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语言学的八大发展趋势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0419953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语言学的八大发展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当代语言学的八大发展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当代语言学的八大发展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当代语言学的八大发展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当代语言学的八大发展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语言学的八大发展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语言学的八大发展趋势(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当代语言学的八大开展趋势21世纪在即,回忆与前瞻构成各学科领域的世纪门坎问题。综观语言的开展现状、考察相关科学的影响,语言学研究将在八个方面发生相应的转向,即由微观转向宏观、由单一转向多元、由系统转向运用、由描写转向解释、由构造转向认知、由静态转向动态、由分析转向综合、由模糊转向准确。认准趋势、把定方向,就能跟上语言学的开展潮流,促进语言学的研究。关键词:21世纪;语言学;开展趋势;八大转向 面临世纪之交,人们都会很自然地提出一个问题:21世纪是怎么样的.对此问题的研究和探索会给人们带来思考与启发,指明方向与目标,所以,对各个学科和领域来说,这是一个无法避开的世纪门坎问题。 语言学被许多学

2、者看作是先行科学,回忆现代语言学的开展,透视21世纪的前景是语言学领域亟待研究的课题,也是每个语言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近几年,此类相关文章时有发表,先声已奏。这里,我们从八个方面来谈一下语言学的开展趋势,以就教于同行方仁。 1. 由微观研究转向宏观研究 1.1语言学研究对象的宏观化 语言学研究对象的宏观化,指的是语言学不再把语言体系作为自己的唯一研究对象,其视野正向言语活动和言语机制延伸。 20世纪是语言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飞速开展的时代,学说纷繁,学派林立。但纵观百年历程,以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学说为支柱的构造主义始终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构造主义建立了三种理论框架,其语言对象观把语言学研究紧紧束缚

3、在了微观领域。(1)索绪尔F.deSaussure认为:语言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东西,同时对任何人又都是共同的,而且是在储存人的意志之外的。语言的这种存在方式可表以如下的公式:1+1+1+.= 1集体模型。索绪尔,中译本:41也就是说,语言是一种纯系统的框架。(2)构造主义关于语言的定义是要把一切跟语言的组织、语言的系统无关的东西,简言之,一切我们用外部语言学这个术语所指的东西排除出去的。同上:43显然,这种观点把语言视作一种自足、封闭系统的框架,把语言与民族、社会、文化、政治、时空等因素割裂开来。(3)在语言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语言和言语概念并加以严格区分的是索绪尔,但他对言语采取了搁置的态度

4、,认为言语活动的整体是没法认识的,因为它并不是同质的,语言学是以语言为唯一对象的。同上:42实际上,他所成认的语言学仅是就语言和为语言而研究的语言,语言学是单一语言的框架。客观地讲,三个理论框架的思想对语言系统的研究曾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但随着语言学的开展,这些框架亟待打破。首先,语言在本质上是非纯一的,而是一个多维的层级符号装置,除了共同的东西之外,在每个人的意志之中还储存着语言的种种变体形式。比方各种地方方言和社会方言的存在,各种语体的作用等;再则,语言学领域只留下属于系统部成分的做法不仅影响语言研究的质量,甚至导致研究者根本无法真正触及语言的本质,因为外部要素是不可须臾离开的关系要素。人

5、是使用语言的主体,人们正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一定的社会环境、一定的文化中使用语言的。戚雨村,1997:3最后,语言和言语之间是一种互为依存关系。尤其不能无视,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语言体系是在言语活动中变化开展,所谓语言交际正是在特定言语环境过选择语言材料、建构活动来完成的。所以,离开言语活动而研究抽象的语言体系会使语言体系本身陷于枯竭境地。 由此可以做出判断,在语言学由微观研究向宏观研究转向时,首先是语言学研究对象的扩大,不仅要立足于语言体系,更要放眼于异质系统、外部系统以及言语系统。实际上,近些年语言学家对方言学、文体学、语言文化学、语言国情学、语用学、话语语言学、信息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语

6、言分支学科的关注就充分证实了这一转向的存在。 1.2 部学科穿插向纵深开展 索绪尔为语言学提出了三项根本任务,其中之一就是要确定自己的界限和定义,索绪尔,中译本:26目的在于使语言学尽可能摆脱对其他科学的依赖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但科学的开展正在冲破各种条块分割的樊笼,学科渗透、穿插已成为一个富有时代特色的宏观开展趋势。可以说,到21世纪,任何一个学科独往独来的局面必将不复存在。 学科渗透首先表现在语言学局部支学科彼此间的穿插上。传统语言学条分缕析,各自都固守自己的阵地,在为其独立地位而奋争。但是语言现象十分复杂,单从*一分支学科很难看到语言的本质与全貌。所以,各学科不仅要吸收并采用其他分支学

7、科的研究成果,而且要做跨学科的深入研究来完善自己。我们以语义学和话语学这两门热门学科为例。 语义学一般被认为是研究语言单位词素、词、词组、句子、熟语等意义的科学。现在,这门科学实际上已成为研究语言所有层次和单位意义方面的科学,它和语言学的许多分支学科都挂起钩来,形成了词汇语义学、构词语义学、词法语义学、句法语义学等。 话语语言学同样如此。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它的任务在于对连贯性言语进展超句分析,以探索言语构成规律。但自该学科形成以后,它便成为各门学科竟相联姻的对象。以下简单介绍五种穿插学科:(1)话语语用学其任务在于调查不同的话语中不同的言语行为有哪些组合与排列的可能性,寻找语用共存性;(2)话

