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阅读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973958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外古诗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课外古诗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课外古诗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课外古诗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课外古诗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外古诗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外古诗阅读(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8班课外古诗词曲阅读早梅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2012年四川省成都市】1. 在诗人齐己笔下,“早梅”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作答答:2. 诗歌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将其中的“数枝”改为“一枝”,请谈 谈这样修改的妙处早梅1. 不畏严寒,傲然独立(清丽脱俗,素雅高洁)(语意相近即可)2. 将“数枝”改为“一枝”,照应题目,突出其开放之 “早”,显示出“早梅”的不同寻常, 更突出它傲然独立的个性(语意相近即可)晚春韩愈苹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注释】杨花,诗中指柳絮【20

2、12年江苏省宿迁市】1. 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2. 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 “漫天作雪飞”的情景晚春1. 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2. 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写出“漫天”“作雪”基本意思,语言生动流畅即可)阙题(唐)刘慎虚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 白日,清辉照衣裳【注释】“阙”同“缺”,此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每:每当【2012年江苏省南京市】1. 白云深处,清溪岸边,山路蜿蜒,柳条掩映,体现了“读书堂”环境之(请用诗中的一个

3、字概括)2. 诗人善于从感官的角度表现景物的特点,请以第二联为例分析阙题1.幽2示例:这一联从视觉角度描写了缤纷的落花,清澈的流水;从嗅觉的角度描写流水(花)的芳香,表现出环境的清静 (优美宜人)田家郑獬(xi e)田家汩汩流水浑,一树高花明远村云意不知残照 好,却将微雨送黄昏【注释】 浑:这里是满的意思 残照:夕阳【2012年浙江省温州市】1. 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2. 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田家1. 明2. 蕴含着诗人对夕阳的喜爱(留恋、眷恋)之情过湖俞桂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山色蒙蒙

4、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2012年浙江省丽水市】1. 诗中有画发挥想象,完成过湖由诗句到画面的转换:初春时节,诗人乘一小舟离开湖岸,水面荡起波纹;和风携来花香,梅花悄然飘落抬头望2. 景中有情古人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诗中所绘之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过湖1. 远处群山若隐若现,像画轴般横在天地间;忽有白鸥翩翩飞来,给人带来吟诗的雅兴2. 愉悦、快乐(大意写出即可)野池唐王建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蜒上下鱼东西【2012年浙江省嘉兴市】1. 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 ,植物的景象2. 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

5、情感?野池1.满溢(满)丰茂(茂盛、果实丰硕)(意思符合即可)2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意思符合即可)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2012年广东省梅州市】1. 对“黄梅时节”所表明的时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早春B.暮春C.夏季D.秋季2. 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品味不恰当的一项是()A. 前两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以“热闹”的环境来反衬雨夜的“寂静B. 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C. 第三句点题,用 “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D. 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了

6、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约客1. C【解析】江南立夏后进入阴雨连绵的季节,约四十天,叫黄梅天2. B【解析】“闲敲棋子”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和怅惘咏路宋邹浩赤路如龙蛇,不知几千丈出没山水间,一下复一上伊予独何为,与之同俯仰?【注释】邹浩,宋代学者、诗人诤臣, 敢直谏遭佞臣诋毁屡被贬谪而无愧悔本诗便写于被朝廷逐放岭南期间 赤路:炎荒之路 伊:句首语气助词【2012年山东省东营市】1. 诗中所咏之“路”具有什么特征和含义?2. 本诗最后的问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咏路1. 特征,曲折漫长、荒凉险恶、隐现俯仰含义,实指诗人远谪行走的路,寓指诗人的仕途之路(或人生之路

7、、进谏之路等)2. 答案示例: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忠直遭忌、无罪被贬的痛楚、愤恨之情;表达了诗人面对仕途俯仰、人生起伏而无悔无愧的感情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注释】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2012年江苏省泰州市】1. 诗的一、二两联表现了边塞生活的特点2“宵眠抱玉鞍” 一句中,用“抱”而不用“枕”的妙处是:3. 全诗的主题是什么?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主题 _塞下曲1. 单调、清冷2. “抱”字是拥抱,怀抱的意思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景象表现了将士们心系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也能表现将士

