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的中医治疗与康复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0639234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肩周炎的中医治疗与康复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肩周炎的中医治疗与康复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肩周炎的中医治疗与康复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肩周炎的中医治疗与康复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肩周炎的中医治疗与康复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肩周炎的中医治疗与康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肩周炎的中医治疗与康复(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上得“肩周炎”的患者是非常多的。那么,到底什么是 “肩周炎”呢?目前, “肩周炎”的诊断用法比较混乱,大体上有三个含义:一是肩疼,诊断不清,也就是说“废纸篓”诊断,一个不求甚解的诊断,这在目前的国内还比较普遍。二是指引起肩功能障碍的疼痛症候群,即广义的“肩周炎”,目前应用已越来越少,而被更准确的诊断名词所代替。包括:肩袖撕裂、钙化性冈上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炎、喙突或喙肱韧带炎、冻结肩、肩锁关节炎、肩胛上神经卡压症、肩峰下撞击症等具体定位、定性名词。第三是特指“冻结肩”(Frozen Shoulder)。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杨渝平 “冻结肩”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

2、与自身免疫反应或内分泌失调有关。如临床上发现很多人合并有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佳。一般病人感觉可能无任何原因。只要使肩关节不动或少动,久之都可能发生此病。由于关节缺乏活动,致使局部代谢障碍,血液及淋巴的循环阻滞,结果在关节的周围如关节囊、肩袖、二头肌腱、喙肱韧带都发生退行性变化、渗出及纤维化,结果极大地限制肩关节的活动。本病在五十岁前后是高发年龄,故又称“五十肩”,中医称“凝肩”或“漏肩风”。其主要症状是肩部疼痛,夜间尤其明显。肩关节前屈、外展、内外旋均会有明显的限制。时间长了可以出现三角肌萎缩,病人多出现抬臂、洗脸、梳头、系扣等生活功能障碍。好吧,病情介绍了,下面就是如何治疗了。因为我在临床上

3、发现绝大多数来看病的患者都经过了不恰当的治疗,如仅仅大量的靠止痛药治疗,找别人使劲按摩、使劲掰,一味的用热水热疗等等。实际上,他们都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机会。最好的机会就在刚刚发病的时候,往往通过合理的休息和冰敷治疗可以得到很快的完全性康复。而实际上来门诊的患者一般都很晚,病程一般都超过3个月了。这样治疗就只能通过较长时间的科学康复才能得到了。如何才是科学的康复呢?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原则:一般肩周炎治疗“三部曲”:1、热敷:温度在40度左右即可,热毛巾不如热水袋更容易控制温度。每次20-30分钟就足够了。它可以适当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下一步的肩关节功能锻炼; 2、肩关节功能锻炼:患者最

4、多见的肩关节功能缺陷是外展(抬肩)、外旋和内旋(转肩)等。所以锻炼的内容方法也主要是围绕欠缺的功能进行的。动作主要有以下几个:A:弯腰转肩B:手指爬墙C:正常一侧肩和手帮助拉拽患侧的手和肩。主要包括两个动作:内收(在胸前)和内旋(在背后)D:患侧的肩和上臂紧贴体侧面,用正常一侧的手将患侧前臂推向外侧(肩关节0度位外旋)E:滑轮拉拽练习动作是有要领的,就是要尽量使每个动作都做到最大程度,也就是感觉比较疼痛了,或者感觉到了极限了。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千万不要牵连过度,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这个度在你锻炼的时候是会逐渐有体会的。当动作达到最大程度了以后,一般维持1-2分钟就可以了。以上主要的5种动作,

5、只要完全练习一个循环就可以了。如果没有条件,E动作是可以不用练习的。其它的动作练好了,完全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3、3部曲的最后一部就是冰敷,也是极其关键的一部。因为在锻炼的过程中,您的肩关节周围组织受到了最大程度的牵拉,所以,很有可能会引起组织的肿胀甚至小的出血,这时候就需要对这样的组织进行降温处理,以减少由于组织损伤和出血造成的肩关节活动度受限的进一步加重。当然,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每天经过这3步锻炼,第二天疼痛可以恢复到前一天的程度,甚至更轻,如果有明显加重的趋势,就说明练习的方法可能不对,或者练习过量等等,就需要您马上找医生再次诊治了。老年人也不必太担心,活动后的冰敷一般不会对您的肩关

6、节造成不良影响。当然,冰敷的方法必须科学。这在我另一篇医学科普文章科学冰敷的方法中有详细的介绍。请参考。经过以上3部曲式的练习,一般3-6个月,会见到明显的效果。整个过程中,一般也无需服用任何止痛药物。因为绝大多数人的疼痛都不会达到需要用药物减轻的程度。科学冰敷的方法冰敷,对于运动损伤来说非常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方式之一。而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一般患者都不知道什么是科学的冰敷方法,所以在这里跟大家讲一下。首先,冰敷的原理在于:减少以及减缓组织胺的释放,减轻组织对疼痛的敏感性;减轻微循环及周围组织的渗出和肿胀;减少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和血栓的形成;减少氧自由基的释放等等。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

