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某知名中学高三生物冲刺模拟试题五含解析2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9527937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某知名中学高三生物冲刺模拟试题五含解析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某知名中学高三生物冲刺模拟试题五含解析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省某知名中学高三生物冲刺模拟试题五含解析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东省某知名中学高三生物冲刺模拟试题五含解析2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东省某知名中学高三生物冲刺模拟试题五含解析2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某知名中学高三生物冲刺模拟试题五含解析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某知名中学高三生物冲刺模拟试题五含解析2(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2018年高考冲刺模拟试卷(五)理科综合生物试题1.1.下面是以紫色洋葱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取材部位和主要试剂的选用都正确的是实验名称取材部位主要试剂A提取叶绿体色素称5克管状叶剪碎无水乙醇B观察核酸的分布撕鳞片叶外表皮一小块甲基绿-吡罗红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切取3cm根尖解离龙胆紫D观察线粒体形态撕鳞片叶外表皮一小块健那绿A. A B. B C. C D. D【答案】A【解析】紫色洋葱的管状叶呈绿色,含有叶绿体,而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因此可用无水乙醇来提取管状叶中的叶绿体色素,A正确;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因此可用甲基

2、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但因紫色洋葱的鱗片叶的外表皮细胞呈现紫色,会对观察核酸的分布产生干扰,所以不能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实验材料,B错误;观察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应剪取根尖23mm解离,用龙胆紫溶液将染色体着色,C错误;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因此观察线粒体形态可用健那绿染液将活细胞染色,但不能以紫色洋葱鱗片叶的外表皮细胞为实验材料,因为该部位细胞呈现紫色,会对实验结果的观察产生干扰,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教材中“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相关生物实验。若要准确解答此类问题,在平时复习中

3、,不仅要注意对教材实验所涉及的实验技术的掌握,对实验原理、实验流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等内容的分析、归纳与总结,而且还要站在全新的、应用的角度去重新分析已做过的每一个实验,从中提取出真正要掌握的最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每个实验的设计思路,做到触类旁通、能力迁移;(2)每个实验中最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如显微镜的使用、徒手切片、临时装片的制作、研磨、过滤、细菌培养等);(3)多注重教材实验原理的对比和归纳:原理对比:可从纵向角度比较实验原理、材料等,如颜色反应的实验、活体染色的、本色观察的等:原理归纳:可从横向的角度拓展实验原理、材料等不同方面的应用。2.2.许多年前,某大峡谷中的

4、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甲、乙两个种群。两个种群所发生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表示不同的变异结果,ad表示进化的不同环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表示地理隔离离,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出现生殖隔离B. b过程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 c过程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定向进化D. 渐变式和爆发式的形成新物种,都需要d环节【答案】B【解析】由题意 “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甲、乙两个种群”并分析图示可知,a表示地理隔离离,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使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基因库出现差异,当种群间的基因库出现显著差异时,最终可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因此经过长期的

5、地理隔离可能出现生殖隔离,A正确;b过程表示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错误;c过程表示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定向进化,C正确;d表示生殖隔离,是新物种产生的标志,因此渐变式和爆发式的形成新物种,都需要d环节,D正确。【点睛】本题以松鼠进化过程图解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关系的认识和掌握情况。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学生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据此明辨图中字母或数字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 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可以定向运动到代谢比较旺

6、盛的部位B. 细胞膜外侧的糖蛋白具有保护、润滑和信息识别的作用C. 甲状腺细胞的内质网膜面积较大,利于酶的附着以提高代谢效率D. 溶酶体能够合成和分泌酸性水解酶【答案】D【解析】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大约95%来自线粒体,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可以随细胞质基质的流动,定向运动到代谢比较旺盛的部位,A正确;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具有保护、润滑和信息识别等作用,B正确;内质网既参与物质的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甲状腺细胞具有分泌甲状腺激素等作用,与此功能相适应,甲状腺细胞的内质网膜面积较大,利于酶的附着以提高代谢效率,C正确;溶酶体内含有多种酸性水解酶,这些酶是在核糖体中合成

7、的,D错误。4.4.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甲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三个细胞乙、丙、丁。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乙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不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B. 乙细胞的子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丙细胞连续分裂后的子细胞具有一个染色体组C. 丙细胞正在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丁细胞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的异常联会D. 一个丙细胞能产生四种基因型不同的精子,丁细胞能产生两种基因型的精子【答案】D【解析】突变是随机发生的,可以发生在细胞内的不同DNA分子上以及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而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染色体移向细胞两级,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8、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但不能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乙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其子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丙细胞呈现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连续分裂后的子细胞(精子细胞或卵细胞或极体)具有一个染色体组,B错误;丙细胞中发生的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可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丁细胞中的“十字形结构”的出现,是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出现的同源区段发生了联会现象,该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可见,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的异常联会,C错误;一个丙细胞,因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而导致其能产生四种基因型不同的精子,丁细胞因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联会出现异常,能产生两种基因型的精子(

