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学位模拟题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9663579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山大学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学位模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山大学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学位模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山大学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学位模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山大学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学位模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山大学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学位模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山大学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学位模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山大学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学位模拟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P太太打了个很响的喷嚏,Q太太说:“上帝保佑你。”P太太回答:“谢谢!”关于这段对话,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_:A这段对话的语言传达了二人的信仰观念。B.这种对话可以用来维持一种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C.这种句子经常是脱口而出,结构比较固定。D.这些句子需要某种特殊解释。2.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没有文白二读的字是_:A.给 B.勒 C.凹 D.熟3.“保”是一个_A象形字 B指事字 C.会意字 D.形声字4.“棋”和“碁”两个字是的关系_:A.简化字和繁体字 B.古今字 C.印刷体和手写体 D.异体字5.“夏至”的构词结构关系是_A主

2、谓 B.偏正 C.动宾 D.联合6.下列各词中,从粤方言吸收进普通话的词是:A.埋单 B.皮实 C.尴尬 D.金曲7.下列关于“书”的义项中,是词义而不是语素义的是_:A.写字、书写。 B.字体。 C.装订成册的著作。 D,文件。8.“星期三下午开会”中的主语是_A.星期三 B.下午 C.星期三下午 D.主语缺省9.下列关于洋径洪语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A.洋径派语是在没有共同语言而又想相互交谈或做生意的人中形成的一种交际系统。B.洋径派语不是属于任何人的母语,但又是成千上万人交际的主要工具。C.洋径洪语是从一种语言中分离出来的。D.洋径沂语往往词汇有限,语法结构简单,功能范围狭窄。10.下列

3、语言中,不属于汉藏语系的一种是_:A.缅甸语 B.泰语 C.藏语 D.柬埔寨语11.从汉语发展史上看,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是_:A.同步发展,平行前进的 B.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C.没有什么大的差别 D.长期分离的12.“蓝”和“难”两个音节在普通话里的读音是有区别的,但是在有的方言里读音并没有差别,即使刻意读出差别来,听的人也不觉得有什么区别。这种现象是语音_的表现:A.物理性 B.生理性 C.民族性 D社会性13.汉字传入日本、朝鲜和韩国、越南,产生了等受汉字影响的文字符号_:A.假名、谚文、字喃 B片名、韩文、越书 C日文、朝鲜文、越南文 D.假名、朝文、字书14句中的焦点属于对比焦点的句子

4、是_A.这本书我五天就读完了,他却读了八天。 B.王冕七岁上死了父亲。C.上海是1949年解放的。 D.我们那天是在学术讨论会上认识的。15.耳语时声门的状态是_A.声门紧闭 B.声门大开 C.声门关闭,气门敞开D.声门关闭,气流从声带中挤出,使声带颤动而发音16下面各项不属于“小学”的是_:A音韵 B.文字 C.经学 D.训话17.提出“语言是形成思维的工具,思维和语言活动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论断的人是_:A亚里士多德 B.笛卡尔 C.赫德尔 D洪堡特18.语义最基本的性质是_:A概括性 B.民族性 C.模糊性 D.稳定性19.下列语法范畴中,属于句法范畴的是_:A时范畴 B.体范畴 C.

5、关系范畴 D.数的范畴20.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刺激一反应”学说影响产生的外语教学方法是_:听说法 B.翻译法 C.对比法 D.规则法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请说明汉语拼音中“y.和“w”的使用规律,并说明这两个字母的性质。2.复辅音不同于复元音的特点有哪些?3.汉语从日语借词和从英语借词的主要差异是什么?4.为什么说聚合规则是潜在的,组合规则是现实的?5.什么是语法规则的递归性?请举例说明。三、分析论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1.先看例子: (1) God be with you. Good bye. Bye.(“”表示演变的方向,从左到右) (2)“在不在?”“在。” 我在哪

6、里见过你? (3)把酒言欢。 醉把茱英细看。 我把这事给忘了。问题:请分析以上事实反映了什么样的语言演变规律?语言演变有什么特点?结合例子说明。2.先看例子: (1)茶 咖啡 果汁 汤 (2)高 大 帅 好 红 (3)矮 瘦 丑 奸诈 惭愧 (4)喜欢 愿意 希望 想问题:以上每一组词在语义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反映在句法组合上,每组词有什么共同表现,每组词之间又有何差异?3.先看例子: (1)我鱼,这次就算了,下次再说。雾霆嘘,雾里把人给埋嗤o茶你就不用泡了。 (2)老吴是,勿会赞成格。(老吴啊,是不会同意的。)老李倒,作兴会同意。(老李呢,可能会同意。)侬茶鱼就用不着冲了。(你茶就不用冲了。)

