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农资打假岗位职责分工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9530251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农资打假岗位职责分工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农资打假岗位职责分工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农资打假岗位职责分工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农资打假岗位职责分工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农资打假岗位职责分工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农资打假岗位职责分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农资打假岗位职责分工(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篇一: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联合制度XX 县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联合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行为, 建立和完善农资市场长效监管机制,规范农资经营行为,净化农资市场,保护农民利益,确 保农业生产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根据“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 有关法律法规,经共同研究,决定建立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联合制度。一、建立农资打假联席会议制度农业、工商、质量、公安等部门加强联席,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联席会议,双方互通情 况,共同磋商农资市场监管中得突出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县农业局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 队、县工商局经监股、县质监局稽查大队和县公

2、安局治安大队作为县农资打假工作联络单位, 加强对紧急事务和重大问题的沟通与协调,并指导全县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 室设在县农业局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办公室。二、建立农资打假护农联合执法制度根据农业生产实际和农资市场监管中得突出问题,适时组织开展农资打假护农联合执法 行动,狠抓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市场、重点季节,狠抓大案要案的查处,突出治理制 售假冒伪劣农资违法行为,带动整个农资市场秩序的根本好转。具体整治行动计划和方案, 由联席会议商定。三、建立农资市场主体准入协作制度工商部门要严格农资经营单位审批的资格查询,农业部门要会同工商部门认真做好农资 经营主体资格前置审查和培训工作,并

3、对农资经营户进行登记管理,对不符合法定农资经营 资格条件的,工商部门一律不得为其办理登记注册手续,不得发放营业执照。工商、农业部门对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兽药鱼药和农机具等农资经营单位要适时 进行全面清理。四、建立农资质量监测、公告制度农业局、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要加强农资质量监测工作。农资质量抽检计 划由联席会议统一制定,有关部门分头实施,以避免重复抽检。对农资质量监测结果要及时 进行反馈,并实行联合公告制,公告抽检的农资农产品和企业的产品名称、厂家、批次、质 量等内容,特别是对于不合格的农产品,以及有违法行为的农资生产经营者(企业),以各部 门名义联合在媒体上进行公

4、告,予以曝光,杜绝不合格农资产品流入市场。五、建立农资经营档案联合监管制度农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规范的农资经营档案,销售农资产品必须开据销售凭证,提 供销售信益卡,并进行农资诚信经营公开承诺。农资生产经营档案和信益卡内容和格式,由 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统一制定,各部门要共同加强农资经营档案的管理,保证农资商品质量做 到有保障、可追溯。六、建立农资企业信用分类管理制度由工商部门牵头,建立农资企业诚信档案,汇集各监管部门的农资监管信息,并共同对 农资企业进行信用评价和分类。对于遵纪守法信用优良的企业要联合给予表彰、推介、鼓励 和政策扶持;对于失信企业予以警示或限期整改;对于违法次数多性质严重的企业实

5、行重点 监控,并向社会公示。篇二:11期农资打假淇滨农?2011?11号鹤壁市淇滨区农业局(粮食局)关于印发2011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各乡镇、办事处现将2011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并结合 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附件淇滨区农业局(粮食局)2011年农资打假领导小组和职责分工二o年四月一日- 1 -2011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河南省农业厅2011 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豫农质监?2011?3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 案。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6、,紧紧围绕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工作目标, 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属地管理”的原则,落实农资监管责任制,开展农资打假专项 治理行动,打击假劣促生产,严查违禁保安全,监督抽查提质量,案件查处惩违法,信用体 系建长效,全力推动农资市场秩序持续稳定好转。二、工作目标农资打假,岗位职责分工.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确保不发生因假劣农资和禁限用农业投入品引发的重大农 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农业生产损失,假劣农资重大案件查处率达到100%,农资生产经营行为 更加规范,农资信用体系更加完善,农民群众质量安全意识和维权能力明显提高,放心农资 下乡进村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农资监管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

7、农资市场秩序持续稳定好转, 农民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三、监管重点(一)重点产品- 2 -1、种子严厉查处生产经营假劣种子、套牌侵权、无证生产经营、未审先推、包装标签不 规范等违法行为。2、农药严厉查处非法添加高毒农药等未登记成分以及有效成分含量不足等假劣农药,依 法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和使用甲胺磷等禁用高度农药,无证生产、一证多用、套用或冒用登 记证等违法行为。3、肥料严厉查处复混肥料、有机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水溶肥料及秸秆腐熟剂等产 品中有效成分不足、未经登记、一证多用、假冒伪造登记证、肥料产品标称具有农药功能等 违法行为。(二)重点区域1、农资生产、销售和使用量较大的乡镇和村。2、农资生

8、产销售聚集区。四、主要任务(一)开展农资生产主体整顿各乡镇、办事处要全面开展农资生产经营主体清查,进一步健全完善农资生产经营主体 档案,全面掌握本辖区内生产经营主体的基本情况,对不符合法定条件或者有严重违法行为 的,要依法予以清理、取缔,对不具备农资经营资格的物流企业变相经营农资等违法行为要 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通报。二)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农业局(粮食局)和局各职能部门切实加大日常执法巡查力度,特别是对重点区域、重 点品种的重点普遍检查,保证农资监管工作不留死角。完善农资市场监管工作档案,记录好 日常检查工作情况,对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依法处理。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突出重点 农时、重点地区、

