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枝的学问 教学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9526942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剪枝的学问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剪枝的学问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剪枝的学问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剪枝的学问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剪枝的学问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剪枝的学问 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剪枝的学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6课。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我”在桃园观看剪枝并认识剪枝的过程,启示我们“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简介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第二、三自然段写“我”在桃园看到王大伯等人在剪枝,非常奇怪,经询问了解了剪枝的原因。第四自然段写春天来了,桃花盛开,“我”盼望花儿早日结果。第五自然段写桃子丰收了,“我”在惊喜的同时真正地理解了王大伯的话。课文的重难点是把握“我”的心理变化,了解剪枝给人的启示。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中重点

2、词语的意思。 3、了解剪枝是为了收获更多更大的果实,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教学关键1、精读课文,感受“我”的心理变化。2、了解剪枝是为了收获更多更大的果实,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启发:根据班级找某某学生。2、观看剪枝图,出示课题。3、看王大伯图片,引入课文。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1)王大伯是什么样的人?(种桃能手)从哪里可以看出?(远近闻名、总是、大、甜)(2)读好这一段,读出敬佩的语气。(3)设疑:王大伯真的如此闻名吗? 2、学习第二段(1)“我”跟你一样好奇,想去看看究竟。板书:满怀好奇。 (2)怎么他家的桃子就能结得那

3、么大,那么甜呢? (3)自由读第二段。 (4)“我”看到了什么?(读出相应句子)(5)再读,剪枝动作表演,说说从这些内容中读懂了什么?(剪枝动作熟练) (6)好好的枝条被剪掉,“我”看到后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读“我”问王大伯的话。板书:一脸疑惑。(7)王大伯把剪枝的原因告诉了“我”。(注意王大伯说话的语气)(8)分析王大伯回答的话。(分两个层次:剪下的枝条,留下的枝条)(9)试用“因为所以”说话。(回答“我”的问题)(10)表演“我”与王大伯之间的对话。(11)现在“我”能确定王大伯是个种桃能手吗?板书:将信将疑。结合课文理解“将信将疑”。 (12)指导读好此时心里想的话。 3、学习第三段 (

4、1)“来年”桃园情况如何呢?指名读第三段。(2)春天到了,桃花开得怎样?当时的场面怎样?播放图片欣赏桃花美景。 (3)此时的“我”盼望什么?你能预想到什么?(4)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语气轻松、愉快。 4、学习第四段 (1)“我”很较真,一定要知道事情的结果。所以暑假到了,“我”又来到了王大伯的桃园。这时的“我”看到了什么景象呢? (2)王大伯桃园里结的桃子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看图,试用“又又”描述桃子的样子。(3)看到这些桃子“我”心情怎样?(惊讶、高兴)板书:又惊又喜。(4)读好“啊”这个语气词代表的感情。 (5)为什么“我”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会又惊又喜?惊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

5、么? (6)此时的“我”不禁想起什么?回顾王大伯说的话。(7)王大伯不愧为“种桃能手”啊! (8)小结:冬剪一根枝,夏收万个桃。这劳动中也藏着丰富的学问,我们要好好向生活学习,向有经验的人学习。三、总结全文 1、回顾全文,说说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引导得出:“减少”是为了“增加”)2、启发思考:(1)如果王大伯不给桃树剪枝,结果又会怎样呢?(2)这个暑假过后,再次见到王大爷,“我”又会说些什么呢?(3)如果你是一棵小果树,你想对自己的主人说些什么话?3、生活到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留心周围事物,并且善于思考,就能发现生活中的规律。(向文中的“我”学习)4、送给大家八个字:删繁就简,勤学好问。四、作业设计 1、生活中还有哪些“减少”是为了“增加”的典型事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26、剪枝的学问 剪枝 满树桃花 挂满桃子满怀好奇一脸疑惑 盼望 又惊又喜将信将疑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