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传承和变革的学术研讨会论文_文化保护和传承学术研讨会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0425206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育传承和变革的学术研讨会论文_文化保护和传承学术研讨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幼儿教育传承和变革的学术研讨会论文_文化保护和传承学术研讨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幼儿教育传承和变革的学术研讨会论文_文化保护和传承学术研讨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教育传承和变革的学术研讨会论文_文化保护和传承学术研讨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育传承和变革的学术研讨会论文_文化保护和传承学术研讨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教育传承和变革的学术研讨会论文_文化保护和传承学术研讨会 在新加坡过年时我没带书过去,晚上骏和亭捧着书学习,我却无事非非,显得格格不入。于是,儿子帮我在网上查找国立大学汉字图书馆学前教育方面的书,并让我确定要借的详细书籍,真没想到,国立大学汉字图书馆里竟然会有学前教育方面的书籍。小年夜那天,骏和亭带我来到图书馆,一是让我见识一下国立大学汉字图书馆当代化的设施,二是让我体验一下大学生们孜孜求学的气氛,三是让我借几本书看看,能够打发零星的空余时间。骏给我借了六本书,于是我有了属于自己的精神食粮。幼儿教育传承和变革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书,搜集了台湾、日本学前教育界人士对中国幼儿教育研究的学术论文

2、,其中有对中国古代幼儿教育的研究汇报,有对中国近代幼儿园教育的研究,还有对中国当代幼儿教育家的研究。一位台湾幼教界人士在对中国古代幼儿教育的研究中,谈到了南宋诗人陆游有关幼儿教育的言语:“教儿童,莫急忙。”文章分析,这句话有两方面的提醒,一则叮咛家长塾师,无须急于太早启蒙,二则要成人父师注意幼教上无须急功近利,好求表现,忙赶进度,全部幼学幼教的书,谈认字、授书、背诵、作文,警戒大人,勿急疾、勉强,以免成效不彰,反收其它多种多样的反效果。感悟:看来在幼教上存在的问题,自古就有,而古人已经看出来的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处理。现在的家长,在她们的心中目标定位太高,全部给孩子设计了美好的未来,很多家长们

3、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要是晚认几天字,少学多个单词是天大的失误。更有部分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现在不出众以后就没有“大出息”,因此,想尽措施让孩子参与多种爱好小组,期望孩子成为“超长”的“神童”。其实,超常和低智力的儿童所占的百分比全部很少,以上的儿童全部是正常孩子。假如家长非要给正常的孩子定一个超常的标准,那结果只能是拔苗助长。我们真的应该切记:“教儿童,莫急忙。”一位日本幼教界人士对“儿童观昨是今非”问题进行了研究。文中这么论述:儿童是未来的成人,成人是过去的儿童,成人对儿童的见解,多依自己童年的经验和成长过程的理想来衡量的,因此,心理的赔偿作用和自我理想追求,总投注在儿童的身上,

4、成人对儿童的期望和赔偿愈多,儿童会愈不能在自然的情境中生长,成年人在今日所“是”,对儿童而言,未必“是”。感悟:这位人士对中国现今的家庭教育现实状况看得很清楚。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把儿童当成“缩小了的大人”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不少家长要求孩子像成人那样把全部时间用于读书学习,又是给孩子作业加码,又是请家教,就是不让孩子玩,逼得孩子筋疲力尽、苦不堪言,完全超出了孩子的身心负荷!我们确实需要有正确的儿童观:儿童不是缩小了的大人,儿童就是儿童。我们家长不能把自己没实现的愿望或是为孩子设定的目标,强加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还有一位日本教育研究官员在陈鹤琴幼教思想的特征及其评价的变迁中,

5、对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论述得很清析:目标论:做人,做中国人,做当代的中国人。方法论:做中学,做中玩,做中求进步。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全部是活教材。该研究官员在结语中是这么论述的:汇报人认为中国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能够视为当代的“活教育”,“素质教育”所欲的克服“应试教育”,正是陈鹤琴在半个世纪前说的“死教育”。看看现在日本在面临教育危机下所提的“养育生存能力的教育”或是“课程的综合化”的新动向,能够预计:陈鹤琴所提倡的“活教育”是超越时代、国籍,得以留存的思想。感悟:陈鹤琴所提倡的“活教育”思想,对世界各国的幼儿教育全部有很大的影响。她认为做一个人、做一个中国人、做一个当代中国人是要有条件的,受教育者必需具有这些条件:第一、要有健全的身体。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第三、要有发明的能力。第四、要有合作的态度。第五、要有服务的精神。她说的活教育教学方法: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有四个步骤:第一是试验观察,第二是阅读参考,第三是发表创作,第四是批评研讨。老师的责任是:引发、供给、指导、欣赏。她说的活教育课程大致有五类,即所谓五指活动:一是儿童健康活动;二是儿童社会活动;三是儿童自然活动;四是儿童艺术活动;五是儿童文学活动。对于陈鹤琴的这些精辟的教育思想,我们领悟了多少?做到了多少?值得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