7、 问题:以上北京话和上海话的例子中,划线的成分是什么成分,反映了两地方言的哪些差异?有人说,方言研究可以对普遍语法理论做出贡献。可结合以上例子和你熟悉的外语谈此观点,也可以举其他案例来谈。4.先看以下汉语和英语对应的例子: (1)他开飞机。-He flies a plane. (2)开飞机容易。-Flying / To fly a plane is easy. 问题:以上用例说明汉语和英语有哪些差异?该如何理解这些差异? 请结合例子论述。一、请用国际音标(宽式)记录以下普通话句子。(20分) 1.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二、分析和简答题(40分,每小题10分) 1

8、.举例说明义素分析的作用及不足。 2.“这本书的出版引发了一场争论”中的“出版”是什么词性的词?为什么? 3.试对“关于李明这个人,我根本不愿意再多谈”作层次分析和框架核心分析,并说明分析结果的共性和差异。 4.试说明“小李搬去了”的歧义,并举出类似例子说明如何区分这种歧义。 三、论述题(40分,每小题20分) 1.看下面的例子: (1)这些措施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一这些措施使我们的业余生活丰富了 (2)这事更坚定了他的信心一这事使他的信心更坚定了 试举出更多的类似例子,并说明两种句式的共性和差异。 2.“你跟着他!”“你跟他学习语言学?”“你跟他都到我办公室来!”中的“跟”与“你”“他”的关

9、系有什么样的差异?既然有差异,为什么又能用一个“跟”来表示不同的关系。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回答问题。(25分) 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繁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冷人也。”公曰:“能乐乎?”对曰:“先父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公曰:“君王何如?”对曰:“非小人之所得知也。”固问之。对曰:“其为太子也,师、保奉之,以朝于婴齐而夕于侧也不知其他。”公语范文子。文子曰:“楚囚,君子也。言称先职,不背本也;乐操土风,不忘旧也:称太子,抑无私也;名其二卿,尊君也。不背本,仁也;不忘旧,信也;无私,忠也:尊君

10、,敏也。仁以接事,信以守之,忠以成之,敏以行之。事虽大,必济。君盍归之,使合晋、楚之成?”公从之,重为之礼,使归求成。 1.解释上面材料中加点的词语。(15分) 2.解释材料中虚词“于”、“而”和“以” 五、名词解释。(12分,每题3分) 1.说文解字 2.右文说 3.同谐声者必同部 4.古今字 六、把下面的文言选段翻译成现代汉语。(13分) 徐子曰:“仲尼亚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荀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洽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1.阿

11、英认为,“李伯元的_在维新运动期间,是一部最出色的小说。一般人谈起李伯元来,总会强调他的官场现形记,而我却不作如此想”,在阿英看来,这部小说应该得到比官场现形记更高的评价。这一小说原载_半月刊第1-56号(1903年5月至1905年9月),共六十回,又楔子一篇,署南亭亭长著,自在山民加评,每回有插图和评语。190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单行本,分上下两册,未收插图和评语。 2.晚清小说负曝闲谈三十回,由_著,1903年开始刊发。 3.周氏兄弟译印域外小说集一、二册先后于_年2月、6月出版,译售地为东京和上海,半年以后在东京结账,“计第一册卖去了二十一本,第二册是二十本,以后可再也没有人买了”,“至于

12、上海,是至今还没有详细知道。听说也不过卖出了二十册上下”,未售出的样书及书板在上海遇火灾,付之一炬。 4.胡适与陈独秀倡“文学革命”后,钱玄同诸君响应。钱玄同称拟古骄文和散文为“_,桐城谬种”。民国七年二月十五日新青年第四卷第二号登载傅斯年的_,文章对“废文词而用白话”深信不疑,倡导以白话为本,革新语言。 5.鲁迅故事新编所录补天,原选题作_,取材于“女蜗炼石补天”的神话。铸剑篇中替眉间尺复仇的黑色人参见国王时,自报家门,称“臣名叫_;生长泣坟乡。” 6.“美哉!美哉旦/天体于我,/不曾有今宵欢快!/美哉!美哉!/我今生有此一宵。/人生诚可赞 爱!出自于郭沫若题为_的诗作。 7.田汉的第一个剧

13、本是1920年发表的四幕剧_,他自称“此剧是通过了现实主义熔炉的新浪漫主义剧”。 8.茅盾写于1929年的虹,着重写了知识女性梅女士的“解放”历程,梅女士的名字是_。 9.1954年3月至7月,胡风写成_,即俗称的“三十万言书”或“意见书”。1955年1月,未经作者同意,文艺报第1.2期合刊用胡风对文艺问题的意见为题,以单册形式公开附发了该报告的二、四部分。 10.1958年,文艺“大跃进”03月的一次会议上,毛泽东说,“中国诗的出路,第一条,_,第二条,_,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新诗来,形式是民歌的,内容应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 11.对“新写实小说”的宣传及定位起主导作用的是文学杂志_。1989年第3期开始,该文学杂志开辟“新写实小说大联展”,着重提倡这一类小说。 12.杨绛的干校六记包括下放记别、凿井记劳、_、_、冒险记幸、_。 13.被当代评论家喻为“谍战小说之王”的小说家是_。 14.2009年,莫言发表了长篇小说_,反映中国计划生育史,叙事风格与其“红高梁”系列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