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开挖施工措施及方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0370193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开挖施工措施及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隧道开挖施工措施及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隧道开挖施工措施及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隧道开挖施工措施及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隧道开挖施工措施及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开挖施工措施及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开挖施工措施及方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隧道开挖施工措施及方案1.1、隧道开挖及会车段、安全岛的布置图1.2、开挖设备和辅助设施的配置根据洞挖施工进度安排,隧洞开挖主要施工设备及辅助设施配备见表1-1。表1-1 洞挖主要施工设备表 机械名称型号或规格单位数量备注轴流式通风机 GAL-30/30台 10反铲PC200台2装载机3m3台2自卸汽车2t辆4有轨矿车棱式斗车套1卷扬机8t台1手风钻手持式或汽腿式台10扒渣机LM37H台2空压机20 m3/min台2移动式空压机12m3/min台21.3、钻孔爆破技术和方法以及控制超挖的措施1.3.1 钻孔爆破技术和方法1.3.1.1 钻孔爆破技术 为确保围岩的稳定及附近建筑物的安全,开挖采用

2、控制爆破方法施工,利用微差起爆技术,降低最大单段起爆药量,减少爆破震动的影响,确保周围各部位质点振动速度在规范SL47-94规定范围之内。(1)爆破参数根据围岩工程地质条件,参照类似工程经验初拟钻爆参数,实际施工时通过生产性爆破试验观察爆破效果进行调整。在围岩地质条件差处,采用浅孔短进尺、少药量和增大布孔密集系数的方法实施,爆破参数作相应的调整。(2)起爆方式 孔内光爆孔采用导爆索起爆,崩落孔和掏槽孔采用非电塑料导爆管毫秒延时雷管起爆(为提高爆破效果采用反向起爆法);孔内分段,孔外采用塑料导爆管即时雷管束连。依据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根据洞身开挖断面尺寸及围岩情况,分别对几种典型断面形式进行

3、了初步可行性爆破设计,在实际施工中,先进行生产性爆破试验,选定爆破参数,做好爆破设计,并保监理人批准。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及爆破效果,及时调整爆破参数,以取得预期的爆破效果。1.3.1.2 钻孔爆破方法(1)施工方法采用汽腿式手风钻全断面钻进,一次爆破成形,为确保围岩的稳定,施工过程中遵循“短进尺、弱爆破、少扰动、早支护、”的原则进行施工。周边按光面爆破进行布孔,非电毫秒雷管加导爆索分段起爆。起爆顺序为:掏槽孔崩落孔光爆孔底板孔。装药前对炮孔进行吹洗,确保装药到位。装药利用简易木制平台人工自下而上装填,并确保雷管段位正确。在装药爆破后,经过通风散烟,施工人员进入洞内,检查有无哑炮并

4、及时处理后,人工清除危险松动岩石。出渣方法:出口段为空载上坡重载下坡,拟采用LM37H扒渣机装渣,洞内每40m设一辟车道,便于提高出渣速度;进口段为空载下坡重载上坡,拟采用LM37H扒渣机装渣,在洞口设8T卷扬机作有轨矿车动力牵引运至洞口临时堆渣场,再二次倒运至渣场。(2)类围岩洞循环施工参数循环施工顺序为:施工准备测量放样钻孔装药、联网、爆破通风排烟安全处理出渣下一循环。循环进尺2m,施工作业循环时间为11小时,一天进尺2个循环,每循环时间如表1-2所示。表1-2 围岩施工作业循环时间表序号作业名称时间(小时)1.52345678910111施工准备2测量放样3钻孔4装药、联网、爆破5通风排

5、烟6安全处理及出渣备注:循环时间合计10.5小时;掘进循环进尺2m,约30m3(3)V类围岩施工循环参数V类围岩在爆破出渣后须用随机锚杆与初喷(如必要采用钢支撑)对围岩进行支护后才能进入下一循环,循环施工顺序为:施工准备测量放样钻孔装药、联网、爆破通风排烟安全处理出渣临时支护下一循环;V类围岩洞段循环进尺0.51.0m,施工循环时间为15个小时,一天进尺1.01.5个循环。见表1-3。表1-3 V类围岩施工作业循环时间表序号作业名称时间(小时)2468101214161施工准备2测量放样3钻孔4装药、联网、爆破5通风排烟6安全处理及出渣 7临时支护备注:循环时间合计16小时;掘进循环进尺0.5

6、1.0mm,约6.112.2m31.3.2 超挖控制措施施工测量将本着“从整体到局部,从控制到碎部”的原则,围绕着工程施工的整体部署,按照施工控制网的加密、各级控制点的引测、细部的测量放样、施工完成面貌的检查、重要部位安全监测的作业程序,在人员、设备上合理配置,精心组织。在严格遵守各种测量规范进行实际工作的同时,在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操作规范、安全规范等)来加强管理,做到机构合理,层次清晰、责任明确,确保测量在工程中的“眼睛”作用。保证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满足合同对工程的质量要求。1.3.2.1 主要测量技术标准及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SL52-93)国家三角测量

7、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8-91)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 (ZBA76002-9-87)以及设计图纸、修改通知、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其它具体技术要求。1.3.2.2 施工控制网本工程已有业主先期布设的施工控制网作为基本的控制基准。施工过程中,在直接利用首级控制网点进行施工测量的同时,为既保证工程质量又方便施工,还需要对具体的施工部位进行一定的控制加密;随地下工程的进展还必须将各级基本控制引测布设至各个工作面上。1.3.2.3. 施工放样施工测量放样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在施工程序上,可以直接由等级控制点(首级及加密控制点)进行施放,也可以由细部临时加密的等级较低的轴线

