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专项训练(一) (2)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0498317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择题专项训练(一) (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选择题专项训练(一) (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选择题专项训练(一) (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选择题专项训练(一) (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选择题专项训练(一) (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选择题专项训练(一)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择题专项训练(一) (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择题专项训(一)1、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 )A 宗法制 B 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2、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 C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 B采用八股考试方式 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 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3、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C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4、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

2、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C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5、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A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6、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了诸侯国因信守义务,蜂拥而至勤王的故事。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B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礼乐制度7、安徽凤阳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下列关于朱元璋的说法正确的是 AA驾崩后庙号称“明太祖” B创立军机处以加强君权C开创内阁制以辅助丞相 D结束科举制以促进民主

3、8、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位首相,他 CA取代了前英王的全部权力 B不需要国王的任命C虽对议会负责,但可以解散议会 D集国家元首和行政首脑于一身9、某著作中写道:邦联建立不久,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它就像一个“四肢指挥头脑的怪物”。华盛顿将它比喻为“沙子扭成的绳子”。这些喻旨在讽刺美国 BA各州间互设关卡,商品流通不畅 B中央政府软弱无力C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D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10、法国正式确立共和政体的标志是国民议会通过了DA1787年宪法 B人权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1875年宪法11、(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

4、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CA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战役12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 A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 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 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 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13、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这里谈到的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AA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B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 C

5、放弃了民族革命战线的领导权 D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13、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CA国民党一大召开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双十协定的签订 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14、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C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15

6、、新京报2010年1月4日报道,纪念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筹委会相关负责人透露,2010年将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定于10月18日的纪念大会将邀包括英法等国的政要出席,一同纪念和保护这一文化遗产。邀请英法等国政要出席纪念活动,主要是基于 CA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了圆明园B与英法合作保护圆明园这一文化遗产C共同缅怀历史,展望未来,倡导和谐世界D要英法两国为当年的行为负责,赔偿损失16、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生产者“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由国家统一支配,甚至连鸡狗等禽畜也不例外。这实质上表明太平天国BA试图保持社会的公正无差 B实行绝对平均主义C安排一切经济和社会生产活动 D

7、彻底消灭人们的私有观念17、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B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 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18、互联网上发布着这样一首诗:“迷雾云遮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水岸边船启航。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挽国邦。”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处应该填写AA遵义会议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土地革命19、1997年江泽民同志亲笔

8、为某地纪念馆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该地指AA南昌 B延安 C西柏坡 D北京20、抗战时期,八路军发动了一场重大的战役,有力的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蒋介石专门发来贺电:“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据此,你认为此战役是DA淞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21、下图是1948年5月在一次 “漫画月展”上展出的名为支持得住吗?的漫画。对此最为准确的理解是 DA反映了在抗日战争后期日本侵略者节节败退的事实B反映了内战爆发后,解放军难以抵挡国民党军队的进攻C反映了国民党军队主力被基本消灭后,南京政府难以支持D揭示出国民党军队难以支持的局面,预示解放战争必胜定局22

9、、人们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解释;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在当今文明史观的指导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B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23、如图为中国古代史上某朝代中央行政体制示意图,该朝代是 C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24

10、、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C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25、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D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26、.“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伯利克里这

11、段演讲强调C A. 权力制约B. 公民意识 C. 平民政治D. 法律至上27 “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崇政党轮替,视之为民主政治成熟发展的体现,能增加执政者的监督压力,防止执政党腐败及提高竞争力。”材料表明,英国制度创新主要表现在 CA议会制度出现 B立宪制度确立C政党政治兴起 D内阁制度形28、在对太平天国兴衰的研究中,学术界对石达开争议颇多。如果要研究这个人物,最有价值的参考材料是( C )A小说太平风云 B中学历史教科书C太平天国运动文献资料 D关于石达开的史学论著29. 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C ) 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C

12、.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30. 十九世纪末流行的一则民谣:“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站,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你认为该民谣应出自( B )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B义和团运动期间C辛亥革命期间 D北伐战争期间31. 以下是近代不平等条约中的三组条款,其共同的危害是( B )第一组: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驻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第二组: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第三组:在国内由各国驻兵,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计由黄

13、村经天津至山海关共十二处A中国的领土主权日益遭到破坏B中国社会日益半殖民地化C严重危害了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D清政府沦为列强的侵华工具32、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因为历史的曲折与反复,近代西方历史上某国曾获得了“各种政体的试验场”的称号。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个国家应是( C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33. 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的共同之处是(B )体现了代议制民主的特征 规定了资产阶级国家政体资产阶级斗争成果的法律总结 赋予全体公民以充分的选举权A B C D34. 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拥有巨大权力的国家元首是( B )A皇帝 B宰相 C总统 D议长35、关于罗马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十二铜表法运用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