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前顾后语文教学要“瞻前顾后”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9525800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瞻前顾后语文教学要“瞻前顾后”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瞻前顾后语文教学要“瞻前顾后”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瞻前顾后语文教学要“瞻前顾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瞻前顾后语文教学要“瞻前顾后”(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瞻前顾后 语文教学要“瞻前顾后” 为了开展课题研究,听了两堂有关“以读促写”的语文教学研究课。两堂课都设计得很好,有读的环节,也有写的环节,两位老师讲得也很精彩。A老师的课,在最后一个环节安排十分钟时间让学生仿写余光中的乡愁,且当堂抽出一些写得好的诗句念给大家听,学生情绪高涨,气氛异常热烈。显然,这堂课是成功的。B老师在课的最后也有一个写的环节,要求学生以“一堂语文课”为题写一篇习作,写作时间放在课后。几天过后,B老师选出几篇好文章,录成电子稿,保存起来。我想,这既是这堂课的成果,又是“以读促写”语文教学研究的成果,以后可以展示,可以发表,可以随时调用。相比之下,A老师却没有收集学生的诗歌,课

2、结束,作用也随之结束。由此,我想到一个词语,“瞻前顾后”。意思是,语文教学不要仅仅局限于课堂的“上课”上课之前要“瞻”,上课之后还要“顾”。做到了“瞻前顾后”,就能一环扣一环,成为一个教学链,产生连动效应。有的教师上课是上班制,上完就了事,学生负责听,听后无着落。这样的课上得再好,再闪光,充其量也只是珍珠,上得再多,也只是一堆珍珠。一堆珍珠,不利保存,易于丢失,如猴子掰包谷,掰一个,丢一个。如果教师把这些课用一根线穿起来,成为一串珍珠,学生就便于了。怎样把上得好的课穿起来成为珍珠链?要用线!这线(方法)就是“瞻前顾后”。所谓“瞻前”,是指上课前的准备。近瞻看自己,远瞻看历史。上课前,看看自己过

3、去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值得沿用,这是近瞻;上课前,看看教学史,甚至教育史,借鉴前人成功的教育经验,这是远瞻。有没有前瞻,设计的课是不一样的。由于前瞻,B老师设计的一堂作文课,既体现她的教育观,又体现她的语文教学观,还体现她的作文教学观。因而她的课是三维的、立体的,有高度、有深度,也有厚度。这样厚实的课,让人感到沉甸甸的。经常注意“瞻前”的教师,就会形成自己的教育观、教学观,就会比别人站得高,看得远,品味自然提升,能力自然增强,教学效果自然显著。他设计的课,不是孤立的一堂课,而是一张网上的一个结点,一部机器中的一个配件。所谓“顾后”,指课堂教学工作的延续。教师经常注意“顾后”,可以使学生的

4、学习活动自然延伸,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思维惯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样是布置学生写作,一个当堂写,这本来是极好的,趁热打铁,才能成功。但是课后就不管了,学生刚刚燃起的火苗又熄灭了,很可能导致教学功亏一篑;一个课后写作,有督促,有检查,有鼓励,学生的文章一篇篇写出来了,老师再选择,修改,打印,表彰,取得的效果就非同寻常。语文教学“顾后”的教师,他的工作是线性的,连续的。他的整个教学就像在写一部长篇,一天一个章节,每天总有“且听下回分解”这样的“顾后”的话语。而不“顾后”的教师,他的教学每天都是一个句号,课上得再好,也不过是断章。语文教学有没有“瞻前顾后”,在课堂设计中会有体现。同样是举行作文比赛,不“瞻前顾后”的教师的做法是:比赛评选发奖;而“瞻前顾后”的教师会多设计几个步骤:前期鼓动比赛进行评选与发现人才表彰奖励人才培养。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光靠四十五分钟课堂时间是不够的,学生在课后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思索、理解、实践,才能形成自己的语文技能。只有“瞻前顾后”,才能把教学的珍珠穿成闪光的项链,把教学的水滴汇成浩瀚的海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每天只能给学生一颗珍珠或一滴水,但在教学中如果能做到“瞻前顾后”,把这些珍珠穿起来,水滴聚起来,学生就拥有了闪光的知识项链,就拥有了浩瀚的知识海洋。(作者单位:)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