8、们生活的艰苦而用“枕” 则不能达到这个效果3. a戍边将士渴望建功立业,b边塞生活的艰苦c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化用典故,虚实 结合,衬托,举一反三赠从弟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2012年四川省南充市】1. 三、四两句诗中的两个“ 一何”,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2. 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赠从弟1. 第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意近即可)2. 象征手法,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意

9、近即可)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2012年山东省临沂市】1. 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创设了怎样的意境?鸟鸣涧1. 诗人描写了桂花、春山、明月、山鸟等景物,创设了静谧、幽美、空寂的意境米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201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1. 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2. 从修辞角度,赏析 “芙蓉向脸两边开” 一句的妙处采莲曲1. 从“采莲”看出勤劳,从“芙蓉向脸两边开”看出美丽,从“乱入池中”“闻歌”,看出活泼2. 用衬托的手法,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 描绘出一群采莲女拨开满池荷花划船前行的情景(拟人手法

10、,花也有情,朝向采莲女争相开放,似与人争艳)采桑子晏殊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2012年山东省德州市】1. 这首词从字数上看,属于 ;从创作风格上看,属于 派2“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在下阙中,“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3.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采桑子1. 小令 婉约2. 示例:西风吹寒、梧桐叶落、淡月胧月、高楼雁鸣3. 示例:叹流年、悲迟暮、伤离别、苦思恋秋夜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注释】张仲素,中唐诗人其诗多为乐府歌词漏水:漏壶(古代计时工具)滴水

11、【2012年山东省潍坊市】1. 请描述诗歌前三句所描绘的景象2“征衣未寄莫飞霜”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秋夜曲1漏壶滴水,“丁丁 ”作响,秋野何其漫长; 无边的轻云缓慢移动,月光时隐时现;深秋时节,天气寒冷,暗处的秋虫通宵鸣响2. 表达了主人公对丈夫深深的思念和无限的关心之情城东早春唐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注释】上林:即上林苑,汉代宫苑,这里代指长安【2012年浙江省衢州市】1.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人笔下的早春景象_2.诗人想像了花盛人闹的景象,突出表现了自己怎样的情趣?_城东早春1. 早春的城东,景色清新,柳枝还未泛清,枝条上只是长出了几颗嫩黄

12、的叶芽2. 突出表现了诗人对早春清新景色的喜爱和清高脱俗的情趣望月有感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注释】: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 羁旅:犹漂泊 寥落:冷落 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九秋:秋天【2012年四川省凉山州】1. 请指出诗歌的颈联有哪些意象?2“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诗句除了运用对偶,还运用了比喻,请结合全诗对该句比喻修辞的作用作具体分析望月有感1. 影、雁、

13、根、蓬2“千里雁” 一喻,将与亲人分离后孤单的自己比作在千里迁徙中落单的孤雁,形象生动地 表现了作者的孤独感,有形影相吊之意“九秋蓬” 一喻,将在荒年、战乱中离散的兄弟姐妹比作散飞的蓬草,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相思之情深化了骨肉分离而自伤孤寂的感情 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释】劳歌:送别歌【2012年江苏省无锡市】1. 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2. 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谢亭送别1. 用“红”对“青”,色彩鲜艳,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或静的山与急湍的水对比,动静结合,充

14、满情趣)2. 写了凄黯(凄清)之景,表达了诗人伤感、惆怅的情感秋夜山居唐施肩吾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 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注释】素机:织布机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2012年浙江省台州市】1. 诗歌首句“” 一词点明了时令属 “秋”2. 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秋夜山居1.去雁2示例:一个“衔”字把空中一轮明月被松梢遮掩的情形,描绘得活灵活现(意对即可)过山农家唐顾况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2012 年陕西省】1.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2. 后两句诗中的 “莫嗔”“ 却喜” ,反映出山农怎样的心情?1. 伴着淙淙的泉水,走过板桥;鸡鸣声声,太阳高高地照在山农家的茅檐上2. “莫嗔”写出了山农劝说客人不要嫌怨焙茶烟雾熏蒸的歉意之情; “却喜 ”写出了山农看 到天晴,想到可以晒谷的欣喜之情雨后池上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注释】刘攽(b cn),庆历六年进士,曾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 2012 年广东省肇庆市】1. 诗的前两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2. 三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