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乘车安全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0176681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乘车安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儿童乘车安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儿童乘车安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儿童乘车安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儿童乘车安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乘车安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乘车安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童乘车安全 订阅本知识点 查看所有知识点 索引 儿童乘车安全存在误区 儿童乘车安全隐患多 儿童乘车安全11项注意 儿童乘车安全六不要 儿童乘车安全小提示 儿童乘车安全存在误区 误区一:家长抱着孩子乘车现象:乘车时,许多父母习惯于把幼小的孩子抱在怀中。点评:因为孩子坐得比较低,头部刚好在家长的胸部时,如果发生猛烈碰撞,家长的胸部会自然向下压,猛烈压下孩子的头颈,对孩子造成极大的损伤。此外,当汽车在每小时40公里速度行驶时突然紧急刹车,在惯性的作用下,5。5公斤重的婴儿会变成110公斤。因此家长根本无力保护怀中的孩子。误区二:孩子自己上下车现象:家长开车到达目的地时,小朋友急急忙忙地开了车门就往

2、外冲。点评:小朋友力气小,车门开启时如果推不到位,会造成车门微微回弹。对稚嫩的孩子来说,这有可能夹伤小朋友的手指。此外,车子开门的另一侧的路况和交通情况,驾驶座上的父母可能不是那么清楚。建议年轻的父母最好亲自下车给孩子开车门、关车门。误区三: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现象:边开车边照看孩子,一些父母将孩子抱到副驾驶位置。点评:让小孩坐在副驾驶位置是不明智的选择。有的车具有双气囊,一旦发生危险气囊迸开,挡在人与车体之间,使人免受伤害。但由于孩子上身较矮,气囊迸开的位置往往是在孩子的头顶,非但保护不了孩子,反而会造成伤害。因此,12岁以下儿童必须坐在后排。误区四:把孩子独自留在车内现象:有的父母在开车过程

3、中临时有事离开,就把孩子留在车里。点评:孩子容易因车内缺氧等问题而窒息。据报道,美国一名妇女开车去拜访朋友时喝酒过多,早上回家途中将车停在一个加油站,改搭出租车。但她只带走了3岁的大儿子,把年仅8个月的小儿子忘在车中。到下午2点警察发现车中的孩子时,车中温度已达56,孩子因闷热而窒息,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误区五:装了儿童座椅就放心现象:一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选购了汽车儿童座椅后,却没有留意安装的位置是否得当。点评:汽车儿童座椅更应该安装在汽车后座。现在美国各州普遍建议儿童最安全的位置是汽车的后排。其中,婴儿专用的汽车安全座椅必须放在后座上且婴儿面向后。而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建议家长至少购买两个

4、不同种类的汽车安全座椅。误区六:让孩子把头探出天窗现象:家长把天窗或者车窗打开,让孩子探出头去看窗外的风景。点评:有硬物飞来或天窗出现紧急问题令小孩受伤害。有报道说,一位车主停车后让小孩把头伸出天窗玩耍。结果,引擎熄火后天窗自动关闭,夹伤了小孩的头部。这样的事故虽然是少数,但也提醒保持警惕。专家建议驾车的家长开启天窗或者车窗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孩子有时淘气,不知深浅,需要您时时叮嘱,时时保护。误区七:小孩绑成人安全带现象:不少家长喜欢给年幼的孩子绑上成人专用的安全带。点评:一般来说汽车座椅和安全带是专为成人设计的,不适合儿童体型。孩子使用成人的安全带,如果绑得太紧,在车祸时会有机会造成

5、致命的腰部挤伤或脖子脸颊的压伤。如果绑得太松,发生车辆碰撞,儿童又可能会从安全带和座椅之间的空当飞出去。误区八:开车时与孩子说笑现象:很多人把行车途中作为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最好时机。父母边开车,边与孩子聊天、讲故事,甚至说笑。还有的人把一大堆零食拿出来让孩子吃。点评:由于将注意力分散在孩子身上,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开车时一定要注意力集中,出车前要嘱咐孩子安静;如果孩子有事情求助您,最好是找到合适位置按规定停车,然后再处理孩子的事。误区九:车内堆砌装饰品现象:家长在自己的爱车内堆砌了许多装饰品。点评:对于车内装饰,绝对不能有尖锐和硬的东西,这样才能保证在发生事故时儿童不会因为撞击到它们而受伤害。此外

