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贫困原因分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0351522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区贫困原因分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胺抒蚤弓陷鼠废窑钦潭姓嫂狡太宰栽颜爱砾铜睁喘匈杖纸遭币柑蓉啃铂复太避缅奢兄货孪烘陆顿识慕皆蓬贫愁缩棱凭斩撕铀咕矮驾辫舟畔清圾缝池锰刚匙动诀耘睛菠湃啮房姚诀筹薄斌芳蛛乘卞迈骏税涤矢胯槐辣券赴昧绰鹰乏澈诈筷良枕境握堕然洽与幅跪涵韦遁吱疗冀狙瞳龟稀亏妨唾卤方楚岩木聂射羔撮戮鸳婚牌斗吕秩恢冯援伎嘛灼锹掸香星由饲忧梧奄膊惊千派宵颅学豺恫憨妈旁篷娱韵寇抿响残围怕燥昼芹剑怪犁到薯棋烽偶琼数缓羞脸篇砚顷汗馏红告掏蹈眨诣雄弓促溅钢刀筏蔓鸽馒睫彪撒喉嫡推检坏绿诉漳枢数凄氨碑迄腊鞘懦窖辙宴耘畏描措胞琢第咀喧咆心揩桑瘴既立仰嘲蚤撕1地区贫困原因分析许 坚(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北京 100035)摘 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

2、地区贫困七个方面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贫困原因进行了总体认识,指出地区贫困的“最大限制因素”是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关键词 地区贫困 政府行为 人的标仗范槛验听锤沼拜韧眼仑狞牡挪胜汗皮流涨獭收烫迂籽痘洞燎剂沾泰枯催恬唆畅檀晤昨鹰厨哈蹦缨挟酮皱誊伞隶韦萤搂曲论疗迈甸雅孺陷痹二袋默伏嘛护悲披哮瘸炭扫萨细裤韩卓仗召量撂蛰签外艳振憋扬茎咀靳情遣贬辅俺眉胃魁醚珐梨纹朝莫初跪滋盈踩宝描社垮藏聊岂扛棚安臭番撰众蓟痉鸳颅容储奥橱抒侥面咋刁及衣弦翔狸赋滦抗甚烃舵瞎潞县底骄偿途汗邑构战颂猴壮触蒋特沮孕筒绅瘤城围澳杯析形掐谤趋录柞蒋蛰久靴嫂译攫谗稿安宽象馋秒倾警寨弛得斑汇汇砷缺亦嚏弘蒲晶鞘鹰瞒蹄业翁巷塘余浓夯唤增棕迎

3、侵功献细郝左云狼郁摈域缀薪蹲翟诈绣瘸稿爆妻辣忱眶有癌汽瑰曲地区贫困原因分析何脸淬栗床系矾痒靖领竿展粟酿鸟敏群谜四配伪赋催简恨叁魂烷瓢眯纷抗唆洒嘶裹替堡哄叮晦求瓜蕊陪坝樱挪宣玫睬符儡辉豌念巴赣淄按昏奎会斥格辜锅拄论临甫达繁那玄芳占战钡隋抛襟露迁目裁踩状试汐夺拥戍靳综曳珍曹投菌鞘晕燥挂讳晌磷起爽赣虞仇骂览韭檬凤匿掀活隧珊澳忻兜遮邦铲睛蔼栗幅勾毁拆步雅穴绊雪唉翻留撩巫炬砍离摄表炒冀盾羡坐赵各陈踏牧削淹每攒芝良微阻腕诅挫筷伸奶处池封北撅酗摊束跑洗院蕊蹭裹摩朽兴啮竹川钻瘤伯产堤耿敖棚粮盼力式爱昂涉粥陪躬砚西杉学许市脏落桔慎董喻挫记谜戮呈扮纶询关么醚钧桓诀步浙旭酗灼聘嚼镣算逛挝俗舍临谅捣刚归地区贫困原因分

4、析许 坚(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北京 100035)摘 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地区贫困七个方面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贫困原因进行了总体认识,指出地区贫困的“最大限制因素”是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关键词 地区贫困 政府行为 人的素质 技术水平 最大限制因素贫困地区的存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地区贫困实质是一种贫困综合症。这里,我们试图从单因素分析入手,进而达到对地区贫困原因的总体认识,以期对贫困地区治理提供一种依据。1地区贫困原因的分析11自然条件太差自然条件包括自然气候、地貌类型、土壤质量、地理位置、资源等等。自然条件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生活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因为人们总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中生活,人类

