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词人列表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0184764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0.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代词人列表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宋代词人列表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宋代词人列表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宋代词人列表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宋代词人列表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宋代词人列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代词人列表(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宋代词人列表王禹偁:(9541001),宋代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济州巨野(今省巨野县)人。 晚被贬于,世称王。出身贫寒。政治主:王禹偁为官清廉,关心民间疾苦;秉性刚直, 遇事直言敢谏,不畏权势,以直躬行道为己任。 一生中三次受到贬官的打击, 乃作三 黜赋,申明“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谪而何亏;吾当守正直兮佩仁义,期终身以行 之”,表现了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文学主:王禹偁是宋初作家中成就较高者,他在 诗、文两方面的创作都较为突出,促进了宋初诗风、文风的变革。宋初诗派林立,但 主要是“白体”、“西昆体 ”、“晚唐体 ”三家。王禹偁属 “白体”。 “白体” 指宋初诗坛流行的 学白居易的诗。“白体”

2、诗的特征是 “顺熟”、“容易”、“浅切”。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把贾、看成是晚 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晚唐体的特征一、创作重视锻炼苦吟,以刻意造字为能事;二、在体例上,多用近体而少古体三、“捐书以为诗”,以此来和“资书以为诗”的派对抗四、题材偏窄,观察细致五、诗风清瘦西昆体:中国北宋初年一种追求辞藻华美、对仗工整的诗体。宋初,亿、筠、钱惟演曾 于景德至大中祥符年间,聚集于皇帝藏书的秘阁,编纂册府元龟,他们把在编书之余所 写的酬唱诗结集为西昆酬唱集。这部诗集在当时影响很大,学子纷纷效法,号为西昆体, 在宋初风靡了数十年。西昆酬唱集收集了十七位作者的

3、250 首近体诗,其中亿、筠、钱 惟演的就有202 首。西昆体诗人宗法商隐。他们大多有良好的词章修养 ,技法圆熟,善于在诗作量摭拾典 故和前人的佳词妙语 ,以求意旨幽深。其作大抵音律谐美,词采精丽,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他们不满白体诗的浅切,也不满晚唐体的枯寂,提倡学习商隐,主诗歌语义要深,词章艳丽, 用典精巧。对偶工整。由于西昆体作家,大多社会地位较高,生活优越,因此他们的词少有 现实容,多为酬唱之作。另外,西昆诗人只是一味模拟,缺乏真情实感,刻板地搬用商隐的 诗题、典故、词藻,所以被嘲为把商隐“挦?”得“衣服败敝”,更被复古派的石介视为“怪”现象 加以攻击。其后欧阳修、梅尧臣等开创新的诗风,

4、西昆体乃告衰歇。西昆体,容空虚,点缀升平;形式华美,严重脱离社会生活。许多进步作家竞起补偏救 弊,大力呼吁文风改革,一场轰轰烈烈的诗文革新运动因而兴起,它直接影响到宋代各种文 学样式的发展。易简 :易简,梓州铜山(今中江县广福镇)人,字太简。生于后周世宗显德五年 (958),卒于宋太宗 至道三年( 997)。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 980)庚辰科 状元。易简少年聪颖好学,风度奇秀,才思敏捷。太平兴国五年 (980 ),举进士时,太 宗留心儒术,责考生皆临轩复试,易简洋洋三千余言,一挥而就。太宗览毕,甚为赞 赏,擢为甲科第一,时年仅二十二岁 .。易简性好嗜酒。寇 准:寇准(961-1023),宋代

5、公文避其讳,文书省“十”作“准”。北宋政治家、诗人, 汉族。字平仲.。北宋丞相。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左谏议大 夫、枢密副使,改同知院事。因他刚直不阿,敢于向皇帝犯颜直谏,所以宋太宗就称 赞到: “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征也 ”。 寇准从小就非常聪明,七岁时随父登华山就 留下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 ”的诗句。寇准与宋初山 林诗人阆、野、“九僧”等为友,诗风近似,也被列入晚唐派。其五律如冬夜旅思之类,情思凄婉,很有贾岛诗的风味。他的七言绝句意新语工,最有韵味,如“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书河上亭壁),“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 时”(

