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村民安置用房基坑土方开挖建设方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0504667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67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中村改造村民安置用房基坑土方开挖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城中村改造村民安置用房基坑土方开挖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城中村改造村民安置用房基坑土方开挖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城中村改造村民安置用房基坑土方开挖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城中村改造村民安置用房基坑土方开挖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中村改造村民安置用房基坑土方开挖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中村改造村民安置用房基坑土方开挖建设方案(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中村改造村民安置用房基坑土方开挖建设方案工程概况2.1总体概况新东站片区梁一、梁二、梁三、梁四和纸房五村城中村改造村民安置用房项目二标段总建筑面积16.6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含储藏室)13.6万平方米:C1、C2楼地上24层,C3 C4地上27层,D1、D2地上24层,D3D4地上18层;公建面积0.88万平方,地下车库1.68万平方米。总平图图 见图2-1,整体效果图见图2-2。12F 1c地块12F 11J ii 1-iii1BF D4#U16F|D地块2F I2F 1(图2-1总平面图图2-2 整体效果图本工程住宅及公建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地基为钻孔灌注桩,基础为 筏板基础;车

2、库为框架结构,基础为筏板+独立基础形式。本工程施工基本情 况见表2.1。表2.1工程施工基本情况序号分类名称容1项目名称新东站片区梁一、梁二、梁三、梁四和纸房五村城中村改造 村民安置用房项目二标段2建设单位轨道交通集团3监理单位市建设监理4设计单位中建建筑5勘查单位省交通规划6建设地点位于华山-白泉景观廊道以东,仓河以西,石济客运专线南侧。2.2工程开挖情况C D地块开挖围详见附图。2.3现场环境特征231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本工程位于市王舍人镇原西梁王四村和梁二村旧址,四周环绕硬化道路 场区东临仓河,南邻钢化路,钢化路东通绕城高速,工业北路;北侧道路西 通坝王路,坝王路工业北路,交通十分便利。

3、2.3.2工程地质水文条件1、工程地质条件根据业主提供的岩土勘察报告及结构设计说明,本工程场地地层自上而 下可分为17层,具体各土层的分布情况及岩性情况如表2.2-1所示。表2.2-1土层分布及其具体特征土 层 土 号土层名称土层厚度(m层底标咼(m承载力特 征值fak(Kpa)压缩模量Es1-2(Mpa)备注1杂填土0.6 3.028.06 33.88-2粉质粘土1.4 5.524.06 30.481104.82-1粉土0.9 1.927.78 28.591055.12-2淤泥质粉 质粘土1.127.6380-3粉质粘土1.6 7.018.86 27.001254.53-1圆砾1.5 4.7

4、20.53 24.94250-4粉质粘土1.1 8.412.36 24.61404.54-1粉土2.5 2.618.90 19.281306.05粉质粘土1.1 9.56.56 19.101605.3土 层 土 号土层名称土层厚度(m层底标咼(m承载力特 征值fak(Kpa)压缩模量Es1-2(Mpa)备注5-1圆砾0.6 11.308.45 -17.98300-6粉质粘土2.2 13.6-1.2710.881804.96-1圆砾0.7 6.0-1.198.86350-7粉质粘土1.8 12.0-11.110.162105.27-1圆砾1.4 4.0-5.65-0.53380-8圆砾1.5 1

5、3.0-17.39-5.75400-8-1粉质粘土1.2 7.8-19.77-8.8424011.39粉质粘土11.1 16.3-29.91-24.922809.8地下水抗浮设防水位按29.50m考虑。2、工程水文条件根据业主提供的岩土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地貌单元属小清河冲积及山 前冲洪积平原。场地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从钻孔测得地下水静止水位 埋深3.025.93m,水位标高为26.4828.76m,流向为东南至西北,主要受 大气降水补给,地面蒸发和人工开采为主要排泄方式。根据本工程区域资料及附近工程经验,近 5年水位变化幅度约23m, 丰水期水位标高可按东南侧 30.00m,西北侧29.

6、00m考虑,由东南向西北逐 渐降低。稳定水位情况统计表见表 2.2-2。表2.2-2稳定水位情况统计表埋深最小值(m)埋深最大值(m埋深平均值(m标咼最小值(m)标咼最大值(m)标高平均值(m3.026.504.5326.4828.7527.622.3.3气候条件地处中纬度地带, 属北温带湿润大区鲁潍区, 为温暖半湿润季风性气候, 春季干燥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市气温七月最高,一月最低,年平均气温为14.3 C,累年极高气温为42.5 C,极低气温为17.9 C。降水量:市年平均降水量为669.30mm年最小降水量为320.70mm年最 大降水量为1283.46

7、mm累年月最大降水量为504.50mm 一日最大降水量为 298.4mm 一日最大降雪量为190mm 一年中降水主要集中在六、七、八月份, 多以暴雨形式降落。蒸发量: 月平均蒸发量一月份最小 61.10mm 六月份最大 340.3mm 年蒸 发量 2263mm。湿度气压度: 绝对湿度 月平均为 8.54 毫巴 各月的大小不均 七月份 平均为 18.93 毫巴 冬季最小为 3毫巴以下 相对湿度月平均为 57.33%。气 压平均为 1010.5 毫巴 一月份最高为 1021.2 毫巴 七月份最低为 996.5 毫 巴。风速与风向:地区以东风和东西风为主 累年极大风速为 33.3m/s 最 大月平均

