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教师资格-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35(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9979891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教师资格-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35(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教师资格-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35(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2教师资格-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35(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2教师资格-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35(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2教师资格-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35(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教师资格-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35(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教师资格-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35(附答案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教师资格-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附答案解析)1. 问答题:阅读案例,回答问题。某老师在现代京剧的欣赏课教学中,导入时,播放聆听了李玉刚新贵妃醉酒(5分钟)。接下来从唱腔方面和整体音乐特征方面开始介绍现代京剧与古代京剧的不同(35分钟)。最后部分,老师播放雄心壮志冲云天和家住安源请同学们听辨(5分钟)。问题: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分析林老师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答案: 本题解析:(1)这是一个问题案例。 (2)对案例中林老师的做法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虽然,该老师在导入环节能播放流行歌曲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从而吸引同学

2、们的注意力,做到了新课标理念中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但是,该老师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用了35分钟来介绍现代京剧与古代京剧的不同,显然违背了新课标理念中的“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理念。(3)该老师应该继续保持良好的做法,但也应该遵循“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的理念,请同学们聆听、探究歌曲的情绪以及表达的内涵。2. 问答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对下面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片段进行 评析(7 分),并说明理由(8 分)。【课题名称】昆曲牡丹亭游园【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教学内容】牡丹亭游园之【皂罗袍】片段【主要目标】体验昆曲牡丹亭游园中的【皂罗袍】片段的唱词

3、、唱腔、身段及意境,总结昆曲的主要特点和审美特征;了解昆曲的发展状况,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其他目标略)【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片段】(一)回顾寻梦春秋六百年(前略)3.介绍牡丹亭的剧情。4.板书课题牡丹亭游园之【皂罗袍】。答案: 本题解析:此教学设计总体上来说比较好,在设置上存在一些闪光点,同时也有不足之处。 闪光点: (1)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符合教学目标要求,教学内容比较充实,教师能够由浅入深进行安排,使学生体 验到昆曲的美妙之处,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教学过程符合“弘扬民族音乐”的基本理念。教师让学生朗诵歌词、感知旋律特点、唱腔特色,总结昆曲 的表演特征等,使学

4、生了解和热爱祖国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3)教学过程符合“重视音乐实践”的基本理念。教师注重学生的实践,让学生学唱、模仿、体验昆曲“歌舞 一体”的表演,不仅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实践,更加强了音乐与其他学科的综合。 不足之处: 该课例在课堂一开始采用回顾的方式进入课堂,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学生之前学过的知识,但是回顾并介绍牡 丹亭剧情用时较长,无法直接快速地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忽略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以 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的基本理念。 改进建议: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采用播放视频、音频或直接讲解背景故事的方式,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在短时间内快速 激发学生的学习

5、兴趣。3. 问答题:案例:在音乐欣赏模块的教学中,音乐教师带领学生赏析印象派音乐,教师选取了几首有代表性的印象派音乐作品,边听边讲。教师讲得绘声绘色,学生听了一首又一首,当听到德彪西的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时,教师发现学生们都低着头,各忙各的。问其原因,一同学站起来回答说:“没有歌词,不知道讲的是什么,像催眠曲,听起来想睡觉。”针对此现象,教师该采取怎样的措施?答案: 本题解析:教师要注重课堂设计、导入要新颖、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还要注意学习形式的多样化。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生学习音乐鉴赏,主要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及对音乐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增进学

6、生音乐文化素养。在教授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方法,不要将知识点讲得过于深奥、晦涩难懂。在学习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时,可结合学生熟悉的钢琴曲土耳其进行曲等进行对比学习,从而发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色。虽然是鉴赏课,教师仍要注重音乐活动的丰富性。时下的一些流行音乐歌词浅显、旋律朗朗上口,教师不妨借鉴,在聆听曲目的同时,引导学生根据旋律填入自己认为合适的歌词。这样也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 问答题:案例:在某中学音乐课堂上,黄老师演唱歌曲小白菜导入新课,学生们学习歌曲的热情非常高。在欣赏辛德勒的名单的音乐作品的同时,黄老师边弹边唱,带领学生体会作品传递的悲伤的情绪。当黄老师提问

7、大家是否感到了作品的悲伤的时候只有一个学生小声地说了句:“感 觉不到。”黄老师并没有理会,而是继续进行课堂教学。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综合上述教学的片段,简述自己的观点。答案: 本题解析:此案例既有优点又有不足,但总的来说这是一个问题案例。 (1)优点:在上课之初,教师演唱小白菜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兴趣,这符合课程标准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理念。缺点:授课过程中面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该教师并没有予以理会而是继续授课。该教师的这种做法违背了课程标准中“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性发展”的理念(2)改进建议在真正的授课中该教师这种以学生兴趣为动力并积极引导学生

