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锚支护体系施工技术」(DOC 19页)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0673459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桩锚支护体系施工技术」(DOC 1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桩锚支护体系施工技术」(DOC 1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桩锚支护体系施工技术」(DOC 1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桩锚支护体系施工技术」(DOC 19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桩锚支护体系施工技术」(DOC 19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桩锚支护体系施工技术」(DOC 1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桩锚支护体系施工技术」(DOC 19页)(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桩锚支护体系施工技术、工程概况本工程地上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钢结构,地下为钢骨砼框架结构,筏板基础。总建筑面积10941,地上24层,地下4层;建筑总高度1.9m,基础基坑深度为45。根据相关管线资料结合现场实勘,现场周围地下管线、管沟比较多,影响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施工的管线主要集中在西侧。西侧新修的二环西辅路上东西走向的燃气管道(甩口)、电信井、有线电视井、热力管、雨污水管已进入场区西侧红线,土方及基坑支护施工时要破除或改移。西侧电缆沟(南北走向,实勘断面尺寸2.*.m,埋深约47米,沿南北走向呈加深之势,外皮距场区西红线约25cm),且有两个甩口已进入场区西红线。此电缆沟是西侧基坑支

2、护设计中考虑的关键问题。2、 地质水文条件2.1 土质条件根据北京市勘察设计院提供的现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03技31),本工程施工范围内土层从上到下如下:人工堆积层房渣土,杂色,稍湿,夹粘质粉土、粉质粘土填土1层,黄褐色,湿可塑软塑,高中压缩性,层顶标高4.6.26米。粉质粘土、粘质粉土层:褐黄色,湿-饱和,可塑状态,中高中低压缩性,夹层砂质粉土粘质粉土、砂质粉土3重粉质粘土,层顶标高37.40-40.3米。.粉砂、细砂层:褐黄色,湿,低压缩性,夹层粉质粘土、粘质粉土,可塑,中低压缩性,层顶标高2.713.32米。圆砾、卵石层,杂色,湿饱和,低压缩性,夹细砂、中砂层,层顶标高27.069.

3、83米。粘土、重粉质粘土层,夹砂质粉土、粘质粉土1层、粉质粘土、粘质粉土2层,褐黄色,湿饱和,可塑硬塑,低-中低压缩性。层顶标高21362.29米。卵石、圆砾层,夹细砂、中砂1层2层,杂色,饱和低压缩性,层顶标高192621.3米。2.2 水文条件据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位勘察地质剖面及勘察报告,本场地有4层地下水,具体埋深和水位标高详见如下地下水情况一览表:地下水层地下水类型钻孔内静止水位测量时间水位埋深(m)水位标高()1上层滞水2.2053038524.003年2月上、中旬2层间潜水1770962.145.02承压水(测压水头)9.4021.1022.023.34承压水(测压水头)2032

4、0.90222522.96、总体设计方案确定本工程基坑支护设计的基本参数如下:依据设计院要求,主楼部分基坑开挖深度按相对标高-24.80(绝对标高19.70)确定。裙楼部分开挖深度按相对标高23.1(绝对标高21)确定。设计方案选取:因场地上部有不均匀的杂填土,地下管线复杂,特别是西侧管线实勘情况与施工图纸有所出入,如果采用从0开始护坡桩施工,可能会对地下管线及市政设施造成破坏,且不易修补。综合考虑以上各方面的因素,基坑支护方案采用多种支护体系。东、南、北三侧:绝对标高4.20m(自然地表以下约9.0m)以上采用土钉墙,绝对标高3420m以下主楼部分采用80mm护坡桩加三道锚杆支护(见剖面图-

5、1);纯地下部分采用800m护坡桩加二道锚杆支护(见剖面图2-2)。西侧:实测电力管沟埋深由南至北呈加深趋势,西南部分基底绝对标高约为39.0m(自然地表以下约4.07.0m,管沟结构断面尺寸为.5*2.5m),因此西侧拟按实测的管沟埋深进行设计,标高39.m以上采用大开挖,挖出管沟结构;由于管沟南北走向埋深呈加深之势,管沟上部的覆土厚度约为2不同。管沟上部覆土厚度在m以内采用:075放坡后喷锚支护,覆土厚度在24m部分则根据上口开挖线不变的原则调整放坡坡度,坡度约为1:0.5,然后进行喷锚支护。标高39.0m以下采用护坡桩支护,锚杆设三道。主楼与纯地下部分由于开挖深度不一致,锚杆位置有所差异

6、,分两种情况详见剖面3-3、44。此外由于管沟位置不十分确切,第一道锚杆在施工时须探明管沟位置后方可施工,否则须进行调整、变更。4、基坑支护计算4.1 参数选取序号参数取 值1荷载取值基坑顶部荷载取20Ka的均布荷载 2土力性质根据地勘报告选取3土钉支护坡度1:.4基坑侧壁重要系数1.5护坡桩砼强度等级C26护坡桩直径800mm4.2 土钉墙支护设计.2.1土钉墙支护设计(东、南、北三侧)东、南、北三侧土钉设计参数:序号类别设计数值1基坑开挖深度m土钉坡度1:01放坡,85 3面层钢筋620钢筋网土钉加强筋4400横纵双向加强筋,且保证每根土钉周围均有。土钉成孔直径1mm6土钉钢筋直径1根20

