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教学案例及反思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0715950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轴对称教学案例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轴对称教学案例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轴对称教学案例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轴对称教学案例及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轴对称教学案例及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轴对称教学案例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轴对称教学案例及反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可编辑轴对称教学案例及反思轴对称教学案例及反思四川省苍溪县白驿镇初级中学校 冯正伟教材分析p 教学要求: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想象和判断,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会识别和判断。知识体系: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地位:我们知道,几何研究的对象是图形,对称性是图形的一个重要特征。初中所学平面几何图形,很多都具有轴对称性,它们的性质也主要由轴对称性得来,而平面几何又是立体几何的根底,因此,本节教材与前后教材的逻辑关系是承上启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情分析p 课前通过对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认识的小测验,我发现以下问题:1.学生对对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认识,只停留在表象的根底上,

2、缺乏理论根据。2.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这两个概念的认识模糊,互相混淆。3.学生不能全面考虑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数目。4.大多数学生不能认识到对称轴是直线,而认为是线段。学生从小学到如今已经对轴对称图形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但是缺乏理性的认识,因此,本节教学的认知开展线是:感性理性训练理性。教学目的知识目的: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会识别和判断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才能目的: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想象和判断,培养学生的理论才能。情感目的:培养学生创造美,感受数学美的情趣。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并会运用概念识别和判断轴

3、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教学难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的区别。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剪纸引入新课1.老师指导学生剪纸: 树叶、蝴蝶、“囍”,学生随老师剪纸。2.老师问:“这些剪纸有什么共同特征?”学生对折后,观察发现,交流,答复。老师板书。设计意图:剪纸引入,暗示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为得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埋下伏笔。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教学1.老师问:“我们所学几何图形中,哪些也具有这一特征?”学生回忆反思,答复,交流。师生评价。2.老师问:“我们身边有这一特征的图形吗?”?老师提示多媒体演示,学生联想,答复,交流。设计意图:

4、把轴对称图形与数学本体联络,与学生身边的实例联络,让学生对本节内容产生一种亲近感。3.老师问:“我们把具有这一特征的图形叫做什么图形?你能给出它的定义吗?”学生答复,交流。老师指导,板书。设计意图:让学生归纳得出定义,明白定义的由来。4.老师问:“从这一定义中,你能得出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吗?要特别注意什么?”学生答复,交流。老师板书。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定义中得知轴对称图形的判断方法,让学生真真意义上从“学会”变为“会学”。5.课堂训练。A、判断以下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假设是,请指出对称轴。老师出示剪纸作品: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角、等腰梯形。学生判断,答复,交流。老师指导:

5、对称轴的数目,对称轴的形状。学生猜测,答复,交流。师生评价。设计意图:通过各种有趣的训练,让学生学会知识,方法的运用,感知图形美。体验知识的价值。三、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教学1.“将一张纸对折,在折痕的一边滴上一小滴墨水,再沿折痕折起来,展开,得到什么图形?有几个?再做几个,你们发现这些图形有何共同特征?”老师示范指导,学生随老师制图,观察发现,交流,答复。老师板书。2.老师问:“我们身边有这样的图形码?”学生联想,答复,交流。3.老师问:“我们把具有这一特征的两个图形叫做什么?你能给出定义吗?”老师指导。学生考虑,答复,交流。老师板书。4.老师问:“你能从定义中得知如何判断两个图形是否成轴

6、对称吗?你还能得出什么?”学生答复,交流。老师板书。5.判断以下两个图形是否成轴对称多媒体演示四、两个概念的联络及区别的教学1.老师问:“你能利用滴有墨水的图片说明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络吗?”分小组交流,代表发言,总结。老师指导、示范、板书。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滴墨水制作轴对称图形和制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感知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络,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打破了教学难点。2.老师总结:“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换的。”设计意图:老师画龙点睛,向学生浸透了辩证唯物的思想。五、课堂训练老师出示检测题组。学生训练,交流。设计意图:通过检测,实现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到达信息的完全准确。六、课堂小结老师问:“轴对称教学案例及反思出自: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