9、重点市场、重点品种,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深入开展禁限用农业投 入品整治,继续加大禁限用农业投入品清缴力度,加强农资使用环节指导培训。要继续抓好 毒鼠强防范和清缴工作,克服麻痹思想和松懈情绪,防止毒鼠强危害反弹。(三)加强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认真落实 省有关部门的安排部署,科学制定农资产品质量抽检计划。扩大监督抽查范围,提高监督抽 查覆盖率,把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突出的区域、市场、产品和企业纳入重点监测范围,提高 监督抽查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强对监督抽查结果的分析和运用,提高农资质量预警能力。 要坚持和完善检打联动机制,健全监

10、督抽查检验结果的通报、反馈、共享机制,执法机构要 参与组织实施监督抽查工作,并及时立案,确保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查处。要追溯制假售假源 头,并按照“五不放过”的原则一查到底。(四)严肃查处农资违法案件- 4 -各乡镇、办事处要高度重视案件线索排查、梳理工作,要建立案件线索月报制度,特别 要加强对投诉举报案件的核查工作。今年要把种子打假作为重中之重,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 劣种子、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对于涉及面广、造成重大农业生产事故、群众反映强烈 的制售假劣农资案件和区域性制假售假案件,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及时成立专案组限期查办。 制假售假源头不在本辖区的,要及时向上级农业部门报告,制假售假源头所在

11、地农业部门要 对制假售假者追查到底。涉及到多个部门或者其他部门的案件和线索,要及时做好通报、移 送工作,案件的查处牵头工作由假劣农资生产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涉嫌构成犯罪的案件,要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移送公安机关。线索明显,事实清楚的案件,要商请当地公安机关提 前介入。对重点案件办理情况要同步上报省农业厅。(五)深入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认真总结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示范经验,推广有效模式,进一步扩大示范范围。制定 和完善引导扶持措施,鼓励和支持农资连锁企业加快推进农资连锁网络建设。引导连锁企业 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实现农资销售与技术服务紧密结合。扎实推进“放心农资店”建设,特 别是乡镇和村级“放

12、心农资店”建设,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构建新型农 资经营网络,实现放心农资产品的覆盖面和销售率稳步提高。六)积极推进农资信用体系建设篇三:农资打假工作总结*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深入开展2012年春季农资打假工作总结为确保今年的春耕、备耕 农资产品的质量,充分发挥质监部门的职能,根据省局()文件精神,组织执法人员开展以农用化肥为重点,以区域性整治为主要任务的农资专项打假活动,取得一 定成效。到目前为共出动执法人员136人次,检查25个镇(办事处)化肥经销企业45家, 查处各类案件32起,其中,立案5起,罚款到位近2万元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农资打假 是质监部门执法打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13、,直接联系到农民切身利益,为进一步做好地区农 资打假工作,我局领导多次召开会议,分析研究本次打假工作的重点和实施步骤,结合地区 实际制定了农资打假实施方案,确定了工作目标、重点及各阶段打假工作任务,精心组织开 展农资产品专项打假活动,突出以化肥产品打假为重点,狠抓源头,落实责任,建立长效工 作机制,查处化肥产品质量违法案件,切实将农资打假工作落实到实处。二、深入开展“农 资打假下乡”活动根据省局关于2011年深入开展农资产品专项执法打假工作的通知的要 求,今年4月份,我局对全地区农资市场进行了一次日常监督检查,本次共抽取化肥样品16 个批次,其中合格11个批次,合格率为67%,查获不合格化肥5

14、个批次,货值近2万元。同 时继续深入组织开展了“进千村、入千户、抽千样”的农资打假下乡活动,将查办坑农害农 大案要案、集中整治区域性生产劣质农资产品等任务落到实处。为确保打假效果、积极引导 农民购买放心农资,我局联合市农业局深入开展“农资产品下乡进村”活动,开展了形式多 样的“农资打假下乡”活动。一是现场设立了投诉举报和咨询台,接受农资生产销售违法行 为投诉举报,解答了农民存在的疑难问题,共接受咨询300余人次;二是发放了宣传资料, 设立了宣传展板,宣传选购、识假辨假与依法维权等知识,共发放宣传资料800多份。本次 农资专项执法打假活动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从执法检查情况看,我市的农用化肥产品质

15、量 仍然存在诸多质量安全,其主要表现为化肥主要存在的问题集中在养分含量不够;外包装标 识不符合有关规定,标注不规范,未标注生产许可证;由于受今年农资价格波动、市场竞争 激烈因素的影响,一些不法经销企业存在销售有效含量不足的化肥,等等。在今后的农资产 品监督检查中,我局本着从源头抓质量的原则,严格清查市场调入关口,采取明查暗访、随 机抽样调查等形式,查明摸清各种农资的进货渠道,实行长期监控,从源头上卡住假冒伪劣 农资的流入,切实加大源头整治力度,坚决打击坑农害农行为,净化本地区农资市场。篇四:农资打假工作年终总结农资打假工作年终总结根据2008年2月28日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16、和云南省农业厅关 于印发2008年云南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州农资打假领导组及 时研究部署,制定了*州2008年农业执法工作意见和*州2008年农资打假工作方案, 以州农字20084 号文下发各县(市)农业局、畜牧局和州级各相关部门。各县市结合当 地实际,相应制定了各县市2008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方案。有领导分管,职能部门具体 抓落实。领导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按照各自职能和上级部门的部署开展了积极有效的工作。 各县市加大了市场监管,加强了对农资经营单位的宣传教育,依法建立起了依法经营、诚信 经营的责任制。经过全州各级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农资市场秩序持续好转。通过开展集 中专项整治,取得较好成效。2008年全州共出动执法人员11824人次,印发宣传资料32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