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疾病预防知识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0424518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季疾病预防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春季疾病预防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春季疾病预防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春季疾病预防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春季疾病预防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春季疾病预防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季疾病预防知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1、早春当防流行病早春二月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的时节,正如民谚所说:早春早春,慎防春瘟。珍意养生,切勿轻心。据预测,今年早春因为气候较往年反常,因此,流感、麻疹、痄腮、猩红热、风疹等传染病将可能流行。为此,搞好这些流行病的预防工作很重要。必须重视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对衣物和被褥等必须勤洗勤晒;保持室内空气流畅、新鲜;不带孩子到病人家去串门,尽量不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去游玩;在流脑流行区,每天早晨最好用醋在室内熏蒸杀菌。在流行病高发季节,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咽喉肿痛、头痛、皮肤出血等症状时,必须马上送医院诊治,切勿延误。注意保暖,预防

2、感冒。感冒后抵抗力会降低,容易受到脑膜炎双球菌的袭击而发病,所以要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早春时节气候变化无常,故应该 春捂秋冻。每顿进餐时,最好喝点食醋,菜肴中宜拌些蒜泥或姜汁,这样可有效杀菌;饭后用盐水漱口,也有利于预防流脑的发生。2、春季防病良药板蓝根春天气候温暖,适宜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生存繁殖和传播。因此,感冒、流感、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流脑、麻疹、猩红热、腮腺炎以及暴发性红眼病等病,常在此时发生。防治这些春季多发病,在诸多良药中,板蓝根可算是比较理想的药物了。板蓝根含有靛甙、-谷甾醇、氨基酸等,有很好的抗菌、抗病毒作用。中药大辞典言其能清热,解毒,凉血。治流感、流脑、乙脑、肺炎、咽肿

3、、痄腮、火眼、疮疹,充分肯定了它广泛的效用。板蓝根的叶,即中药大青叶,也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良药,对于流感、肝炎、菌痢、肺炎、胃肠炎、口疮、痈疽等疾病,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3、春暖花开小心过敏性鼻炎又到了鸟语花香的季节,市民纷纷外出踏青。上海仁爱医院耳鼻喉专家提醒:春天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节,人们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要小心过敏性鼻炎! 据上海仁爱医院耳鼻喉科贾永忠主任介绍,过敏性鼻炎是发生在鼻腔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过敏性鼻炎的致病因素不断增加,该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在西方国家,成人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一般为1020,在我国北方发病率高达36。引起过敏性

4、鼻炎的过敏原包括尘螨、屋尘、动物皮屑、各种树木和草类的花粉,各种化学物质、某些食物、药品、化妆品,城市大气污染物如汽车尾气等,都可能导致过敏性鼻炎。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鼻内发痒、打喷嚏、流清鼻涕、鼻堵塞,疾病发作时,常伴有眼内痒、流泪,甚至咽部有痒感等。贾主任说,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与感冒相似,因此,有不少患者在发病初期常把过敏性鼻炎当成感冒,自行服用抗感冒药物或就诊于其他科室而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治。过敏性鼻炎不仅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降低生活质量,而且如果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还可能诱发多种合并症,最常见的是支气管哮喘,有的还并发鼻窦炎、中耳炎、过敏性咽喉炎等,所以,对过敏性鼻炎不可忽视,一

5、定要早防早治。贾主任介绍,过敏性鼻炎治疗的手段目前主要有两种,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有抗组织胺药物如扑尔敏、新敏乐等,减充血剂如麻黄素、呋麻合剂等。药物治疗一般不要超过7天,长期使用会引起药物性鼻炎。激素类药物如伯克钠、雷诺考特等,可减轻对过敏原的反应并抑制炎性反应,副作用较轻。严重的过敏性鼻炎可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如激光、微波或者等离子消融等。等离子消融术是21世纪用于临床的最新技术,对过敏性鼻炎,尤其是重度过敏性鼻炎有明显的效果。另外,贾主任提醒广大市民:每年3-6月份是空气中花粉浓度较高的季节,也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节,过敏体质的人这个季节应尽量减少外出,如一定要外出,也

6、要注意尽量减少与花粉、干草、落叶等的接触,最好戴上口罩和眼镜;要经常打扫室内卫生,平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对皮毛过敏者最好不要饲养宠物,如果家中有宠物也不要让它们上床;地面最好不要铺地毯。对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在春秋季节植物扬花时,还需要提前使用药物预防,如鼻用皮质类固醇就可治疗和预防过敏性鼻炎。4、春季谨防红眼病 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眼病,春、夏季易流行,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染,其主要临床特点是双眼先后发病,眼部明显红赤、眼眵多,刺痒交作,灼热疼痛,怕光、流泪,发病突然,病势迅猛,有自愈趋势。本病传染性极强,易造成暴发流行。因此,加强预防是防治红眼病的根本途径。上海仁爱医院眼科专家提醒市民