6、,有些情况对成人也许构不成伤害,但可能伤害到婴幼儿。如放置在车前面的香水、装饰用小宠物,如黏附不牢,一旦被猛烈追尾就会向内弹射,高度往往正好是孩子头部的位置。儿童乘车安全隐患多 在中国,有超过六成的家长驾车不懂保护儿童,很多家长缺乏儿童乘车安全知识,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每天乘坐在汽车上时承受着多大的风险。儿童乘车安全问题是成年人的责任,特别是家长的责任。因为,儿童自身无法判断应该使用何种安全措施才能避免伤害。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在私家车内到底有哪些我们平常经常会遇上,但是又没有留意的安全隐患吧案例一家长口述:“我把孩子单独留在车里一小会儿。”去年的秋天,我们开车带着4岁的优优到郊外兜风。出发前我

7、们先来到超市,准备买一些食物和用品。为了不让孩子捣乱,决定把优优和优爸留在车里等候。就在优爸到车外抽烟的时候,淘气的优优自己从车子后排坐爬到了前排的副驾驶员坐位上。他模仿爸爸开车的样子放下了汽车手刹。优爸停车的地方凑巧有个坡度,车子开始向后滑,“咣”的一声撞到了超市外墙的铁栅栏上。虽然优优在这次事故中身体上没有受到伤害,但他连续一星期晚上都会做恶梦,哭着从梦里惊醒。我不能怪孩子调皮,因为作为父母我们竟然愚蠢到把孩子单独留在车里。案例二家长口述:“车上的工具箱弄伤了我的孩子。”去年春天,我和欣妈带着16个月的欣儿探望外公、外婆,天黑的时候我们决定回家。把欣儿安置在后排的安全座椅上,我们开车出发了

8、。在离家还有10分钟路程的地方,我们出了交通事故,后面的车子速度太快,撞到我们的车子上。从后面来的冲击力把放在车子后挡风玻璃旁的小工具箱狠狠地砸到欣儿身上,她的胳膊、腿、头部都受伤了。在医院整整观察了72小时,才确认她只是皮外伤,没出现脑振荡。这确实让我松了一口气,但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不经意间放置的工具箱,成了伤害自己宝贝女儿的定时炸弹。案例三家长口述:“我没给孩子使用安全座椅。”ann直到4岁一直使用安全座椅,但是在她5岁的时候我觉得她已经能照顾自己,坐在安全座椅上也不舒服,就把车上的安全座椅拆掉。可是我怎么也没想到,一星期后,爸爸开车带她去学芭蕾的路上,被一个酒后驾驶的司机撞上了。而车

9、上的安全带没有保护好ann,因为她的身材太瘦小,安全带正卡在她的脖子上,不仅没能让她避免危险,反而在她的脖子上勒出一道长长的血印。到医院检查时,医生解释说很多孩子都是因为使用安全带出现这个问题,还建议我们使用安全座椅。我很后悔,因为自己的自作聪明,没给孩子使用安全座椅。案例四家长口述:“我在行驶的车里给孩子喂奶。”曾经有一次,宝宝在车子行驶过程中饿了,哭个不停。我不假思索的把她从安全座椅里抱出来,给她喂奶。车子一路颠簸,孩子吃得很费劲。就在这时,老公因为担心我们分了神,忽视了面前的红灯,等到发现时只得急刹车。孩子吃进的奶一下全吐出来,难受得哭个不停。虽然这次我们没有出现受伤,但这种危险的事我以

10、后再也不做了。儿童乘车安全11项注意 儿童乘车安全的11项注意:1、绝对禁止将儿童随意放在车座位上;2、绝对禁止家长抱着儿童乘车;3、避免儿童坐在副驾驶位置;4、避免把儿童长时间留在车内;5、不要让儿童绑成人安全带;6、不要在儿童乘车时逗引他;7、儿童乘车时不要吃东西或饮水;8、儿童乘车时不要玩尖利玩具;9、不要让孩子把身体探出车外;10、不要让孩子自己上下车;11、车内不要堆砌过多的装饰品。儿童乘车安全六不要 当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汽车,孩子便成为了车上的“常客”,他们享受着有车生活带来的快乐和便捷。但在城市拥挤的车流中,我们却时常在副驾驶座位上看到孩子的身影,他们或一人独坐,或由大人抱坐,被

