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沥青混凝土行业发展困境的探索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9740470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出沥青混凝土行业发展困境的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走出沥青混凝土行业发展困境的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走出沥青混凝土行业发展困境的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走出沥青混凝土行业发展困境的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走出沥青混凝土行业发展困境的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出沥青混凝土行业发展困境的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出沥青混凝土行业发展困境的探索(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出沥青混凝土行业发展困境的探索-南京同力公司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举措南京同力路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徐庆平【摘要】:僧多粥少,企业一、当前建设市场形势和展望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南京市全面实施转型发 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经过多年的城市建设 高投入,南京市“一城三区”的城市战略格局已经形成,城市 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配套建成。而随着城市建设高潮起伏不 断,南京市目前已拥有沥青混凝土生产企业十多家,在建设 体量逐渐减少的市政工程建设中,僧多粥少,低价竞争的情 况普遍存在,多数沥青混凝土生产企业面临着生存和发展危 机。2011年7月南京市将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着 力推进科

2、技创新型经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城乡统筹 发展,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品 质城市,有效彰显故都文化特色、人文绿都特色。为此,作 为生产施工对资源、环境有一定影响的沥青混凝土施工企业 如何能在建设任务不足、资源环境约束的情况下,走出困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二、南京市政施工企业规模现况目前,从事南京市政工程施工的地方企业有227家,其 中具有市政一级资质的施工企业18家,市政二级资质施工 企业有70家,市政三级资质施工企业有139家;另外,南 京沥青厂有16家,规模较大的具有2台以上拌合楼的企业 有10家,80%为民营企业。在南京市政建设市场还活跃着

3、十 多家中铁、中建、中隧、中冶等实力强大的部属特级企业。 南京建设市场十分开放,对地方企业无保护政策,工程招投 标全面放开,已实现网上远程招标,阳光操作。任务不足、 竞争激烈、风险增大,大多数地方企业面临着三、同力公司的发展回顾和现状同力公司前身为南京市市政工程总公司沥青厂,建厂40 多年。在计划经济年代曾经是南京市唯一一家从事沥青混凝 土生产施工的企业,有着骄人的业绩。2000年剥离市政总公 司,成立同力路桥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多年来,主要以 沥青生产、摊铺施工为主,经营生产模式单一。2004年后开 始涉入市政工程施工行业,2007年获得国家市政工程施工总 承包一级资质,注册资金6051万

4、元,固定资产近3亿元。近 几年完成产值情况如下表:2006年-2010年总产值一览表年份总产值2006 年2.0亿兀(其中沥青砼35万吨,产值约1亿兀)2007 年3.39亿元(其中沥青砼32万吨,产值约1.2亿元)2008 年3.53亿兀(其中沥青砼36万吨,产值约1.37亿兀)2009 年3.80亿兀(其中沥青砼38万吨,产值约1.44亿兀)2010 年4.20亿兀(其中沥青砼42万吨,产值约1.6亿兀)通过对近五年的产值数据分析,公司改制成立十年来,发展速度不快,步子迈的不大,发展遇到瓶颈。不进则退, 慢进也是退。若能抓住未来几年南京市提升城市品质、推进 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机遇,企业将会实

5、现跨越式飞跃,否则企 业将会面临发展危机,甚至生存危机。四、发展思路和企业定位沥青混凝土产业和工程施工并举,寻找企业新的经济 增长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五、可持续发展的举措1、创新驱动、合作发展,以整合资源实现企业发展效益最 大化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指出“资源是支持人类生存和支 撑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聚集和配置 资源的过程”。同力公司多年来,眼光只局限于使用和发挥 自有资源,小富即安、稳步前进,未能抓住前两次发展机 遇实现大发展。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提出“以新的观念新的视角新的 姿态在新的起点上开创南京科学发展新局面”精神鼓舞下, 公司领导经营层创新观念、转变思想,充分利用

6、可用的社 会资源,借力发展。今年,公司与行业内兄弟单位一一南 京建工集团签订多层面战略性合作框架协议,实行紧密型 合作。南京建工集团拥有年产50亿元工程规模,具有特级 企业资质,我公司与建工集团长期合作,已经形成了良好 的合作关系,双方有意成为建筑产业紧密合作的战略伙伴, 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做大做强,形成共赢局面。双方计 划在商品混凝土产业、沥青混凝土产业、工程招投标、工 程项目施工、资信担保、资本运作等方面加强合作。目前, 相关合作项目已开始启动。我们深信,公司通过整合资源、 优势互补,将会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实现同力公司跨 越式发展目标。2、抢抓机遇、跨江发展,以开辟江北新战场而增加市

