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读后感500字.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042421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500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500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500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500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500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50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争与和平》读后感500字.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战争与和平500字战争与和平范文(一)这本书主要以抵抗拿破仑侵略的卫国战争为中心,通过对几个贵族家庭的详细描写,反映了起义前夕这段历史时期的俄国生活。拿破仑集结军队继续向西挺进。俄国受到了威胁,遂与奥地利签订盟约,共同抵抗法军。虽然到处都是_,但人们的生活并没有被打乱,贵族们照旧举行浩大的舞会接待客人,照旧和朋友们聊天玩乐。在莫斯科,人们生活平静,在另一边库图佐夫却在带着军队抵抗法军的入侵。皮埃尔的父亲去世了,他从一无所有变成了俄国首富,姑娘们都对他另眼相看;安德烈公爵参军了,公爵夫人为他生了一个胖小子,但公爵夫人死去了;尼古拉还一直在追求着索丽娅。没过多久,安德烈向娜塔莎求婚,可娜塔莎同时爱

2、上了阿纳托里。过了一段时间,战争打到莫斯科来了,人们纷纷分开,逃往别处。战争进展得很剧烈,双方伤亡沉重,安德烈也在战役中牺牲。拿破仑似乎很有胜算。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俄军成功了。从那以后,生活恢复了平静。娜塔莎与皮埃尔结婚生子,玛丽亚和尼古拉也结婚了,人们都生活得很幸福。从文章中我体会到卫国战争中,俄罗斯人民的爱国精神和伟大的力量。人民都愿意参军为国牺牲做出自己的奉献,他们不怕死亡,随时随地做好准备战斗,只要国家用得上他们,他们哪怕是死也要完成任务。文章中许多平民出身的士兵和军官就拥有这种精神:朴实英勇、藐视死亡,他们都很有英雄气慨。文章中的库图佐夫遇事沉着冷静,脑子很灵敏,每一步都考虑得很详

3、细、很周到,是人民智慧的表达者。在战争中俄罗斯能以少胜多,他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小说中的三位贵族优秀青年安德烈公爵、皮埃尔和尼古拉公爵,都曾英勇地投身到卫国战争的最前线。安德烈公爵不仅是库图佐夫的好助手,还是人民心目中的勇士。他为国捐躯,人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他。如今人们的好日子都是用那些英勇献身的勇士们的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他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他们是多么的不容易呀!在战场上的每一分每一秒,士兵们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在战斗。他们从来没有想过退缩,只想着怎样才能成功,才能让子子孙孙们幸福地生活,他们从来没有为自己想过。那些被法军抓走的俘虏们,他们就算死也不屈从,也不出卖国家和人民,与胆小怕死、傲慢自

4、负的拿破仑相比拟,他们显得多么伟大、多么高尚。虽然他们很平凡,但是他们所做出的是令人尊重、亲爱的事,我们要向他们致敬,也要向英勇的将军、士兵、统帅等等一些人致敬,感谢他们所付出的一切!战争与和平范文(二)战争与和平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是一部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小说的主要情节是围绕着保尔康斯基、别组霍夫、罗斯托夫、华西里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的。场面壮阔、构造明晰、人物形象鲜明,有一种大海般恢弘开阔的美;同时,小说时代感强烈,虽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却反映了农奴制后俄国前途和人民作用的问题。因此,战争与和平当之无愧地是一部“了不起的巨著” !书中包括俄奥联军同法军在奥斯特里茨的会战、法

5、军入侵俄国、莫斯科大火、拿破仑军队败退等。描写了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拿破仑、库图佐夫以及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表现了战士们的爱国和英雄精神,歌颂了俄国人同仇敌忾的抗敌精神和震惊世界的伟大成功。书中刻画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如:性格内向、意志坚决的安德烈,有较强的社会活动才能;心直口快、易动感情的彼埃尔,缺少实际活动的才能,侧重于道德理想的追求;女主人公娜塔莎那么是个情感丰富,活力勃勃,热爱大自然,接近人民,具有民族精神的女人。他们在保卫祖国的战争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而以库拉金为代表的宫廷贵族的贪心、虚伪和堕落的个性,也被赤裸裸地刻画出来,并进展了无情的鞭笞。读了这本书,我的感触很深,以前,我曾很天真的

