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模具设计》复习题 2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0787970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塑料模具设计》复习题 2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塑料模具设计》复习题 2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塑料模具设计》复习题 2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塑料模具设计》复习题 2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塑料模具设计》复习题 2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塑料模具设计》复习题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料模具设计》复习题 2(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填空 第一章 概述 1、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它决定了塑料的基本性能。其作用为胶粘各种添加剂,赋 予塑料可塑性和流动性。 1章) 2、增塑剂用来提高塑料成型加工时的可塑性和增进制件的柔软性。 1章) 3、塑料的填料有 填充剂 和 增强剂_。其形状有粉状、纤维状和片状等。 1章) 4、润滑剂对塑料的的表面起润滑作用,防止熔融的塑料在成型过程中粘附在成型设备和模 具上。 1章) 5、塑料在受热及紫外线氧气的作用下会逐渐老化。大多数塑料中添加稳定剂,用以减缓或 阻止塑料在加工和使用中的分解变质。 1章) 6、塑料是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根据不同需要添加不同添加剂所组成的混合物。 1章) 7、

2、根据成型工艺性能,塑料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类。热塑性塑料主要由聚合 树脂制成,热固性塑料大多数是以缩聚树脂为主,加入各种添加剂制成的。 1章) 8、热塑性塑料的分子结构呈链状或树枝状,常称为线性聚合物。 1章) 9、热固性塑料在开始受热时也可以软化或熔融,但一旦固化成型就不再软化,也不溶解在 溶剂中。 1章) 10、按照用途塑料又可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及特殊用途的塑料等。 1章) 11、塑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使用性能体现塑料的使用价值;工艺性能体现了 塑料的成型特性。 1章) 12、塑料具有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能,以及优良的成型加工性能,在加热和压 力下,利用

3、不同的成型方法几乎可将塑料制成任何形状的制品。 1章) 13、玻璃化温度以下,塑料为坚硬的固体,可进行车、铣、刨等机械加工。 1章) 14、随着加工温度的逐渐升高,塑料将经历玻璃态、高弹态、黏流态直至分解。 1章) 15、玻璃化温度以下的某一温度,塑料受力易发生断裂破坏,此温度称为脆化温度。 1章) 16、高弹态的上限温度是粘流温度(或熔点温度) 将成粘流态的塑料称为熔体。 1章) 17、当温度高到分解温度时会导致塑料分解,降低制品的物理、力学性能或者引起制品外观 不良。 1章) 18、塑料的成型方法很多,主要有注塑成型、压缩成型、压注成型、挤出成型、中空成型、 真空成型、压缩空气成型等。 1

4、章) 19、固相成型的特点是使塑料在熔融温度以下成型,在成型过程中没有明显的流动状态。 1章) 20、熔融成型的特点是将塑料加热至熔点以上(使之处于熔融态) 种方法。 1章) 21、热塑性塑料常采用注射、挤出或吹塑等方法成型。 1章) 22、热固性塑料常采用压缩或压注方法成型,有的也可采用注射成型。 1章) 第二章 塑料成型原理 1、牛顿流体以切变方式流动,其切应力与剪切速率间呈线性关系;非牛顿流体以切变方式 流动,切应力与剪切速率间呈非线性关系。 2章) 2、聚合物熔体在中等剪切速率(10 10 s)作用下呈非牛顿性质,在此区域a随g的增 大呈幂律规律减小。 2章) 3、注射成型中,大多数聚

5、合物熔体的流动行为都接近于假塑性流体,近似服从幂律流动规 n 律t= Kg = K (dv n ) ,且n1。 2章) (dr 4、在注射成型中,有少数聚合物熔体的黏度对剪切速率不敏感,常把它们近似视为牛顿流 d g dv体,起流动方程为t= h = h dr dt = h g 。 2章) (5、聚1、牛顿流体以切变方式流动,其切应力与剪切速率间呈线性关系;非牛顿流体以切变方式 流动,切应力与剪切速率间呈非线性关系合物熔体在模腔内进行扩展流动充模的特点是层流流动。 2章) 6、注射成型中,熔体经过流道截面变化的部位发生弹性收敛或膨胀运动,这些运动统称为 端末效应。 2章) 7、端末效应分为入口

