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测绘类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9745278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测绘类专业教学模式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测绘类专业教学模式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测绘类专业教学模式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析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测绘类专业教学模式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析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测绘类专业教学模式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测绘类专业教学模式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测绘类专业教学模式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测绘类专业教学形式研究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本科教育测绘类专业教学形式论文摘要:分析高职教育改革中100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立中涉及测绘类专业建立的成功经历,结合本科教育改革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的重点改革内容,比拟两类高校中测绘类专业教学形式的特点、优势和优势,总结两种教学形式的区别和联络,从而提出测绘类专业教学形式改革的一些建议。我国的高等教育,本科教育以培养学术型、研究型和设计型学生为主要目的,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的。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开展,“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立方案工程的成功验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纲要2022-2022年提

2、出的本科院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重大改革工程的启动,反映出高校培养人才的类型和质量才是检验办学宗旨和质量的主要标志,也是国家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缩影。那么,如何进步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细化到各个学校、各个专业,其表现形式为:采用何种有效的教学形式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创新才能和理论才能,最后转化为推动科技开展的技术支撑力和动力。教学形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构造框架和活动程序,不同教学形式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效劳的。1与教学形式相适应,必须具备实现教学目的的各项条件,而且必需要经过“实验或“理论环节,在获得“好评根底上,才能定型且逐步推广,在推广过程中要

3、根据出现的问题调整或修订,因此,教学形式是动态的,而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开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广泛普及和应用,教学条件的科技含量进步了,教学形式也将日趋现代化,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形式必然向重“学为主的教学形式开展。1以测绘类专业教学形式为例,我们分析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教学形式的不同,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立的成功经历和拟推出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培养目的为主要内容,研究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测绘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形式,将对促进测绘类专业教学改革和进步教学程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高职院校测绘类专业教学形式分析高职院校测绘类专业主要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效劳于工、矿类企业单位

4、测绘消费工程的高级技工。围绕就业导向,高职院校在测绘类专业教学过程中充分与产业相结合,形成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形式。在教学中,主要表达在制定相应制度、措施时让企业深度参与,在教学指导、实习指导、教材指导、评价指导、人才需求指导、专业布局指导等多方面让行业组织进入,探究出了“引企入校、“办校进厂、“企业办校、“校办企业、“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多样化的校企合作实现方式。2,3加强校企合作内涵建立,鼓励学校和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技能教室,共同培养老师,共同开发教材,共建产品技术研发中心等。总结三年的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立成果,看到测绘类专业的教学形式总体上实行学校与企业两地培

5、养、理论课堂与理论现场结合、老师与企业行业工程师或技术员轮流任导师、学生在仿真或真实的测绘工程中学习测量相关知识;另外打乱常规的学期学习制度,施行灵敏的学分制等措施、制度,保证学生的学习就是“零间隔 的就业的就业教育。现将其概括如下:1.校内理论知识学习和阶段真实或仿真实训学生在校内完成根底测量知识学习,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完成相应测量工程的设计、施测方法的学习,练习使用不同种类测量仪器并到达要求的纯熟程度后,以企业消费工程为依托,在仿真或真实环境中完成不同测量工程的各工序训练。2.毕业顶岗实习对于高危环境下的测量工作,设置校内仿真实训场完成实习,在学生纯熟程度到

6、达要求后,到签订的合作企业或拟就业单位的相应岗位上由现场人员负责培养,完成顶岗实习。同时学生融入企业,承受企业文化熏陶,提早完成学生到员工身份的适应和角色转换,这种直接面向就业、岗位才能培养的教学形式,显然非常利于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也会非常受用人单位的欢送。二、本科院校测绘类专业教学形式分析测绘学科理论、仪器、软件的开展,要求测绘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根底知识、较强的理论才能,还必须有一定创新才能,才能适应快速开展的测绘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国家施行的“卓越工程师方案就是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才能的工程技术人才、可以满足将来开展需要、可以适应和引领将来工程技术开展方向的工程师,具备工程理论才

