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池提升泵操作规程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9910337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9.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节池提升泵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调节池提升泵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调节池提升泵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调节池提升泵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调节池提升泵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调节池提升泵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节池提升泵操作规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业资料:调节池提升泵操作规程单位:部门:日期:年月 日第1页共9页调节池提升泵操作规程1. 启动前1)提升泵的开启根据系统水量来判断,并根据生化工艺段水量变化 来调整泵出口阀门开关量。2)应检查各螺栓连接完好程度;3)检查轴承中间润滑油是否足够、干净;4)检查连轴器位置的油是否足够;5)检查出水阀、压力表及真空表的旋塞阀是否处于合适位置;6)然后进行盘车,检查水泵内及电机内有无不正常的现象(例如转 动零件松脱后卡住、杂物堵塞、泵内冻结、填料过紧或过松、轴承缺油 及轴弯曲变形等问题);7)确认供配电系统是否完好,泵体及配线电缆密闭性是否完好;8)启动前,工作人员不要离各种机械太近,以免发生事故

2、。2. 运行中1)操作时,必须两人在场,一人操作,一人观察。在操作人员和观 察人员共同确认启或停后,操作人员即可合闸,按启或停按扭;2)观察员检查各仪表工作是否正常、稳定。电流表上的读数是否超 过电机的额定电流,扬程表上的读数是否在正常范围内,电流和压力过 大过小,都应及时停车进行检查;3)检查流量计上指示的数是否正常;4)检查泵与电机轴承的温度,轴承升温,一般不得超过环境温度的 3040C,最高不超过75C。无温度计时,可用手摸,稍触即烫时应及 时停车检查;5)注意油环,不要让他自由随同泵轴转动,随时听机组声响是否正 常;6)定期记录水泵的流量、扬程、电流、电压、功率因素等有关技术 数据,严

3、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 停泵时,运行人员务必到现场操作,注意是否有水锤现象,若有,则要及时 上报。操作结束后,检查、确认设备完好后,方可离开现场。调试安全管理规定一、总则1.1为了加强机组调试试运期间的安全管理,防止出现出于责任不 清、管理不到位而造成人身和设备事故,特定制此规定。1.2本规定适用于山东电建二公司调试公司参与调试、运行的所有 项目,指导所有从事现场调试人员事故防范和安全管理。1.3本安全管理规定适用于从单体调试开始到分系统调试、整套启 动和168小时满负荷试运结束(300MW以下机组完成72+24小时试运、 国外项目完成可靠性运行)为止的全过程。二、一般安全要

4、求2.1机组从安装到单体调试、分系统调试、整体启动调试试运、各 项性能试验、完成168小时试运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每个阶段性工作之 间都应办理验收签证手续,各阶段不遗留设备安全隐患,遗留问题要有 记录,以防责任不清。2.2设备单体调试试运前,必须经过安装验收合格。不得将安装缺 陷带到调试阶段。单体调试试用前设备的名称、编号、介质流向、转动 方向等临时性标示清楚并符合规定。2.3分系统试运后设备的消缺、维护、检修等工作应办理工作票, 执行工作票制度,工作票中要求的设备、阀门的停送电,必须经过就地 检查核实符合停送电要求,并无交叉作业后,方可办理停送电手续,严 禁口头联系停送电。2.4电气设备带电后

5、,现场应有明显已带电的警示或标识,要作好 施工设备与带电的安全隔离。2.5电气设备首次受电、转动设备首次启停、重要辅机启停,操作 前由安装单位派专业人员现场旁站,以备处理紧急情况。2.6较复杂的系统调试,容易引发人身和设备事故的或危险性较大 的操作或试验,工作前应有完善和符合实际情况的安全技术措施,同时 由技术负责单位进行技术交底。2.7机组整套启动调试试运前,所有压力容器、固定安装的特种工 器具(如:天车、电梯、电动葫芦等),应经劳动部门验收合格并签证 后方可允许使用。2.8机组整套启动调试试运前,所有消防设施应经消防部门验收合 格并签证后方可允许使用,全部消防设施应投入使用。2.9对于调试

6、期间的重要操作以及暂时不能处理的设备系统缺陷等 要做好事故预想和制定反事故措施。三、现场安全管理规定3.1现场整洁无杂物、无妨碍调试的临时施工措施。3.2现场照明充足并符合要求。3.3现场无易燃、易爆和危险品存放。3.4现场安全设施规范,符合要求,无遗留的沟、坑、孔、洞,活 动型盖板有防止错位措施并加以固定。3.5现场安全标识规范齐全并符合要求。现场使用的临时电源规范 可靠,并符合安全性评价要求。3.6所有电缆孔洞、盘台孔洞必须严密封堵,并符合防火要求。3.7现场消防设施符合要求并投入使用,消防器材充足并满足现场 需要,机组整套启动时专职消防人员应在现场待命。3.8现场执行“通行证”制度,严格

