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施工_应急处理预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9757422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电线路施工_应急处理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输电线路施工_应急处理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输电线路施工_应急处理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输电线路施工_应急处理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输电线路施工_应急处理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电线路施工_应急处理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电线路施工_应急处理预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范文 范例 学习 指导编制依据及特点为保证施工生产作业场所发生紧急情况和突发事故时,实施有效应急控制,使其造成的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令,并结合本项目部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应急预案。一、原则和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消除一切事故隐患,确保全员健康安全二、目的本应急预案的目的是说明本工程应急救援组织具有的资源和运作的方法,以处理发生因紧急情况和突发情况时减少事故损失,保障施工人员和附近居民的健康与安全。三、范围和适用性当本工程发生以下紧急情况时,立即启动本工程应急预案四、应急预案依据的法律、法规1、安全生产法2、职业病防治法3、消防法4、关于特大安全

2、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6、其他法律、法规7、地方政府法规(略)线路安装工程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一、预防控制措施1. 安装、拆除前设计、施工单位要勘察好现场,安装、拆除线路跨越的其它电力线路、通信线路、铁路、公路等,要与主管部门取得联系,办理手续,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如搭设可靠的跨越架,将跨越的电力线路停电并将导线、通讯线落地等)。 2.线路安装、拆除工作,所跨越的电力线路也必须停电,在停电线路两端验电、挂接地线。凡有可能送电到停电线路的分歧线也要挂接地线,若有感应电压反映在停电线路上时,应加挂接地线。 3.在同杆塔架设的多回线路,一回停电、另一回有电,在停电的电路上

3、安装、拆除导线时,安全距离不得小于规定的要求。表1 在带电杆塔上工作与带电线路最小的安全距离电压等级(KV)安全距离(M)电压等级(KV)安全距离(M)10及以下0.71542.0020351.002203.00441.203304.00601101.505005.00导线安装、拆除时与另一回带电线路相交叉或接近,其安全距离不得小表2要求表2 邻近或交叉其他电力线路工作的安全距离电压等级(KV)安全距离(M)电压等级(KV)安全距离(M)10及以下1.01542204.0035(2044)2.503305.0060110 3.05006.00 4.安装、拆除导线时应在耐张杆的受力反方向打好临时

4、拉线,临时拉线的地锚设置时应开好“马道”。拆除导线所使用的设备、工器具应检查合格,不合格的严禁使用。5.松、紧导线前应将直线杆的立瓶打开,并将导线放入滑车内,并将滑车门关好。导线拆除工作要设专人指挥、统一信号,拆除较长线路时应有保障信号畅通的对讲机或红白信号旗,松线工作应缓慢进行,严禁采用突然剪断导线的做法松线。回收旧线时,要防止导线端头的线夹及中间接头在过房屋及树木时有卡挂现象。6.使用吊车组立、拆除电杆,要专人指挥,统一信号。电杆拆除前应先检查电杆的埋深情况后将电杆的石条挖出,冬季要将电杆周围冬层打开后再行拔杆。冬季吊车在斜坡上作业时,支腿要与地面水平接触。吊车组立、拆除电杆不得过载作业,

5、吊扣最大允许负载要满足被吊物的重量。7.特殊地段使吊车无法靠近,使用抱杆拆除电杆的,人字抱杆稍径不得小于100mm,两抱杆夹角不得大于30,抱杆立起后抱杆平面垂直方向打好临时拉线,两抱杆的底端要放在挖好的坑内,吊杆的吊点不得超出抱杆外面所使用的滑轮,钢丝绳不得超负荷作业。使用单腿抱杆拆除电杆时,最少应设三面拉线固定抱杆,抱杆下端应用100mm1000mm角铁钎子8铁线固定,与被拆除的电杆距离不得小于300mm,起吊电杆时应缓慢进行,钢丝绳吃力后要检查各部临时拉线情况。除指定的指挥人员外其余作业人员必须远离1.2倍杆高的距离以外,电杆的头部应设临时拉绳,防止电杆随意转动。8.铁塔电杆安装、拆除前