7、能、创新才能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这样的培养要求,显然仅靠高校是培养不出来的,这是由卓越方案的特点:4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才能和创新才能决定的。本科院校测绘类专业教学形式一般采用一定课时的课堂理论教学和课堂实验教学,最后安排4周或2周左右的课程实习或设计。从一学期20周的教学任务、开设3-4门专业课的实际开课情况来看,每门课程理论课时与理论课时比例大多达不到11,教学环节中有限的理论课堂时间势必会影响学生理论才能的高质量培养。本科院校测绘类专业教学活动中的优势是注重培养学生系统的知识链,注重学科根底理论知识的培养,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更

8、新,注重及时将新技术、新方法融入课堂,存在的缺乏是教学活动中只有学生、老师,较少有企业的参与。近年来,由于根底测绘工作的需要,高校也承当着国家或城市测绘工作的一些任务,学校走产学研结合的开展道路,使得局部老师和学生有时机参与一些横向或纵向的科研工程,但是涉及人员较少,另外实实在在的测绘工程并未走向课堂,案例教学也仅限于老师的口述或是电脑屏幕的显示,而不同任课老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程度也制约了学生可以看到仿真型的作业场景,这是本科院校测绘类专业教学中易被忽略的地方。三、两种教学形式的比拟与结果分析在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立的三年期满之后,全社会都看到了企业、学校结合办学的宏大优势和由此带来的双赢结局,

9、也给高校教学形式改革带来了难得的开展时机,国家施行的“卓越工程师方案在相关的政策、制度保障下,本科院校的办学也将走与企业结合、引入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面向企业、适应国际化企业开展需求的人才的办学道路,这与示范高职院校建立中的校企合作有异曲同工之处。同时,本科院校较高职院校来说,具备更为丰富的师资资源、科研条件,这些将会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企业的深度参与将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较快转化,对于学校和企业来说是互惠互利的事情。因此,本科院校测绘类专业必须抓住机遇,以施行“卓越工程师方案为契机,改变人才培养的形式,着重培养可以适应社会和行业开展的厚基储理论才能强、有创新才能的测绘工

10、程师后备人才。就测绘类专业毕业生来讲,高职院校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的差距日渐缩小,随着示范高职院校建立的成功推进,这些获得资助的院校拥有了先进的硬件设备,而计算机、外语、电子图书等配套的教学资源的引进,特别是质量工程建立的成果,使得学生的学习领域已大幅扩展,他们的综合素质在不断进步。如今,国家推行“卓越工程师方案,将把本科院校学生的才能定位拔高了一个级别,要以培养具备创新才能的高程度人才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开展,详细到一个专业来讲,就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的探究。高职院校测绘类专业教学形式中关于学生理论才能培养和校企合作的经历,完全可以融入本科院校测绘类专业的教学中,而本科院校较好的人文教育资源、各种

11、类型的技能大赛、设计大赛、进步表现才能和沟通才能的各种组织活动,高职院校可以学习,有利于进步学生的综合素质。四、完毕语高职或本科院校测绘专业的毕业生,在工、矿类企事业单位中,从事着关乎消费平安的重要工作,用测量的准确数据为消费和平安提供保障。为缩短学生毕业和就业的过渡期,高校培养的学生必须适应行业、企业对人才理论才能、创新才能的高要求,就必须最终落实到教学形式的变革,用理论验证一种教学形式的成功与否,因此不管是高职院校推行的“国家高职骨干院校建立方案还是本科院校的“卓越工程师方案,都需要在现有的较为优秀教学形式根底上继续探究前进。参考文献:1张义高.从教学形式角度讨论西方经济学教学质量问题d.贵阳:贵州师范学院,2022:6.2靖泉,熊丽华.高职院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形式的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2022,(1):67-68.3曾华,张海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形式的特征及施行途径j.教育探究,2022,(3):77-78.4教育部启动施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将来,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中国大学教学,2022,(7):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