8、、测站点来施放。根据不同精度要求以及是否放便操作来选择。在本工程中我单位将充分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施工放样,主要采用的办法是全站仪光电测距极坐标法,局部辅以测角前方交会法及皮尺花杆法。在测距过程中,还要适时的考虑气象等参数的改正。对相对精度要求较高的部位,考虑使用鉴定钢尺量距或采用“差分法”光电测距来控制其相对位置关系。放样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和有关资料及使用的控制点成果,准备好放样资料,绘制出放样草图,所有资料及草图均应经两人独立校核。所有放样点线均应有检核条件。现场取得的放样及检查验收资料,必须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方能交付使用。在明挖工程开工前,根据施工图纸、各部位的轴线,布置原始断面、开挖

9、放样剖面,然后进行现场实测,并将实测成果报送业主及监理复核,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开挖。对明挖放样采取如下顺序,按照施工方案,分层控制,先放轮廓线,放坡点,随着开挖进程控制坡度、坡脚位置,每次放样后及时给施工人员提供放样记录。然后逐层收方,及时检查,保证边坡的正确开挖,及时测绘开挖验收平面图及断面图,检测边坡开挖的正确性,且作为计量资料。要求每次收方与原始断面采用统一轴线或同样的相对关系,资料测绘制作按照竣工的程度考虑,最后资料汇总成为竣工平面及断面图。首先要把所使用的基本导线点(或施工导线点)成果转化为当前轴线上桩号、偏中心值形式的工程坐标,在导线点上直接架设全站仪,配合施工平台车在掌

10、子面上通过测定三维坐标来测放洞中心、腰线及轮廓线。我单位在本工程重要部位将采用的Leica TCR系列全站仪具有无反射棱镜测量功能(标称精度3mm+2ppm),其内置的EDM测距仪经望远镜物镜,可发射出一束与视线重合的可见红色激光。使现场放样更加直观,方便,作点容易,可进一步提高放样精度。放样后要求现场交底,出具放样记录。为保证工程质量、避免重复进行施工处理,要求每次放样时必须检查上一循环的开挖情况,及时处理欠挖,及时测设验收纵、横断面图,保证及时具备验收条件,保证支护、衬砌等下一步工序的跟进作业。每5米测设一条横断面,每10米在洞壁标记桩号,并在洞壁标注一定数量的高程。准备采用TCR全站仪无

11、反射棱镜测量功能直接施测。在放样过程中还将根据设计图纸为各个部位分别编制有针对性的小程序,用fx-4500计算器对实测值进行现场计算,以便准确、快速地标定出设计点、线位置。每一个部位的测量放样记录、模板验收记录均及时进行整理,根据监理工程师的具体要求,形成测量报告,上报。并根据需要陪同监理工程师到现场对测量成果进行复查,确定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配备种类齐全、能满足各种精度要求的仪器设备,保证及时供应各项工程的施工工作。实际操作中,严格执行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主要仪器设备必须按周期送国家计量中心强检,坚持专人维护保养,加大自检自校的力度,保证设备的完好率。本工程配备的主要仪器设备:TC

12、R702全站仪两台、J2经纬仪两台、水准仪两台。1.4、出渣、堆渣以及渣料利用措施1.4.1 出渣隧道石方洞挖量53759m3 ,洞身呈人字坡穿越山体,进口段坡度11.7,长度2783米,出口段坡度-0.5,长度2000米。开挖隧道投影为直线,呈南北走向的开挖。开挖隧道采用进入口同时施工,由于两端斜巷坡度缓,建议采用无轨运输,工作面采用耙斗装岩机装渣,农用运输车出渣。根据需要在基岩完整的适当位置设置会车场和躲避洞。渣土堆放到指定的弃渣场。为提高出渣速度,在隧道中每隔150米左右设置会车段一座。1.4.2 堆渣以及渣料利用措施出的渣料,除监理安排直接运往使用地点的渣料外,其余渣料,均按本合同要求

13、堆放在下游临时堆渣场。堆渣范围和高程必须严格按施工图纸和监理人指示实施。渣场维护及渣料管理利用要求如下:堆渣前,应根据各渣场渣场具体情况设置外围排水系统,并在使用过程中定期维护,保持其稳定,避免造成水土流失。渣场设专人管理,各种渣料分类堆放;各渣场入口处设置醒目标志牌(标明渣场名称、编号及堆料品种等),各渣场设专人负责登记。渣料堆存遵循“集中堆放,分层分区,保持稳定,存取方便”的原则;认真规划指定的渣场,力争存量多,占地少;分层堆存,每层2m,自卸车端进法卸料,推土机推平渣料;确定合理的堆存高度和坡度,保证堆渣稳定;并规划好渣场道路,便于存取。施工过程中及完工后,应对所有施工场地及施工道路进行

14、必要的清理和平整。对所出渣石可选择强度较高的部分,进行破碎后作为衬砌的粗骨料。1.5、洞口保护和围岩稳定的支护措施以及处理塌方的应急措施1.5.1 洞口保护和围岩稳定的支护措施佛顶山隧道进出口从图纸上看岩层类别是、类围岩,但经实地开挖岩层类别属于类围岩。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和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拟采用小导管加钢花拱架的方式进洞。一、具体设计参数:小导管直径50mm, 壁厚5mm的热扎无缝钢管长度为5m, 8nm注浆孔每15cm, 呈梅花型布置,预留止浆段30cm;小导管布置:环向间距30cm,纵向间距240cm,外插角10度和40度仰角打入拱部围岩,呈梅花型布置;钢花拱架采用两片花拱架组成,主筋采用22二级钢筋,纵向间距15cm;连接筋采用12一级钢筋,环向间距10cm;钢花拱架纵向间距50cm, 花拱架为双层,每层间距为8cm;钢筋网片采用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