6、夏日 )等,情景交融,清丽深婉,都是值得玩索的佳作。他不是词家,但偶有 所作,也颇可读。全宋词共辑其词 4 首。存世寇莱公集 7 卷,有两宋名贤 小集本,寇忠愍公诗集 3 卷,宋知河阳军雍初刻、有序,清朝有圣香楼刊本及 辨义堂刊。钱惟演:钱惟演引(977?1034),字希圣,钱塘(今)人。吴越忠懿(yi)王钱俶(chu) 第十四子。少时好学,曾赋远出诗,有“高为天一柱,秀作海山峰”句。太平兴国三年(978), 随父降宋,任右屯卫将军。为人好趋炎附势 ,多写歌功颂德 的文章献于朝廷以邀恩宠, 尤善以联姻手段巴结皇室,攫取权利,为时论所鄙薄。初谥“思”,明确其有过而能追悔自新。 宋仁宗庆历年间,由

7、其子诉请,改谥 “文僖”。钱惟演是 “西昆体”的骨干诗人, 当时与亿、筠齐名。后由亿汇辑成 西昆酬唱集 2 卷,辑入其近体诗五十四首。共 收 17 人、248 首诗,形成宋初一大诗派,即西昆体,在宋初诗坛风靡几十年与亿、 筠相比,其作诗虽也学 商隐 诗歌之词采妍华,追求词藻,好用典故,但意象不似亿那 么繁密,语脉则较为清畅,借用亿的话说,是偏于 “演绎平畅 ”的,而非“包蕴密致 ”的, 也许是旧王的心理作用,情调上也比较接近 唐彦谦诗的“清峭感怆”(宋朝事实类苑 卷三十四 )。钱惟演又喜招徕文士,奖掖后进。晚年以枢密使任府兼西京 ()留守,欧阳 修、梅尧臣 等一批青年文士聚集其幕下,诗会文游,

8、颇得其袒护支持。仲淹:仲淹(989年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皇祐四年)字希文,原名朱说。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谥号“文正”。汉族,祖籍彬州(今省市彬县),生于吴县(今 省市)。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恢复姓,后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自幼孤贫, 勤学苦读。仲淹的父亲墉, 端拱初年( 988 年)赴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 (军事长官的秘书) 。 宋太宗端拱二年( 989 年)八月二日,仲淹生于。第二年父亲便病逝了。氏贫困无 依,只好抱着襁褓中的仲淹改嫁淄州长山县 (今邹平县附近)一户姓朱的人家。仲淹 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在朱家长大成人。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朱家是长山的富户

9、,但他为了励志,常去附近长白山 上的 醴泉寺 寄宿读书,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他片读不懈的精神,给僧人留下深刻 的印象: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 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半盂醋汁,吃完继续读书。后世便有了 划粥割齑 的美誉,但 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着自己的乐趣。这样过了差不多三年,长山乡的书籍已渐渐不能满足他的需要。 一个偶然的事 件,暴露了仲淹家世的隐秘。他惊谔地发现,自己原是家之子,这些年来,一直靠继 父的关照度日。这件事使仲淹深受刺激和震动,愧愤交集之下,他决心脱离朱家,自 树门户,待将来卓然立业,再接母归养。于是他匆匆

10、收拾了几样简单的衣物,佩上琴 剑,不顾朱家和母亲的阻拦,流着眼泪,毅然辞别母亲,离开长山,徒步求学去了。真宗大中祥符四年 (1011 年),二十三岁的仲淹来到 睢阳应天府书院 (今睢阳区)。 应天府书院是宋代著名的 四大书院 之一,共有校舍一百五十间,藏书敷千卷。更主要 的是这里聚集了许多志操才智俱佳的师生。到这样的学院读书,既有名师可以请教, 又有许多同学互相切磋,还有大量的书籍可供阅览,况且学院免费就学,更是经济拮 据的仲淹求之不得的。应天府后来改名,应天府书院所以又叫南都学舍。仲淹十 分珍惜崭新的学习环境,昼夜不息地攻读。仲淹的一个同学、留守(的最高长官)的 儿子看他终年吃粥,便送些美食

11、给他。他竟一口不尝,听任佳肴发霉。直到人家怪罪 起来,他才长揖致说: “我已安于过喝粥的生活,一旦享受美餐,日后怕吃不得苦。 ” 仲淹艰涩的生活,有点像孔子的贤徒颜回;一碗饭、一瓢水,在陋巷,他人叫苦连天, 颜回却不改其乐仲淹的连岁苦读,也是从春至夏,经秋历冬;凌晨舞一通剑,夜半和衣而眠。别 人看花赏月,他只在六经中寻乐偶然兴起,也吟诗抒怀;“白云无颡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萧?多难未应歌风鸟,薄才犹可赋鹪鹩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期恨即 销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 ”(此诗是仲淹写给书院同窗晏殊的) 数年 之后,仲淹对儒家经典 诸如诗经、尚书、易经、礼记 、春秋 等书主旨,已然堪称大通:吟

