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9568242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黛玉的性格特点(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林黛玉的性格特点黛玉用诗词来宣泄自已的离情别绪。她所写的多是些哀伤的诗句,想到的往往是死、老、分散、衰败。笔者觉得:正是由于身体上的先天虚弱,黛玉对事物的反映比较悲观,什么事多从其背面来考虑,这也导致了黛玉在思维方式上极为悲观和被动。 人的气质是和性格联系在一起的,某种气质更容易形成某种性格,如多血质人的容易形成乐于助人,活泼好动的性格,而黛玉属于抑郁质,这种气质为她性格的形成起了奠基的作用,这使得她“喜散不喜聚”、“喜静不喜动”。大观园中的女儿们懂得她天气愤质如此,对她也就但是分地苛求了。这些姐妹们喜欢宝钗的多于喜欢黛玉的,每次湘云来贾府总是爱找宝姐姐玩,而不会一方面去找林妹

2、妹,这使得黛玉与别人的社会性的交往逐渐减少,也促成了她更加忧郁的性格。家道中落对黛玉导致的影响就是:敢爱而不敢言,只有把爱深深地放在心中,期待着别人能帮她一把,把自己的爱情寄托于别人的怜悯,形成了强烈的依赖感。只把着了一种救命的稻草,信守爱情,正所谓,爱至深,伤也深。最后,直至为爱情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对林黛玉的人物性格分析 红楼梦中写了一大群青年女性,她们住在大观园内,形成了一种相对封闭的女儿国。在作者笔下的这几十个青年女性,一种个不仅美丽、聪颖,并且是有思想有感情故意志、“行止见识”不凡的、有独立人格的人。作者故意让书中的一位优秀男性唱出“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那么热烈的颂歌。但是,

3、红楼梦既是女性的颂歌,又是女性的悲剧。就是这些作者所竭力赞颂的优秀女性,却成了“薄命司”册子上注定没有好结局的人物,作者用她们的悲剧的泪水酿成了芳醇甘冽的艺术美酒,这就是书中所说的“千红 一窟(哭),万艳同杯(悲)。” 在红楼梦众多女性中作者塑造得最美好,也是作者竭力赞颂的一种人物,就是书中的主角之一林黛玉。她和贾宝玉构成了红楼梦中与众不同的两个人物形象,她们都是古今未有之人,她们的所作所为在世俗人眼里是格格不入的。就如不是“正经主子”的林黛玉,在一般人心目中是一种“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人,在贾府很不得人缘。心胸爽朗的史湘云就曾当着宝玉的面,说她是一种“小性儿,行动爱恼人”的人。与林黛玉毫无

4、干系的赵姨娘在背后也发过牢骚:“要是那林丫头,她把我们娘儿正眼也不瞧”。丫环小红和坠儿在滴翠亭说悄悄话,中了宝钗的“金蝉脱壳”计,误觉得是林黛玉听见了,当时就很紧张,小红说:“那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因而对她都怀有不满。林黛玉甚至在贾母面前也逐渐失去了欢心,最后正如她自己在葬花吟、秋窗风雨夕等诗词中所说的,陷入了“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苦难境地。 林黛玉为什么会陷入这种苦难境地呢?这就得从林黛玉的性格上分析。下面就分别从林黛玉的性格特性体现、形成因素和时代意义等几种方面来具体分析。一、林黛玉丰富性格特性的体现(一)在林黛玉的丰富性格中,较为突出也最为世人所公认的就是那所

5、谓的“小性儿”,说话尖酸刻薄不饶人、诸事好挑剔等。其实,这些都是一种表面现象,在其 “小性儿”、说话尖酸刻薄等令人不喜欢的性格背后,隐藏的正是她那颗十分强烈的自尊心。执著地维护自己的自尊心,正是她一切性格的本源。规定尊重和维护人的尊严,不能容忍对人格和自尊心的丝毫亵渎,是她性格的核心部分。 在“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时,她就“步步留意,时时在乎,不肯容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讥笑了她去”。正反映了她那种强烈的自尊心,林黛玉之因此这样,是由于她曾“常听得妈妈说过,她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她近日所见的这几种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而自己如今的处境是寄人篱下,不是“正经主

