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教学进程表及大纲(54+0课时) (2)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0283885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03-《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教学进程表及大纲(54+0课时) (2)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003-《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教学进程表及大纲(54+0课时) (2)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003-《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教学进程表及大纲(54+0课时) (2)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003-《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教学进程表及大纲(54+0课时) (2)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003-《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教学进程表及大纲(54+0课时) (2)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03-《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教学进程表及大纲(54+0课时)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3-《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教学进程表及大纲(54+0课时) (2)(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教学进程表 总计学习课时为 54 课时,其中理论课时为54课时,实验课时为0课时,适用专业:新华广告艺术高级设计师专业,各章节课时分配如下:章节号章节名称理论课时分配实验课时分配说明第1章平面构成-绪论3学习基本的视觉元素和形式法则第2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形象3作点的变化设计练习第3章图形设计的形式原理3作线、面的变化设计练习第4章图形设计的分类4作平面形态的特殊构成设计练习第5章图形的组织3作空间构成和矛盾空间构成练习第6章图形的创意设计3作联想图形的创意设计第7章色彩的基本原理5学习色彩构成基础知识第8章色彩的表达方式3作色彩的调和练习第9章色彩的混合3作色彩的空

2、间混合练习第10章色彩的特性3作色彩的对比练习第11章色彩的情感与思维3作色彩的联想练习第12章色彩构成在设计中的功能3给服装和环境建筑作色彩结构第13章立体构成的概述3学习立体构成知识,形态的生成与情感第14章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3运用两种以上的材料做材质肌理的构成练习第15章立体构成的分类3作线、面、块立体造型构造练习第16章立体构成的材料与加工工艺3作线、面、块立体造型构造练习第17章立体构成的设计运用3作空间的造型构成练习第18章课时小计54课时总计54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性质:选修课先修课程: 素描水粉 适用专业:新华广告艺术高级设计师专业 教 材:三大构成设

3、计技法图例, 出版社:吉林美术出版社,ISBN: 7-5386-1649-7 一、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课程是我院新华广告艺术高级设计师专业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可以系统地了解 等相关知识,使认识和理解形态构成的本质,掌握抽象的表现语汇,将造型研究推向美术科学的理论高度。从一般侧重于技法训练转为培养形态空间感觉和表现技能并重,且以提高感觉力为主导。美学的参与有利于基础向设计的推进,通过项目实践,培养和提高学员掌握形式美的基本规律,提高形态的审美意识。能较好地掌握形态、色彩、材料的综合设计和运用能力,达到“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的目的。二、课程的考核方法

4、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为课程考试选考课程,采用实践考试方法,即在课程结束后以纸质进行考核,具体考查办法由各学区自行安排。三、课程的目的要求 “目的要求”是指通过教师的讲授及学生的认真学习所应达到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特点,“目的要求”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掌握”的内容,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讲解,使学生达到彻底明了,能用文字或语言顺畅地表述,并能独立做好实验,对网络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排除,同时也是课程考试的主要内容;“熟悉”的内容,要求教师予以提纲挈领地讲解,使之条理分明,使学生对此内容完全领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及其梗概,在考试时会对基本概念

5、、基本知识进行考核;“了解”的内容,要求教师讲清概念及相关内容,使学生具有粗浅的印象。四、教学内容第1章 平面构成-绪论 学习课时本章共需要学习 3 课时目的要求1构成的含义与学习目的2构成形式没得法则3平面构成的概念,具象形态与抽象形态的概念4.区分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把握平面构成要素。 教学内容1平面构成的目的 1.1构成的含义 1.2构成的核心 1.3构成的分类 2形式美法则 21单纯齐一 22对比和谐 23节奏韵律 24变化统一 25对称均衡 26比例 3平面构成的内容3.1构成是一门视觉艺术3.2研究形态存在规律的方法之一4平面构成的学习方法 5生活环境中的平面形态 6平面构成要素

