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系统管理制度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984449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法系统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执法系统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执法系统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执法系统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执法系统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执法系统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法系统管理制度(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治新建煤业有限公司执法系统管理制度二一三年安全监管执法与决策支持系统管理制度目 录安全监管执法与决策支持系统管理制度2目 录2前 言3执法网系统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3执法网系统值班人员岗位责任制4执法网系统值班制度6执法网系统技术资料管理制度7执法网系统运行管理制度8执法网系统定期检修制度9执法网系统异常上报制度10执法网系统设备管理制度11前 言执法网系统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加大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监管力度,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利用煤炭专网作为传输途径建立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煤炭产量监测系统、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由煤矿至集团、市、省煤矿监管部门的同一平台联网、实现数据综合利用

2、、对煤矿安全生产进行网络监管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煤矿安全监管执法与决策支持系统使用与管理办法文件精神,为了规范我矿执法网系统的建设、管理、使用和维护,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其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特制定本制度。执法网系统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一、执法网系统领导组: 组 长:裴伟龙 副组长:雷海斌 成 员:监控指挥中心全部值机人员二、执法网系统岗位职责: 1、机电矿长:对煤矿执法网系统运行负全面领导责任。 2、监控主任:对执法网系统运行负主要领导责任。 7、执法网系统值班员:负责及时填写和更新煤矿基础数据和矿图;认真监视执法网终端显示的各种信息,通过执法网终端接收上级煤炭

3、监管部门下达的监管指令,上报监管指令的处理结果。做好当班运行记录,打印有关报表。实行24小时不间断值班制度。 8、其他岗位人员:根据我矿相关管理规定履行岗位职责。 执法网系统值班人员岗位责任制1、矿井执法网系统操作员工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市煤炭工业局关于执法网系统的管理的文件精神,严格按要求操作和运行系统。 2、对执法网系统的安全运行负全面管理责任,精通业务,坚守岗位,精心操作系统。 3、负责执法网系统数据信息的真实、及时传达,并及时向矿调度汇报运行情况和存在问题。 4、负责对上级部门下达的指令及时通知矿调度及有关负责人,并及时反馈处理意见。 5、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汇报。 及时完成上级主管部门

4、和矿调度布置的其它工作。 6、按岗位工作要求,认真填好各种记录报表,保证真实有效。 7、及时向矿调度反馈执法网系统信息。 8、严禁脱岗、睡岗和做与本岗无关的事情。 9、持证上岗,统一着装,文明操作,热情工作。 执法网系统值班制度一、 值班人员是当日值班室的第一责任人,必须认真履行职责。二、 值班人员在值班期间要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保证机房24小时值班,应及时填写和更新煤矿基础数据和矿图;认真监视执法网终端显示的各种信息,通过执法网终端接收上级煤炭监管部门下达的监管指令,上报监管指令的处理结果。及时填写系统运行日志、按规定处理各种报表、认真填写交班记录,履行签字手续,发现问题及时汇报。三、执

5、法网系统不得与互联网(Internet)联接,任何人不得在专用于执法网的服务器上运行与系统无关的任何程序。四、 值班人员在值班期间要保持机房与操作平台整洁卫生,闲杂人员不准进入机房。五、值班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并持相关部门颁发的上岗证。六、值班人员在值班期间必须严格执行异常情况报告制度。执法网系统技术资料管理制度1、建立建全执法网系统的技术档案,并进行分类管理妥善保存。2、对系统采取定期检查发现的故障以及处理的情况必须进行详细登记备查。3、对所有收集的技术资料必须真实、可靠,便于指导今后的工作。4、技术资料管理人员必须是经过专业培训合格的人员方能上岗。5、各类技术资料档案一律不准销毁,否则,给予

6、当事人按情节轻重进行经济上的处罚并开除离矿。6、系统技术档案资料的查阅,必须履行借阅手续,外单位因工作需要查阅资料,须经矿领导批准后借阅。执法网系统运行管理制度1、系统应定期进行巡视和检查,发现故障及时处理并填写故障登记表。2、掌握有关执法网系统操作方法,建立健全各类台帐和记录报表,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经培训合格方可持证上机操作。3、监控中心应24小时值班,认真填写设备进行使用和使用记录,由有关负责人审批签字。4、若遇到异常情况或报警信息后,值班员应立即通知值班领导,值班领导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记录备案。5、系统的历史数据应妥善保存,对执法网系统的数据进行备份,备份数据保存不少于2年。6、系统值

