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染疫鸡尸静态堆肥的建立与效果评价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9744819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处理染疫鸡尸静态堆肥的建立与效果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处理染疫鸡尸静态堆肥的建立与效果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处理染疫鸡尸静态堆肥的建立与效果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处理染疫鸡尸静态堆肥的建立与效果评价(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处理染疫鸡尸静态堆肥的建立与效果评价本研究建造处理人工感染弱毒禽流感病毒的静态堆肥体系,优化堆肥建制, 考查病原微生物的灭活规律以及鸡尸的降解速率,评价利用堆肥技术处理染疫鸡 尸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在2009年和2010年先后分别以鸡粪、木屑和鸡尸和牛粪、 稻草、鸡尸建立静态堆肥体系,各持续40天。堆制期间检测温度和堆料pH值、含水量和C/N。在2009年第一次小型堆肥 中,以鸡粪原发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模式病原微生物,检测在堆肥发酵 过程中的数量变化。2010年优化堆料及堆肥的建造方法后,建立第二次中型鸡尸堆肥。以H9亚 型禽流感病毒攻毒的鸡,模拟禽流感爆发后病死或扑杀的染疫鸡尸,使用R

2、RT PCR 检测堆制过程中禽流感病毒RNA的降解情况。检测两次堆肥中原发微生物的数量变化。分别检测并分析两次堆制过程中鸡 肉样本湿重变化,提取总DNA,使用荧光定量方法检测总DNA的降解情况,使用 Real-time PCR方法扩增鸡源线粒体DNA,检测扩增片段的降解情况。比较优化前后,微生物数量和鸡尸发酵效率的变化。2009年堆体40cm深度 处于第9天超过45C,第35天达到最高温度53.2C。经优化后,2010年堆肥40cm深度处温度于在堆肥发酵1天后超过50C,并保 持了 7天,最高温度57.5C。原发大肠菌群数量在堆制开始后迅速下降,并在40 天堆制中,数量水平始终低于1.0log

3、10CFU/g。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堆制开始后数量缓慢下降,于第4天降至2.4 + 0.1log10CFU/g,并在第40天完全灭活。禽流感病毒RNA第2天即可减少3log10, 第12天的样本检测不到其存在。2009年堆肥40天堆制期间,鸡尸样本湿重减少594.4%,总DNA由19.43 + 2.8ng/p l降至1.40.3ng/ l,减少93%,鸡源线粒体GH片段由7.59 0.14log10copies/g 降至 5.200.03loglo copies/g,减少超过 99%。同在第 4 天,优化后的堆肥体系鸡尸湿重和基因组降解效率比优化前分别高出 153%(P<0.05)和 62%(P<0.01),第 8 天时分别高出 93%(P<0.05)和 17%。研究表明两次堆肥系均能够有效灭活堆料中病原微生物并且有效降解鸡尸, 并且优化堆料后,堆肥体系能够达到更高的温度并且持续更长的高温时间,同时 更迅速降解鸡肉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