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散文教案12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0444635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散文教案12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大班散文教案12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大班散文教案12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大班散文教案12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大班散文教案12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班散文教案12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散文教案12篇(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班散文教案12篇正文(1)大班语言教案百合花含反思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的意境美、语言美。2、学习词:雪白雪白、透明。3、迁移新的讲述经验,尝试仿编散文,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编能力。4、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重点与难点重点:欣赏、理解散文,感受散文的美。难点:能尝试仿编散文诗。活动准备:1、录音,课件:百合花2、实物百合花,花、叶子的标记3、正在开展“美丽的花”的主题活动。活动过程:一、实物感知百合花(闻、看、说百合花)。1、师把花

2、藏起来,让我们闭上眼睛,深深的吸一口气,你闻到了什么香味?2、出示花,让我们睁开眼睛,仔细地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3、对,是百合花,喜欢吗?为什么?二、欣赏散文。1、幼儿听录音。师:有一位小姑娘也喜欢百合花,她把它写成了一篇很美的散文,名字叫百合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录音。2、提问:(1)你听了有什么感觉?散文里的百合花是什么样的?(像喇叭一样的花朵,它的花瓣雪白雪白的)(出示图一)请几个幼儿说一说,请幼儿学一学。(2)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是雪白雪白的?(雪白的纸、雪白的墙壁)三、幼儿第二次欣赏散文。1、雪白的百合花把谁吸引来了?我们一起一边听一边看。播放动画。(雪白的百合花把蜻蜓

3、、瓢虫吸引来了。(师出示图二、图三)2、蜻蜓是怎样来到百合花上的?(展开透明的翅膀飞来了)还有哪些东西是透明的?(透明的玻璃、水、纸)怎么样叫展开翅膀?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请一组幼儿学一学。3他们表演的真好,我好象看到了一只红色的蜻蜓,展开透明的翅膀飞来了。4瓢虫也是怎样来到百合花上的?(它像一颗红豆,停在百合花长形的绿叶上休息)请另一组幼儿表演。5老师这里有一朵百合花,这里有一朵绿叶,请男小朋友学蜻蜓飞到花上,请女小朋友学瓢虫飞到绿叶上。四、第三次欣赏散文。1.散文中写了哪些颜色?它给我们什么感觉呢?小结:有红的,白的,暗红的和绿色的。(用了这些颜色,我感到蜻蜓、瓢虫在百合花上更美丽了,使我们

4、看了更喜欢。2.散文中有相同的地方吗?小结:对了,每句话一开始都写了我看见,我看见,就象我们小朋友亲自看见蜻蜓和瓢虫在百合花上一样。五、师生共同边朗诵边集体表演师:这首散文真的太美了,让我们跟着画面边朗诵边表演吧!六、迁移仿编散文诗1、如果请你来编一编,美丽的百合花引来了蜻蜓、瓢虫,还有谁也会来呢?2、你能用“我看见了,它怎么样”来编一编吗?(1)幼儿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创编散文。指导要点:可以编一种自己喜欢的花。请不同的小昆虫、小动物和百合花做游戏。根据幼儿能力不同来编。(2)请小组派代表来编一下。(编的好的奖励)3、师:刚才每个小组的小朋友编得都很好,我相信其他小朋友一定编得更好。那么现

5、在我们到外面的花园里去玩一会儿,和美丽的小花、小草做会儿游戏好吗?(带幼儿出去)七、活动延伸:完整仿编散文诗,把想到的动物画在白纸上,进行创编。制作百合花、绘画百合花。活动反思:本次活动是一次剪纸活动,活动的重点是学习三角折剪的方法进行剪纸。活动过程中,有很多幼儿没有掌握折的方法,还有些幼儿不会画百合花的形态,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整节课下来,大部分幼儿都还没有学会怎么做百合花,最后,只有个别几个能力强的幼儿完成了作品。分析原因:课上我的讲解不够完善、没有很好地让幼儿理解,此外,由于第一次接触三角折剪,比较陌生,因此,在区角活动中还需继续对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2)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睡觉含反思活

