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电视时代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0232877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电视时代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后电视时代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后电视时代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后电视时代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后电视时代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后电视时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电视时代(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已经分裂的电视版图之外,更丰富的媒介生态正在成形,那些过去的电视人离 开了电视,各自在新的领地上生存,也重构了新的游戏规则。在很多人的童年时代,电视是一个情结。30年前,许多地方厂区都会有一台12寸黑白电视,每到晚上,厂里的职工、附 近的村民,还有那些穿着塑料凉鞋的孩子们,她们都带着自己家的木板凳,围着 电视一圈一圈,那个时候看电视是一个奢侈的愿望。黑白电视很快就被彩色电视代替,也走进普通人的家里,每天回家都习惯性的打 开那个黑匣子,看外面的世界,客厅里的电视是全家人共同的娱乐。那是属于一 代人对于家庭生活的记忆。但在电视的帝国之外,互联网带来了新的传播渠道,个人PC、平板电脑、智能 手机,

2、甚至互联网电视过去围绕在电视机前面的人们正在被他们打散2013 年,北京地区电视机开机率已经从3年前的70%下降至30%。在越来越多的人想 不到再去碰那个按钮的时候,电视也变成客厅角落里的静物。电视的世界原本拥有着可供所有观众停留的大陆式疆域版图,旦它正在经历一场 地壳运动,开始断裂、游离。电视不得不与网络视频正面对抗,而各种类型和规 模的自媒体也在自建城邦,带走了原本属于电视的观众群。在这个过程里,有一些电视人,他们身处其中,意识到传播生态这一场不容逆转 的转变,他们选择离开,放下旧的体制。就像刘春、马东、罗振宇,他们从电视 转入网络视频,甚至运作着自己的自媒体,当然也带着他们各自的考量。电

3、视那个有着严密组织的机构,曾经就像一个集体式发光体,可现在组织内部零 散的光源正在逃脱离散,又各自在新的栖息地上生存,也们丰富着后电视时代的 传播环境,当然也同时被新的游戏规则改造着。断裂的电视版图1I12011年罗振宇离开第一财经频道,也最终真正离开了电视,“那个时候, 很多同事已经看到了未来电视躲不开的拐点”。地方电视台每年都会制定百分之十几的增长任务。但在CTR媒介智讯的数据里,2012年,电视媒体广告增速放缓,多家电视广告资源甚至表现出下降的态势,35岁以下的年轻观众群迅速离开,电视就像进入自己的老龄化。直以来,电视台一直都处于大众传播的路径里,以高度组织化的渠道,攵集和 组织信息、抵

4、达受众,而受众又是一群极为模糊的存在。电视也在这种单向式的 传播里逐渐构建起自己的帝国,维系自己高高在上的姿态。当电视遇到互联网,原本孤立的两个点可以在网络的语境里实现自动连接,完成 互动和沟通,视频网站和移动视频以各自的技术展现出内容的丰富与便捷,观众 也正在进行一场迁移。根据CNNIC的数据,2013年6月,中国已经有3.89亿网 络视频网民,在他们中间已经有1.6亿会选择通过手机在线收看或下载视频。其实在过去的20年,中国的社会群体也在离心作用里断裂分层,这个时代早已 经没有以所有人为辐射范围的绝对中心。但电视这些年来却一直做着同一件事 儿,他在不断为自己的节目寻找更多的受众,划定更广阔

5、的边境海岸线,收视率 抑或创收能力是电视的测量标准。2006年的时候,罗振宇还是CCTV-2对话的节目制片人,也处于电视的游 戏规则里。电视台会为对话划定一块领地,每周日晚上开放60分钟的时间 空档,而罗振宇则需要在这一小片领地上为电视台找到更多的受众和居民,即便 是被排在晚上10点之后的财经谈话类栏目。那几年,罗振宇每天都在为收视率 绞尽脑汁,“央视是一个压力很大的集体,我那个时候渴望的不是自由,我渴望 白勺是赢”。但被局限于电视的固有体制,电视台之间会彼此争夺排名,会在竞争中失败,但 却永远不可能出现某一家卫视因失败而被吞并的故事。电视行业并不全是充分市 场竞争的格局,也不存在进入和退出的