9、HAa、hBb或HhAB、ab),D正确。5.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冬季大棚中缺少昆虫为黄瓜传粉,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防止减产B. 除草剂除去双子叶杂草的原理是利用了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C. 持续干热半月再遇数天阴雨,小麦种子易在穗上发芽这是因为乙烯含量减少D. 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浸泡种子可提高发芽率【答案】C【解析】黄瓜属于果实,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因此冬季大棚中缺少昆虫为黄瓜传粉,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防止减产,A正确;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甚至会杀死细胞,而双子叶植物一般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敏感,所以可用一

10、定浓度的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来清除单子叶农田中的双子叶杂草,B正确;脱落酸能抑制种子发芽,持续干热半月再遇数天阴雨,小麦种子易在穗上发芽这是因为脱落酸含量减少所致,C错误;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因此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浸泡种子可提高发芽率,D正确。6.6.人体在剧烈运动时,通过生命活动的调节维持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增加量超过胰岛素B. 大脑的躯体运动中枢和小脑的运动平衡中枢的兴奋性增强C. 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活动增强D. 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CO2,使脑干呼吸中枢兴奋性增强【答案】D【解析】剧烈运动时,血糖因不断被氧化分解供能而导致其浓

11、度降低,对胰岛A细胞的刺激增强,而对胰岛B细胞的刺激减弱,进而使血液中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的增加量超过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A正确;剧烈运动时,大脑的躯体运动中枢和小脑的运动平衡中枢的兴奋性增强,以维持机体的运动协调,B正确;剧烈运动时,机体细胞中有机物氧化放能的速度加快,产热增加,进而引起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活动增强,C正确;机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产生大量CO2,使脑干呼吸中枢兴奋性增强,D错误。7.7.将一株小麦密闭在无色玻璃钟罩内(钟罩体积为VL),在室内调温25,给予恒定适宜的光照60min,然后遮光处理60min。全程用CO2传感器测定钟罩内CO2浓度的变化,得到图2曲线。(

12、1)若要获得小麦的真正光合速率,_(填“需要”或“不需要”)另设对照组。0-60min小麦的真正光合速率为_mol CO2 /VLh(VL是钟罩体积)。(2)实验10min时,小麦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所需CO2的来源是_。在停止光照的瞬间,叶绿体内C3的含量_。(3)假定玻璃钟罩足够大、CO2充分,在夏季的晴天将上述装置放到室外进行24小时测定,得到图3曲线。解释曲线3 “没有曲线2平滑”的主要原因是_。(4)图3中,12时至14时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分析其原因是:_。【答案】 (1). 不需要 (2). 1600 (3). 线粒体供给和从细胞外吸收 (4). 增多(或升高) (5). 室外

13、温度变化较大,室外光照强度不恒定 (6). 环境温度高,蒸腾作用旺盛,部分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实验装置和反映实验结果的曲线图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的熟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需明确光照下,钟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是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共同引起的,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遮光时则表示呼吸速率。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分析题图曲线的变化趋势,从中把握所蕴含的生物学信息,进而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1) 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光照60min,钟罩内CO2浓度的变化反映的是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的差值,表

14、示的是净光合速率;遮光处理60min,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钟罩内CO2浓度的变化反映的是呼吸速率。综上分析,若要获得小麦的真正光合速率,不需要另设对照组。0-60min小麦的真正光合速率为(2000800)(1200800)1600molCO2 /VLh。(2) 图2显示:060min,钟罩内CO2浓度逐渐减小,说明此时间段内,真正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所以实验10min时,小麦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所需CO2的来源是线粒体供给和从细胞外吸收。在停止光照的瞬间,光反应立即停止,不再有ATP和H的生成,导致暗反应中C3的还原受阻,而CO2和C5结合继续形成C3,所以叶绿体内

15、C3的含量增多。(3)图2所示曲线是在室内调温25、恒定适宜的光照60min、再遮光处理60min 的条件下测得的。如果在夏季的晴天,将装有小麦的密闭无色玻璃钟罩放到室外进行24小时测定,因室外温度变化较大,而且室外的光照强度不恒定,导致光合速率出现波动,所以得到的图3曲线没有“曲线2平滑”。(4) 图3中12时至14时,光照强,环境温高,蒸腾作用旺盛,部分保卫细胞因失水而导致气孔关闭,使得CO2的供应不足,暗反应减弱,进而引起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点睛】坐标曲线题的解题关键是:要理解横、纵坐标的含义及曲线代表的含义,这是解题的重心所在。关注坐标上的“四点、二量、一趋势”。“四点”指的是起点、交点、折点和终点;“二量”指的是分清自变量与因变量,绝对不能颠倒;“一趋势”,指的是曲线的走势,特别要注意的是分析问题时一定要结合横轴的点、区段来进行。分析曲线变化有关的知识点时,还要挖掘或捕捉题目所给予的有效信息。8.8.某植物的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各对基因独立遗传。当某个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