7、,气候转暖,人们尽量不要聚集或少到公共场所,如已传染上红眼病,应立即进行适当隔离,夏季要绝对禁止游泳,患者洗面用具、眼部用品及眼药水应单独一份,经常消毒,对患者的个人用品(如毛巾、手帕等)要注意消毒隔离。不用脏手揉眼睛,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室内保持清洁通风,光线宜暗,外出戴有色眼镜,以免强光与烟灰刺激,加重病情。饮食宜清淡,多食蔬菜、新鲜水果等,保持大便通畅。眼眵多时,用干净手帕或纱布拭之,不要擦伤角膜,不可用手揉眼。如单眼患者,取患侧卧位,以防患眼分泌物进入健眼,不要交替擦眼;患眼局部宜勤点眼药水,睡前涂眼药膏,红肿消退后还须每日3次再滴1周,以防复发。如家里有人或周围接触的人群中已有人

8、患红眼病,健康人尽可能避免与之接触,并用03氟哌酸眼药水滴眼,每日3次,加以预防。红眼病患者应开放患眼,不能遮盖,否则眼分泌物不能排出,反而加重病情。5、阳春时节防水痘 每逢春暖花开,在孩子们中间便会流行水痘。这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而且传染性很强。水痘的潜伏期多为半个月,起病较急,先出现发热、头痛、咽喉痛、乏力不适、四肢酸痛或恶心呕吐及腹痛等。发热通常在39摄氏度以下,一般经过2-5天消退,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由躯干向头面部和四肢蔓延,起初为针尖大小的散发性红斑,迅速变为丘疹,数小时至1天内发展为绿豆样的水疱,周围可有红晕。水疱开始为清澈的水珠状,以后逐渐浑浊,疱壁薄而易破,常伴

9、有瘙痒,2-3天后干燥结痂,随后痂皮脱落,2个星期后愈合,不留疤痕。病毒引起的小豆豆,由于瘙痒,抓破后还会导致皮肤粘膜的继发感染,甚至会出现急性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脓毒血症和败血症,另外也可并发肾炎、心肌炎。预防水痘首先要做患儿的隔离工作。要从发病到皮肤完全干燥结痂才可解除隔离,而接触过水痘患儿的易感儿童,应观察3个星期。患儿每日要更换内衣,将其洗净后煮沸30分钟消毒。房间可以阳光或紫外线消毒。 6、春天应防流脑 流脑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不但小年龄段的儿童易得此病,就是大年龄段孩子的得病人数也高于往年,这是一个值得家长注意的问题。流脑是一种经呼吸道感染和传播,由一种叫脑膜炎双球菌的细菌

10、感染引起的疾病。它可使患儿出现高热、头疼、精神减退,甚至出现喷射状呕吐、嗜睡、昏迷、抽风等症状,少数患儿还可出现呼吸衰竭、休克等危险情况。 流脑一般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因幼儿自身抵抗力差,容易患病;大年龄段儿童中,如果是机体免疫功能有缺陷(或比较低下),家长也应当警惕。儿童受到感染后,一般会出现发热、咽疼等症状,随后身上就出现为数不等的斑点,有针尖大小的,也有绿豆、黄豆大小的,这些斑点融合成片状,形成出血点、出血斑、淤斑。随着皮疹的出现,孩子的精神头越来越差。所以当孩子发烧时,父母应当密切注意其皮肤,一旦孩子在发烧的同时又出现皮疹,家长就应该带孩子及时就医,做到及早发现、对症治疗,不要自行处理

11、,随意给孩子吃药。一旦孩子的班上有同学、小朋友得病,家长可以预防性地给孩子服一些青霉素类药物或复方新诺明。如何预防流脑?首先,由于春天是传染病多发的季节,气候冷暖不定,要注意增减衣服;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通风效果差的场所去;其次,要保持居住环境的空气清洁和流通;还要坚持锻炼身体,合理饮食,平时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按时预防接种流脑疫苗。 7、春天要注意防胃病 春天,随着外界气候的渐暖,人体内阴阳消长也随之变化。一旦机体推动平衡,就发生多种疾病,如风温、眩晕、癣疮等,胃病更是春季的多发病。胃病一般是指慢性胃炎与溃疡病而言。慢性胃炎是胃粘膜的慢性浅表性和慢性萎缩炎症