7、倾角51土钉横向间距1400m9水泥净浆水灰比5,强度不低于20Mp1土钉长度见下表东、南、北三侧土钉设计长度如下:位置土钉长度竖向间距横向间距角度第一道9 4 m14 m510第二道9 14 m. m51第三道 m1.4 m1.450第四道9 m14 m1.4 m5第五道81.m.451第六道7 m14 m.4 m1042.土钉墙支护设计(西侧管沟上部,上部覆土厚度为 米) 西侧土钉设计参数:序号类别设计数值1开挖深度约2m土钉坡度1:075放坡, 3面层钢筋6.520钢筋网土钉加强筋14400横纵双向加强筋,且保证每根土钉周围均有。土钉成孔直径110mm6土钉钢筋直径1根07倾角510 8

8、土钉横向间距1400mm9水泥净浆水灰比5,强度不低于20Ma10土钉长度见下表西侧土钉设计长度如下:位置土钉长度竖向间距横向间距角度第一道2m0.8 m1.4 m50第二道2 m0.8m.4m51.3土钉墙支护设计(西侧管沟上部,上部覆土厚度为4米) 西侧土钉设计参数:序号类别设计数值1开挖深度约22土钉坡度约为1:0.5放坡,保证西侧开挖线不变3面层钢筋6.520钢筋网4土钉加强筋14140横纵双向加强筋,且保证每根土钉周围均有。土钉成孔直径110mm土钉钢筋直径1根27倾角510 8土钉横向间距400m9水泥净浆水灰比0.5,强度不低于20Mpa土钉长度见下表西侧土钉设计长度如下:位置土

9、钉长度竖向间距横向间距角度第一道2 1.0 m1.451第二道3 1.0 m14 m51第三道2 m1.0m1.4 m514.3护坡桩、锚杆支护设计西侧护坡桩数:83根,其余侧:10根。根据开挖深度及位置,分四种剖面进行设计。43.1 剖面1-桩锚支护设计护坡桩设计序号类别设计1形式桩锚支护形式2桩直径800mm桩长(含帽梁高度)19.5m4桩间距.505砼强度C25桩身配筋(不均匀配筋,下笼时注意方向)主筋:F2+5F2通长加劲筋:F1000箍筋:820帽梁配筋主筋:F20+4F6箍筋:2008桩顶(帽梁顶)标高(绝对)34.m绝对标高锚杆设计锚杆位置/分布锚杆中心标高(绝对标高)锚杆总长L

10、自+L锚L总锚杆钢绞线(1860)设计内力/张拉锁定值(7)第一道锚杆(帽梁)/一桩一锚34.0m8.0+13.02.04根5505N78N第二道锚杆/一桩一锚2.0m03=18.04根7568KN/513KN第三道锚杆/三桩二锚2290m5+14.=9.03根7547/352K3.2剖面-2桩锚支护设计护坡桩设计序号类别设计1形式桩锚支护形式桩直径0m桩长(含帽梁高度)17.83m桩间距1.50m5砼强度C26桩身配筋(不均匀配筋,下笼时注意方向)主筋:F28+5F通长加劲筋: F12000箍筋:807帽梁配筋主筋:F4F16箍筋:82008桩顶(帽梁顶)标高(绝对)34.2m绝对标高锚杆设

11、计锚杆位置/分布锚杆中心标高(绝对标高)锚杆总长L自L锚L总锚杆钢绞线(86)设计内力/张拉锁定值(%)第一道锚杆(帽梁)/一桩一锚3.m7.0+=20.4根55N/78KN第二道锚杆/一桩一锚6.40m5.0+13.0=1.0根7567KN/2N4.3.3剖面3-桩锚支护设计护坡桩设计序号类别设计形式桩锚支护形式2桩直径80mm3桩长(含帽梁高度)83m4桩间距1.5m砼强度256桩身配筋(不均匀配筋,下笼时注意方向)主筋:5F28通长5F22通长2F28长14.3加劲筋: F6200箍筋:80帽梁配筋主筋:8F204F1箍筋:8208桩顶(帽梁顶)标高(绝对)320m绝对标高锚杆设计锚杆位

12、置/分布锚杆中心标高(绝对标高)锚杆总长L自L锚L总锚杆钢绞线(1860)设计内力/张拉锁定值(7%)第一道锚杆/二桩一锚37.2m8015.023.0根30K285N第二道锚杆/一桩一锚33.60.0+13.020.0根7550KN378K第三道锚杆一桩一锚2640m5130=104根670K/50KN4.4剖面44桩锚支护设计护坡桩设计序号类别设计1形式桩锚支护形式2桩直径8003桩长(含帽梁高度)24.5m4桩间距1.505砼强度C256桩身配筋(不均匀配筋,下笼时注意方向)主筋:7F2通长+5F2通长+2F8长10m加劲筋: F162000箍筋:8207帽梁配筋主筋:F20+4F箍筋:8008桩顶(帽梁顶)标高(绝对)39.0绝对标高锚杆设计锚杆位置分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