6、机制,就像央视对于资源的垄断,就像那 些居于劣势却仍然在市场当中分享着资源的地方卫视。马东在央视一直做着挑战主持人和文化访谈录的制片人,每次预算报批 之后,他只需要负责确定主题,组建制作团队,每周在3台摄像机前面与一位采 访对象完成2个小时的深度交流,最终审片。央视总有它固有的资源和广告团队, 销售或广告其实都不是他需要担心的事儿。罗振宇经常说,“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家都在用低水平的产品,做着高度的竞争”,那个时候他还身处其中。电视的黄金时间总是会留给综艺节目和电视剧的,它们总能为电视台找到更多的 受众,也为电视台带来更多的广告收入。原创内容的短缺让综艺节目只能在收视 率的排名压力里限于同质化,

7、就像各地方卫视不得不参与其中的音乐类选秀,在 泛娱乐的取悦里陷入恶性循环的锁链。2012年电视剧的收视率出现普遍下滑,而湖南卫视的热播剧也只是艰难破2,在 CTR央视市场研究的中国城市居民调查(China National Resident Survey, CNRS )里,中国电视剧观众多趋于40岁以上,并随着学历的上升而递减。视频 网站却在版权的争夺里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内容需求/对于不再符合品味的国产电 视剧,观众会很自然的选择离开它。或许现在电视限于原有的模式里,并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他们终究无法改变对 于广告的依赖。其实在广告之外另有电视频道收费的可行路径,就像美国国家地 理频道,但在中国

8、,所有电视台都变成卫星电视之后,也只有广告这唯一的选项。互联网已经改变了世界的游戏规则,但电视台却依旧困在自己的封闭系统里玩着 最初的游戏。就像罗振宇参加过的所有电视节目策划会,所有电视台内容输出的 预设场景都是一样的:观众会坐在电视机前面几个小时不动的专注收看。但现实 是现在的人们甚至已经不再去打开它了。电视在经历了观众群体的离散之后,原来的电视人也正在经历一场重新定位和归 属,有人因为对于新鲜和刺激的好奇,也有人因为看透了传播生态的转变,或者 选择把握住进入一个新的领域的最后年代。走进视频网站1I1马东在加入爱奇艺的4个月之前,他已经从央视离职,那几个月,他在家休息、 打高尔夫球。每次被问

9、到“为什么离开,他总会说,“我想换一种生活方式, 想把自己的人生重新归零”,他也同样用这个原因说服了原来的领导。但作为一个内容传播的从业者,马东对于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的改变有一种职业 的敏锐,早在三四年前,他就已经注意到互联网的迅速扩张。“过去三四年,传 播渠道的变化非常明显”。离开央视是在马东的44岁,走到一个对他来说全新的行业。那个时候,马东已 经在央视工作了 10年,最初以主持人的身份进入,2004年成为CCTV-3挑战 主持人和文化访谈录的总导演、制片人,随后进入春晚导演组,并在2009 年成为CCTV-3的总监助理,进入频道管理层,在电视行业内,他尝试了很多的 角色。旧有的体制就像一

10、条单行线,进入领导层之后很难再退回来做一个制片人,在那 个严密的系统里,从副处、正处,到副局、正局,最终在某一个位置上退休,未 来完全可以预见。可马东却觉得“如果从一件事情里不再能收获好奇和满足感, 这种感觉是可怕的”。认识龚宇是在马东离职之后,一个偶然的场合,在他眼里,龚宇很像他自动化控 制的专业出身,性格偏理性、沉稳,与言语相比,他更相信数据,所有的系统进 入到大脑,他都会首先找出自己的短板和瓶颈,并解决它,这些是马东欣赏的。在那个时候,爱奇艺内部并没有人专门负责内容,所有关于内容的事情都直接向 龚宇汇报,这或许恰好是龚宇脑子里的短板,而“首席内容官”是他需要的角色。龚宇曾接触过很多电视行

