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详细解析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9877985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详细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详细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详细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详细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详细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详细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详细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语 文(本试卷共有四大题,28小题,共6页。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含17题,共20分) 1写一手漂亮的汉字,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还从侧面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请将下面的句子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2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粳米(jng) 喑哑(yn) 翩跹(xin) 锲而不舍(q) B锃亮(zng) 狡黠(xi) 蓦然(m) 一蹴而就(c) C皈依(gu) 龋齿(y) 荏苒(rn) 同仇敌忾(ki) D租赁(ln) 肄业(y) 斡旋(w) 刚愎自用(b)

2、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2分) A相关部门认为,只用一个办法解决所有问题是不可行的,要在考察后因地制宜地解决。 B学校合唱团的同学们正严阵以待,迎接“红歌传唱”大赛的到来。 C犯下重罪的她销声匿迹了十几年,可终究是逃不过法律的制裁。 D法官对案情的分析明察秋毫,不冤枉一个好人,也决不放过一个坏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2012年伦敦奥运会世界各地吸引了9000万人次前往观看。 B人生是无法回头再来的,然而做每件事都要细心谨慎、小心翼翼。 C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许多代表指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发展成本过高已成为城市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3、D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 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本次奥运会的金、银、铜奖牌是由英国艺术家大卫沃特金森设计的,奖牌的直径为85毫米,重量高达400克。 2011年7月28日,在伦敦奥运会倒计时1周年活动上,伦敦奥运会当局在特拉法加广场发布了2012伦敦奥运会的奖牌设计。 奖牌的另一面则完全由设计师发挥,沃特金森启用了较为大胆的抽象设计,背面正中刻着伦敦奥运会“2012标志”。 在女神上方印着的是本届奥运会主办城市伦敦以及主办年份“2012”,当然不能少了代表奥林匹克的五环标志。 由于受到奥运会规则所限,奖牌设计其中一面必须刻

4、有希腊女神耐克,这被指是象征着胜利和奥林匹克精神的体现。 而旁边则有纵横交错的线条组成,据说这象征着伦敦城市跳动的脉搏,而在奖牌的正中还有一条蜿蜒的泰晤士河。 A. B. C. D. 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2分) A.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追忆了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理想主义光芒的小说,小说人物刻画以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日记、格言警句等。 C.汤姆索亚历险记一书中“洞中历险”一节,是全书最为精彩的部分,它充分突出了人在征服自然和社会过程中的艰苦。 D

5、.作家茅盾的作品有子夜、白杨礼赞等,茅盾文学奖是中国第一次设立的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山河破碎风飘絮, 。(2)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出师表中表现整理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 。 (4)李商隐的无题中 , 一句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现在也用来歌颂无私奉献精神。 (5)关注民生,不仅是当今领导人心中的大事,也是古代诗人胸怀的情感。请写出古诗中同情劳动人民的一联佳句 , 。 二、语文综合运用(含8 10题,共6分) 2012年7月15日,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新增30

6、00多条新词汇,这使其再次成为焦点。为此,学校开展了“用好工具书,学好汉语”的活动。 8翻开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一股“网络风”扑面而来,用一句话总结,就是热词很“给力”。这些流行词和新词汇包括:给力、山寨、醉驾、首付、月光族、拼车、廉租房等,涉及社会各方面,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2分) 请你参照示例,对下列任意一个新词汇做简要解释。 示例:自驾游属于自助旅游的一种类型,是有别于传统的集体参团旅游的一种新的旅游形态。 宅 月光族 粉丝 微博 9.针对现代汉语词典这一部具有典范性和权威性的词典收纳网络新词的现象,你有何见解?请你谈谈你的看法。(2分) 10.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有关“狼”字的成语进行了

7、介绍,其中有“狼狈为奸”、“狼吞虎咽”、“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等,请你从以上成语中分析“狼”这一动物给人们留下的印象。(2分) 三、阅读(本大题含1127小题,共44分) (一)品读下面这首诗词,按要求完成1112题。(共4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1.下列选项中,对本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行路难抒写诗人世路艰险、功业难建的苦闷心情。 B“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体现出

