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模板10篇_5.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0716924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10篇_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10篇_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10篇_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10篇_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10篇_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10篇_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案模板10篇_5.doc(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案模板10篇小学数学教案模板10篇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的:(1)结合详细情境,理解小数四那么混合运算与整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一样,掌握小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小数四那么混合运算;(2)体会小数四那么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上的应用价值,能利用小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进一步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数学才能,使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坚决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小数四那么混合运算。教学难点:掌握小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使学生体会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

2、准备:多媒本课件、练习题卡。教法学法:新课程标准指出: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导”、“探”、“放”的原那么,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准备题,诱导学生考虑,鼓励学生概括交流,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迁移、类推,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内化和建构。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注重了对学生思维才能、学习才能的培养,融观察、比拟、讨论、交流、自主探究等学习方法为一体,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顺序来解决新课。教学中,突出“五让”的特色:书本让学生自学;问题让学生提出;规律让学生发现;疑难让学生研讨;评价让学生参与。以上的“五让”,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真正表达了学生

3、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醒课题(大约10分钟)1、谈话引入。2、出示情景图。让学生明确题中的数学信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用20元买3本笔记本和1支钢笔,还剩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计算,并说出解题的思路。3、回忆整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运算,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假如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4、提醒课题。在实际生活中,文具的单价不仅仅是整数,还有很多小数的情况。 小明今天运气就非常的好,赶上了文具店庆周年降价促销的活动,价格由整数变成了小数。由此引入今天的课题:小数四那么混合

4、运算。(板书课题)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大约16分钟)1、自主探究,尝试练习使学生明白:虽然,文具的单价发生了变化,但是解题思路没有变,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假如用分步计算的要鼓励学生根据解题思路再列出它的综合算式。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明白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与解题思路的一致性,括号在综合算式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对一次性用综合算式解答的同学要加以及时的表扬。2、交流讨论,归纳总结引导学生观察、比拟这四个算式,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得出:小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一样。设计意图:在这两个环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先解决整数作条件的问题,再解决小数作条件的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对

5、所列出的整数算式和小数算式进展观察比拟从而让学生深化地体会到小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较好地打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三、理论运用,稳固新知。(大约10分钟)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小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地进展计算,我设计了四道闯关练习题。第一关、我会算。368+325-88 15(107-35+18)30 480(24-8) 530+1225 60通过练习,稳固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才能。第二关、我会解决。让学生体会小数四那么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才能。四、全课小结,交流评价。(大约4

6、分钟)课堂总结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展归纳总结,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也是对学生情感、态度进展评价。小学数学教案 篇2 一、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九册第二单元倒数的认识二、 教材分析p :倒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加法和减法计算、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那么、分数乘法应用题等知识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倒数的认识是分数的根本知识,学好倒数不仅可以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而且还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重要根底。三、 教学目的:1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2能纯熟地写出一个数的倒数。3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才能。四、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掌

7、握求倒数的方法。五、 教学难点:纯熟写出一个数的倒数。六、 教学过程:一、 谈话1交流师: 我们的黑板是什么颜色?生:黑色。师:教室的墙面又是什么颜色?生:黑色。师:黑与白在语文上是什么关系?生:黑是白的反义词。生:白是黑的反义词。师:能说黑是反义词或白是反义词吗?生:不能,因为黑与白是互相依存的关系。必须说清楚谁是谁的反义词。师:那么,数学上有没有互相依存关系的现象呢?生:约数和倍数。师:你能举例说明约数和倍数的互相依存关系吗?生:例如8是4的倍数,4是8的约数。不能说成8是倍数或4是约数。因为8和4是互相依存的。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数学中具有互相依存关系的现象的有关知识。二、学习新知

8、对数游戏1学习倒数的意义我们六年级办公室里有7人,男老师4人,女老师3人,下面我和同学们做个对数游戏,就是我先根据3和4 说一个数,同学们跟着根据3和4说一个数 。师:4是3的4/3,生:3是4的 3/4师:7是15的7/15; 生:15是7的15/7。提问;看我们做游戏的结果,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的1.通过调查与交流,使学生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及计量工具。2.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理论活动中感知1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克”的概念。3.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才能,进步学生的操作才能。教学重点建立“克”的概念。教学准备1毖生进展课前调查,理解一些物品的质量及秤。2弊急

