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领域培训讲义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9664570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语言领域培训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幼儿语言领域培训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幼儿语言领域培训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幼儿语言领域培训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幼儿语言领域培训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语言领域培训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语言领域培训讲义(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语言活动案例分析雷玉洁我叫雷玉洁,是商南县幼儿园一名普通教师。说实话,此时我内心还十分忐忑。当我接到培训任务后,一直在思索:“幼儿语言活动案例分析”这一内容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这个问题一直索绕在脑海中。我将思绪梳理了好久,又结合个人从幼教十余年来的体会与感想,翻阅了一些资料,才整理出这一份含金量并不高的培训讲义。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意义;幼儿语言活动内容有哪些体裁?语言活动有哪些常见活动过程?什么是语言活动案例分析?怎样进行语言活动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在语言活动中有何意义?对语言活动案例具体分析七个方面进行。它很粗浅与幼稚,因此不敢说是真正意义的培训,我只想把它拿出来与

2、大家分享、交流,在坐的既有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更有经过层层筛选最终脱颖而出的年轻一代,我佩服一线教师的敬业态度、好学精神,也羡慕即将入岗的年经一代,你们拥有过硬的素质及全新理念,于我而言,你们身上的闪光点是我前进的动力。因此,我相信今天将不是我一人的独角戏,希望各位姐妹见仁见智、畅所欲言,目的就是互相学习、共同进步。首先讨论第一个问题: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意义是什么?人坠地第一反应便是“哇”的一声啼哭,可见哭是婴儿的一种语言表达,至U八九个月时期的咿呀学语,只要是一个健康的人,只要身处正常的环境内,语言是无师自通的。但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运用它进行思维、交流思想、组织开展各种社会、生产

3、活动;而对于幼儿而言,其一,幼儿期是人一生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此时的听觉和语言器官发育逐渐完善、词汇量也逐渐丰富起来、语式语句也逐渐完整连贯,只需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幼儿就能用语言表达个人见闻、愿望、情感、思想等,乐意与他人交流,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其二,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认知、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它方面的发展是相辅相成;其三,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经验是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可激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为学习书面语言打下基础。可见,幼儿语言涵盖了听、说、看、写,这四种基本技能是开展各项活动的

4、基本要素,因此语言活动是基础之基础。那么幼儿语言活动内容有哪些体裁呢?这是要讨论的第二个问题。我们知道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主要靠一日在园活动,其中语言活动是重头戏。那幼儿语言活动内容从表现形式来说有哪些呢?因为幼儿语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这些内容都必须符合幼儿认知及心理特点,富有童趣、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感情细腻而真挚、读起.来琅琅上口。我们可以概括为三大板块:板块一:看图说话、讲故事幼儿语言活动最常用表现形式,因为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故事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丰富想象与联想,随着故事才对未来充满希望与向往,而这又可以分为三小类:A:图文并茂,既有完整

5、的语句成故事情节又有匹配的插图。着重培养幼儿听、说的能力;B:看画面及提示性语句,但需要幼儿开动脑筋,积极展开想象、联想,最终把句子或故事补充完整,着重训练幼儿听、想、看、说的能力;C:完全是画面,让幼儿在老师引导下有序观察,然后能够前后连贯,条理清晰的叙述。很明显这一类型仍是训练幼儿的听、想、看、说,但向更深层迈进了一步。板块二:诗歌,又可分为:A:古诗,它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而古诗的押韵、言简意赅、意境悠远的特点,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耐人寻味;B:儿童诗歌,它的语句短小精悍,内容生动风趣、通俗易懂、富有童趣、贴近生活。组织起来轻松愉快,能够调动幼儿情绪,走进幼儿内心;:散

6、文诗,它的特点是用词考究、语句优美、想象丰富、C感情真挚而细腻,每一篇散文诗犹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板块三:绕口令及谜语,这是流行于民间的口头文学形式,不受时间、地点、年龄等客观条件限制,便于传授。幼儿对此喜闻乐见,它能让幼儿语言活动更加丰富有趣、贴近生活。如果说第一大板块着重训练的是幼儿的听、想、看、说的能力,板块二的“诗歌”则着重训练幼儿“读”的能力。只有老师在幼儿学习活动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孩子们才能乐听、乐想、乐看、乐说、乐读。而教师在活动中饱含的激情、真诚的鼓励、丰富的肢体语言无疑是“五乐”的催化剂,更要让幼儿参与进来,例看图讲述不能是单调的我讲你听被动接受,