6、动目标:1、幼儿能充分感受散文诗的宁静、恬美的意境。2、了解某些动物睡觉的习惯,学习动词:躺、钻、睁、站、停。3、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活动准备:1课件散文诗睡觉。2夜晚背景图一幅,小花猫、小白兔、小金鱼、小红鸟、小黄鹂睡觉的图片各一。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背景图:“夜静悄悄,风不吹,草不摇,妈妈唱起了摇篮曲,小宝宝怎么样了呢?现在就请小朋友闭上你的小眼睛,让我们来听一首散文诗,题目就叫睡觉。听一听你有什么感觉?”2听配乐散文诗。师:听了这首散文诗你有什么感觉?(我觉得很安静,很舒服。)(感觉很美,

7、我很喜欢。)(我觉得要睡着了。)师:你们喜欢这首散文诗吗?那我们再来听一遍,请你仔细地听一听,里面有谁在睡觉?他们是怎么睡觉的?3再听配乐诗,引导幼儿再次欣赏,加强幼儿对散文诗内容的理解。师:你听到谁睡着了?(小白兔、小花猫、小金鱼、小黄鹂睡着了。(小鸟睡着了。淘气的风娃娃睡了。)(月亮、星星睡着了。)(待幼儿讲出动物名称即将小动物的图片放入背景中的相应位置。)师:“那么它们是怎么睡觉的呢?”(1)师:小花猫是怎样睡觉的?(小花猫躺在床上睡了。)师:那小朋友是怎么样睡的?(小朋友也是躺在床上睡觉的。)(引导幼儿学习动词:躺,并让幼儿学说整个句子)(2)师:小白兔是怎样睡觉的呢?(小白兔钻进洞里

8、睡了)(学习动词:钻,学说整个句子)(3)师:那小金鱼是怎么睡觉的呢?(小金鱼睁着眼睛睡了。)师:那小金鱼为什么会睁着眼睛睡了?(小金鱼本来就是睁着眼睛睡觉的。)(因为小金鱼没有眼皮,只能睁着眼睛睡觉。)师:师鱼因为有眼睑所以不能闭起眼睛来睡觉,只能睁着眼睡觉。请幼儿闭上眼睛再睁开眼睛,体会动词“睁”的含义。(4)师:那么小红鸟又是怎样睡觉的呢?(小红鸟站在地上睡了)(学习动词:站,并学说整个句子)(5)师:小黄鹂是怎么睡的?(小黄鹂停在树上睡了)师:我们一起来学小黄鹂睡觉的样子。小黄鹂飞了一天,很累了,所以它就停下来在树上睡觉了。”(6)师:小动物们都安静地睡了,月儿和星星怎么样了呢?(月儿

9、和星星怎么也睡不着。)(月儿和星星躺在小河的身上睡着了。)师:月儿和星星是真的落到了水里吗?(不是。)师:那么在水了的是什么?(是它们的影子。)(是月儿和星星在水里的倒影。)(7)师:那淘气的风娃娃又是怎么睡的呢?(风娃娃在天空中也睡着了。)(风娃娃看大家都睡了,不声不响地睡了)师:连淘气的风娃娃也睡了,夜一下子变得静悄悄的,风不吹,草不要,天上的地上的都睡了,一切都睡了。这么好听的散文诗,你们愿意再来听一遍吗?你最喜欢散文诗里的哪一句?4再听配乐散文诗。师:你最喜欢这首散文诗里的哪一句呢?(我喜欢小猫躺在床上睡了。)(我喜欢淘气的风娃娃看大家都睡了,不声不响地睡了。)(我每一句都喜欢。)师:

10、这首散文诗里的每一句都很好听,我们跟着录音机一起来念好吗?小动物都睡了,一切都睡了,想一想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念?(轻轻的。)5在欣赏作品的基础上,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引导幼儿自由讲述。师: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这首散文诗,知道了很多小动物是怎样睡觉的,那么你还知道那些小动物,它们又是怎样睡觉的呢?(猫头鹰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睡的。)(马是站着睡的。)(狐狸是躺在它的大尾巴上睡觉的。)(小狗是趴在地上睡的。)6结束部分。师:小朋友们知道得真多,还知道这么多小动物睡觉的样子,夜深了,散文诗里的小动物和你们知道的小动物都睡了,它们睡的真香啊,我们一起轻轻的离开这里,让它们在这里,做个美梦吧。记住了

