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总复习重点知识大全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0006974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总复习重点知识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初中物理总复习重点知识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初中物理总复习重点知识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初中物理总复习重点知识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初中物理总复习重点知识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总复习重点知识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总复习重点知识大全(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物理教案九年级物理备课组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梳理: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是已发出的声音还会继续传播。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状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合224 km/,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 m4.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她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5.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双耳效应:人有

2、两只耳朵,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她特性也就不同。这些差别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本。这就是双耳效应。7.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下。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8.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本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9.音色:由物体自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可以辨别乐器或辨别人。10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的角度

3、看,噪声是指阻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11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级别;听觉下限d;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 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0 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 dB。12.削弱噪声的措施:在声源处削弱、在传播过程中削弱、在人耳处削弱。1可以运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第二章 光现象知识梳理:1光源:定义:可以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自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2光的直线传播(1)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实例及应用激光准

4、直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本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如图l所示: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的位置看到日环食。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3)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 108m/s305k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本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人射光线分居于

5、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3)分类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平滑。应用:迎着太阳看安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由于发生了镜面反射。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自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面镜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物大小相等 2.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作用:成像、变化光路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

6、像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球面镜:凹面镜:定义: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凸面镜:定义: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性质:凸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虚像应用:汽车后视镜4.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人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她介质中时,折射角不不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

7、射;光从水中或其她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不小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她介质中时,折射角=入射角o。(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颜色及看不见的光()白光的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2)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梳理:1.透镜(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不不小于球面的半径。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焦点():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

8、在一点,这个点叫焦点。焦距( f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2)典型光路(3)凸透镜又名会聚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4)凹透镜又名发散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体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若在实验时,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也许的因素有:蜡烛在焦点以内;烛焰在焦点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不小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F分虚实,2分大小,实倒虚正,具体见下表:(3)对规律的进一步结识u=是成实

9、像和虚像,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当像距不小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不不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实像时: 成虚像时: 3眼睛和眼镜(1)成像原理:从物体发出的光通过晶状体等一种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播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4.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称于一种凸透镜,接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接近被观测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来自被观测物体的

10、光通过物镜后成一种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同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种一般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通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构成的.接近眼睛的凸透镜口叫做目镜,接近被观测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我们能不能看清一种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本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第四章 物态变化知识梳理:1.温度温度表达物体的冷热限度。物体较热时我们说它温度较高;物体较冷时我们说它温度较低,但往往人的感觉并不可靠。2.摄氏温度

11、温度的常用单位,符号,读作“摄氏度”。(1)0的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2)100的规定:个原则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0.(3)1的规定:把0到100提成100等份,每一份为1.3.温度计()工作原理:运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2)种类按用途分:实验室用温度计、医用温度计、寒暑表。按测温物质分: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3)使用措施 选: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用合适量程的温度计。放: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足接触。等:温度计在被测液体中,稳定后来再读数。读: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相平。记:精确记录数据和单位。4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叫做物

12、态变化。5.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需要吸取热量。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要放出热量。(2)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非晶体物质举例海波、冰、食盐、水晶、明矾、萘、多种金属松香、玻璃、蜂蜡、沥青熔点和凝固点有无熔化过程吸取热量,温度不变吸取热量,温度升高凝固过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放出热量,温度减少熔化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吸取热量凝固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吸热放出热量图像(3)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它的凝固点是相似的,不同晶体熔点(凝固点)不同。晶体中如果有杂质也会使它的熔点(凝固点)减少。例如冬天下雪后,在大桥桥面上的雪上洒些盐,盐可以使雪水

13、的凝固点减少,避免桥面结冰,保证行车安全。()熔点和凝固点也是固态、液态、同液共存时的温度。6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汽化是一种吸热过程.汽化的方式:蒸发和沸腾。(1)蒸发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蒸发,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温度的高下、液体表面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制冷作用:液体蒸发时要从周边的物体(或自身)中吸取热量,使周边的物体和自身温度减少。()沸腾特点:沸腾是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步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减少)

14、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7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是一种放热过程。(1)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措施减少温度: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压缩体积:在一定条件下,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2)液化现象是热气体遇冷形成的。例如烧水做饭时会看到盖子上方冒出大量“白气”,有人误觉得这是水蒸气,其实水蒸气和空气同样,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无色透明气体,我们看到的“白气”是热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升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叫升华.升华是吸热过程.常用的升华现象:冬天,室外湿衣服中的水会结成冰,但冰冻的衣服也会干;固态碘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汽;放在衣服里的樟脑球不见了;用久的灯泡的灯丝变细了。.凝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叫凝华.凝华是放热过程。常用的凝华现象:冬天,寒冷的上午,室外的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冰花的形成。10.水的多种形态名称状态形成过程雨液态液化 熔化雾液态液化露液态液化冰固态凝固霜固态凝华雪固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