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赣榆县智贤中学高中语文 第1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4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9758418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赣榆县智贤中学高中语文 第1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江苏赣榆县智贤中学高中语文 第1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赣榆县智贤中学高中语文 第1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赣榆县智贤中学高中语文 第1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全文,能说出马克思为历史科学、为无产阶级所作的巨大贡献。2.揣摩本篇悼词的语言,体会语言中悲痛深沉的感情。 3.学习马克思坚定、无私地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崇高精神。【学习过程】(一) 自主学习介绍文体本文是一篇悼词。悼词是在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在结构上一般分三部分:开头(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身份和职务。);主体(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及生者对其功绩的评价。)结尾(表达对死者的悼念之情。) 走近作者 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1844年9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相见。从此“这两位朋友的毕生工作,就成了他们的共同的事业”。从1870年以

2、后,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住在伦敦,“他们两人始终过着充满紧张工作的共同的精神活动”。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特殊的运动规律,他的最伟大的著作资本论就是这方面研究的结晶。作为马克思完成伟大事业的终身战友的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出色地完成了资本论第二、三卷的整理、出版工作,卓越地领导了国际工人运动,直至1895年8月5日因病逝世。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在马克思之后,“恩格斯是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导师”。 一、 品读全文,夯实基础。 1.给加点字注音,并要求读准字音。 悼词( ) 肤浅( )

3、不可估量( ) 纷繁芜杂( ) 嫉恨( ) 诬蔑( ) 豁然开朗( ) 衷心喜悦( ) 诽谤( ) 诅咒( ) 卓有成效( )2.解释下列词语。浅尝辄止:坚韧不拔:卓有成效:永垂不朽:繁芜丛杂:豁然开朗:(二) 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回答问题。先把全文划分层次,并概括每个部分的含义。 语段品读,回答问题。 1.在第一段中,对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说得非常详细。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点拨:重点把握“两点三刻”“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还不到两分钟”等这些词汇。) 2.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是从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两个方面评论了马克思一生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请同学结合文本回答具体有哪些贡献?(C级) 3.分析下面两句话,感受马克思的无私品德。(C级)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点拨: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 而我可以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点拨:解释清楚敌人与私敌的含义。) 当堂训练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悼念(do) 空白(kng) 肤浅(f) 豁然开朗(hu)B.嫉恨(j) 意识(sh)驱逐(zh)卓有成效(zhu)C.诽谤(fi) 诅咒(zhu) 立即(j) 衷心爱戴(zhng)D.闭塞(s) 估量(ling)勒令(l) 纷繁芜杂(w)【学习反思】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