8、风速为 26.3m/s 最小月平均风速为 1.0m/s。冻土:年间最早冻结日期为十二月中旬 最晚为来年的二月中旬 一般 在一月上旬开始冻结 最早解冻日期为一月上旬 最晚为三月上旬 平均为 二月上旬 最长连续冻结日数为 81 天 最短冻结日数为 13天 平均连续冻 结日数在 30 天左右 最大冻土深度为 0.44m。2.4 基坑的支护设计方案1、本工程共分 2 种情况进行支护:基坑深度为 4.824.90 米, 均采用 天然放坡支护。2、天然放坡支护坡顶护坡宽度不小于 2.0 米或至工地围挡, 每隔 2.0 米砸入长 1.5 米 1 16 钢筋用以挂网。坡顶及坡面采用挂网喷射混凝土保护:钢筋网为

9、 6.5200mm x 200mn钢筋网(钢筋型号HPB300钢筋),面层厚度不小于60mm喷射混凝 土面层施工时细骨料宜选用中粗砂,含泥量应小于3,粗骨料宜选用粒径不大于20mn的碎石,喷面砼水泥与砂石的重量比宜取1:4 1:4.5,砂率宜取45%-55%水灰比宜取0.40.45 ;钢筋与坡面的间隙应大于20mm强度 C20。3、所用水泥均为 P.O42.5 水泥。2.5 项目特点和难点2.5.1 本基坑支护工程面积较大,土方开挖量大,基坑开挖深度较深, 安全要求高。2.5.2 本工程地下水位较高,基坑降水及排水要求较高。2.5.3 本工程土方开挖期间正值雨季,对基坑降排水必须采取切实有效

10、的措施。3 施工部署3.1 项目管理机构本工程的土方开挖施工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由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现场施工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预算员、试验 员、合同管理员等组成项目管理班子。项目经理部经理受公司法人代表委托全面管理工程质量、工期、安全、 经济、文明施工等项工作,并负责工程各项协调工作。现场施工负责人全面 负责现场的日常生产管理工作,并对项目经理和公司负责。项目管理机构主要人员如下:序号职务联系备注1项目经理刚2项目技术负责人何韶亮3土方施工负责人于光珍4现场协调巩传秀5施工员群6安全员戚元祥3.2施工准备工作321技术准备组织项目部相关人员认真审查设计图纸是否完

11、整、齐全,以及设计图纸 与其各组成部分之间有无矛盾和错误;审查总平面与其它结构在几何尺寸、 坐标、标高、说明等方面是否一致,技术要否一致;审查地基处理与基础设 计同拟建工程地点的水文、地质条件是否一致。认真研究工程地质资料、设 计图、规和规程,根据工程的安全、质量、工期、经济、环保等施工要求编 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计划。3.2.2现场准备1、施工道路与坡道设置 在设备进场前认真察看工地现场,熟悉现场土壤性质,认真分析该工 程基坑平面布置情况,了解周围土体分布情况,确定对带来很小影响的施工 顺序及施工顺序行走路线。进场后按施工总平面规划,修筑临时道路。 先进行场地标高测设, 并填筑运土车辆的临时道路

12、, 道路做法按如下: a)清理原有浮土并原土碾压、b) 100cm级配砂石找平;控制好路面标高, 确保表面平顺,做到道路排水畅通,无积水现象,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加以 维护。 坡道设置:基坑挖土从西向东平行推进,出土口设在车库东侧,汽车 坡道坡度 1:5,宽度 5 米。 施工道路按单车道设置,空车与重车交会应在直道上进行,严禁在坡 道上交会。 重车外出冲洗的地点,设置在大门口出口处。 工人上下基坑的通道,采用钢管和脚手板搭设斜道,坡度 1:1.5。2、垂直运输方案 本工程布置塔吊用于底板、地梁、承台等人工修土后的土石方和建筑材料的运输。3、物资人员机械准备 准备机具、物质和人员:做好设备调配,对

13、进场挖土、运输车辆及各种辅助设备进行安装、维修检查、试运行。组织施工机具进场,根据施工总平 面图将机具安置在规定的地点或仓库。组织并配备土方工程施工所需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 组织安排好作业班次,建立技术责任制和质量保证体系。按照建筑材料的需 用量计划组织进场,及时提供建筑材料的实验申请计划。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根据施工总平面图的布置,建立消防、保安等 组织机构和有关的规章制度,布置安排好消防、保安等措施。3.3 施工总体顺序严格贯彻基坑支护“动态设计、信息施工”的原则,基坑施工中与施工 后均应对基坑变形进行观测, 施工中若发现异常情况, 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土方开挖前应先查明

14、场地的管线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确保施工的安全。 3.4 施工协调管理3.4.1 与设计单位之间的工作协调: 对施工中出现的情况,及时上报监理、甲方、处理。3.4.2 与监理工程师工作的协调:1、所有进入现场使用的成品、半成品、设备、材料、器具均主动向监理 报验,对于按规定使用前需进行物化试验检测的材料,主动递交试验检测结 果报告。2、按部位或分项、工序检验的质量,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 工序不施工”的准则,使监理能顺利开展工作。在现场质管工作中,维护好 监理的权威性。4 主要施工方法4.1 施工测量放样1、测量前对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物角点或红线点进行复核, 符合要求后 方可使用。根据甲方提供的控制点,采用全站仪和棱镜相结合,将轴线延长 投测在附近固定的桩位上或道路上,用红漆作个三角形标志,并注明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