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监测指标(制作)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0810848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理用药监测指标(制作)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合理用药监测指标(制作)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合理用药监测指标(制作)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合理用药监测指标(制作)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合理用药监测指标(制作)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理用药监测指标(制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理用药监测指标(制作)(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理用药监测指标一、二甲评审标准要求:(七项)(一)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指标名称: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对象选择: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指标类型:过程指标。指标改善: 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 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80%分子: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例数分母:同期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总例数计算公式: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例数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X100同期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总例

2、数(二)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指标名称: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对象选择:全部住院患者。指标类型:过程指标。指标改善:比率降低(60%)。分子: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例数。分母:同期出院患者总例数计算公式: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例数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X100同期出院患者总例数1. 以病人使用抗菌药物例数计算,一个病例中无论其使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包括不同剂型) 都只计为1例使用抗菌药物例数。2. 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住院医嘱)包括全身作用的抗生素类和合成抗抗菌药物类,不包 括抗结核病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抗皮肤感染药、眼科抗感染药等外用品 规;不含植物成分的抗菌药。(

3、三)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指标名称:抗菌药物处方数/每百张门诊处方()。对象选择:全部门诊处方。指标类型:过程指标。指标改善:比率降低(20%)分子:单位时间内含有抗菌药物的门诊处方数。分母:单位时间内门诊处方总数。计算公式:单位时间内含有抗菌药物的门诊处方数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X100同一单位时间内门诊处方总数注:1.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包括抗生素类和合成抗菌药物类,不含植物成分的抗菌药;2. 抗结核病药、抗麻风病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在此表中不列为抗菌药;3. 抗皮肤感染药、抗眼科感染药及含庆大霉素、喹诺酮类或其它复方的止泻药,列为抗菌药(四)急诊患者抗菌药物

4、处方比例指标名称:抗菌药物处方数/每百张急诊处方(%)。对象选择:全部急诊处方。指标类型:过程指标。指标改善:比率降低(40%)分子:单位时间内含有抗菌药物的急诊处方数。分母:单位时间内急诊处方总数。计算公式:单位时间内含有抗菌药物的急诊处方数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X100同一单位时间内急诊处方总数注:1. 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包括抗生素类和合成抗菌药物类,不含植物成分的抗菌药;2. 抗结核病药、抗麻风病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在此表中不列为抗菌药;3. 抗皮肤感染药、抗眼科感染药及含庆大霉素、喹诺酮类或其它复方的止泻药,列为抗菌药(五)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指标名称:抗菌药物

5、使用强度。对象选择:全部住院病人。指标类型:过程指标。指标改善:比率降低(40DDD)。分子: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分母:同期收治患者住院天数。计算公式: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抗菌药物使用强度=X100同期收治患者住院天数注:1. 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所有抗菌药物DDD数的和。2. 某个抗菌药物的DDD数=该抗菌药物消耗量/DDD值(克/DDD值)3. DDD (Defined Daily Doses)值:WHO推荐的日处方协定剂量庆大霉素(24万单位)+阿莫西林(1克)+头孢他啶(4克)庆大霉素(1DDD)+青霉素(1DDD)+头孢他啶(1DDD)= 3DDD4.

6、 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同期收治患者人数x同期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六)药费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重指标名称:药费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重(%)。对象选择:医疗总收入中的药费总收入金额。指标类型:结果指标。指标改善:比率降低。分子:年度药费总收入(万元)。分母:年度医疗总收入(万元)。计算公式:年度药费总收入(万元)药费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重(%) =X100年度医疗总收入(万元)(七)抗菌药占西药出库总金额比重指标名称:抗菌药物占西药出库总金额比重(%)。对象选择:西药出库总金额中的抗菌药出库总金额。指标类型:结果指标。指标改善:比率降低。分子:年度抗菌药出库总金额(万元)。分母:年度西药出库总金额(万元)

7、。计算公式:年度抗菌药出库总金额(万元)抗菌药物占西药出库总金额比重(%) =X100年度西药出库总金额(万元)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要求(八)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量占比计算公式: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量(累计DDD数)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占抗菌药物使用量=X 100%同期抗菌药物使用量(累计DDD数)(九)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指标改善:比率降低(20%)计算公式:门诊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人次门诊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X 100%同期门诊总人次(十)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指标改善:比率降低(40% )。计算公式:急诊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人次急诊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X 100%同期

8、急诊总人次(十一)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指标改善:比率降低(30%)计算公式: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例数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百分率=X100%同期I类切口手术总例数注:1.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原则上不联合预防使用抗菌药物。2.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 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十二)1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疗程小24小时的百分率指标改善:比率达标(100%)计算公式: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W24小时的例数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疗程W24小

9、时百分率=X100%同期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总例数(十三)1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机合理率指标改善:比率达标(100%)计算公式:I类切口手术前0.5-1.0小时内给药例数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时机合理率=X100%同期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总例数(十四)【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计算公式: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品种选择符合指南的例数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品种选择适宜的百分率=X100%同期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总例数(十五)住院患者抗菌药物静脉输液占比计算公式:住院患者抗菌药物静脉输液例数住院患者抗菌药物静脉输液占静脉输液百分率=X100%同期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总例数(十六)门诊患者静

10、脉输液使用率计算公式:门诊患者静脉输液使用人次门诊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X 100%同期门诊患者总人次(十七)急诊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计算公式:急诊患者静脉输液使用人次急诊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X 100%同期急诊患者总人次(十八)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计算公式: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例数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X 100%同期住院患者总例数(十九)住院患者静脉输液平均每床日使用袋(瓶)数计算公式: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总袋(瓶)数住院患者静脉输液平均每床日使用袋(瓶)数=同期住院患者实际开放总床日数(二十)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合格标本)送 检率指标改善:比率达标(N30%)计算

11、公式: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生物标本送检例数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微生物送检率=X100%同期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总例数(二十一)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合 格标本)送检率指标改善:比率达标(N50%)计算公式:使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微生物标本送检例数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微生物送检率=X 100%同期使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总例数(二十二)住院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患者病原学(合格标本)检查百分率指标改善:比率达标(N80%) 计算公式: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微生物标 本送检数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微生物送检率=X100%同期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总 例数(二十三)每月接受处方点评的医师比例指标改善:比率达标(N25%)计算公式:每月接受处方点评的医师人次每月接受处方点评的医师比率=X 100%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人次每位接受处方点评医师被点评处方(医嘱)数量不少于50份处方(或50条医 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