6、想,战争多好呀!战争既可以掠夺国土,又可以增加威名,真是一举两得!战争与和平使我明白了战争的残酷,和平的美妙,和平是最可贵的,当和平的土地上硝烟袅袅升起时,也就意味着战争的开场人们纷纷背井离乡,妻离子散,孩子眼中也都流露出了惊慌的神色,人们断水断粮,食不裹腹,一切都是那么的触目惊心,惨不忍睹,和平,多么神圣的名词!我愿是一名和平使者,使各国都建立起友谊和信任;我愿是一只洁白无暇的和平鸽,带着和平的使命飞向四面八方!战争与和平范文(三)文学是一把通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文学是一种富有神奇力量的精神食粮,文学是一双可翱翔于碧蓝天波的隐形的翅膀,文学是一座比彩虹还美的七色彩桥。我常泛舟在浩瀚的书的海洋

7、里,领略到了书的无穷魅力。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的著名作家,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富有自己的考虑、感情。他的战争与和平这一部名著,共分上下两册,主要记叙了拿破仑与亚历山大之间为争国土、输赢的持久战争。在这部书中,托尔斯泰是有爱有恨的,他并不单单表示自己对哪一路人马的支持,他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记叙并议论着眼前所发生的一切,也适时地做了一些批评,称赞,或只是一些简单的个人感受,但这所表现出来的令人振奋的感觉是极其宏大的。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不仅描写了一个时代的转化过程,更添加了那个时代中人物的观念,拿破伦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所到之处无不受人们的热烈欢送和爱戴,但与之一样的是,亚历山大也受到了他

8、的国民的支持,这些足以证明,一个时代的成功或是_,取决于这个时代的最高统治者的影响力。记得托尔斯泰这样说过:“认为苹果之所以落下是因为细胞组织衰退分解的植物学家和那个认为苹果落下是因为他想吃而祈祷结果的树下小孩一样都是正确的。”这确实是一段极富寓意的话,假如将它与战争联络在一起,我们不妨可以这样理解它:说拿破伦去莫斯科是他愿意去,他的消灭是因为亚历山大希望他消灭,这二者同样无法断定谁对谁错。其实,这历史上的每一个有名的人物,并不是因为他们本身的魅力而让人们记住的,而是由于在他们身上发生了一件或几件让世人为之振奋或震撼的事件,所以人们才记住他们的。从历史角度来看,他们都是不能自已的,因为他们的所

9、有行为都与历史的进程严密联络在一起,是早就注定的了,他们的自以为是通过世人允许而表现出来的。战争与和平这本书,给我们提醒了人与人之间的敌对或友好的关系,展示了人性,它是本值得赏读的书!战争与和平范文(四)手捧一本战争与和平,仿佛置身于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以往总是崇敬拿破仑的英勇和智慧,从未想到从俄国的角度去看这一段历史是如此不同。托尔斯泰以其深入细致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宏大壮阔而又生动逼真的历史画卷。我从中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看到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探究。其中安德烈的形象最让我印象深入。安德烈一出场就是一个看似随和而又傲慢、冷漠的年轻公爵形象。他厌倦上流社会的虚伪、无聊,不愿意被这种生

10、活所束缚,因此他积极参军作战,期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功成名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他却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统治集团的虚伪、_,当他死里逃生回到家中又眼睁睁看着妻子难产死去。这一系列的打击使他灰心丧气,使他感到了生命的虚无。曾经渴望建功立业的他隐居农村,只想独善其身。在皮埃尔的热情劝说下,他渐渐振作起来,在自己的领地上施行了一系列改革并获得了成功,但他仍然决定自己“应该平静而安稳地度过后半生”。直到遇见美丽的少女娜塔莎,娜塔莎的美丽和无忧无虑激起了安德烈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于是他再次走进了彼得堡的喧嚣之中,参加了当时俄国的社会改革热潮。他赢得了娜塔莎的爱情,然而两人订婚后,娜塔莎的背叛又让安德烈

