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学生物必修1第一、二章教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9814406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3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中学生物必修1第一、二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实验中学生物必修1第一、二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实验中学生物必修1第一、二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实验中学生物必修1第一、二章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实验中学生物必修1第一、二章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中学生物必修1第一、二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中学生物必修1第一、二章教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子与细胞第一章 走进细胞 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教材分析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圈中的生物尽管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但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并且有的生物就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即使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也必须依赖活细胞生活。因此,从宏观的生物圈逐级深入到微观的细胞,有利于学生用全局的、系统的观点来认识生物界。同时,从细胞到生物圈这些生命系统的各个结构层次,是本模块和其他模块将要逐一研究和学习的内容。本节的教学重点是:(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本节的教学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结合多媒体演示,引导学生观察、阅读,通过质疑讨论

2、、反馈矫正、归纳、总结的方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基础上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3初步学会分析生物学知识素材过程与方法:体验从生活实例中去探求知识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课时安排:1课时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关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这一观点,是为深入学习细胞的知识作铺垫,属了解水平。教材通过事例从几个方面提供资料让学生进行分析,因此,该内容的教学目标定为“举例说出”。在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只有种群和群落是学生没有学习过的,这些结构层次都属于基本概念,因此需要理解学习。不仅理解生命系统的这些结构层次的含义,

3、还应理解这些结构层次是层层相依,紧密相联的,同时,还应初步理解生命系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教学目标定为“举例说明”。在分析组成生命系统的多层次关系的基础上,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二、教学设计思路三、教学实施的程序 教学内容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问题探讨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2003年春夏之交,非典型性肺炎在我国流行爆发,部分城市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产、商场停业的现象,很多与非典患者共同工作和生活的人被隔离在家。为什么人们对非典型性肺炎这么恐惧呢?这是因为它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死率,而这一切都是由SARS病毒造成的。教师播放与SARS病毒有关的录像,也可展示S

4、ARS病毒的结构示意图、SARS患者肺部的X光照片,等等。提问:1.结合初中所学病毒的知识,谈谈你所了解的SARS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2.SARS病毒具有怎样的结构?它是怎样生活和繁殖的?3.SARS病毒主要侵害了人体哪些部位的细胞?4.如果离开了活细胞,病毒能够很好地生活和繁殖吗?总结: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贮存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这就是病毒的生活和繁殖。SARS病毒主要侵害人的肺部细胞,使人发生呼吸困难而死亡。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表现生命现象。除病毒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

5、成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呢?教师呈现资料分析中的实例和图例进行分析。1.针对实例1,教师可以设问:(1)草履虫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还有哪些生物体的结构与草履虫相似?(2)这些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生活,也应该具有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这些基本特征是什么呢?2.针对实例2,教师可以设问:与草履虫相比,人是多细胞的高等生物,人的生命是从什么细胞开始的?(受精卵)总结:人的生殖细胞是精子和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受精卵是新生命的开始;人的发育其本质是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由此可见,多细胞的高等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也离不开细胞。3.针对实例3,教师可

6、以设问:(1)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至少需要哪些细胞的参与?(2)我们现在的学习活动,又有哪些细胞的参与呢?4.针对实例4,教师采取的策略为:教师介绍艾滋病病毒的相关知识,指出艾滋病病毒是一种攻击人体的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受到破坏的病毒,从而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体的某一种细胞受到损害,也会影响该种生物的生命活动,甚至导致其死亡。提问:除艾滋病外,你还能举出特定的细胞受到损害导致疾病的例子吗?教师展示小儿麻痹症患者及相关的脊髓细胞受到损害的图片。教师总结上面的四个实例,指出这四个实例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这一基本事实。另外,生命活动还有赖于生物体周围的环境,

7、依靠环境提供物质和能量(构成生物体的细胞也是生活在一个液体环境中)。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图1-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生命系统分为哪几个层次?它们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什么?(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2.请说出除种群和群落之外的其他几个层次的生命系统的概念。(教师简单举例说明什么是种群和群落,例如,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鲤鱼就是一个种群,而这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就构成了一个群落。)3.请尽量列举除教材中呈现的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这4个生命系统例子外,其他的具体例子。例如,细胞这个系统,除教材提到的心肌细胞外,还有骨骼肌细胞、平滑肌细胞、