7、控制人员数量,与调试试运无 关的人员不准进入调试试运现场,调试试运人员应佩带“通行证”。3.9现场应设保卫人员维护现场工作秩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调试 试运现场,以防止造成误动,误碰或误入带电区域而发生意外事故。3.10现场应配置专职安全监察人员,负责调试试运安全监督工作。3.11现场的通讯设施工作可靠,满足现场要求。3.12现场调试试运所需的仪器、仪表等工器具、安全工器具、防 护用品、备品备件等准备齐全,满足现场要求3.13根据调试现场需要,应按安规规定设置临时围栏。3.14现场 紧急避险、紧急撤离的双向通道、楼梯间,不应有障碍物堵塞,门不能 加锁,满足紧急避险和撤离的需要。四、调试期间配电室

8、安全管理规定4.1厂用带电后,6KV、380V、直流配电室不准随便进入,因工作 需要进入配电室,必须办理工作许可证并进行登记。4.2厂用受电及母线室(配电室)带电后,由运行人员负责高低压母线室(配电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施工单位人员需进入工作时,应办 理登记手续。4.3进入母线室(配电室)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 程、公司的有关规章制度的规定,严禁吸烟,随时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发现违章者值班人员有权制止,必要时将违章者驱逐出母线室(配电 室),并通知其单位。4.4进入高低压配电室的所有电缆孔洞都已用阻燃材料封堵严密并 符合防火要求。4.5高低压配电室的房门钥匙根据调试进度和工作安排,带电

9、后的 配电室钥匙由运行人员保管,未带电的配电室钥匙由施工单位保管,随 着带电的进行,逐步交由运行人员保管。五、电气设备停、送电工作管理制度5.1从厂用系统带电开始,电气操作应由两人进行,设备停、送电 操作工作按照工作分工由运行人员承担,由调试单位和建设单位监护指 导。5.2电气操作应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执行唱票复诵制度。严禁漏 项、跳项、添项、倒项操作。5.3调试期间需要设备停、送电时,属于运行单位管理的设备,应 严格按照设备停、送电联系制度执行。申请单位必须填写试运设备停送 电联络单,由工作负责人填写,由试运指挥部的专责人批准,运行人员 审核、登记、执行。属于施工单位管理的的设备(现场的临时

10、施工电源), 也必须有严格的联系制度。试运设备停、送电联络单的内容必须填写完 整、字迹清楚,否则运行人员有权拒绝受理,影响工作由填写联络单的 人员负责。5.4 一张停、送电联络单,只能填写需要停、送电的一台设备,多 台设备需要同时进行停、送电工作的必须分别填写联络单,不能重复及 合并使用。5.5设备停、送电操作必须严格执行公司的工作票、操作票管理制 度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5.6停送电联络单必须写清楚停、送电执行人的名字;停送电工作 执行完毕后,运行负责人必须注明停送电完毕时间。5.7在工作票未终结前,由于调试、试转、试加电压等工作,需要 对电气设备停、送电时,应填写试运设备停、送电联

11、络单,交给运行值 班人员,运行值班人员(许可人)接到停、送电单后,应征得所有与被 停送电设备相关工作票负责人的同意,并在停、送电票上签署意见后, 工作许可人在检查核实无造成人身和设备损伤危险的情况下,方可对设 备进行停、送电操作。5.8下列操作可以不用操作票,但应详细记录操作时间和内容。5.8.1事故处理5.8.2拉合开关的单一操作。5.8.3拉开一组接地刀闸或拆除全厂仅有的一组接地线。六、调试试运期间治安、保卫、消防安全管理规定6.1调试试运期间的治安、保卫、消防安全管理,依照“谁主管、 谁负责,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开展工作。6.2现场应加强保卫值班工作,做好重要设备、重要部位24小时 不

12、间断值勤守护。(如各主要通道、受电的配电室门口等地点)6.3现场实行“通行证”制度,严格限制无关人员进入调试试运现 场,维护现场工作秩序。6.4重点防火部位和防火区域,如:充油设备,充氢设备、油区、 制氢站、发电机及充氢设备周围、电缆夹层、配电室、控制室、电子设 备室、蓄电池室、制粉系统、输煤系统等部位动火时,须办理动火工作 票并作好防火措施。6.5从锅炉第一次点火到整套启动试运过程,专职消防人员应到现 场值勤,消防队应处于戒备状态,消防车应到现场待命。6.6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由施工单位具体负责,现场的消防设施应全 部正常投运,现场消防器材的配备应符合要求,数量应充足,满足现场 需要。6.7做好重点防火部位及重要设备安装部位的防火方案和火灾扑救 方案,做到既能迅速控制和扑灭火情,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设备。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9页共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