11、落入了生活的低谷。战争再度兴起,安德烈身负重伤,最终在娜塔莎的看护下死去。安德烈一生都在追寻着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在起起落落中,他苦苦思索,寻求着一种超脱世俗生活的价值所在。安德烈的思索也启发我们读者的思索: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人应该怎样生活?这样的问题我想每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人都应该曾经想过,也很可能像安德烈一样经过了一个反反复复、时而兴奋、时而落寞的痛苦的内心挣扎过程,甚至很可能到如今都没有找到可以真正说服自己的明确答案。我想,这个我们苦苦追寻的、左右我们的生活态度的东西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生哲学吧。每个人的人生哲学都不尽一样,然而每个人追求人生意义的过程却颇为相似。是也?非也?哪里有衡量

12、的标尺呢?千百年前,屈子立于汨罗江畔叹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直到如今每个人都还是一出生就在不断追寻,并且在这个追寻过程中成长、老去、直至死亡。或许,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就在于这如同夸父追日一般永不停歇的追寻吧!“人类一考虑,上帝就发笑”,然而人类怎能停顿考虑呢?虽然奥斯特洛茨战场上高远的天空仍然飘浮着宁静、镇定的白云,老榕树仍然岁岁枯荣,安德烈的心灵历程却不会停顿。战争与和平1000字俄国作家列托尔斯泰有三部影响世界的名作,其中一部便是战争与和平,它被誉为一部史诗般的巨作。托尔斯泰在最后对历史、民族的总结中,提出了这样一句话:历史是一门关于各个民族和整个人类的生活学问。这句

13、话深入地提醒了作品主题战争与和平的精华之处。是什么使得这本书魅力四射?从1805年抵抗拿破仑侵略的俄奥联军到18_年俄国反拿破仑侵略的卫国战争;从1805年彼得堡安逸的宫廷生活到18_年莫斯科居民的大逃亡,作者通过对真实的人物如亚历山大一世、拿破仑、库图佐夫和虚构的_罗斯托夫、博尔孔斯基、别祖霍夫和瓦西里等的故事的描写,再现了俄国历史上这段波澜壮阔的岁月,讴歌了俄罗斯民族为保家卫国而战斗的伟大精神。从故事一开场,战争与和平这两条线索就和谐地交替进展着,到18_年,这两条主线就明显地交融在一起了:彼得堡的宫廷正在举办沙龙宴会时,莫斯科的居民正从将要被炸毁的城市逃出.作品有着许多类似这样的场景描写

14、,在让人影响深入的同时,也不断地催人考虑。当战争平息下来几年之后,我们仍然能从和平这根线条中隐隐看到残留的战争的影子。战争的场面经过精工描写变得活生生起来,战士们在战场上的奔跑厮杀,简直让我喘不过气来。贵族伯爵皮埃尔别祖霍夫看到早晨的雾气覆盖着灌木丛,忍不住赞叹这般美景,和平时期司空见惯的风光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竟然是那么难得!只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们才能深入体会到和平的珍贵,战争期间,人们开场真正懂得珍惜一切事物:亲人、粮食、风景战争使得和平时代的一切梦幻者变成了现实者。我发如今作品中,不管是俄军战士们用生命换取的一场场成功,执着地保卫自己的国土;还是法军打破俄军的一道道防线,直逼莫斯科的军事行动

15、。交战双方都是打着效忠皇帝、振兴民族的旗号的。在那时的俄国,亚历山大所到之处民众一片欢呼,在小说中,当尼古拉和别佳罗斯托夫见到沙皇时冲动万分,觉得自己就算战死沙场也是值得的了。而在法国,大_推翻了路易十六的统治之后不久,拿破仑又称帝了,法军也是打着皇帝和民族的旗号到处征讨的。实际上,历史书上对拿破仑战争的评价也是正面居多,在我眼中,战争的性质由此变得相当复杂。托尔斯泰把历史的进程比作推动人类进步的神秘力量,这个力量不能用好与不好来评定,而且这股神秘力量往往会使一个民族驶入暗无天日的黑洞,在这股神秘力量面前,你会看不清方向,你会无法招架,希特勒时期的德国即使如此。这股神秘力量还会淘汰落后的制度,欧洲文艺复兴、中国辛亥_、法国大_、俄国十月_这些进程并非都是以战争的方式来解决的,但其进程都堪称惊心动魄。既然托尔斯泰是以抽象的形式描写战争与和平这两个宏大的主题,那么我也学着抽象地考虑:在战争时期,和平是抽象化了的;在和平时期,战争也会被抽象化。历史却往往都不是这样。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