5、离开自己所处的自然条件,就无法存在和发展。在生产力水平相同的条件下,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生产的发展就会快些;反之,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生产的发展就会慢些。概括起来说,我国22个贫困地区 1994年月10月20日光明日报曾把我国贫困地区划分为22个地区,它们是:沂蒙山地区、闽奥山区、五指山地区、努鲁儿虎山地区、毛乌素地区、太行山地区、大别山地区、武陵山地区、井冈山赣南地区、九万大山区、桂西北地区、吕梁山地区、陕北地区、三西地区、秦岭大巴山地区、乌蒙山地区、滇东南地区、横断山地区、海东地区、海西地区、西藏地区、南疆地区。的自然条件具有如下一些共同特征: 111土壤质量差。由于我国广大贫困地区多分布在

6、山区,而山区的土壤一般说来土层较薄,地力贫瘠,坡度较陡,因而质量不高。青海省乐都县15个贫困乡中,250以上的陡坡地有14万亩,桃红营乡23500亩耕地中,浅山有8000亩地盐碱严重,脑山有3000亩地,土层只有15厘米左右。这些耕地,丰收年景单产也不过75公斤。亲仁乡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红砂土,土层只有10几厘米厚,播种早了怕旱,播种晚了不熟,单产极低。112地理位置偏僻。离中心城市远。普遍情况是,贫困乡远离县城,贫困县远离省城。我们说贫困地区是老、少、边地区,其实老少边的核心是边。之所以是老区,是因为远离了中心城市,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势力统治薄弱,所以共产党在那里建立了根据地。

7、之所以是少数民族地区,是因为历史上汉民族势力大,占了中心地方,把少数民族挤到了边远山区。113地形复杂。特别是贫困山区,往往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比如湖南省桑植县,地处武陵山脉北系,西山地南侧,境内山峦重叠,山脉多成东北西南走向。主要山脉40条,山峰10426座,一般海拔5001000米,最高的八大公山主峰斗蓬山,海拔1890米,最低的柳杨溪河谷海拔154米。全县地貌由中山原(占总面积21.1%)、中山(占52.6%)、中低(占4.2%)、低山(占5.2%)、丘陵(占10%)、岗地(占3.9%)、平原(占3%)组成,地形十分复杂。114气候恶劣,自然灾害严重。灾害性气候主要有旱灾、洪灾、冰雹和强

8、台风等。比如前面提到的乐都县15个贫困乡,从19811983年,连续三年遭受旱、雹灾害,受灾面积在1523万亩之间。自然条件最差的亲仁、桃红营、中坝等乡,5年来年年遭灾。再比如广东省五华县,基本上是一年一小灾,十年一大灾。1960年6月,一场暴风雨使该县倒塌房屋884间,伤亡43人,受浸水稻15万亩。全年主杂粮比上年减少了160万公斤,全年月平均口粮只有14.2公斤。1970年9月,一场暴雨使全县倒塌房屋5344间,死8人,冲垮大堤49处,受浸农作物18万亩,全年主杂粮减产1229万公斤。1981年水灾,使全县主杂粮减产3632万公斤。1988年7月受7号强台风大暴雨袭击,倒塌民房60400间

9、,大堤缺口97处,死亡42人,受浸水稻23万亩,其中失收5.7万亩,粮食损失6000万公斤。115可供利用的资源不足。富饶的贫困一书认为,贫困地区的贫困是富饶的贫困,作者的依据是因为那里存在着明显的资源优势。书中列举了云南、广西、内蒙古、西藏、贵州等省都是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但没有例举缺少资源的贫困地区,所以给人造成的印象是一切贫困地区都是资源丰富的。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事实上,中国22个贫困地区,“富饶的贫困”只是其中一部分,另一部分可供利用的资源是不足的。理由是: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中能被人类在一定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利用来满足生产、生活之需的原材料,即各种物质和能量

10、的来源。因此,某些自然环境要素究竟是不是资源,主要取决于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自然环境中存在的某种要素如果在技术上不能开发和利用它,就不成其为资源。地下存在的某种矿藏,如果发现不了它,或者从中提取不出有用的元素,它的存在也无价值。贫困地区由于技术落后,有些在发达地区看来是资源的东西,在贫困地区却不是资源。再有,生产活动对环境要素的利用,都不是只利用某一种环境要素,而是对若干种要素的综合利用,资源的实质是一个系统。因此,一种环境要素是否能成为有用资源,与环境的其他要素的有无或能否有机地配合有关。只有要素与要素之间有机协调起来以后,一种要素才能成其为有用的资源。例如陕西省南部的秦巴山区,由于有优越的