7、以“谁是小小故事家,争当小演员”等竞赛形式,激励幼儿来讲,分角色表演,让孩子成为故事的主人;散文教学不能我教你读的呆板进行,可引导幼儿依据内容加以表情及动作有感情分组诵读进行比赛,深入浅出帮助幼儿体会散文的语句,感情及意境。这样才能激活语言活动,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如果我们在具体操作中当“本本先生”只是自己念经或当一个“大喇叭”,将一次次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变成“小和尚诵经”或“童声合唱”,那我们的语言活动无疑是五彩泡沫,没有内容不堪一击。如何让语言活动更加为幼儿所喜欢、易接受?这就要求我们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不同水平的幼儿,因人而宜制定目标、方法,师生在引导合作、互动形式上都有所不

8、同。我们从两大板块各选一类型分年龄段来从组织形式上笼统说一下,进入我们讨论的第三个问题幼儿语言活动常见活动过程:以图文并茂的看图讲述为例:小班:老师借助挂图等直观教具讲述幼儿初步感知f师生谈话互动掌握故事f老师讲述与幼儿合作,帮助幼儿进行分角色表演丰富情感,老师在活动中引导居多。中班:幼儿完整叙述面感知f帮助幼儿将语句变得生动成完整故事f老师讲述幼儿边听边分角色表演,老师在活动中穿针引线起支持鼓励幼儿作用。大班:幼儿独立完整叙述故事f老师引导幼儿把故事叙述更生动、具体f幼儿分角色边表演边叙述。此时,老师只是与幼儿合作,协助幼儿将故事讲得更加精彩。以散文、散文诗讲述为例:小班:活动前要有充分准备

9、,让幼儿观察、看、体验等多种形式扩展幼儿生活经验,活动中需要老师与幼儿有感情反复朗读,活动后让幼儿欣赏诗歌所描绘的优美画面。中班:引导幼儿有序叙述画面f结合画面师生反复朗读f让幼儿说说他们喜欢哪个画面?为什么?体会诗歌内容所蕴含的感情。大班:老师有感情朗读散文f师生共同朗读f幼儿说说读后有哪些感受f画一幅画来表现诗歌。.之所以选择这两种表现形式,是因为看图讲述是整个幼儿语言活动的重点,而散文、散文诗“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决定它较零乱、枯燥,所以是活动的难点。而这两种形式在任何年龄段的语言活动中都有出现,但它的活动目标及过程都是同中有异,各有重点,不是以相同面孔出现、相同尺度来衡量。作为一名一

10、线教师,如何准确把握活动内容,合理设计活动过程,顺利完成活动目标,这需要我们具有一定的专业执教能力。怎样才能提高我们的专业执教水平,真正成为幼儿活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呢?只有经常进行教学活动案例分析才会让我们很快成长。现在我从理论方面简要说明什么是活动案例分析、如何进行案例分析、教学案例分析在教学活动中的意义。活动案例分析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的重难点,偶发事件、有意义的,典型的教学实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教学行为与艺术的记叙,以及对该个案的剖析、反思、总结。这么说又该如何进行案例分析呢?其实就是既记叙教学行为,又记录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

11、盾、困惑以及由此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明确了什么是活动案例分析,掌握了活动案例分析过程和方法。不难看出教学案例分析在教学活动中有三个意义,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是自身执教能力的提升;是教师间分享与交流的重要媒介;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宝贵资源。.现在进入最后一个环节,对具体的语言活动进行案例分析:案例一:小班语言活动静夜思(古诗)活动背景:幼儿入园已三月,适应集体生活,而这秋末初冬的太阳出奇的好、月亮格外的亮,当幼儿情绪有些浮躁,引导背几首古诗马上安静了。我自然想到了这一活动。活动目标:、幼儿能按节奏、有感情诵读古诗。1、感受、体会静夜思画面之美、思乡之情。23、初步认识、了解古诗特点,扩充生活经