7、场份 额南京全面推进跨江发展战略、建设南京现代化江北新城的 功能定位,3、研究市场、技术先行,以提升沥青产品品质 巩固市场地位随着百姓对出行要求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城市道 路行驶的平整度、舒适性等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公司自 2006年以来,就重视市场的需求和政府的要求,在同行企业 中率先研制生产了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凝土,用于主城区市政 道路,以降低行车噪音,既改善了生活环境,又做到了废旧 橡胶轮胎利用,实现了循环经济;研制生产了抗车辙沥青混 凝土,用于防治城市道路交叉口和公交站台处的车辙拥包等 病害,既解决了城市道路质量通病又提高了行车舒适性和安 全性,抗车辙沥青混凝土的研发和应用还通过了

8、南京市住建 委的鉴定。我们还尝试生产施工了彩色沥青混凝土、环氧沥 青混凝土、温拌沥青混凝土等,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满足不 同客户需要。2014年南京将举办青奥会,青奥会前全市将会有众多的 沥青路面出新,将会产生大量的沥青混凝土洗刨废料。我公 司看准这一机会,投入四百万元对现有的沥青混凝土拌合机 械升级改造,进口一套厂拌热再生设备,同时与南京东南大 学合作,借助高校的科技资源,研究再生沥青混凝土的应用, 做到循环利用资源,既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又符合国家节能 环保理念。4、多元发展、打造特色,以强化工程施工增加企业发展后 劲“一个企业的发展超越,核心关键是发展路径的超越”。 多元化发展是同力公司超越

9、发展的思路之一。今年我们已同 建工集团在商品混凝土产业上开始合作,新建一个商品混凝 土公司也已在规划中。同时,我们把公司内部实验室改制推 向社会,对内作为公司研发中心加强对公司产品质量检测监 督和新产品的研发应用,对外成为一个独立经营有检测资质 的法人机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近几年实验室不断壮大, 社会影响力日益提升。沥青混凝土产业和工程施工并举、5、节能降耗、废物利用, 以技术革新推动企业走绿色施工发展建设循环经济及可持续发展社会是我国基本国策。沥青 混凝土行业是粗放型生产模式,施工工艺的特点决定了生产 施工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 废料(废料需要掩埋处理或外运)。另

10、外,沥青混凝土生产 中需消耗大量天然气、蒸汽等能源。如何节能降耗、废物利 用、减少环境影响、做到绿色施工是考核一个企业管理水平 高低的标准。2010年,同力公司把减少资源的消耗,节约能源,提 高效益作为公司主要管理目标。公司开展了调整导热炉位 置缩短改性沥青管道长度、沥青储油罐加温系统实施自动 控制、改善改性沥青加热方式、蒸汽冷凝水回收利用等一 系列技术革新措施,实现了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提高效 益的目标。2011年,公司把废物利用、粉尘污染控制作为重要管理 目标。公司对生产中废料进行了回收,通过试验,把废料 用于制作路面砖或砌块,既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又减少了 废料处置的成本,做到了废物利用。

11、在沥青混合料生产过 程中由于原材料中含杂质多、装载机上料和拌合楼放灰等 因素,往往对周边环境会造成较大的污染,公司采取了对 原材料采购、选择合格供应方严格把关;对料场密闭大棚 进行延伸改造;对拌合楼计划实施加湿器喷雾降尘和安装 布帘挡尘等措施,力争尽快降低减少生产施工时粉尘污 染,提高环境品质,努力实现绿色施工的目标。 六、结束语作为一个以沥青产业为发展主业的传统企业,我们将以 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需求,以质量为取胜,坚定不移走创 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的道路;我们将以人才为第一 资源,科技为第一生产力,创新为第一驱动力,抓住机遇, 开拓进取,争做沥青混凝土行业发展的带头人,我们将以建 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和谐幸福社会作为企 业己任,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降低资源消耗,提升企业 竞争力,走出发展瓶颈,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