6、61概念元素 62视觉元素 63关系元素 64实用元素作业及实验 作业:1 阐述构成的含义和构成形式美的法则 2 用自己的理解来阐述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的概念,举例说明第2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象学习课时本章共需要学习 3课时目的要求1了解点、线、面的定义2掌握点、线、面的形态3重点掌握点、线、面的性格4. 重点掌握点、线、面的作用教学内容 1. 点的定义 2点的形态 (1)点是视觉元素的最小单位; (2)点的线化 (3)点的面化 (4)点的构成形式 (5)点的位置关系 (6)点的性格 (7)点的作用 3线的定义 4线的形态 (1)线的基本形 (2)线本身的形 (3)线的面化 (4)线的性格 (5

7、)线的作用 5面的定义 6面的形态 (1)几何形 (2)有机形 (3)偶然形 (4)面的基本形 (5)面的正负形 7面的性格 (1)直线形面 (2)曲线形面 8面的作用 (1)面的变化 (2)面的分割 (3)面的组合 (4)正负形作业及实验 1点构成线以及点构成面的练习各一张(1010) 2面的构成练习一张(1010) 3点线面综合构成练习一张(1515) 第3章 图形设计的形式原理学习课时本章共需要学习 3课时 目的要求1图形设计的形式原理2视觉语言3基本形与骨骼 教学内容 1图形设计的形式原理(1)对比与统一;(2)对比和谐;(3)对称呼应;(4)节奏韵律2视觉语言(1)主体 (2)空间

8、(3)运动 (4)光感 (5)质感(6)色彩3基本形的概念4形与形的关系 (1)分离(2)相遇 (3重叠(4)透叠 (5)联合(6)减缺(1)差叠 (2)重合5骨骼的概念6骨骼的分类 61有规律性骨骼 62非规律性骨骼 63有作用性骨骼64非作用性骨骼作业及实验 1任选两种感兴趣的项目说明图形设计的形式原理 2基本形态的遇合式练习第4章 图形设计的分类学习课时本章共需要学习 4课时 目的要求1秩序构成2对比构成3变形、重组构成 教学内容 1.重复构成1.1基本形重复2.2骨骼重复2.2.1宽窄的变化2.2.2方向的变化2.2.3 移位的变化2.2.4反射的变化2.2.5弯折的变化2.近似构成2

9、.1基本形近似 2.2骨骼的近似3.渐变构成 3.1基本形渐变(1)形状渐变 (2)方向渐变 (3)大小渐变 (4)位置渐变 (5)色彩渐变3.2骨骼渐变 (1)单元渐变 (2)双元渐变 (3)等级渐变4.发射构成4.1发射骨骼的因素:(1)发射点 (2)发射线4.2发射骨骼的种类:(1)离心式 (2)向心式 (3)同心式5.对比构成 (1)形状对比 (2)大小对比 (3)方向对比 (4)位置对比 (5)空间对比 (6)色彩对比 (7)肌理对比5.1特异构成5.1.1基本形特异5.1.2骨骼特异6.密集构成 密集的骨骼: (1)向心密集 (2)向线密集 (3)向面密集 (4)自由密集7.肌理构

10、成8.变形、重组构成 8.1打散构成 8.2立体构成8.3意象构成 作业及实验 1. 重复构成、近似构成、渐变构成、密集构成和空间构成各选一张 ( 尺寸:3030) 2.不同肌理构成两张第5章 图形的组织学习课时本章共需要学习 3课时 目的要求1掌握图形元素的关系2图形构成的方法教学内容 1.形与影图形的组织概念 2.视错觉与矛盾形态 2.1视错觉 2.1.1点的错觉 2.1.2线的错觉 2.1.3面的错觉 2.1.4颜色的错觉 3.矛盾形态 3.1逻辑矛盾形态 3.2辩证矛盾形态 3.3逻辑悖论形态 4.重构图形的概念 4.1双重图形的表现手法:(1)正负反转双重图形 (2)共用造型元素双重图形 4.2双重图形的特点作业及实验 1. 空间构成和矛盾空间一张( 尺寸:2020) 2.根据主题,确定图形创意,设计出主形象和投影形象。第6章 图形的创意设计学习课时本章共需要学习 3课时目的要求1掌握图形创意的思维方法2利用一些创意的方法进行创作教学内容 1.图形创意的思维方法 1.1想像与联想的方法 (1)类似联想 (2)接近联想 (3)对比联想 (4)因果联想 1.2 发散思维 1.3集中思维 1.4横向思维 2.想像的领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