8、语语义学其任务在于探索话语语义接应的根底,描写并解释各种相互接应的话语的语义关系;(3)话语语法学研究话语的形式接应问题;(4)话语修辞学研究话语的表达方法和技法,研究各种语言手段在篇章中的修辞功能和各种功能语体中语言使用的特点;(5)应用话语语言学主要研究话语语言学与文学理论和语言教学的关系问题。 1.3 边缘学科研究成为主流方向 从语言学开展的轨迹来看,18世纪是哲学的世纪,19世纪是历史比拟的世纪,20世纪是描写和转换生成的世纪,21世纪将是多学科穿插研究的世纪。 步入21世纪之后,学科渗透将超越学科本身,语言学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外部横向穿插将成为语言学的主流方向,边缘学科的研究会大

9、大促进语言学本身的开展。 首先,语言学和社会科学的穿插会产生或完善以下一些边缘学科:哲学语言学philosophical linguistics,它包括三个分支:哲学语法、哲学语义学和逻辑语言学;民族语言学ethnolinguistics,也叫人种语言学,在美国习惯叫人类文化语言学;人类语言学anthropolinguistics;生态语言学ecololinguistics;文化语言学cultural linguistics;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它包括理论社会语言学一般社会语言学、构造社会语言学、描写社会语言学、比拟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史等,具体社会语言学社会方言学、

10、交际语言学、族际语言学、性别语言学、广告语言学等以及应用社会语言学语言规划学或语言工程,语言政策学或语言政治学;地理语言学;语言人口统计学;军事语言学;民俗语言学;情报语言学;艺术语言学;经济语言学商业语言学;政治语言学;教学语言学和未来语言学等。 作为反映当代社会开展的特殊晴雨表的语言,不仅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而且也早已成了自然科学包括技术科学的研究对象。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信息化社会的进程,使得语言学和自然科学之间共同研究领域日益增多,边缘学科层出不穷。 比方,数理语言学mathematical linguistics,它一般包括组合语言学亦叫非数值语言学、定量语言学亦叫数值语言学、统计语言

11、学、计量语言学、语言年代学、代数语言学、算法语言学和模糊语言学;计算语言学putational linguistics以及与此相关的边缘学科机器翻译、语言信息处理和人工智能等;声学语言学acoustic linguistics;生理语言学physiological linguistics),包括神经语言学和神经心理语言学;病理语言学或临床语言学clinical linguistics;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包括理论心理语言学、应用心理语言学、哲学心理语言学、社会心理语言学、人类心理语言学、生物心理语言学、神经心理语言学、开展心理语言学、犯罪心理语言学和实验心理语言学;生

12、物语言学bio-logical linguistics;宇宙语言学cosmical linguistics;化学语言学chemical linguistics,等等。 2. 由单一转向多元 2.1 由单一层面的研究转向多层面的研究 这里,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语言研究的超级化倾向。所谓超极化倾向就是指语言研究突破两极的扩量开展,一方面追求超大,一方面追求超小,从而打破了把语言看作是从音位到句子的层级系统的框架,开辟了语言研究的新领域。 在传统语法和构造主义语法中,历来是句本位思想占主导地位,研究对象一般不超出句子的围。但客观事物、现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句子与句子之间同样如此。语言

13、学的开展充分证明,句子的价值表达于连贯言语的组成之中、表达于与其周围的上下文不可分割的联系之中,必须要把句子看作是整体的一局部。通常不是句子而是由一组句子构成的复杂整体,才是连贯性、独白性言语的实际单位。只有这种复杂的整体,才能表达一个复杂完整的思想,并在上下文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一独立性是单个句子所没有的。王福祥,1994:20这样一来,当代语言学就要求开展对大于句子的构造超句、句群、段落、篇章的研究,研究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各种关系以及它们的衔接手段。语言学这一开展的结果是直接促成了话语语言学、篇章语言学、语篇分析、言语交际学等新兴学科的建立和兴盛。 在构造语言层级系统的理论框架

14、思想影响下,语言层次一般公认有四层,即句子词词素音位,它们都是可视可听的层面。则音位这个下限层面是否可以突破呢.这是当代语言学家一直关注的另一个问题。 在19世纪下半叶,科学的开展提醒了物质构造的多层次性,人们相继发现了质子、中子、电子等这些根本粒子。到了本世纪50-60年代,人们又深入到根本粒子部的更深层次,再次证明根本粒子也是可分的。事物无限可分性的思想对语言学的研究形成了冲击,带来了方法论的启迪作用,于是语言学家不再满足于对可视、可听的单位的研究,还要探究更为深入的层次。先是受根本粒子思想的影响,于本世纪20-30年代由布拉格学派的特鲁别茨科依N.Trubetzkoy突破音位概念,提出了

15、区别性特征理论;紧接着,语义学家打破了义项下限的束缚,把词义分成了义素;继而,语言学家利奇G.Leech把意义也分成了7种类型,即理性意义、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语法研究同样不甘落后,比方菲尔默Ch.Fillmore的格语法就把名词性语义成分的功能细分为施事、受事、受益、对象、工具、时间、地点、方式等。这样,将一种语言现象再细分为更小的组成局部,从中捕捉更为微妙的性质、变化、特征、差异,使语言研究向更深入的方面开展。 语言学突破下限的超级化研究给当代语言学带来了两个影响深远的变化,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参见徐盛桓,1992:13 (1)出现了梯度概念。所谓梯度是指一种语言现象不一定非此即彼,而可能是一个模糊的变量,此和彼可以互相过渡、渗透、转化。以以下两个图表为例:名词可数性程度的梯度表 可数 不可数 book.stone.cattle.Himalayas.pleasure.equipment 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