6、应编制具体的安全措施,并经专责工程师、主管生产领导及安全部门审核方可实施。9.铁塔拆除应自上而下进行,采取分段分解拆除,先拆辅材,后拆主材,塔上作业人员应绑安全带,系安全要防止系在准备拆除的塔材上。拆除时要两端对应进行,互相配合,防止“铡刀”伤人,对已锈蚀的螺丝不得强行松动,要用螺丝松动剂,所有拆除的塔材应用长绳传递,不得乱扔,除正常工作需要的人员进入塔内,其余人员应在塔外或远离被拆塔材的垂直下方。二、人员伤害应急预案和事故响应措施1.编制目的 在异常、事故发生和紧急情况下,尤其是火灾、辐射、人员伤亡等重大事故发生时,能够采取迅速反应措施和救援措施, 以控制、减少职业危害和伤害。2.编制依据:

7、预防事故措施方面依据电力生产危险点预测及预控、危害辩识与风险评价清单、重大风险因素及其控制计划清单、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及现场的实际情况,现场急救部分依据现场触电急救和创伤急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3.当现场发生上述事故时,为使各部门形成救助联动,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将危急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结合公司工程特点特制定本应急预案。三、应急程序:1.发生上述事故后,发现者应立即通知抢救小组,在接到事故现场有关人员报告后,凡在现场的领导小组成员必须立即奔赴事故现场并在第一时间内采取急救措施,做好现场保卫工作,保护好现场并负责调查事故。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减轻伤情,减

8、少痛苦,并根据伤情需要,迅速联系“120”急救及相关医疗部门,使伤员尽早得到专业医疗单位的救治。 2.迅速确定伤员伤情,防止伤情恶化。发现受伤人员有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在现场就地抢救。对伤员进行止血、包扎、转移搬运伤员、处理急救外伤等。3.通讯组接到事故现场有关人员报告后,应立即用快速方法向公司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取得支持。 4.救护人员到达现场时,首先应立即与救护负责人取得联系并交待现场有关情况,然后协助救护人员进行抢救。 四、人身轻伤事件应急预案实施 1.轻微伤: 停止伤者的工作;实施简易处置;伤势为创口时,迅速将伤者送往医疗室救治;需要一定处置才能走行时,电话通知救护

9、人员赶赴现场;伤情难以确定时,由救护人员或根据伤者意见决定是否转市级医院治疗; 2.轻伤: 立即停止伤者的工作;实施简易处置;伤势为创口时,迅速将伤者送往医疗室救治;需要一定处置才能走行时,电话通知救护人员赶赴现场;出现非重伤任一条件的骨折及器官、四肢伤害或伤情难以确定时,由救护人员决定或根据伤者意见转市级医院救治;运输组,应在5分钟之内安排好救援车辆,并立即赶往出事地点。在确保安全、不盲目快速的原则下,车速可不受限速规定限制。 五、人身重伤事件应急预案实施处置、汇报程序 1.救助伤者;停止他人及伤者工作,保护事故现场,防止他人进入;电话要求救护人员赶赴事发地点实施紧急救治;由救护人员作出伤势

10、诊断或根据伤者意见作出送市级医院决定;通讯组迅速向公司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汇报,要求事故现场拍照和事故调查。2.做好事故的调查和处理等善后工作。六、应急准备1.保持对内、对外通讯畅通,网络、办公电话、应急小组人员的无线通讯要随时保持良好。2.施工现场备用急救必要的用具和药品,以便伤员可以得到应急救治。3.与建设单位保持良好的联络,随时可取得协助。4.救护小组人员要掌握基本急救知识,事故突发后可以使伤员得到第一时间恰当救护。七、上述事故的应对及预案的启动与结束 1.报告制度:事故发生后,通讯组应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公司有关部门及主管领导,主管领导应及时报告将情况报告国家相关安监部门。严禁隐瞒、谎报。