6、效应和离模膨胀效应两种。 2章) 8、熔接痕又称熔合缝。熔合缝的强度通常就是塑料制件的强度。 2章) 9、熔合缝的力学性能低于塑件的其他区域,是整个塑件中的薄弱环节。 2章) 10、 的影响非常大。 2章) 11、注塑成型中,影响结晶的因素有熔融温度和熔融时间、冷却速度、切应力和压力、分子 结构、低分子物质和固体杂质。 2章) 12、 充模速度 。 2章) 13、结晶度指聚合物内结晶组织的质量(或体积)与聚合物总质量(或总体积)之比。 2章) 14、聚合物有线形结构转变为体型结构的化学反应过程称为交联。 2章) 15、 具有重要影响。 2章) 第三章 塑料制件的设计原则 1、塑料制件的选材应考

7、虑塑料的力学性能、塑料的物理性能、塑料的化学性能、必要的精 度、成型工艺性几个方面。 3章) 2、 塑料制件的表面质量包括表面粗糙度和表观质量。 3章) 3、塑件的壁厚要求尽可能一致,否则会因冷却和固化速度不同产生附加内应力,从而在塑 件内部产生内应力,导致塑件翘曲、产生缩孔甚至开裂等缺陷。 3章) 4、加强筋的主要作用是在不增加壁厚的情况下,加强塑件的强度和刚度,避免塑件变形翘 曲。 3章) 5、塑料设计模具时必须保证嵌件在模具中的正确定位和牢靠固定,以防模塑时发生位移或 跌落。此外,还应防止模塑时塑料挤入嵌件上的预留孔或螺纹孔中。 3章) 6、塑件脱模斜度的取向原则是内孔以小端为基准,符合

8、图样要求,斜度由放大方向取得; 外形以大端为准,符合图样要求,斜度由缩小方向取得。但塑件要求精度高的,脱模斜度应 包括在塑件公差范围内。 3章) 7、硬质塑料比软质脱模斜度大;形状较复杂或成型孔较多的塑件取较大的脱模斜度;塑件 高度较大、孔较深,则取较小的脱模斜度;壁厚增加、内孔包紧型芯的力大,脱模斜度也应 取大些。 3章) 8、塑件设计时其支承面为了更好起支承作用,常用凸缘或凸台为支承面。 3章) 第四章 注射成型工艺 1、塑料制件从模具中取出发生尺寸收缩的特性称为塑料的收缩性。塑件的收缩与塑料本身 的热胀冷缩性质有关, 型收缩。 4章) 2、塑料制件的收缩不仅与塑料本身的热胀冷缩性质有关,

9、还与模具结构及成型工艺条件等 因素有关,故将塑料制件的收缩统称为成型收缩。 4章) 3、衡量塑料流动性的指标有: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熔融指数、阿基米德螺旋线长度、 表观黏度以及流动比等。 4章) 4、聚合物高温熔体向低温固态转变的过程中分子链的构型(结构形态)得到稳定规整的排列 称为聚合物结晶。 4章) 5、在塑料加工过程中影响结晶的因素有:聚合物自身结构;熔融温度和熔融时间;冷却速 度;切应力和压力;分子结构、低分子物质和固体杂质。 4章) 6、根据注射机的工作过程,一般可将注射机分为注射装置、锁模装置、液压传动和电器控 制几个部分。 4章) 7、注射成型分为塑化计量、注射充模和冷却定型三

