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池塘淤泥的性质、作用和改良法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0443636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鱼池塘淤泥的性质、作用和改良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养鱼池塘淤泥的性质、作用和改良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养鱼池塘淤泥的性质、作用和改良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养鱼池塘淤泥的性质、作用和改良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养鱼池塘淤泥的性质、作用和改良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养鱼池塘淤泥的性质、作用和改良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鱼池塘淤泥的性质、作用和改良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养鱼池塘淤泥的性质、作用和改良法育良好.四,科学修剪,可以稳定树势,均衡营养,协调生长结果,特别是夏季修剪,更能促进枝条充实,缓和树势,利于花芽形成和发育.五,采取花期放蜂,喷打0.3%硼砂+5%的糖液,旱天花上喷水等措施都能提高坐果率.彩色蓖麻丰产栽培法彩色蓖麻是蓖麻中一个杂交变种,不但植珠和果粒美丽,而且产量也较高,适合全国各地种植,但是彩色蓖麻生长期长,具有无限开花结果习性,果致使产量低而不稳,影响农民种植实成熟期一致,蓖麻的积极性,试验表明,地膜覆盖栽培蓖麻可增温保墒,坑是保苗,提早出蔓2,3天,提高出苗率10%一15%,早成熟2025天,在早霜前可全部成熟,同时能明显提高产量,比露地

2、栽培增产30%,6o%经济效益显着.其丰产栽培法是:整地施肥.彩色蓖麻根系发达,主根入土深达6o厘米以上,只有深厚疏松的土壤条件才能使彩色蓖麻根系深扎,保证植珠健壮生长.因此,前茬作物收获熟化土壤,接纳雨雪,蓄水保墒,后要抓紧深耕灭茬.据试验分析,生产100公斤彩色蓖麻籽粒需要吸收纯氮6.5公斤,磷肥1.5公斤,钾肥5公斤.实践证明,增施底肥,配方施肥集中穴施是彩色蓖麻优质丰产的主要技术措施.丰产田每亩需施优质农家肥3000,3500公斤,尿素10公斤,钙肥20公斤及硫酸钾10公斤基肥.可在春耕整地中施入,实行穴播的应按株行距挖窝埋肥.播前种子处理要精选色泽鲜艳,粒大饱满,无病虫害,种白色的籽

3、粒作种.播前用清水浸泡一昼夜,捞出浮粒,将沉在水底的饱满籽粒取出晒种2-3天后播种.经过处理的种子发芽率高,出苗齐.起垄铺膜,适期播种.春耕整地集中施肥将垄起好,垄面宽50厘米,垄沟距5O厘米,垄沟距5O厘米,垄面高12,15厘米,起好垄后进行播种,覆膜.每垄播一行,窝距65厘米,每亩1000窝左右,每窝点籽2-3粒,播深4厘米,亦可采用铺膜机点播或条播.一般当地表1O厘米土壤温度稳定在12度以上时为彩色篦麻适播期,一般以4月中下旬至5月初播种较好,每亩用种量为1,1.5公斤.精心管理,确保丰收.1, 及时放苗.播后一周及时到田间查看,发现幼苗顶膜,立即开口放苗,以防灼苗.放苗后用湿土封严放苗

4、口,避免钻风揭膜或散墒降温.2, 间苗定苗.结合放苗进行间苗,当苗高15厘米时定苗.每穴留苗1珠,亩保苗1000珠.3, 整枝摘心.为抑制顶端优势,使养分集中,促进分枝,多结果,当蓖麻珠高达50,60厘米时进行整枝摘心,将主茎及分枝顶芽摘掉3,4厘米.4,注意追肥.避免生育后期脱肥是彩色篦麻丰产的关键,一般在显蕾期亩追施尿素1O公斤,生物磷钾肥2公斤.5, 分批采收,选种留种.彩色蓖麻不同分枝,不同部位上的果实成熟时间不一致,要分批采收.先熟先收.采摘的茹果要及时晒干脱粒,放在干燥通风处贮存.收获前,先择果穗大,果实多,成熟早的蒴果,单收,单晒,单贮,留作种子.(张诚张晓铃)养鱼池塘淤泥的性质

5、作用和改良法.张金宗随着科技的进步,养殖方法的改进,更由于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目前我市池塘养鱼普遍采取高密度集约化放养鱼种苗(密者亩放40006000尾),同时有许多鱼塘基配套禽畜场,高投饵,鱼类高排泄物,禽畜粪便落塘,造成养鱼池塘死亡的生物体,水中动物的粪便,残剩饲料和禽畜粪便及菜草等有机肥料不断积累,加上在夏秋雨水季节冲涮塘基的泥沙落塘,使到池塘底逐渐形成一定厚度的淤泥.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其成份很复杂,大致可分成非腐殖物质两类.非府殖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及部分矿物质泥沙.腐殖物质主要是胡敏酸和富里酸.腐殖质是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分解转化成简单的化合物,同时经过生物