12、验。活动准备:挂图、幼儿出入园哭闹录像一份活动过程:1、幼儿观看新生入园哭闹录像问:他们为什么哭闹?(离开爸爸妈妈、离开家,不想上学。)2、老师总结:我们从小与亲人生活的地方就叫故乡。3、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画面。问:A:屋内有什么?(一个人、一张床)B:窗外有什么?(蓝蓝的天、圆圆的月亮)C:屋内的人在看什么?(看月亮)D:猜一猜为什么看月亮?4、老师总结诵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5、师生共同诵读。6、引导幼儿回忆生活,帮助他们理解诗句前两句意思。7、由挂图上的圆月、满天繁星,引导幼儿理解诗句后两句意思。6、老师完整讲解古诗意思后师生共同诵读。活动后反思

13、:讲解古诗意思本就不太适合古诗教学,因为就好像对它进行肢解,破坏了古诗整体的意境美。而我在组织活动床前明月光)把简单明了:(举例嗦。啰时反复讲解并且语句复杂问题复杂化,结果幼儿听得如坠云雾,本来兴致盎然的诵读也没了往日气氛。其实活动后才发现“床前明月光”多读几遍便知其义,“疑是地上霜”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即可,老师只需讲解“举头望明月”,为何“低头思故乡”?如整个过程仍以诵读为主,这样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古诗教学应是少讲精讲结合情境多诵读,这是我的一点收获。案例二:中班语言活动一只手拍不响(儿歌)一只手拍不响(儿歌)案例二:中班语言活动效果活动背景:从小班开始我的儿歌教学就带上肢体语言,挺好

14、。到了中班幼儿四肢更灵活协调,经验更丰富,对儿歌兴趣而他们自我意识让活动过程变成所编动作更能表现儿歌,更浓,为了让孩子为了让孩子学会团结与谦让,争夺展现自我的舞台。继续用肢体语言来展现生活化的儿歌,这一活动内容很合适。活动目标:、幼儿会用普通话朗读儿歌,逐步养成正确的朗读习惯。1、让幼儿明白团结力量大的道理。23、让幼儿乐意与同伴团结协作,感受集体力量。活动准备:跳绳一根、积木若干活动过程:1、请两名幼儿进行拔河比赛,其余幼儿判断输赢。2、老师逐渐增加每次输方的人数继续进行。问:输方为何从输转为赢?3、老师总结:输方增加了人,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用这就是团结力量大。4、请若干名幼儿为大家搭一间

15、房子,问:房子是怎样搭的?5、让幼儿单手拍、面对面互相单手击掌。问:自己单手拍与两人互相单击掌有什么不同?6、老师朗读儿歌。7、教幼儿朗读儿歌。8、鼓励幼儿依据儿歌内容结合个人体验,为儿歌配上动作,边读边动作。9、老师结合幼儿意见进行整理统一,与幼儿共同朗读、动作。活动反思:以游戏让幼儿感受到“团结力量大”的道理。当我第一次朗读儿歌时,许多幼儿已经能结合经验同我一块往下溜。当让孩子们结合游戏经验和儿歌内容创编动作时,他们完成真是让人大吃一惊,动作既有新意,充满了力量又吻合儿歌内容,所有幼儿努力向上跳双手搭,特别是最后一句“终于盖成大楼房”在最高处成屋顶状,而每位幼儿不由自主加快朗读节奏,声音也

16、提高,笑容也绽放。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已通过游戏感受到“团结的力量、成功的快乐”。“生活即学习,游戏即学习”这是我的一点收获。“模幼儿园的游戏运动中走、跑、跳、蹦、钻、爬居活动背景:多,上肢参与游戏运动较少。我尝试把这一语言活动变成一次仿秀”,于模仿中学动作、理解动词,因此变成语言游戏或更有新意,能一改“学词语”类语言活动的单调呆板。活动目标:1、幼儿能准确理解动词:顶、抱、托、抬、提、扛,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2、幼儿能根据游戏完整说一句,例:阳阳抱着一个布娃娃。3、让幼儿体验到“动”的快乐,培养参与意识。活动准备:布娃娃、皮球、果篮、果盆、生日蛋糕等。活动过程:1、老师谈话,激发幼儿参与情景游戏兴趣。2、游戏内容及方法:过新年。方法:新年马上到了,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礼物,现在小朋友排队挑选礼物,如果你们把礼物拿回家的动作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