11、一定要轻轻的别把它们吵醒了。附:散文诗睡觉夜静悄悄,风不吹,草不摇,天上的地上的都睡了,一切都睡了。小花猫躺在床上睡了。小白兔钻进洞里睡了。小金鱼争着眼睛睡了。小红鸟站在地上睡了。小黄鹂停在树上睡了。月儿和星星在高高的天上怎么也睡不着,它们就降落到小河里,躺在小河的身上睡了。淘气的风娃娃看大家都睡了,它也不声不响地睡了。夜静悄悄,风不吹,草不摇,天上的地上的都睡了,一切都睡了。活动反思:整个活动中,幼儿积极性很高,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活动中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通过优美的配乐散文诗及背景图,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地感觉,通过各种感官感受到了夜晚的宁静与恬

12、美,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得到美的享受。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以肯定的目光,微笑的神态、赞许的语言,鼓励幼儿探索、表现。在理解动词睁、停的时候,师生互动,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幼儿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理解了动词的含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幼儿知识积累比较丰富,知道许多动物睡觉的习惯,因此在最后一个讲述环节中,幼儿能大胆讲述、表现,情绪及活动气氛达到高潮。附:散文诗睡觉夜静悄悄,风不吹,草不摇,天上的地上的都睡了,一切都睡了。小花猫躺在床上睡了。小白兔钻进洞里睡了。小金鱼争着眼睛睡了。小红鸟站在地上睡了。小黄鹂停在树上睡了。月儿和星星在高高的天上怎么也睡不着,它们就降落到小河里,躺在小河的身上睡了。

13、淘气的风娃娃看大家都睡了,它也不声不响地睡了。夜静悄悄,风不吹,草不摇,天上的地上的都睡了,一切都睡了。(3)大班学期语言教案听雨含反思大班散文诗:听雨活动目标:1感受散文诗优美的语言和意境。2初步了解散文诗中趣味性的语言和整齐的句式。3感受下雨天的情趣,学着让自己拥有好心情。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5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活动准备:优美的音乐、课件ppt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雨”。播放下雨的图片与声音,幼儿观看、倾听。(提问:刚才你们看见什么?听见什么?你们喜欢下雨吗?为什么?)二、用故事导入散文诗。讲述简要故事内容。三、分段欣赏散文诗,交流

14、表达对雨声的经验与想象。(一)欣赏第一段播放第一段,师朗诵(提问:妈妈教给豆豆的是什么办法啊?豆豆是怎么听雨的呢?学学她听雨的样子。)(二)欣赏第二段,重点了解雨点在不同的地方发出的声音也不同1、幼儿带着问题听教师朗诵第二段(“豆豆会听到怎样的雨声呢?一起来听听看”。)2、幼儿回答“豆豆听到的雨声是怎样的?”(幼讲师点击相应的画面)3、师小结、过渡语:“刚才,小朋友听的很仔细,说出了豆豆听到的不同的雨声。那么,这些雨点分别落在了哪里?在干什么?(幼儿说说看)我们一起再来静静地、仔细地听一听好吗?(师再播放、朗诵一遍第二段)(三)完整欣赏散文诗1、这首散文诗讲的是豆豆在干什么?(听雨)对了,这首散文诗的名字就是“听雨”。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整的欣赏一遍,请小朋友注意听,听完以后告诉大家:你最喜欢散文诗里的哪一句?2、教师完整朗诵散文诗。(配乐、ppt)四、拓展幼儿对雨声的经验和想象。1、提问:小豆豆听到的雨声是这样的,你觉得雨点还会发出什么声音?落在哪里?在干什么呢?(幼儿交流)请个别幼儿说说。2、和好朋友用散文诗的句式说说自己对雨声的经验和想象(播放舒缓的背景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