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动学生情感之弦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9520796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拨动学生情感之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拨动学生情感之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拨动学生情感之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拨动学生情感之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拨动学生情感之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拨动学生情感之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拨动学生情感之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拨动学生情感之弦浅谈联系生活实际对阅读教学的作用内容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引领者,阅读教学其实更是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产生共鸣的过程,是学生情感个性化体验的过程。但是,在阅读过程中,对别人的文章产生感触的原因往往是自己有着类似的经历,方才在情感上达到共鸣。因此,学生对文本的感受是建立在自己的感受之上的。所以贴近文本、深入文本的一大前提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自己的内心,唤醒自己的感受,读懂别人的文章。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即使是一些说明文,也写得趣味盎然,引人入胜,

2、隐含着作者的审美情趣。如何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拨动情感之弦,使抽象语言文字的学习变得情趣盎然呢?我和大多数老师一样,在这条道路上一直探索。我认为:阅读教学,应该是回归文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情感体验。而情感源自生活,教师则应把抽象的文本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结合自身经历,通过反复地朗读体会,获得自我感受,再去感受文本的内涵。也就是用自己的感受,去读别人的文章。(一)“勾”出真情实感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1课秋天的雨的第三自然段是写果园里的香味的,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句话当中的“勾”是活用,形象地表达出小朋友被果园里的香味吸引了。“勾”的含义是吸引,这层意

3、思对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是略有难度的。如果老师直接问学生:“勾是什么意思?”多数学生很可能答不上来。要使学生有感悟,首先要使学生有生活体验,我做了如下处理:师出示水果图片,图片中的水果颜色鲜艳,许多水果都被切开了,露出饱满的果肉。师:看看这幅图,你闻到了哪种水果的气味了?它是什么气味?生:我闻到梨的气味了,香香的。生:我闻到菠萝的香味了,甜甜的。师:好,读出香甜的感觉。生:(朗读)秋天的雨,还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师:如果你们现在就站在结满又大又甜的果树下,你想干什么?生:我想把果子摘下来慢慢品尝。生:我想把水果都吃光。生:

4、我最喜欢吃菠萝了,我现在都想吃了。师:那么,如果老师说咱们离开这儿吧!生茫然。师:你们走么?生:不走。师:走么?生:不走!师:为什么?生:因为我们的脚被香味“勾”住了。师:“勾”是什么意思?生:吸引。师:读出“勾”的感觉。生朗读。如果在一开始直接讲解“勾”的含义,未免太过生硬,学生多理解为被物品勾住,与课文的含义出现偏差。而先通过看图想象的环节唤起了学生生活的记忆,通过想象体会水果气味,引导学生读出真情实感。在情感达到了饱满的状态,教师让学生离开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学生自然有了“被香味勾住”的自身体验,文中的“勾”字含义不用多说,学生已经领悟。(二)“学无止境”,活学活用。对于讲述年代久远故事的

5、课文,我们还是应该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学习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在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7课孔子拜师中,孔子说了一句这样的话“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孔子时代离我们较远,对于三年级孩子而言,是无法体会孔子这种求知若渴、孜孜以求的精神,于是我结合生活实际,与学生谈谈这句话的含义。师:孔子已经很有名了,为什么还要拜师,你还从哪里找到了原因?生:不够渊博是一个原因。生: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师:用一个成语来形容?生:学无止境。师: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看到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人呢?生:我的同桌语文很好,可是他还在学习。师:学习上的伙伴学无止境。生:我的同桌数学很好,但是他还是很努力的在学习。师:你们

6、真会看到同学们的闪光点,除同学以外我们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生:我的爸爸现在还是在坚持读书学习。生:我的爸爸每天看报,了解时事内容。师:有的爷爷奶奶还在学习呢!用一句成语来说:学无止境!师:孔子认为:“学无止境”,孔子是怎样做的呢。出示:孔子_,拜老子为师。(以下词语可以选用:渊博、远近闻名、学无止境、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师:你觉得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孔子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生:孔子是一个坚持不懈的人。学生理解孔子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学生的亲历总是与情感同生共存,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初读之后再去理解读,既让学生理解了“学无止境”这个词语的意思,又帮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理解词语、运用词语

7、。在亲历中获得情绪的感染和情感的体味,符合小学语文新课程理念,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活学活用。(二)海底世界,身临其境有专家指出:“阅读教学是自主、平等的心灵教学,是沟通的合作的教学,是互动、交往和展示个性情感体验的教学,更是洗涤内心的教学。”学生的个性化体验至关重要,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孩子的阅读体验。在教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我又遇见难题。第四自然段主要描写海底的鱼类数量多而且形态美,说到形态美时,用了一组排比句“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读过之后,问及

8、学生:“通过朗读你读懂了什么?”生:我读懂了鱼很多。因为它用了“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生:我觉得鱼很多。从成群结队这个词能看出来。毋庸置疑,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只能感受到鱼类的多。再问下去也只是陷于找学生要答案的尴尬境地。海底的世界离学生较远,学生无法抽象地去想象鱼类的品种与美丽,学生单从朗读无法得到很多的体验。于是我联系学生生活体验,重新设计教学环节:师:前段时间我们一起去过极地海洋馆,还记得你过海底隧道时看到的情景吗?生:我看到有很多的鱼游来游去。生:我看到各种各样的鱼,很漂亮。生:我看到了又一种鱼像长着翅膀一样,身子大大的,很奇怪。师:那只是一个小小海洋馆里的一个海底隧道,就让我们目不暇接了。西

9、沙群岛可比这个海洋馆大几千倍甚至几万倍,那你想象西沙群岛海里的鱼。生陷入沉思。师:边读边想象,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生自由读。生:我看到了成群结队的小鱼游来游去。生:我看到了种类很多的鱼,形态各异。生:我看到了许多条美丽的小鱼。师:把你看到的情景美美地读出来。生读。语文的学习,离不开生活。有生活才有感受,才有自己的个性化理解,才能更好地与文本进行对话。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阅读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联系学生生活体验,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景中,以读代讲。由字到词到句,我列举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三个教学实例,谈了谈联系生活实际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与影响。我认为,语文阅读教学要回归文本,回归生活,回归学生,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以读代讲,引导学生情感体验,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语文阅读有效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