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倦怠及应对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0332475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学习倦怠及应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学生学习倦怠及应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学生学习倦怠及应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学生学习倦怠及应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学习倦怠及应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学习倦怠及应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学习倦怠及应对中学生学习倦怠及应对一、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倦怠(burnout)词源于美国,是指在工作中,个体面对长期 的情绪和人际关系紧张源而产生的一种反应。许多研究表明,倦怠是 在许多职业中都存在的种普遍现象,严重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和工 作表现,并由此影响到个体所在组织的绩效。倦怠与许多心理问题有 关,包括抑郁、易激怒、无助和焦虑、失眠、头痛、食欲不佳、胸痛 和胃肠问题。倦怠还会影响个体的工作,包括对工作满意度降低、工 作效率下降、缺勤、离职、与他人的冲突增加等。倦怠不光出现在工作群体中,在学生群体中也存在,有学习倦怠 现象的学生在学校常表现为:学习压力大,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每 天

2、想到要去学校就感到紧张、难受,甚至出现生理不适,如食欲不 佳、胃痛等;产生辍学想法,想远离学习任务;在学习方面没有成就 感,对自己没有信心,对升学、就业感到无望。其他表现还有:上课 趴桌子睡觉,听课不专心,作笔记不认真或干脆不作笔记,不愿意写 作业,课堂上不愿意发言,整天想着与学习无关的内容等。更有部 分学生还会出现行为偏差问题,如与教师顶撞、不遵守课堂纪律、在 校园里脏话不断、打架、欺侮同学等。在家表现为:读书学习时间较 短,不愿意将试卷给家长看,反感家长过问学习上的事情等。本人认为中学生产生学习倦怠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可以归为如 下几类:1. 学习压力大,成绩稍不如意就产生畏难情绪 现在的

3、学生学习负担重,有些学生在压力面前,容易产生畏难情 绪。2. 自我效能低下自我效能是指对自己的综合评价,学习倦怠较严重的学生往往自 我效能感较低下,他们总是认为自己以前没打好学习基础,现在再去 学新知识肯定学不会,进而放弃了努力。3. 没有理想,缺乏学习动力有些学生受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影响,没有理想,目光短浅,在 他们看来,学好了不一定将来能干好,索性就放弃了学习,把心思放 到了别处。4. 教师教育方式欠妥 多数教师只喜欢成绩好的学生,而对那些在学习中总是掉队的学 生缺乏足够耐心的,甚至用冷言冷语挫伤这些学生的自尊。5. 父母教育方法不当有的父母教育方式简单,孩子成绩不好就是一顿打或骂,全然不

4、 顾孩子的心理感受。平时对孩子投入时间、精力有限,总想用暴风雨 式的“快餐教育法”取得成效,结果恰恰相反,导致了孩子的逆反心 理,索性放弃了学习。二、消除中学生的学习倦怠的有效策略消除学生的学习倦怠是摆在每一个教育管理者和教师面前的一道 难题,它需要管理者、教师、家长、学生本人共同努力。笔者以为, 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消除学习倦怠:1. 培养中学生的自我效能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是由环境、个人的认知和其他内部因素、 行为三者交互作用决定的。其中,人的思想和信念对行为起着关键性 的作用。而在这些信念中,他又强调自我效能的影响。班杜拉认为, 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在组织、执行行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的能力

5、的判断和信念。自我效能是个体自身潜能的最有影响力的主宰,它在 人们作出选择决定时,发挥了核心作用:激发个体为达到目标所付出 的持久努力、勇于面对各种挑战、不怕困难和失败、力图实现成就目 标。那么,提高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势必能消除存在于他们身上的 学习倦怠。我认为,教师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以成功 经验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教师要为低自我效能的学生提供获得成功 的机会,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要告诉他们, 成功与失败并无一定的绝对标准,即使是班级最差的学生也有成功的 希望。教师应针对低自我效能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为他们安排难度适当的学习任务,提出适当的要求,使他们既

6、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又能充分显示其 能力。第二,改变低自我效能学生的归因方式。归因理论认为,学生的 归因方式对其学习动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低自我效能学生由于对自 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惯于自我贬低,常把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不够, 把成功归于运气、任务容易等外在因素,这样,当遭受失败时会消极 地接受后果,认为自己既然不具备成功所必须的能力,努力也是徒劳 的,便放弃努力;当获得成功时,认为这是偶然的,是机遇。因此, 也没有成功的喜悦。因而,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学业成败的真正 原因,引导他们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加倍努力,争取下一次成功第三,改

7、变评价和奖励方法。教师应以“纵向比较”性评价取代 “横向比较”性评价,即以学生是否取得进步为评价标准,而不是以 所取得的名次为评价标准。这种评价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 获得成功,有助于增强其学习自我效能。另外,教师应把个别的奖励 方式与集体性的奖励方式结合起来。个别的奖励方式是针对某个学生 某方面的成绩作一对一的奖励,集体性的奖励方式是以小组或班级为 着眼点,只有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并达到目标,才能获得奖励,这种 奖励方式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小组或班级中的位置,从而改 变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方式。第四,开展多种活动,为学生显露能力提供机会。除了在学业方 面,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提出适当的

8、要求,让他们获得成功外,教 师还应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使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显示才能。 如果某一方面的能力得到显示并获得较高的评价,他们便会重新认识 和评价自己,就会增强其自我效能。第五,教师要建立对学生的积极的信念。学生自我效能的一个重 要来源是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期望,教师的看法更为重要。因此,要 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首先要求教师对学生抱有积极的信念和态度。 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的内心都蕴涵着积极向上的趋势,相信每个学生 都有可以开发的禀赋和才能。教师对学生的信念通过教师的期望体现。事实上,教师对班上每个学生的期望是不同的,这是因为构成教师对 每个学生期望的信息源是千差万别的。关键在于教师要

9、克服对低期望 学生的偏见。第六,注意教师自身效能水平的培养。近来的研究表明,教师的 自我效能水平不仅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变量,而且也是影响学 生自我效能的一个重要因素。自我效能水平低的教师不仅教学效果差, 而且也给学生自我效能的形成提供了不良的仿效榜样。2. 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导师制有许多学生不想好好学习的原因就是因为考学无望,对自己的未 来没有信心,看不到未来发展之路。为此,教师要为他们做好职业生 涯规划,建立导师制,让学生看到自己三年内、五年内、甚至更长一 段时间内的发展,让他们意识到任何时候去努力都不算晚,要对自己 有信心,要认真学习,储备知识,为未来激烈的竞争做好准备。3. 学校要与家庭、社会构成“三位一体”综合教育体系一个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学校要积极与家长 建立联系,成立“家长教育委员会”,定期组织活动研讨交流如何开 展家庭教育。同时我们还要积极与高一级学校、用人单位或专门的就业机构联 系,成立“社会综合教育委员会”,定期组织活动,如让学生就近去 参观学校、企业,让学生了解社会就业形势与企业用人标准,既要让 他们看到希望,又要给他们以警示,使他们懂得只要努力学习、学有 所成,就能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并在社会中有所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