6、化学作用又重新合成复杂的和比较稳定的有机化合物.腐殖质呈黑色或黑褐色,是一种胶体物质,有巨大的表面能,所含羧酸,羟基,在分离时带有负电荷,可以吸收并保持大量阳离子成份.它和土壤中的无机粘土矿物质一道,对水中的一些离子状态物质发生吸收作用并能与其它离子代换而达到相对的动态平衡.淤泥中存在大量的细菌,在淤泥表层一般是好气性细菌占优势,在淤泥中由于氧气缺乏,则以嫌气31性细菌占优势.在水体和淤泥中进行的一系列氧化还原过程,淤泥中以还原过程占绝对优势,由于在池水中有一定数量的氧,所以在水和淤泥邻接处可以观察到氧化过程的急剧上升.淤泥表面以下数厘米的深处氧化还原过程就大大降低,这里是许多嫌气性细菌生长发

7、育的适宜场所.愈往深处,氧化还原过程愈低.淤泥对水质和养殖鱼类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1),起供肥,保肥和调节水质肥度的作用.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包括处在不断分解过程中的非腐殖物质和比较稳定的腐殖物质(腐殖物质受细菌的作用,也处在不断分解和重新形成的过程中,不过相对稳定).淤泥中还含有大量的无机营养成分,它们大多被吸收固定,有的呈有效状态.这些物质经细菌分解和在适当条件下被交换释放,可源源不断地供应水中以氮,磷,钾等养分,被浮游植物等吸收利用.当池塘大量施肥后,淤泥中的胶体物质能吸收一部分有机物(如某些有机酸离子)和无机盐类(铵,磷酸,钾离子等),暂时保持住这些肥分,然后在

8、适当条件下再逐渐被交换释放至水中,供浮游植物利用.因此,淤泥在这里起着一定的保肥和调节的作用.新开池塘施肥后肥度和水质不够稳定,变化较大,主要就是缺乏足够的池塘淤泥对肥料起缓冲,调节作用.淤泥能吸收磷酸,铵,钾等离子,但不吸收硝酸离子,因此施硝酸态氮肥,淤泥不能吸收保持.淤泥中以及水中的胶体对磷酸盐吸收特别强烈,施磷肥后不久大部分磷即被胶体吸收,以后再逐渐解吸,释放到水中.因此,池塘施无机磷肥有明显的后效性,即施肥第二,三年仍有肥效.但在石灰质过多的池塘,磷酸容易与钙生成难溶于水的磷酸钙沉淀:在酸性过强的池塘,3价的铝,铁离子增加,则容易与磷酸生成更难溶解于水的磷酸铝,磷酸铁沉淀.由于这些作用

9、,使有效磷变为植物不能吸收利用的形式,而使磷肥受到损失.(2)淤泥过多容易恶化水质造成缺氧死鱼和发生鱼病.池塘淤泥过多,水中有机质也多,大量的有机物经细菌作用,氧化分解,消耗大量氧,往往使池塘下层水中本来不多的氧气消耗殆尽,造成缺氧状态.在缺氧条件下,嫌气性细菌大量繁殖,对有机物质进行发酵作用,产生较多的还原性中间产物,如氨氮,硫化氢,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有机酸,低级胺类,硫酸等.这些物质大都有害的,它们在水中累积,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另外,池塘淤泥过多,易使水质恶化,32病菌容易大量繁殖,同时在不良环境中,酸性增加,有害物质容易造成鱼类慢性中毒,如麻痹,窒息,鱼体抵抗力减弱,容易发生

10、鱼病.如果池塘的淤泥过多,必须要进行清淤,清淤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1,排干池塘水,挖除过多的淤泥.池塘在养殖一个周期后(3年)干池一次,排水后挖去池塘过多的淤泥.池塘一般保留2O厘米左右的淤泥层较为适宜.2,让池塘底日晒和冰冻.池塘排干水,让池底接受充分的风吹日晒,或经过冬季的冰冻,对改良底质有良好效果.3,施放石灰.池塘干水后施放石灰,主要有以下的作用:(1),杀灭潜藏和繁生于淤泥中的鱼类寄生虫,病害菌和对鱼类有害的昆虫及其幼虫等.(2),由于碱的游离,可以中和淤泥中的各种有机酸,改变酸性环境,使池塘呈微碱性反应.(3),钙离子浓度增加,PH值升高,可使被淤泥吸收固定的营养盐交换释放,增加

11、池水肥度.(4),可提高池水的碱度和硬度,增加缓冲能力.4,养鱼与作物轮作.如果干池期较长,又缺水源,可考虑把养鱼和农作物联合起来,进行轮作.这有以下几个好处:(1),池底种作物时淤泥可更充分地干透,靠陆生作物生长的根部使土壤充以空气,有利于有机物的矿化分解,更好地改良底质.(2),作物本身有经济价值.(3),生长的青绿作物可作为池塘的优良绿肥,放水沤肥,培育丰富的浮游生物,为鱼类(种苗)提供饵料,降低成本,增加效益.(511300广东省增城市水产局)垂钓鱼塘几种常见病的防治.倪田笔者经过多年生产实践发现垂钓鱼塘有三种病最为常见,即水霉病,锚头鳏病,暴发性出血病,下面分别介绍这三种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一,水霉病.易流行于早春季节,症状表现为鱼体表的局部鳞片脱落,表体发霉或长毛,游动异常,食欲下降,逐步消瘦死亡,发病原因主要是捕捞,运输放养过程中造成鱼体受伤,局部鳞片脱落,导致真菌感染.防治方法:(1)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要小心,注意保护鱼体不受伤.(2)外购鱼进塘时要用5%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3)每亩用生石灰3040kg进行全池泼洒.(4)用二氧化氯每亩水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