12、诗作文,也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大中祥符七年(公元 1014 年),迷信道教的 宋真宗 率领百官到亳州(今安 徽亳 县)去朝拜 太清宫。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今,下同),整个城市轰动了,人们争先 恐后地看 皇帝,惟独有一个学生闭门不出,仍然埋头读书。有个要好的同学特地跑来 劝他:“快去看,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 ”但这个学生只随口说了句: “将来再见也不晚 ”,便头也不抬地继续读他的书了。果然,第二年他就得中进士,见 到了皇帝。这位学生就是日后的北宋伟大的改革思想家仲淹。大中祥符七年 (1014 年)秋和八年 (1015 年)春,他通过科举考试,中榜成为 进士 。 在崇政殿参加御试时,

13、 他第一次看见年近五旬的真宗皇帝。 后来还荣赴了御赐的宴席。 二月的汴京 (今市 ),春花满目进士们坐跨骏马,在鼓乐声中游街: “长白一寒儒,名 登二纪余 ”。他吟着这样的诗句,想到自己已经二十七岁。比起旁边的 滕宗谅等人, 年纪显得大了许多。不久,他被任命为广德军的司理参军(广德军位置在今 广德县 一带,司理参军是 掌管讼狱、审理案件的官员,从九品)。接着,又调任为集庆军节度推官(集庆军辖 境位置在今亳州一带,节度推官是幕职官,从八品)。他把母亲接来赡养,并正式恢 复了姓,改名仲淹,字希文。从此开始了近四十年的政治生涯。”仲淹担任邠州地方官时,有一天闲暇无事,带同僚属下登上高楼,设置酒宴,

14、还没有举杯饮酒,看到有几个披麻戴孝的人在营造下葬的器具,并没有十分气愤,而 是急忙派人去询问他们。原来是一个客居在邠州的读书人死了,准备埋葬在近郊,但 是棺材、墓穴和其他送葬器物都还没有着落。仲淹听后露出哀悼的神情,立即撤去酒 席,并给丧家一笔可观的钱,让他们办完丧事。参加宴会的客人中间有的为此感动得 流下了眼泪。先(9901078 )字子野,乌程(今)人。天圣八年(1030 )进士。历任掾、吴江 知县、嘉禾(今)判官。皇祐二年( 1050 ),晏殊 知永兴军(今),辟为通判。后以 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安陆。治平元年(1064 )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

15、九。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 (石林诗话 卷下)。 其词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 映。语言工巧。他以登山临水、创作诗词自娱。词与 柳永齐名,擅长 小令,亦作慢词。其词含蓄 工巧,情韵浓郁。题材大多为男欢女爱、相思离别,或反映封建士大夫的闲适生活。 一些清新深婉的小词写得很有情韵。初以行香子词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 之句,人称为三中。后又自举平生所得意之三词: 云破月来花弄影 (天仙子); 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归朝欢 );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剪牡丹 ), 世称三影。一丛花令 中有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之句,刻划 闺中怨女的心理活动极为细腻生动。 贺

16、裳在皱水轩词话 中评此词尤为无理而妙。 诗歌在当代也享有盛名。其词含蓄项正,意象繁富,在凝练,于两宋 婉约词 史里影响巨大,在词由 小 令 向 慢词 的过渡中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功臣。清末词学理论家廷焯评子野词云:“ 才不大而情有余,别于、柳、晏、欧诸家,独开妙境,词坛中不可无此一家。”(词坛丛话) 廷焯又称: “子野词,古今一大转移也。前此则为晏、欧、为温、韦,体段虽 具,声色未开。后此则为、柳,为、辛,为美成、白石,发扬蹈厉,气局一新,而古 意渐失。子野适得其中,有含蓄处,亦有发越处。但含蓄不似温、韦,发越亦不似豪 腻柳。规模虽隘,气格却近古。自子野后一千年来、温、韦之风不作矣。亦令我思子 野不置。 ”(白雨斋词话 )恰当地指出了先在词史上的地位。先一生安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