11、业转行过来的人,固有的电视思维很难改变,旦马东却 是不同的,他承认传播环境的变化,甚至在期待着这一场变化。互联网的风起云涌是其他任何行业都不可比的。千余家团购网站会在几个月的时 间里消失,一家初创公司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取代同行的位置,视频网站 也相继消失或被吞并,就像难以预见优酷土豆、爱奇艺和PPS的结合。马东最初甚至没来得及预想进入爱奇艺要做的是什么,也也正在适应这个行业的 高速运转。马东刚进公司在各种策划会上听同事们的方案,旦他还没有完全理清 就因为收购PPS而被一步步废弃,他需要面对公司邮件系统几分钟更新一次, 点击量和浏览量数据的实时改变。其实作为内容的输出者,许多之前电视内容的

12、制作经验在视频网站都可以直接通 行,就像现在他手上的项目汉字英雄,确定问题、选手,进棚录影,生活又 像回到之前做挑战主持人的时候。但越是那样的经验,马东越会更加谨慎。汉字英雄7月11日开播,从策划、制作到播出用了 3个月,但如果退回到3 个月之前让他重新来做,也会选择不同的操作方式。“那里面的电视元素太多了, 做电视的人长期封闭在一个系统里面,有太多知识分子自娱自乐的成分”,他现 在也考虑如何增加更多的互联网元素。马东像是很自然的接受角色的转换。他总觉得在央视,自己只是一个电视内容制 作者,但是在爱奇艺,马东已经把自己定义为生意人,很多时候他需要从销售的 导向评断内容的价值,“Sells”“M

13、arketing”是他最主要的考虑元素。“要么 能够挣钱,要么能够扩大影响力。在现阶段,扩大影响力会比挣钱更重要”。购买版权对马东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工作内容,对于什么是正确的购买决策,所 有的同行都在寻求一个合理化答案。然而版权购买效果往往脱离数据挖掘和分析 的线性曲线,“对于版权的投资更像是一场赌博”。马东总说,“购买版权走到最后,较量的不是谁更幸运,而是谁更少犯错,这也 是数据分析的价值”。他会参考电视平台与爱奇艺的受众契合度,并做出预先判 断,也在尊重平台本身的选剧模式,排除个人喜好。这其实是马东做事情的方式,“理性的按照牌理出牌,尽量少犯错误”。过往的所有经历总是得失并行,现在马东每一

14、天都在面对挑战和被重新洗脑,忘 记习惯性的传统电视思维,重新适应新的平台资源和工作团队的成熟度,也在新 的工作边界里适应网络视频这场游戏。或许视频网络与电视台的体量依旧不能同比,电视台一档节目的2亿元广告费对 于每一家视频网站都是天价,但爱奇艺2012年年底的月独立用户数已经达到3.7 亿,与一家普通省级卫视的用户量相近,观众正在做出自己的选择。15 24 岁25-3420! 2*年曼介早均HKH电枚附间全flB&tt型1持*收入1长H骨31.462.792.5 述-20U 年受众 *BkRMWW2012#*夕隼畫众平 均日H取視时氏33U*所有电视吕内容输出的预 1S1S都思一样的.观众 合

15、坐在电视机前面几个小 时不动的专注収岳.但现 实星现在的人们甚至已经 不再古打开它了.自媒体的新型生态罗振宇的性格很像是马东的对立面,他完全不拘于现有的牌理,而是自己重构一套游戏规则。罗振宇5年之前从央视辞职,他的离开原因很明确,“就是觉得电 视到头了”。但罗振宇更向前跨越一步,进入互联网的衍生地带。一年来,他的自媒体视频脱 口秀罗辑思维坚持每周一期的录制,“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平台上的用户已 经有35万人。每天五六点起床,罗振宇会在“罗辑思维”公众平台上推送一条60秒的语音, 时间则取决于他“几点起”。他会在里面分享生活感悟,并推送一篇自己推荐的 文章。他总苛求一定要录到整60秒,不能多一秒或少一秒,最多的时候他一个 早上录了 30多遍,这被他看作是一种“匠人精神”。从央视离开之后,他做过第一财经频道总策划,也为腾讯、京东商城做过品 牌顾问。但他是在离开的时候就确定了自己要做的“自媒体”,只是那个时候条 件并不成熟,而那些所有中途的工作都是他的积累,甚至是对于传播环境的思考,“在从央视走向自媒体的这几年,我一分钟都没有耽误”。对于罗振宇来说,2012年发生了3件大事:优酷土豆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