7、班人员每班都要对运行情况作好详细记录,对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煤炭产量监测系统、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等系统上传的各种配置数据、实时数据、报警数据及系统异常数据的接收和处理。若失职影响正常生产秩序按规定给予经济处罚,并开除离矿。执法网系统定期检修制度1、系统维护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发现故障及时查明原因立即向调度室报告并及时进行处理,同时填写故障登记表。做好维护工作。保证执法网系统24小时正常可靠运行。2、网络出现故障后要积极组织抢修,并将发生故障的时间、现象、原因及处理方法、恢复时间等做好记录,同时向上级监管部门报告。3、对于软件故障的处理,按照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安全网络系统”软件维护管理办法(

8、晋煤办调发【2011】132号)执行。4、遇到异常情况或报警讯息后,值班人员立即通知值班领导,值班领导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记录备案。5、系统管理人员应根据需要分级设置密码,操作人员应按照各自的权限进行工作,不得越级操作。执法网系统的各类设置和参数,未经许可不得变更。执法网系统异常上报制度系统操作人员必须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当煤矿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发生故障时,应按以下规定执行。1、当煤矿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发生故障时,必须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并通知有关部门立即处理。2、在故障期间必须有安全措施,并将实施情况记录在册。3、在故障发生后,应积极组织抢修,尽快恢复正常。并将发生故障时间、现象、原因、

9、处理办法、恢复时间等做好记录。4、当煤矿安全执法网系统发生故障时,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超过1小时应向县级主管部门报告,超过4小时应向市(地)主管部门报告,超过8小时应向省局主管部门报告。5、坚持煤矿安全执法网系统故障上报制度,否则视为系统无故障停止运行,要按规定对值班人员进行处罚。设备管理制度1、系统设备、设施确定专人负责,经常进行维护保养,保持设备、设施的完好无损。2、系统设备保管和存储要规范化,要有相应规格的框架存放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做到帐、物、卡相符合。注意防尘、防潮、防磁、防震、防火、防盗。3、系统设备、设施的安装于验收必须按照说明书及安全规程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验收安装。4、系

10、统设备、设施在使用前必须按照说明书要求及相关技术规范,编制安全操作规章和技术规章。5、要加强设备及设施的宣传保护,对蓄意破坏检测监控设备者要严加处理。6、严格遵守设备使用管理制度。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搞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保持设备及使用场所的整洁卫生。7、系统设备是专用设备,应由专人保管使用。8、要建立设备器材及资料登记薄,详细记录设备器材的名称、型号、数量、性能、启用时间,使用和维护、更新情况,对设备器材每半年清查核对一次,如有遗缺,要及时查明原因,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执法网系统操作员操作规程一、 系统登录: 在服务器名上输入本地服务器的地址xymy及密码xymy123456.如

11、访问的是数据库及其它服务器,请输入该服务器的网络IP地址,输入完后,请检查您输入的服务器名,数据库名、用户名称和连接密码是否正确,点击“确定”系统连接数据库成功。二、 开启前接班后检查准备1、 班前准备 上班前值机员应对各类报表及当班情况进行检查询问,对当班重点问题及当前处理异常做全面了解,并检查系统运行正常。2、 交接班监控员应提前半个小时岗位交接班,在交接班时,当班人员应将本班系统存在问题向接班人认真交代清楚,并对遗留问题处理情况进行记录汇报,使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处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三、 班中要求1、 文明作业衣冠整洁,随身携带上岗证,文明用语,接听电话用普通话,态度和善,待人友好。2、

12、 检查线路运行情况 接班后认真检查各种线路连接情况,要保持线路连接牢固,发现线路连接问题立即通知有关人员进行处理。四、 认真履行岗位职责1、 认真学习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文件规定,会处理日常机房的主机故障,并负责打印规定的报表。2、 必须严格执行手接手交接班制度和填报签名制度。3、 雷雨天气,防止雷击设备,打雷较严重时,立即请示分管领导停电,熟悉停送电秩序。停电顺序是主机、显示器、打印机、等外围设备、不间断稳压电源、配电柜电源。送电顺序是配电柜电源、不间断稳压电源、显示器、打印机等外围设备、主机。送电前应将所有设备的电源开关置于停电位置,严禁带负荷送电。4、 进入机房要穿工作服,不得将带磁性和带静电的材料、绒线和有灰尘的物品带进机房,保持设备无尘、干净。5、 上班时间严禁干与工作无关的事,严禁脱岗、假报、瞒报、不报、漏报。6、 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主管领导和调度室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