10、个阶段。 4章) 8、注射机机筒温度分三段:后段、中段、前段。 4章) 9、注射成型的温度主要指料温和模温。料温影响塑化和注射充模;模温影响充模和冷却定 型。 4章) 10、注射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注射、合模、综合性能等三个方面。 4章) 11、注射成型工艺过程分为塑化计量、注射充模和冷却定型三个阶段。 4章) 12、注射充模又可细分为流动充模、保压补料和倒流三个阶段。 4章) 13、注射模塑工艺的“三要素”是温度、压力和时间。 4章) 14、注射成型时需要选择与控制的压力包括注射压力、保压力和背压力。 4章) 15、正常脱模时,模腔压力和外界压力的差值不要太大,否则容易使制件脱模后在内部产生

11、 较大的残余应力,导致制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形状尺寸变化或产生其他缺陷。 4章) 16、螺杆式注射机与柱塞式注射机相比,前者具有塑化能力大、塑化均匀等优点。 4章) 17、 (4章) 18、 质量或体积。 4章) 19、塑料熔体的均化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指熔体内组分均匀、密度均匀、黏度均匀和温 度分布均匀。 4章) 第五章 注射模概述 1、注射模具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射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射 机的固定模板上。 5章) 2、注射成型时动模和定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 5章) 3、根据模具中各个部件所起的作用,可将注射模分为以下几个基本组成部分:成型部件、 浇注系统、导向

12、部件、推出机构、调温系统、排气槽、侧抽芯机构、标准模架。 5章) 4、根据模具总体结构特征,塑料注射模类型可分为单分面注射模、双分型面注射模、带侧 向分型抽芯的注射模、带有活动镶件的注射模、自动卸螺纹的注射模、推出机构设在定模的 注射模、无流道凝料注射模。 5章) 5、注射模设计时,必须使得在一个注射成型周期内所需注射的塑料熔体的容量或质量在注 射机额定注射量的80%以内。 5章) 6、设计的注射模闭合厚度一般要满足下列关系:HminHmHmax;,若模具厚度小于注射机允许 的模具最小厚度时,则可采用增高垫块或另加垫板的方法来调整,使模具能锁紧。 5章) 7、为使注射模具能顺利地安装在注射机上

13、,设计模具时必须校核注射机上与模具安装有关 的尺寸,一般情况下应校核的部分包括:模具厚度、模具的长度与宽度、定位环尺寸、喷嘴 尺寸等。 5章) 8、注射机的锁模力必须大于型腔内塑料熔体的平均压力与制件及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垂 直投影面积之和的乘积。 5章) 9、注射机顶出装置大致有中心顶杆机械顶出、两侧双顶杆机械顶出、中心顶杆液压顶出与 两侧双顶杆机械顶出联合作用、 章) 第六章 注射模浇注系统 1、浇注系统的作用是使来自注射模喷嘴的塑料熔体平稳顺利的充模、压实和保压。 6章) 2、浇注系统可分为普通流道浇注系统和无流道凝料浇注系统两类。 6章) 3、影响顺利充模的关键之一是浇注系统的设计,在

14、浇注系统中又以浇口的设计最为重要。 (6章) 4、在流道设计中要减少在流道内的压力损失,则希望流道的截面积大;要减少传热损失, 又希望流道的表面积小。 6章) 5、注射模的普通浇注系统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穴组成。 6章) 6、主流道一般位于模具中心位置,它与注射机的喷嘴中心线重合。 6章) 7、浇注系统的作用是使来自注射模喷嘴的塑料熔体平稳顺利的充模、压实和保压。 6章) 8、常用的浇口形式有:直接浇口、矩形侧浇口、扇形浇口、膜状浇口、轮辐浇口、爪形浇 口、点浇口、潜伏浇口、护耳浇口。 6章) 9、型腔和分流道的布置方式有平衡式和非平衡式两种。 6章) 10、一般浇口截面积约为分流道截面积的3%-9%,设计时浇口可先选取偏小尺寸,通过试模 逐步增大。 6章) 第七章 注射模成型零部件设计 1、注射模设计时,常用确定型腔数目的方法:按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确定型腔数量;按注 塑机的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