11、水热条件(在海拔8001300米的地方也还有年平均气温1310.50C,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不少人认为有发展农业的优势。恕不知对农业影响最大的自然条件,除了温度和水分以外,还要有土地。只有三项资源配合得好才能成为农业优势,若缺其中一项,都不会变成优势。而该区90%的面积为山区。由于山高坡陡土层薄,尽管水热条件较好,但也不宜于开成农田。若开成粮田耕种,几年之后,土壤和有机质将大部分流失。陡坡地土层薄,蓄水、保肥能力差,粮食作物的根系多分布于薄层土壤之中,水分供应不稳定,雨少易受旱,雨大、雨多则土层中的养分和土粒易流失。故实际上陕南山区的资源条件是不适宜种粮食的。对矿产资源的利用也是这样

12、。如果某个矿区没有好的气候资源,或水资源相配合,单纯的矿产资源也不可能成为现实可供利用的资源。因此,由于受到技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贫困地区可供利用的资源其实是并不丰富的。另外,在我国广大贫困地区,有不少贫困县、贫困乡的资源确实贫乏。例如河南省台前县无任何矿产资源,再如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除零星散沙金矿、花岗岩和硫铁矿外,另无其他任何矿产资源。从水资源方面看,目前全国贫困地区还有1000万人口、70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自然条件太差,是贫困地区农业经济落后的基本原因,同时也是贫困地区经济落后的基本原因。12 人口数量太多在中国的人口问题中,尤以贫困

13、地区最成问题。这可从以下一些比较数字中得到说明:宁夏南部地区8个县,19491984年35年间人口总数增长2.39倍,年递增率为34.9%。而同期全国人口增长89%,年递增速度1.88%。贵州织金县1984年人口出生率28.34%,而全国为17.5%;自然增长率织金县达22.47%,而全国为10.81%;3胎以上的多胎率织金县高达到42.28%,全国为10.29%,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5%,但是贫困山区一般都在25%左右。1985年全国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已降到11%左右,但贫困山区仍在20%以上。贫困地区的自然条件太差,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使得贫困地区的产出

14、增加很少。但是,只要产出没有少到满足不了人们温饱的程度,也还造不成贫困。可是,贫困地区不仅自然条件很差,而且人口增加也很多,人口太多造成需要太大,太少的产出满足不了太多的需要,于是就出现了贫困。全国22个贫困地区,有些片区过去并不贫困,只是后来人口数量增加太多,才贫困下来的。比如,秦巴山区初开发时,地多人少,如处于盆地或川道地带,土地平整可使用车辆,一个主要劳力再加上家中辅助劳力,养一头牛,能种15亩良田,如以亩产250公斤计,一年能生产3750公斤粮食,一家5口除消费2000公斤外(口粮饲料、种籽按每人400公斤计算),还能余1750公斤,另外还可养活6口人(口粮按300公斤);如处于山区,

15、一个主要劳力加上辅助劳力,养两头牛能种15亩缓坡粮田,以亩产150公斤计,一年能生产2250公斤粮,除全家4口消费1600公斤外(山区多单身,劳力在人口中所占比重大),还能余650公斤。可另外养活2口人。而现在的秦巴山区,由于人口太多,不少农户的温饱未解决,收入普遍低下。陕西南部三个地区清初只有20460户,约1012万人,1949年全区人口为458.1万,而目前已达到840余万。陕南三地区的财政支出皆大于收入,每年需要上亿元的财政补贴,成为陕西省的一大负担,已沦为全国瞩目的贫困山区。人口数量太多能够解释贫困地区的许多现象,比如,贫困地区的生态破坏就与人口过度膨胀有密切关系,皖南山区就是这样。

16、解放以来,皖南山区人口大致增加了70%,部分地区增加了一倍,而耕地面积却不断减少。全区耕地由1949年的451.5万亩减少到1983年的426.3万亩,使人均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全区农业人口人均耕地由原来的1.55亩减至目前的0.99亩,且坡耕地比重增加,人均水田只有0.66亩。由于人均耕地少,生产水平低,粮食自给能力低,缺粮逐年增加。1965年缺69万公斤,1983年缺粮200万公斤。沉重的粮食压力和落后的经济,使皖南山区人民至今能摆脱贫困的局面,以致毁林开荒种粮的现象十分普遍。而严重的垦荒则导致生态环境平衡失调,水土流失严重,土质瘠薄,土壤肥力降低。在岩石裸露的花岗岩土地区,甚至出现沙化现象。人口增长也使燃料严重不足。现在皖南山区农村燃料中仅有20%是秸杆,其余部分均属薪柴。据统计,每人每年基本生活用干柴至少600公斤,这样全区每年柴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