6、子”,因而显得更加小心在乎,惟恐自己的自尊心在众人面前受损。可以说,林黛玉就是带着这样一颗强烈的自尊心来到贾府的,明白了这点,我们就会发现,林黛玉那些被人们视之为“小性儿”的事情,都是和她的这颗强烈的自尊心密切有关的。它就象一根绷得紧紧的弦,安装在异常敏感的林黛玉身上,不管故意无意,只要稍一触动,就会强烈地颤抖起来。第七回,写周瑞家的替薛姨妈给贾府众姐妹送宫花一事,当送给林黛玉时,林黛玉正在宝玉房中,周瑞家的笑着说:“林姑娘,姨太太着我送花来与姑娘戴。”宝玉便说:“什么花儿,拿来给我看看。”而林黛玉却只一望便问:“还是单送一种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均有呢?”周瑞家的说:“各位均有了,这两枝是姑娘

7、的了。”林黛玉当时就“冷笑”道:“我就懂得,别人不挑剩余的也不给我。”从这里看出,林黛玉在乎的不是宫花的价值,而是在乎于在这件事中别人对她的态度,她不是嫌送来的花是“假花”或不合心意等,而是不乐意别人故意把她放在最后,将挑剩的送给她。由于这太伤她的自尊了,如果不明白这点,倒真会觉得林黛玉对人对事太小气了。 第十八回,“林黛玉误剪香囊袋,贺元春归省庆元宵”中,写宝玉一时快乐把身上的所佩之物都给了众小厮们。林黛玉懂得后,觉得自己送给她的“荷包”也给小厮们拿走了,就道:“我给的那个荷包也给她们了?你明儿再想我的东西,可不可以了!”说完就赌气回房,把本来正替宝玉做的香袋儿“拿过来就绞”。后来宝玉跟她解

8、释过后,她也懂得了那“荷包”宝玉珍藏在怀里,可还是气愤,当宝玉向她陪不是时,她还边哭边说:“你不用同我好一阵歹一阵的,要恼,就撂开手,这当了什么!”最后禁不住要宝玉“好妹妹”长、“好妹妹”短的赔不是。咋一看,林黛玉似乎真是太小气了,简直有些无理取闹的架势,但只要细加分析,就可以看出她的这种“小性儿”背面,遮住的正是她的美好品德,正是她那规定爱情专一、规定尊重人、维护人的尊严的强烈的自尊心,是这种强烈自尊心的体现。 第十九回“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一节中,宝玉闻得林黛玉袖中发出一股幽香,便拉住要瞧笼着何物,林黛玉说:“想必是柜子里头的香气,衣服上熏染的也未可知”。宝玉说:“这香的气味奇怪,不是那些香

9、饼子的香”。林黛玉冷笑道:“难道我也有什么罗汉、真人给我些香不成?便是得了奇香,也没有亲哥哥亲兄弟弄了花儿,朵儿,霜儿,雪儿替我泡制,我有的是那些俗香罢了。”当宝玉识趣地避开话题后,她又说:“我有奇香,你有暖香没有?”害得宝玉一时解不下来,就问:“什么暖香?”她却笑道:“蠢才,蠢才,你有玉,人家就有金来配你,人家有冷香,你就没有暖香去配?”后来还是宝玉解得围。人们都懂得,红楼梦中有“冷香”的就是薛宝钗一人,而林黛玉说的那个“人家”固然就是指宝钗了。从这里林黛玉已体现出心思细密,敏感异常。为什么会这样呢?仔细一思量就可以懂得,其实这也正反映了林黛玉那种强烈的自尊心。她生怕自己的知已恋人被人抢走,

10、那样对她就太不公平了。第二十回,史湘云就当面对林黛玉说:“你敢挑宝姐姐的不是,就算你是好的,我算不如你,她怎么不及你呢?”林黛玉听了当时就“冷笑”道:“我当是谁,本来是她,我哪里敢挑她呢。”后来还是众人劝解开来,从这里我们难道能说林黛玉“小性儿”吗?她为什么“冷笑”?这我想人们都懂得,在红楼梦中,宝黛钗的关系是最敏感锋利的话题,而史湘云却故意把林黛玉说得不如宝钗,这怎能不伤她的心呢?她那根自尊心的弦就不由得会剧烈地颤抖起来了。 第二十二回贾母带头出资二十两给宝钗做生日,并特意请了班戏子来热闹,而林黛玉到贾府这样几年,却从没人给她做过一种像样的生日,至于背面说“敏探春”算贾府众人的生日时就记不起