9、柑炱健缱映印2分硬币、1克盐及一些较轻的物品。教学过程一、组织交流,理解单位与工具1绷私庵柿康课前,老师请大家去理解一些物品有多重,谁愿意把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学生交流。老师把学生说的物品的质量写在黑板上:如,200克、280克、1 000克、2公斤、1千克、2斤、1斤、10克、50克、4吨老师指出:这里的克、公斤、千克、斤、吨都是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其中的公斤、斤、两是中国传统的计量单位,一直沿用至今。克、千克、吨是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是咱们将要研究的内容。2比鲜豆在调查活动中,你发现了哪些工具可以称出物品有多重?老师根据学生的答复随机出示教科书第1页图上的各种秤,并作必要的补充与说明。

10、二、动手操作,认识克1苯淌鍪疽恍籽危1克,估一估它的质量请学生想一想,要用什么工具来称?经过讨论,学生确定要用天平来称。2苯樯芴炱出示天平,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强调指针左右摆动得一样就平衡了。3背蒲老师示范用天平称出这一小勺盐的质量是1克。用手掂一掂1克的盐,说一说感受。4蹦阒道2分的硬币有多重吗?谁来估一估学生用天平称出2分的硬币重1克。用手掂一掂,说一说感受。5毕胍幌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拿出学生能想到的一些轻的物品。6碧致郏耗闳衔什么情况下使用克作单位三、课堂活动1狈肿榛疃:称学惯用品先估一估,再称一称,然后用手掂一掂,并填写记录单。2倍懒饕担看图,填一填教科书第2页指导学生看清每

11、格表示100克。四、全课小结略五、课后延伸小学数学教案 篇4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开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更新。传统的数学教学越来越显示出缺乏与滞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变革。这种变革迫切要求数学课堂教学从低年级起就要训练学生会参与、会发现、会运用、会创造。一、学会参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前提、根底是老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把学生看成具有主观能动意识的社会人;要实在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气氛;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旺盛的求知欲、持久的学习兴趣、愉悦的情感体验。这样才会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充满活力与活力,学生才会乐于参与、主动参与、积极参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12、,老师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让学生参与动手操作、理论。从人的大脑功能看,右脑负责表象,是进展详细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的中枢,而常规教学中“重左轻右”的倾向较为严重,操作理论那么是有效开发和利用右脑的好方式。让学生参与动手操作理论,能促进左右脑的和谐开展,利于创新思维的开展。操作活动是手与眼协同活动对客观事物的动态感知过程,又是手与脑亲密沟通把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手可以头脑准确地、明晰地考虑苏霍姆林斯基语。让学生参与观察、分析p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根底;理解事物的表象,是产生创造的重要前提,而分析p 那么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教学中要训练学生的思维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13、如老师要求学生利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它的1/2。学生考虑后,说出几种折法后,应及时引导学生对正确的折法进展观察、分析p ,从而找出其中的规律:只要折线通过长方形的中心就可把长方形分成相等的二份。可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判断、推理、抽象、概括等思维才能。让学生参与抽象、概括数学规律、数学事实。通过抽象概括,使人们对事物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如梯形面积计算教学,可先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再引导学生讨论,明确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梯形上下底之和,它们的高相等,每个梯形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当学生有了详细的感性认识,再引导学生抽象概括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就“水到渠成”了。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和表

14、现的时机。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给他们表现的时机,这是开展学生数学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数学课上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率还比拟低,不利于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表现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有效的方式,让所有学生在讨论、交流中,都有说明自己观点、交流自己思想的时机,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二、学会发现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不好的老师是传授知识,好的老师是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教学中,要做到在知识传授的同时,重视引导学生观察、考虑、发现,并尽量展示学生思维的全过程,从而促进学生才能的开展。如圆柱的外表积计算教学,应先让学生将圆柱侧面通过剪然后展开,观察侧面的形状,考虑

15、侧面面积的计算方法,再通过讨论,发现并概括圆柱体的侧面面积、外表积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操作、分析p 、考虑,经历了“圆柱侧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领会了圆柱侧面积计算公式的来龙去脉,更重要的是在操作发现获取探求新知的技能。三、学会运用“学生把读过的东西或者老师讲述的东西背得烂熟,答复得很流畅,这也是一种积极性,然而这种积极性未必能促进智力才能的开展。老师应努力到达学生考虑的积极性,使知识在运用中得到开展”。“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在他们那里常常变成了不能活动的货物,积累知识好似就是为了储藏,而不能进入周转,知识没有加以运用首先用来获取新知”。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二段话可看出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是多么的重要。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顺利的解决日常生活和消费劳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是评价数学教学成败的重要指标。如:长方体外表积、体积教学后的一道综合习题设计:请测量一本书的长、宽和高,计算这本书的外表积和体积;现有4本同样的书,用两种方式包装如下列图,问哪种方式更省包装纸?这一练习活动综合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