11、2.本预案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3.现场作业人员应配合医疗人员做好受伤人员的紧急救护工作,各部门人员应做好现场的保护、拍照、事故调查等善后工作。4.现场的事故处理工作完毕后,应急行动也宣告结束。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随即展开。八、事故响应措施1.施工现场发生了人身伤害事故,立即抢救伤员,保护事故现场,报告项目部。2.现场应急救援人员通过目测或语言交流确定受伤人员的伤害程度,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现场的紧急救护,然后立即拨打“120”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3.创伤急救的基本要求3.1创伤急救原则上是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或污染。需要送医院救治的,应在立即做好保护伤员的措施

12、后再送医院救治。3.2抢救前先使伤员安静躺平,判断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序,如有无出血、骨折和休克等。3.3体表出血时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过多而休克。外观无伤,但呈休克状态、神志不清或昏迷者,要考虑胸腹部内脏或脑部受伤的可能性。3.4为防止伤口感染,应用清洁布片覆盖。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伤口,更不得在伤口内填塞任何东西或随便用药。3.5搬运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腰部束在担架上,防止跌下。平地搬运伤员时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密面容伤员,防止伤情突变。4.止血处理 4.1指压止血法。根据动脉沿肢体的体表投影,以手指、手掌或拳头用力压迫伤口的血管近心端,以达到临时止

13、血的目的。4.1.1一侧头顶出血,可用食指或拇指压迫同侧耳前方搏动点进行止血。4.1.2一侧颜面部出血,可用食指或拇指压迫同侧下颌骨下缘,下颌角前方3cm处进行止血。4.1.3一侧头面部出血,可用拇指或其他四指压迫同侧气管与胸锁乳突之间进行止血。4.1.4肩腋部出血,可用拇指压迫同侧锁骨中窝中部的搏动点进行止血。4.1.5前臂出血,可用拇指或其他四指压迫上臂内侧二头肌的内侧沟处的搏动点进行止血。4.1.6手部出血,互救时可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横纹稍上处内外侧的各一搏动点进行止血。4.1.7大腿以下出血,自救时可用双手拇指重叠用力压迫大腿上端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的一个强大的搏动点进行止血。互救时,

14、可用手掌压迫,另一手压在其上进行止血。5.伤口渗血处理,用比伤口稍大的消毒纱布数层覆盖伤口,然后进行包扎。若包扎后仍有较多渗血,可再加绷带适当加压止血。6.伤口大出血处理。伤口出血呈喷射状或涌出鲜红血液时,按出血部位不同,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出血点上方(近心端),使血流中断,并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以减少出血量。7.用止血带或弹性较好的布带等止血时,应先用柔软布片、毛巾或伤员的衣袖等数层垫在止血带下面,以左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持止血带的头端,将长的尾端绕肢体一圈,然后用左手食指、中指夹住尾端后,将尾端从止血带下拉过,由另一缘牵出,使之成为一个活结,如需放松止血带,只需将尾部拉出即可。8.对四肢动

15、脉出血,用绷带或三角巾勒紧止血时,可在伤口上部用绷带或三角巾叠成带状或用就便器材勒紧止血。方法是:第一道绑扎做垫,第二道压在第一道上面勒紧,如有可能,尚可在出血伤口近心端的动脉上放一个敷料或纸卷作垫,而后勒紧止血。9.用止血带或弹性较好的布带等止血或用绷带和三角巾勒紧止血,止血以刚使肢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上肢每60min,下肢每80 min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 min。开始扎紧与每次放松的时间均应书面标明在止血带旁。扎紧时间不宜超过4h。不要在上臂中1/3处和胭窝下使用止血带,以免损伤神经。若放松时观察已无大出血可暂停使用。严禁用电线、铁丝、绳等作止血等作用。10.高处坠落、撞击、挤压可能使胸腹内脏破裂出血,此时伤员虽然外观无出血,但常表现面色苍白、脉搏细弱、气促、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烦躁不安静,甚至出现神志不清等休克状态,应迅速将伤员躺平,抬高下肢,保持温暖,速送医院救治。若送院途中时间较长,可给伤员饮用少量糖盐水。11.骨折急救处理11.1肢体骨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