8、的课堂教学方式是值得学习的。但人与人之间的审美观念是不一样的如果在课堂中遇到学生有个性化的意见教师不应该不予理会而应该贯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课程理念,真正将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此案例中当学生提出不同看法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应该从多角度不同的方面来欣赏作品,去体会作品向我们传达的情感。5. 问答题:在一节爵士乐鉴赏课上,黄老师说:“今天这节课的内容就是观看爵士乐大师阿姆斯特朗的传记片,了解他的生平事迹。”然后老师开始播放相关视频。这期间,老师发现杨同学一直低着头,询问后得知,他已经看过这部片子,且从小学习萨克斯管,课上低着头是在看自己正在练的爵士曲谱。于是黄老师对全

9、班说道:“有些同学不要觉得自己音乐很厉害就可以不认真上课,这将严重影响你的期末成绩!” 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分析黄老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7 分),并提出改进建议(8分)。答案: 本题解析:案例中该教师的做法不合理。 (1)该教师的做法违背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基本理念。普通高中 音乐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每个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普通高中 音乐课的教学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主要的位置。案例 中, 教师忽视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储备,仅仅只

10、关注到自身的授课安排,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形成。 (2)该教师的做法违背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的基本理念。兴趣 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感受音乐、用音乐美化和丰富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 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根据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 式, 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持久而稳定的兴趣和爱好。案例中,该教师虽播放了相关视频,但没有引导学生发现音 乐要素,深入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同时,对于学生已学知识没有及时进行关注,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没有从学生 的兴趣点出发进行教学。 改进建议:

11、 (1)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多了解学生心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课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 验,让该同学将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对爵士乐的了解进行分 享,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又能 够培养其个性发展。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引导学生聆听歌曲,感受爵士乐的特点并进行讨论、总结,从而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6. 问答题: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7分),并提出改进建议(8分)。【课程名称】海的百态【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教学内容】欣赏海的百态【主要目标】通过聆听和感受,体验不同音乐作品

12、对“海”的表现。(其他目标略)【教学过程片段】一、导入阶段(略)二、展开阶段:新课教学1.欣赏(1)观赏油画九级浪和浮世绘神奈川冲浪里。(2)师问:大海里的风景是怎样的?生答:有时安静,有时狂暴.(3)师:各种状态下的大海还可以用不同的音乐表现出来。 聆听肖邦的钢琴练习曲Op.25-No.12,听赏德彪西的交响音画大海片段。 (4)介绍作曲家。 聆听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片段。 (5)讲解大海的创作背景-受到浮世绘的影响。 2.编创 (1)形体动作的编创练习 全班分成5个小组,利用形体动作、表情神态等方式,根据大海的不同音响效果,在课上分组练习表现大海的不同状态;组内分角色扮演海浪、海鸥、风、船.(

13、2)对白、旁白、配音的编创练习每组1人负责诵读旁白,如普希金的诗大海等;其他学生进行音效配音,如风声、海浪声等。(3)整体编创的练习与表演各组将上述两部分内容整合,进行编创排练,然后分组表演。 三、小结 (后略)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鉴赏课的教学过程的分析。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分析此题时要从教学过程是否符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行分析。7. 问答题:依据义务教育音

14、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八年级教学内容:洪湖水,浪打浪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10分)(2)确定教学难点。(10分)(3)针对教学目标与难点,设定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15分)答案: 本题解析: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歌曲洪湖水,浪打浪,感受旋律浓郁的地区风情,体会根据地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洪湖鱼米香的一片好光景。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热爱家乡、热爱人民、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崇高情感。【过程与方法目标】完整而充分地聆听歌曲,在参与学唱的过程中,适当地运用比较、探讨、合作等方法,学会以小组合作、互助的形式进行歌曲的演唱,培养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能背唱歌曲的第一段歌词,并能用情绪饱满、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整首歌曲。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情感丰富、情绪饱满地演唱歌曲。【难点】124、34/4拍的转换。2体会装饰音在演唱中的作用,并能准确地演唱装饰音所在的乐句。三、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人新课用多媒体分别给学生播放歌剧洪湖水,浪打浪、舞剧丝路花雨、话剧雷雨的片段,引导学生分辨哪部作品是歌剧,其理由是什么?(讨论发言)总结:洪湖水,浪打浪是歌剧作品,因为歌剧是以唱为主的艺术形式,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