12、。由于这种疾病进展慢,得不到人们足够重视,往往使病情恶化。有人把胃癌的发生分为三部曲: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癌。而溃疡病是指胃、十二指肠骨的圆形或椭圆形组织缺损,引起胃炎的各种因素都是溃疡病形成的直接或间接原因。慢性胃炎常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烧灼感、食欲不振、口苦、倦怠、消瘦、贫血、头晕等。如果有规律性反复发作的上腹痛,伴有泛酸、恶心,呕吐,并出现呕血、柏油样便,那就说明得了溃疡病。如有上述症状,应及时求医就诊。通过钡餐拍片及纤维内镜检查,胃病不难确诊,根据不同类型的表现可采取对症治疗或对因治疗的措施。上海仁爱医院消化内科采用无痛胃镜检查,可轻松诊断胃病。关于慢性胃炎与溃疡病的治疗,方法很多。

13、消除病因是治疗的关键,如戒烟、戒酒,不暴饮暴食、饥饿无度,少吃多餐和避免食用对胃有刺激的食物和药物等。药物治疗可选用胃复安(甲氧氯普胺),每天3次,每次10毫克,或吗丁啉(多潘立酮),每天3次,每次10毫克;维酶素,每天3次,每次800毫克;痢特灵,每天3次,每次100毫克口服,这些都是治疗慢性胃炎的很好药物。有溃疡病时还要加用甲氰咪胍,每天3次,每次200毫克,睡前加服200毫克;或雷尼替丁每天2次,每次150毫克;胃酸多时加服胃得乐或不得胃等碱性药物。中药中有许多药对治疗胃病是行之有效的,如香砂养胃丸、香砂理中丸、珍珠胃安丸等。也可以运用中医辩证施治理论,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发病季节,以

14、及体征、症状灵活用药,效果更为满意。8、早春时节预防三疹 早春,江南地区时寒时暖、天气多变,在这段时间,是小儿麻疹、风疹与病毒疹的好发季节。三疹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其特点是,都有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同时都会出现皮疹。上海仁爱医院专家提醒说,正确识别三疹的出疹特点,对疾病的防治及早期诊断很重要。 9、麻 疹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初起有发热症状,体温一般持续在39以上,伴有咳嗽、流泪、流涕、打喷嚏、眼结膜充血等症状。此期约3至4天,称为麻疹前驱期,这时约90%的患者在口腔内的颊粘膜上会出现细小白斑,即科氏斑。有经验的医生知道,这是麻疹最早出现的最明显特征。一般在发热第

15、4天,患儿开始出疹,出疹的顺序是耳后、发际、颈部、前额,然后迅速地由上而下遍及全身,最后到手掌、脚底。 出疹期体温可达40,同时全身症状加重,咳嗽加剧,两眼红肿。皮疹出齐后,体温逐渐恢复,病情好转,如无并发症,体温会在12至24小时内降至正常,皮疹也依出疹顺序而消退,出现麦粒状的脱屑,并留下棕色的沉着,最后完全消失。 麻疹患者如治疗护理不当,容易出现麻疹肺炎、麻疹喉炎、脑炎、中耳炎等并发症。 防治要点:麻疹病毒抵抗力较弱,在阳光照射下,暴露在流动空气中20分钟就会失去致病力。因此,家庭以及集体宿舍、教室等人群密集的地方要经常开窗通风。一旦发现麻疹病人,应及时隔离治疗,与麻疹病人密切接触者,在3

16、天内可作麻疹疫苗应急接种并密切观察3周,防止麻疹扩散。随着计划免疫的普及,现在麻疹发病率明显下降,周期性流行规律随之消失。但由于疫苗保护力的下降,发病年龄向大年龄推移,青壮年麻疹时有出现,发生大学生患小儿病,大学校园有麻疹病的情况。因此,大学的新生应接受一次麻疹的加强接种,增强疫苗的保护力。一旦发病,要及时隔离治疗,以防传播。10、风 疹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风疹初发病的一至两天内症状一般较轻,只有低热或中度发热、轻微的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咽痛、眼睛发红等症状,同时伴有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和轻度压痛。风疹患者通常在发热1至2天内出现皮疹,皮疹先从面部开始,在24小时内蔓延到全身,皮疹初为稀疏的淡红色斑疹,到第3天皮疹融合成片,极似麻疹,但其疹子比麻疹小。皮疹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