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9694673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使学生有较强的据说读写能力,即语文能力。本文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从识字、阅读、自学和作文等方面进行探讨。 核心词: 小学语文 识字能力 阅读能力 自学能力 作文能力 在新课改日益进一步的背景下,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树立对的的理念,形成崇高的品格,端正学习态度,并在语文基本能力方面有所发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必须在课内外下工夫,从据说读写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据说读写能力,即语文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强

2、调: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简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能力是重点,搞好自学是核心,狠抓作文是难关。 一、培养小学生的识字、阅读能力识字能力。为了变化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稀里糊涂接受的局面,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学字词,予以学生识字的积极权。具体而言,笔者一方面让学生过汉语拼音关,然后用两三学时讲授中文的构字规律、自学中文的措施,并以实例加以辅导。笔者将识字措施归结为:点出生字读准字音记住音形特点运用工具书查字义端正书写自己默写生字。按此流程,一段时间后学生养成习惯,不仅完全掌握每篇课文中的生字词,并且对课外阅读过程中的生字词也能积极发现并学习掌握。具有了识字能力,不仅

3、学习爱好会更浓厚,阅读、作文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2.阅读能力。“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是一种生命和另一种生命融合重建的过程。由教师解说、分析而获得的感悟一般缺少深切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一篇文章蕴含的思想情感由作者“流通”至读者,靠用心地阅读。这就规定教师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措施,让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读出其味,品出其义,感出其情,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境界。 “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因素:教师、学生和文本,它们之间都要完毕对话,要注重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注重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发言”,形成互动的氛围,增进学

4、生全面发展。可以说,阅读教学,是一种交流的过程。因此,“对话”是教师心灵的沟通,是文本与学生灵魂的交融。小学生虽然年龄小,心智不成熟,但因生活经历、感悟能力有所差别,以及文本蕴含丰富的人文情怀,学生的体验必然是不同的,必然会浮现与教师不同样的体验。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不同体验,从而既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又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学生的成就需求。小学生最具发明力,阅读体验必然是有发明性的,是其通过独立思考而得来的。如对少年阅土一课中“她们都和我同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强上的圆角天空”的理解,有的学生说:“我觉得作者想象力丰富,她把圆形的天空想象成圆角的天空

5、。”小学生是纯真的,她们的任何体验都是值得肯定的。教师应赏识、鼓励学生,协助其树立对的的价值观、人生观。 新课标指出:“从一年级开始就应当指引学生对的、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人物的内心,将之当做重要的教学目的,这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把握课文思想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方面,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朗读爱好。根据小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教师应适时进行范读。教师范读应从自身情感出发,使学生如临其境,产生情感共鸣。范读不仅要流利,还要激情澎湃,注重抑扬顿挫,即“激昂处还它激昂,委婉处还它委婉”。如果再加上情调和谐的音乐,学生就会不久进入特定的情境,与作者同悲共喜,但不管是感动的

6、泪水还是会心的微笑,都阐明教师的范读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启迪。另一方面,教师要教给学生朗读技巧。“能用一般话对的、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规定。根据阶段目的,各学段应有所侧重”。而要达到这一规定,教师必须根据文体的不同,以及教学任务的不同,指引学生朗读,特别是低年段更不能忽视。掌握和运用朗读技巧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靠长期实践和不断训练才干熟中生巧。再次,教师要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要让学生自读、多读,找出闪光点,也要让学生评读,即生生之间评评哪儿读得好,哪儿读得差,以及应当如何读。只有学生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才干充足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 二、培养

7、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美国纽约都市大学教育心理学专家巴里?J?齐默尔曼觉得: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三个方面都是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国内华东师范大学庞维国专家将自主学习总结为:建立在自主意识发展基本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动机基本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一定学习方略基本上的“会学”,建立在乎志努力基本上的“坚持学”。尽管理论界对自立学习的概念尚未达到共识,但无一例外都强调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持久性和调控性,强调学习者的责任感。自学能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打好基本。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为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学生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措施,具

8、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从而独立探究新的科学领域,获取新的知识。而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环节,也就是自己学的过程,是锻炼自学能力的核心。可以说,预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核心之一。自主学习是新课标教学的一种方向,是新课标真正进入课堂的一把标尺。 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只要有了动机,就会有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学习就不再是承当,而是追求。 2.为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如果不预习,直接进行讲读分析,那么教学中往往只有优等生得到练习,大多数学生只是“陪客”。由于当某些中下等学生尚未形成思路时,优等生早已举手发言,发布对的答案。缺少实践,永远都无法提高自学能力,由于实践是检查真理的唯一原则。通过预习,学生根据单元学习目的,自学提纲,自积极脑,在实践中摸索,在迷茫中清思,逐渐提高自学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