11、固定在儿童专用的安全座椅上的可谓少之又少正是由于很多家庭对“儿童乘车安全”缺乏最基本的认识,使得孩子成为交通事故中最易受伤的群体。六一儿童节,除了给孩子赠送美丽的礼物外,熟悉掌握儿童乘车安全知识也可以说是对孩子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在此,我们总结了儿童乘车时父母常犯的几大常见错误,希望能给家长们以启示。镜头一让孩子坐副驾驶月日下午,记者在一所幼儿园门口看到,不少家长正把小孩从幼儿园接上车,孩子的年龄从岁到岁不等,十余个家长大多让小孩坐到前排座椅,仅有位把小孩安排在后排座椅上。危险分析:小孩天生好动,汽车中控台、排挡杆、手刹都有可能是小孩摆弄的对象,这无疑增加了行车的危险系数。同时,根据汽车公司儿

12、童安全研讨会的测试表明,如果孩子在副驾驶座一人独坐,当紧急刹车时,他就会像子弹一样撞向前方,进而会致其重伤或死亡。同时对于成人来说是安全保障的安全气囊,此时也会对儿童构成生命威胁。因为儿童的肌肉骨骼较成年人脆弱得多,气囊张开时的冲击力足可导致儿童发生肋骨骨折等意外。建议: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要让孩子坐在前排。镜头二让孩子把头探出天窗回想起去年儿子被天窗夹伤的事,车主蒋先生至今还有些后怕。那天他开车带着儿子去郊游,儿子强烈要求将头探出天窗,用望远镜远眺。途中因燃油不多,蒋先生把车开进加油站加油,谁知当车熄火后,天窗就开始关闭,结果孩子被天窗夹伤了头!所幸天窗有遇到障碍物自动回弹的防夹装置,经检

13、查孩子的颈部只是表皮擦伤伴皮下出血,其他并无大碍。危险分析:在行驶过程中让孩子探出天窗,若车辆紧急刹车则有可能伤及孩子的脖子和肋骨;此外,现在很多车辆在引擎熄火后有自动关闭车窗和天窗功能,万一小孩未来得及将头收回,天窗关闭时可能夹到他们的头部。建议:驾车的妈妈或爸爸开启天窗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尽量不要让孩子把头探出天窗。此外,为防万一,家长可启动天窗的锁止功能以防止孩子误开天窗。镜头三让孩子自行上下车市民郑女士告诉记者,她们一家购物回到家时,因为她当时手里拿的东西太多,就让岁多的孩子自己下车。没想到车门太重,孩子推开后车门又自动弹了回来,结果把孩子的手给夹伤了。说话间她不住地抚摩着怀中

14、孩子的小手,“今后我再也不会让孩子自己上下车了”。危险分析:这种看似平常的举动其实隐含着危险性。现在大多数车辆为使车门不至于一下子开启到最大,车门行程分两段设计:当门开到左右时可固定,但若未开到固定位置,车门可能回弹。孩子力气小,开启车门时如果推不到位,车门就会自动回弹,这样很有可能夹伤他们的手指。此外,急着下车的孩子不会注意开门一侧的行人或自行车,下车后容易被碰撞。建议:儿童乘车时,最好由家长亲自下车给孩子开车门、关车门。镜头四车内遍布玩具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很多有孩子家庭的汽车内,类似摇铃、玩具枪、汽车模型甚至蜡笔等各种玩具非常常见。“开车出去时,孩子在车上没什么玩的就容易闹人,这不,我就

15、把他喜欢的小手枪、机器人啥的都弄到车上了。”岁孩子的母亲徐女士认为,让孩子在车内玩玩具,可以让孩子安静下来,这样对孩子来说更安全一些。危险分析:如果车内放置带尖锐棱角的玩具,就可能在刹车和碰撞时戳伤孩子。此外,放置在车前面的香水、装饰用小宠物,如果黏附不牢,一旦猛烈追尾也有可能会碰伤孩子。建议:尽量不要在车内放置太多玩具,在车内只给孩子提供一些毛绒玩具。镜头五驾车途中逗小孩玩在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张女士,有一个两岁的活泼可爱的女儿。对于儿童乘车安全,张女士还是略懂一二,她给自己的女儿购买了专用的儿童座椅,每次乘车都把宝贝女儿放在儿童座椅上,并扎好安全带。可能因为太疼爱孩子,驾车时张女士总喜欢回头看看孩子,并逗逗她,有时还会伸手捏捏女儿的小手。危险分析:很多人把行车途中作为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最好时机。父母边开车,边与孩子聊天、讲故事,甚至说笑,这可能是不少爸爸妈妈常做的事情。不过,这样开车可是暗藏风险的。视线离开前方路面,转向后排小孩的刹那,最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