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者声音失控的成因及后果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9970353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歌唱者声音失控的成因及后果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歌唱者声音失控的成因及后果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歌唱者声音失控的成因及后果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歌唱者声音失控的成因及后果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歌唱者声音失控的成因及后果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歌唱者声音失控的成因及后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歌唱者声音失控的成因及后果(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歌唱者声音失控的成因及后果作者:于贵祥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一、歌唱者声音失控的成因及其后果焦虑心理是导致声乐表演者声音失控的主要因素。当声乐表演者在演唱时神经过度紧张,不能自我控制,产生慌乱,无所适从的状态,并出现声音颤抖、节奏不稳、跑调走音,尤其是高音出现破裂现象都是焦虑歌唱心理造成的失控引起的。法国指挥家沙里蒙什曾讲述自己在创作初期指挥音乐会的情景,他说:“当我走上舞台时,我总有这样一种感觉,我仿佛觉得自己是在穿过一片浓密的大雾一样,我感到头重脚轻,好像地球引力已经对我失去了效用,我仿佛是在一个梦幻里的大海上浮动一样我好像既没有听到音乐,

2、也没有看到听众。”百度百科释义:“失控,是起控制作用的感觉器官失去控制能力,使人的心里不受控制,情感不能自持。”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感觉到潜在的某种不可控的负面结果产生,或模糊的威胁、危险出现时,而又预料难以应付,就会触发焦虑心态的产生,进而造成失控。一般情况下,紧张反映可能是适宜的、积极的,人们需要适度的精神紧张,因为这是人们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年意大利指挥家阿尔图尔托斯卡尼尼在告别舞台之前,他在跟一个优秀的年轻歌唱家谈话时说:“站在你面前的这个老头已经紧张了六十多年了”。韩国女高音曹秀美在年月日上海音乐厅演唱格利埃尔的女高音协奏曲后说:“这首曲子的难度太大了,我第一次演唱时很紧张,这是第三

3、次演唱,才觉得轻松了些。”运动心理学提示我们,恰当的紧张度能使人注意力集中,增强思维敏捷度和反映能力,对工作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有着相当大的正面意义。而过度的紧张则会造成注意力分散,引起动作反应迟缓,使思维能力下降,成为工作和学习正常效度的阻碍。因过度的紧张干扰了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沙里蒙什所述现象正是这一心理问题的反映。由此可见,适宜的紧张情绪能提高歌唱者良好的声音控制能力,过度的紧张会抑制歌唱者的声音控制能力,形成焦虑的歌唱心态。在歌唱技巧训练的学习过程中,音区的渐次上行迫使声门的阻气力度不断加大,使施加在人体肌肉上的压力传导到神经系统,因长时间的不适应,造成了焦虑歌唱心态的形成,

4、进而表现出声音失控。音高的出现伴随着紧张、忧虑、烦恼、恐惧、焦急等情绪,自然无法良好掌控歌唱。长期的焦虑心态在歌唱的处理上就会表现出跑调、失声等失控现象。虽说焦虑的表现与遗传素质、心理成熟水平、身体健康状况及个体人格特质、家庭、社会及工作与学习的环境状态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但不可否认,失控现象是一个长期不良环境积累的结果。就声乐学习来看,首先是物质环境累积,进而导致心理环境累积。歌唱失控就这样形成了。对于声乐学习者来说,歌唱是脑、身、心全方位协调运动的结果,沈湘在他的书中写到“一个好的歌唱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头脑思想、智力;第二是心情感;第三是身嗓子,即歌唱乐器。”一个成熟的歌唱家必须

5、经过长期的艰苦训练和大量的舞台磨砺才能锤炼出思想、情感与嗓音即歌唱乐器的步调一致。每一次演出或比赛的成功,都会为声乐表演者带来精神的愉悦和发声技术的巩固,无数次良性过程的叠加,他便拥有了良好的歌唱技巧与自信,向成熟的歌唱家靠近了。然而,事物发展规律的运行轨迹不会总是向着一个方向运行,波折在所难免。世纪上半叶最杰出的歌剧歌唱家吉利,是意大利美声唱法最伟大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自传中我们能清晰地探寻到他的成长之路,当他学有所成夺得了一系列歌唱比赛的大奖因而获得第一次歌剧首演时(这预示着他的歌剧生涯的开始,是否顺利起步在此一举),在这种巨大的精神重压下,他没能把多年建立的良好歌唱状态表现出来,书中写

6、道:“在所有的排练中,降我都唱的轻松自如,自己感到很有把握,但在彩排时我退步了。闭元音还好,但在降前我突然犹豫了,我头一次感到我有些紧张。”因过度紧张而导致的失控使得他在首场演出中没有勇气演唱高音降,而不得不演唱。其后很长时间才越过这一障碍。可见,当重大的演出或者比赛来临,歌唱者在高压下出乎意料地错失高音等关键技术,并因此严重影响了比赛成绩或演唱效果,其表现与事件重大意义间的严重倒挂,在心理上形成了巨大的阴影,以至在以后的歌唱活动中,每当进行带有这一技术动作的演唱时,就会产生失控现象,继而担心其他的地方出现问题,由此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在其表演过程中,歌唱心理常常被高度焦虑的情绪所控制现象,形

7、成失控焦虑再失控的恶性循环现象。运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失控现象是焦虑情绪所伴随的身体方面的紧张造成的。当声乐表演者肌肉紧张超出了生理的适宜程度之后,肌体的高度紧张以及思想的混乱就变得不可避免,影响歌唱效果可想而知。歌剧大师吉利的学习过程可谓一帆风顺,然而,当决定一生的压力向他袭来,他亦难以承受,最终导致歌唱运动失衡。由此可见,失控现象是声乐表演者两种不同心理博弈的结果:一是演唱过程中因为过分紧张变得缩手缩脚、无所适从,即心理焦虑导致的声音失控使其退缩不前,没有信心完成歌曲演唱。但作为声乐表演现象的舞台特质来说,这种退缩又被完成音乐的需要和艺术家的表现欲所阻止。使得声乐表演过程在两种完全相反的神经

8、反应之间相互抑制下运行,结果就好像一个骑手在快马加鞭的同时却紧紧地勒住马儿的缰绳,跑不快也停不下来,无法进行顺畅的协调运动。这样的结果就意味着机械运动出现了紊乱,使看似强大的多年技术积累顷刻间荡然无存。事实上,声乐表演者在其一生的歌唱道路上时常要面对演出出现状况现象,看似风光的表象下,各自怀揣着历经坎坷的心路历程。就一般意义来说,歌唱者声音失控是正常的、经常的。重要的是,找到问题的原因并加以解决,使得演唱的生理与心理的能力得到锤炼和提升,歌唱良好控制成为常态。因此,在讨论失控成因这一命题的时候,我们是以学习方向正确,即在一切学习顺利的境况下而产生失控的现象。解决的好就会增加前进的动力,反之会成为学习道路上的绊脚石,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毁掉前程。而错误的学习过程将直接导致紧张过度,声音失控的恶果,这样的声乐学习者只有开始,在还没来得及很好地登到表演舞台之前就已经倒下了,对声乐学习者来说,这是熟悉的凄凉风景甚或是悲剧性的自传。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