种微生物或积累代谢产物。在自然界中。微生物种类 繁多,营养类型多样,加之实验和研究的目的不同。所以培养基的种类很多。但 是。不同种类的培养基中,一般应含有水分、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 不同微生物对PH要求不一样。霉菌和酵母的培养基的pH般是偏酸性的,而细 菌和放线菌的PH

11、一般为中性或微碱性(嗜碱细菌和嗜酸细菌列外)。所以配制培 养基时,都要根据不同微生物的要求将培养基的pH调到合适的范围。此外,由于配制培养是的各类营养物质和容器等含有各种微生物,因此, 已配制好的培养基必须立即灭茵,如果来不及灭菌应暂存冰箱内以防止其中 的微生物生长繁殖而消耗养分和改变培养基的酸碱度所带来的个利影响。根据微生物种类和实验目的不问,培养基又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例如:按成分不同,可将培养基分成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和半合成培养基按培养 基的物理性质不同,可分成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按其用途 不同,可分成基础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一、实验器材1. 溶液和试剂四

12、、操作步骤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制备培养基平的配方如下:牛肉膏 3.0g蛋白胨 10.0gNaCl 5.0g水 1000mlPH 7.4-7.61)称量:按培养基配方比例依次准确的称取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放入烧杯中。牛肉膏(以上来源微生物学王萍)。2.1.1供试菌种(来源芦荟和金银花抗菌成分提取及其对棉织物的整理周洪荣)本实验选用自然界和人体皮肤粘膜中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 色念球菌三种菌,由安徽农业大学微生物实验室提供,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无 芽饱细菌中抵抗力最强的的致病菌,是引起新生儿皮肤感染和脐部感染的主要致 病菌,是革兰氏阳性菌的代表,大肠杆菌是革兰氏阴性菌的典型代表,

13、白色念珠 菌则是人体皮肤粘膜中常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容易引起新生儿鹅口疮,其对药 物有敏感性,具有真菌的特性而又不同于细菌,菌落酷似细菌而又不同于霉菌, 易计算观察,可以作为真菌的典型代表25。以上三种菌,作为代表菌种基本上 反映出整理织物的抗菌性。2.1.2实验准备2.1.2.1所需容器采用干法灭菌26实验中所需的试管、移液管、培养皿、玻棒、锥形瓶、接种环等按微生物学 基础实验部分要求清洗干净,包扎好,在电热干燥恒温箱中进行消毒。2.1.2.2试剂的准备配制0.5%、.85%(质量百分比)的NaCl溶液各500mL, lmol/L的NaOH溶液200mL, 置于医用高压灭菌锅中(12lC,灭

14、菌20min)消毒备用。2.1.2.3 菌悬液的制备及稀释将实验用的指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用接种环,在 无菌操作状态下,接入适宜的新鲜琼脂斜面培养基上,置于适宜的温度下(细菌 37C,真菌28C)培养一定时间(细菌12h,真菌38h),对菌种进行活化处理,然 后将活化的指示菌同样在无菌操作下,用接种环各自取不同的菌落,分别置于装 有30mL培养液的三角瓶中,用多功能振荡器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振荡培 养12h(37C),白色念珠菌振荡培养38h(28C),制成菌悬液。然后各取菌悬液ImL用0.85%的无菌生理盐水按10倍稀释法分别制成10 X、100 X、1000

15、X、10000 X菌液,做好标记,备用。2.1.2.4培养基的制备26(l) 细菌培养基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配方如下:牛肉膏0.5%,蛋白胨 1%,琼脂 1.5-2%, NaCl0.5%, PH 7.4-7.6。称取牛肉膏10.0g,蛋白胨20.0g,琼脂30-40g,Nacl 10.0g,无菌水2000mL, 在烧杯中加入少于所需的水量,加热,逐一加入各成分,使其溶解。琼脂在溶液 煮沸后加入,融化过程中需不断搅拌,加热时需注意火力,防止培养基烧焦或溢 出,溶好后补足所需水分用1mol/LNa0H调节pH至所需,然后121C下蒸汽灭菌 30min,置4550C水浴中备用。(2) 真菌培养基采用马铃薯培养基,配方如下:马铃薯(去皮)20g,葡萄糖2g,琼脂1.5-2.0 g,蒸馏水100mL, pH自然称取马铃薯400 g,葡萄糖40 g,琼脂30-40 g,加水2000mL,马铃薯去皮, 切成块煮沸30min,然后用纱布过滤,再加葡萄糖及琼脂溶化后补水至2000mL, 121C下蒸汽灭菌30min,置45-50C水浴备用.(3) 绿原酸培养基(水平培养基)的制备分别取上述绿原酸的七个水平的混合物各1mL,加入已灭菌平皿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