11、林黛玉的生日了。这还罢了,至晚散时,凤姐指着一位戏子说:“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种人,你们再看不出来?”史湘云就当着众人的面笑道:“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众人都笑起来了,说:“果然不错”,宝玉给湘云使了个眼色,后来差点气走了胸怀爽朗的史湘云。而这也成为宝黛闹矛盾最凶时间最长的导火线,气得宝玉“大哭起来”,感到“回头试想真无趣”。宝玉对林黛玉还从没这样灰心过呢,每次林黛玉气愤,她都会去哄她,而这次却例外了。林黛玉之因此这样大发作,因素很简朴,“我原是给你们取笑的拿我比戏子取笑”,这太伤林黛玉的自尊心和人格了,由于当时社会地位最低贱的就莫过于“戏子” 了,这怎能不使她备受屈辱呢?难道我们还能说她“小性

12、儿”吗? 第二十六回林黛玉到怡红院敲门,刚好遇到晴雯气愤,没听清是林黛玉的声音而没开门,林黛玉就错疑在宝玉身上,就“独立墙角边花阴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回去后,又“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薛宝钗史湘云都曾受过宝玉不留情面的顶撞,她们也但是是“满脸通红”而已,而林黛玉却只因一点误会受了点委屈就撕心裂肺的痛哭,实可见其自尊心的强烈了。 要列举林黛玉为捍卫自己的自尊心而体现出的“小性儿”的事例真是太多了,但最能阐明问题的莫过于林黛玉在解决爱情问题上体现出的若为尊严故,生命与爱情皆可抛了。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中,林黛玉发现宝玉看的是会真记后,

13、“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并也笑道:“果然有趣”,可当宝玉借机说出“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来体现自己的爱意时,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气愤地指着宝玉说:“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说到“欺负”时,“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因素是什么呢?是宝玉说的确是“淫词艳曲”、是“混话”吗?固然不是。前面说到林黛玉对西厢记、会真记一类的书也是“越看越爱看的”,

14、怎么这会儿就成了“混话” 呢?是林黛玉不爱宝玉?可人们都懂得宝黛的爱恋是诚挚的,可以说林黛玉在贾府生活下去的勇气就是对宝玉爱情的追求与憧憬,是宝玉的爱情带给她生的信念,吸引着她对将来的盼望,一旦得到宝玉爱的表白时该是多么的欢心,多么的喜悦呀。而事实却相反,林黛玉却对梦寐以求的爱的表白感到气愤不已,觉得宝玉是“欺负”她。既然林黛玉是爱宝玉的,又是喜欢这些“混话”的,那么是不是林黛玉做作呢?我们懂得林黛玉当时的“不觉带腮连身的通红”、“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 这些表情,是连善变的王熙凤也一时装不出来的,何况是这个“痴颦儿”。这样,唯一的解释就是,以林黛玉的身份、地位、教养,这样的婚姻大事是不能在这样

15、的场合、以这种示爱的方式浮现的,这种场合和方式至少她是不能接受的。这种爱的坦白对她来说简直就是一种亵渎,是“欺负”她,太伤她的自尊心了。像这样的例子,在第二十六回“萧湘馆春困发幽情”一节中体现得也很充足。当宝玉当着林黛玉的面对丫环紫鹃笑道:“好丫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 ?”时,林黛玉是气得“登时撂下脸来”,还哭着说:“如今新兴的,外头听了村话来,也说给我听;看了混帐书,也来拿我取笑儿。我成了爷们解闷的。”哭着下床往外就走。林黛玉为什么这样大发作呢?当宝玉来时就明明听到林黛玉在床上忘情地长叹“每日家情思睡昏昏”,这足以阐明林黛玉心中对宝玉的爱恋是无限火热的。每日都为宝玉神昏不定

16、,思曲缠绵,并且自己口中说的就是那所谓的“混话”。可见,本来宝玉话中的内容、词语的实质是可以带给林黛玉爱情的喜悦的,但宝玉体现爱情的方式却伤了她的尊严,令她无法接受,至少她是这样觉得的。在神圣的爱情与尊严面前要她做选择的话,林黛玉是毫不踌躇地选择维护自己的尊严。可见,林黛玉的自尊心是何等的强烈了。(二)人们在注意到林黛玉的“小性儿”的同步,又往往会被林黛玉的善良、纯洁、率直、热情大方、温柔体贴等所感动。这才是林黛玉性格的真正面目。 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时,林黛玉因听宝玉对茶赏赞不绝,就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当时妙玉就当着宝玉宝钗两人之面说林黛玉:“你这样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可林黛玉却“知她天性怪僻,不好多话”,毫不介意。第二十二回,宝玉一时“感忿”写了一种字帖儿,林黛玉看了“不觉可叹可笑”,还把它带回去与湘云同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