7、科杨渝平还有很多研究表明:在创伤后的第一个24小时之内,微循环障碍以及由其继发的组织损伤反应并不明显。所以冰敷要尽早,而且要持续一段时间。这样,早期合理的冰敷就可以达到减低组织创伤程度和加快组织修复的目的。那么冰敷该怎么做呢?跟大家介绍一下:1、 部位:疼痛或者肿胀发生的部位2、 材料:冰水混合物最好(我最爱跟患者描述的就像肯德基里面售卖的“冰饮料”那样),其次是例如冰棒、化学性冰袋、冷水等等。3、 时间:一般每次20-30分钟。(这一般就是冰块化掉所需的时间)4、 频率:每隔3-4小时一次是常用的方法。5、 疗程:一般在受伤后48-36小时内使用。(这是一般创伤性炎症作用基本消除的时间)给大

8、家贴几张图片,以便理解:图1:取一些用冰格或者其它方法冻成的冰块,放入塑料袋中(不应漏水,可以用双层塑料袋)图2:加入适量的凉水,制成冰水混合物(温度基本保持在零度,容易控制,又不易引起冻伤)图3:放在疼痛或者肿胀的部位,每次20-30分钟就足够了六种锻炼助肩周炎患者好得快近年来,肩周炎已成为常见的骨科疾病,多数患者会采取及时的治疗来控制病情,但是没有肩周炎的日常锻炼,是不能很好地恢复。所以,患者要明白,坚持肩周炎的日常锻炼非常重要。据河北省中医院康复科主任张国忠教授介绍,肩周炎患者应多尝试以下几种日常锻炼方法:1.单臂大回环双脚前后弓步站立,患肢自然下垂,肘部伸直,以肩关节为支点,患臂由下向

9、前、向上、向后再向下转动肩关节,幅度由小到大,反复数遍。2.内收搭肩将患侧手指触摸健侧肩部,用健侧手掌心托住患侧肘部,并尽量使肩关节做内收动作,至最大限度后,再逐渐放松回原处,反复进行。3.面壁爬墙患者面对墙壁站立,患侧手指沿墙壁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度时,可在墙壁上作一记号,坚持若干分钟后再徐徐向下返回原处,反复进行。可逐渐缩短与墙壁之间站立的距离,也可在最高处时以肩关节为支点,连同身体一起向墙壁慢慢按压,以逐渐增加高度。4.倒背手患者自然站立或漫步行走,双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用健手拉住患侧手部或腕部,逐步向健侧牵拉。要求身体直立、放松,至最大限度时保持一定时间后再恢复原位。重

10、复若干次。5.双手擦背两脚分开与肩等宽站立,用毛巾或绳子搭在健侧肩上,双手于后背抓住毛巾或绳子的两端,健手可在肩前用力向前下方牵拉,然后患手再拉回,反复拉动如擦背状。开始动作要慢,幅度要小。随着动作的逐步适应再增大活动量。6.抬肩扩胸背靠墙壁站立,两肩向上抬起,双手十指于颈后部交叉,然后两前臂向后用力作扩胸扳动,至最大限度后再返回原位,重复若干次。中医经验方治疗肩周炎1)伸筋丹专家研制的伸筋丹,对治疗肩周炎的疼痛症状有较好的作用。伸筋丹的组成有:地龙(炒)500克,马钱子(制),红花各350克,汉防已,乳香(醋炒),没药(醋炒),骨碎补(制),五加皮各150克。具体制法为;马钱子用砂烫至外表呈

11、棕黄色并鼓起祛毛屑,骨碎补用砂烫祛毛。将上述药物粉碎成末混匀,装入胶囊,每丸含0.15克,用时,每日3次,每次5丸,15日为1个疗程,停药5日,再服15日。该药有较好的解痉镇痛作用。药理分析结果表明其镇痛作用不属于中枢性镇痛,而是通过局部的消炎,消肿以达到消除疼痛症状的目的。此外,该方对其它骨伤科疾病的疼痛也有较好疗效。(2)黄芪桂枝五物汤专家研制的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肩周炎。药方组成为:黄芪15克,桂枝10克,白芍12克,生姜3片,大枣4枚,细辛3克,制川乌,制草乌各5克,止痉散粉1.5克。用时,除止痉散粉随饮片煎汤送服外,其余诸药加水煎,分2次服。由于中老年人肝肾渐衰,筋骨,筋膜等组织逐

12、渐退行性改变,在风、寒、湿、邪浸袭的诱因下,造成肩关节局部的肌肉,筋膜,软骨等组织发生紧张,僵硬,变性,增生或萎缩等病理改变,因此,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通过方中的桂枝,可辛温助心阳,通经络,改善肩关节周围筋骨,经络等的血运,驱除肌表之邪,以缓解疼痛,芍药苦平,生姜味辛,以佐桂枝,合芍药以苦化阳,调和阴阳,温养血脉,合大枣养胃气而发汗,以去肌肉,筋骨之邪,黄芪调治营卫气血不足,细辛祛除里寒之邪,制川乌,制草乌温经止痛,治风痹等肢体麻木,止痉散粉解痉挛而且通络,上述诸药加减应用,对治疗肩周炎的较好效果。此外,该方对颈椎病,腰腿痛也有较好疗效。刮痧治疗肩周炎肩周炎的主要表现 肩周炎又称漏肩风、五十肩、冻结肩。其主要表现为:疼痛早期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以后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昼轻夜重,不能向患侧侧卧。功能活动受限肩关节各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特别是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例如,梳头、穿衣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屈肘时手摸不到肩。日久可以发生肌肉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臂上举不便、后伸不利等症状,本病好发于50岁左右年龄的人,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刮痧部位颈部哑门、风池、大椎。肩背部肩井、天宗。胸部中府、云门、缺盆。上肢部肩贞、外关、曲池、合谷。下肢部足三里、条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