8、神经细胞、血细胞,等等。4.你是怎样理解细胞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层次的?(比细胞再小的结构层次,如分子、原子,不可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5.请以一个人,一棵松树或一只草履虫为例,列出生命系统的不同层次。教师可以呈现教学策略中的表格,引导学生填表。6.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具体的生命系统,这说明了什么呢?(越高等的生物其生命系统越复杂,而低等生物则比较简单。由此说明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总结:由上可知,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从最小的细胞开始,到最大的系统生物圈,尽管生命系统复杂多样,大小不同,但它们层层相依,紧密联系,都离不开细胞这一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本模块的学习,我们

9、就从细胞这一基本的生命系统开始。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病毒的知识、观察图片,并根据已有的社会经验回答。学生阅读实例,观察图示。结合生物的基本特征自由回答,也可以举例回答。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回答。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回答。可以先让学生简单介绍所了解的艾滋病的知识。学生根据图片和社会经验回答。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总结。让学生尝试举例说明什么是种群和群落。学生讨论填表。考查学生初中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从社会生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病毒的生活和繁殖离不开活细胞这一基本事实。由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转入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考查和帮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知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强调单细

10、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有其共性,即都离不开细胞这一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从多细胞生物人也是从一个细胞(即受精卵)开始的这一事实,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与学习活动相联系,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艾滋病病毒攻击人的淋巴细胞的知识较深,学生不宜深入学习。从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理解生命系统的层次,同时理解生命系统的复杂多样。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四、教学中的其他问题及对策本节教材涉及较多的初中知识,同时,由于时间相隔较长而容易遗忘,因此,本节教学除完成知识上的教学目标之外,还具有熟悉学生,了解学生,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基于

11、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尽量帮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知识,对相关知识进行补充和拓展。二是不要仅仅拘泥于具体的知识,还应该引导学生从系统的角度看待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以及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三是要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及时调整问题的难度和教学策略,并注意教师列举的事例应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热点相联系,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 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新课程标准高一生物第1章第2节的内容,在学习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认识到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但这个基本单位到底有些什么样的特点及共性却还是一个比

12、较模糊的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细胞的性质有更深的了解。同时,也为日后学习细胞中的各种成分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是本册书中承上启下的关键内容。2.课时安排:本内容安排为1课时,重在研究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及细胞学说的内容。教学中注重比较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的能力,培养学生讨论交流的合作意识。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怎样使用高倍显微镜 显微镜的使用贯穿于整个生物学习的过程中,本课是学生进入高中生物学习后第一次使用显微镜,所以要把基础打好。 分清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这是细胞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特殊体现。 细胞学说的内容。这是学好本册的基础。教学难点:

13、区分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这是一个化抽象为具体的过程,需要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充分理解什么是细胞学说。这是一个高度概括的内容,引导学生用“开拓、继承、修正、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一理论。二 教法分析1.学情分析考虑到高一的学生情况比较特殊:在初中的时候已经学过相关的知识,但是由于初三一年都没有接触,难免会遗忘。而这又只是高中生物的第二节课,学生还未能投入生物课程的学习中,针对这个情况,本课将采取学生动手操作、教师以图片、模型展示,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唤起学生的记忆,从而更利于知识的巩固。2.教学方法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和顺应,

14、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以转换和发展。结合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将采用讲解讨论相结合,学生动手操作、交流练习互穿插的活动课形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创设和谐、愉悦的环境及辅以适当的引导。同时,利用多媒体形象动态的演示功能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以提高课堂效益。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与联系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2.能力目标: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3.情感目标: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激起同学们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培养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及从生活中发现问题

15、的敏锐视角。四 教学方法诱导启发;阅读思考;讨论交流。五 教具准备 显微镜、多媒体课件六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结合课本上的问题探讨进行:展示多种细胞图片(结合课本P7,添加学生感兴趣的一些图片) 讨论:(1)请说出上图各表示的是什么细胞?它们共同的结构有哪些? 神经细胞、红细胞和白细胞、正在分裂的植物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洋葱表皮细胞等。 它们都含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植物细胞有细胞壁。(2)你能从中举出一两个例子,说说造成细胞不同形态结构的原因吗? 在生物体内所处的位置不同,功能也不同,这是细胞分化的结果。板书标题一 观察细胞学生自学,回忆使用初中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教师示范,师生一起学习1.有关显微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