8、理想与现实再一次困扰着诗人的内心。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以山川的险阻比喻世路的艰难。 D“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写诗人因酒后内心欣喜而表现出来的动作神态。 12.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直以来为世人称赞,请从语言方面对这一诗句进行简要分析。(2分) (二)阅读文章,完成 1316 题。(共 9 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

9、,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3.下列加点字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 虽乘奔御风,不能疾也 B又何间焉 / 时时而间进 C既加冠 / 既 克 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14.用现代

10、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1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2分) 16从曹刿的观点来看,你认为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722 题。(共 16分) 未来时装的”科技牌” 一些来自科学家的新奇点子正在影响着人们的穿着,影响着时尚业的发展。据预测,未来十年,科学元素将越来越多地进入时装设计的领域,传统的服装整理工艺将面临挑战, 服装将成为一种带有感应功能的“皮肤”,这是服装“智能化”的开端。想像一下,当你走进一个房间,你的服装会马上修改相应的参数,从而使你在新的环境中依然感觉良好,这样的服装已经不再是天

11、方夜谭了。科学家们相信,他们能为人们提供这样一种“智能”的衣服,它们能感应环境的变化,根据冷热程度调节服装的温度,尤其是纳米科技应用到时尚领域后,服装的智能化趋势将会更为明显。从长远看,环境的气味,温度,颜色,质地和声音都能通过智能的调节来满足人们对舒适度的要求。 科学家研制智能服装的目的主要是让服装通过散发气味给穿着者带来好心情。英国时装设计师珍妮蒂洛森认为,气味具有提神作用,能影响人的行为,产生愉悦心情,勾起美好回忆。所以她在服装面料中嵌入了一些能散发气味的细小管子,这些管子又连接着一些生物传感器,他们能测量穿着者的心率、脉搏和体温,并由此激发气味装置散发不同效果的气味。例如,这种衣服会及

12、时发出有镇定作用的香气,帮助人们平静下来,还能释放诸如薄荷之类的气味以缓解哮喘等症状。当然,这种衣服更能散发各种令人感觉愉悦的香气,例如,鲜花、咖啡和食物的香气等。有趣的是,它们还能将某些美好的气味记录下来以供日后复制。因为嗅觉是人类最原始的感觉,气味最能勾起人们美好的回忆,所以这种服装也能将亲人的气息,某种特定地点的气息重新散发出来。科学家相信,这个过程有助于帮助老人找到自己的住所或忆起某个熟人的名字 现在的人们经常随身携带各种需要充电的小设备,如手机、音乐播放器等,假若衣服能为这些东西供电那真是太方便了。科学家预计,也许再过10年,人们便能在商店里买到这种衣服了,因为他们已经开发出了可以产

13、生能量的织物,这种织物能从穿着者的运动中获取能量并转化成电能,其工作的原理和人动手表差不多。澳大利亚科学家正在用另一种方法研制能发电的衣服,即使用压电体材料整理这种衣服,来达到发电的目的。压电体是一种奇妙的“智能材料”,通常是晶体和陶瓷。假若给压电体施加电场,它们的物理特性就会发生变化;假若给这种材料施以一定的压力,它们便能将压力转化成电能。压电体的这种特性非常诱人。科学家们正是利用了压电体的这种特性,通过人体与衣服、衣服与衣服之间的压力来让服装产生电能。他们首先研制了供士兵们使用的发电服装,因为穿上这种服装,士兵们就等于背上了一个电池,既能为设备发电,又减轻了携带物的重量。 科学家表示,这种

14、技术将最终商业化,它将转变成一种既舒适而又凉爽的民用服装。为了在市场上获得成功,这种衣服必须大幅度减轻重量,最后变得比毛衣还要轻,但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也许5年之后,发电服装看上去就无异于一件普通的服装了。 17.“能散发气味的衣服还不算新奇,能发电的衣服才更有用武之地” 是一个从选文中摘录下来的段落,请问这个段落应该放回选文哪两个段落之间?(2分) 18.文章第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19.第段中加点的词“也许”可以去掉吗?请说明理由。(3分) 20.文中介绍的两种科技时装分别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3分) 21.服装“智能化”让我们对未来的时装充满着无限的向往,那么除了文中所说的服装具有的“智能”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