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逐客书》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9519049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谏逐客书》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谏逐客书》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谏逐客书》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谏逐客书》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谏逐客书》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谏逐客书》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谏逐客书》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1谏逐客书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1.1谏逐客书 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能够掌握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生能够把握文章结构,理清逻辑严密的论证思路,提升辩证思维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学生能够欣赏议论文写作特色,学会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议论文写作。 (4).文化传承与理解:勇于担当时代使命的精神,加深对“抱负与使命”的认识。 教学重点:赏析李斯的这篇奏书的说理艺术,学习本文运用铺陈、排比、比喻等手法增强文章感染力的方法。 教学难点:欣赏议论文写作特色,学会运用多种论证方

2、法进行议论文写作。 教学方法:诵读,讲解,点拨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教 具:多媒体课件 1、情境导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无论在古时或是当今,若要国家强大广招人才应为不可少的一项政策,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是国际交流越来越密集的时代,是人才流动越来越频繁的时代,广揽群雄不可不为!正如李斯所言: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燃除六籍忍坑儒,本欲愚人卒自愚。若使当时甘被逐,东门牵犬欢应无。 - -徐钧(宋代) 这首诗说的就是秦相李斯,从全句看,“若使当时甘被逐,东门牵犬叹应无”写的是:倘若当年李斯甘愿被逐出秦国,不上谏逐客书

3、,就不会在官场越陷越深,也就不会有临刑之前的黄犬之叹了,从全诗看,前两句批判李斯坑杀儒生、愚人自愚的荒唐,后两句讽刺李斯迷恋官场、枉送性命的执念。 如果李斯你当初甘愿被驱逐出秦国,就不会有荣华富贵,也不会树大招风被满门抄斩,不会想念出东门打猎的乐趣。被驱逐回乡的李斯,就可以随便打猎,稀松平常,不以为乐。 知人论世 李斯( -公元前208年),战国末楚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芦岗乡李斯楼村)人。 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少为郡吏,曾从荀卿学。战国末年入秦国,初为秦相吕不韦舍人,被任命为郎。旋任长史,拜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下逐客令时,上书力谏客不可逐,为秦王采纳。又为秦并六国谋划,

4、建议先攻取韩国,再逐一消灭各诸侯国,完成统一大业。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全国后,作为廷尉奉命与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等议定皇帝之号。后任丞相,多次随始皇帝巡行。反对淳于越分封子弟之议,主张禁私学、废诗、书、六国史记及百家语。又以小篆为标准,整理文字,作仓颉篇以为范文。 始皇帝死后,与赵高矫诏迫扶苏自杀,立胡亥为帝。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劝二世更为法律,行督责之术,加强君权。后被赵高诬为谋反,具五刑,腰斩于咸阳市,夷三族 识背景 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 李斯议亦在逐中。 斯乃上谏书秦王乃除逐客之令,

5、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 据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记载,韩国派水工郑国游说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倡言凿渠溉田,企图耗费秦国人力而不能攻韩,以实施疲秦计划。事被发觉,秦王嬴政听信宗室大臣的进言,认为来秦的客卿大抵都想游间于秦,就下令驱逐客卿。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尽管惶恐不安,他在临行前主动上书劝说秦王不要逐客,于是就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谏逐客书。 听视频朗读 5、翻译课文,理解课文 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教师答疑,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疏通课文。教师可补充。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等,虚词注意它的用法。注意特殊句式的句子。 6、知识拓展 章是用

6、来谢恩的; 奏是用来弹劾,即揭发别人的; 表是用来陈述衷情的; 议是用来表示不同意见的。当然,关于这些上书的名称和功用,随着不同的时代也有变化。 疏也是臣下向皇帝陈述政见或有所劝谏的文章,如唐朝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 整体感知 这篇文章先叙述自秦穆公以来皆以客致强的历史,说明秦若无客的辅助则必强大的道理:然后列举各种女乐珠玉虽非秦地所产却被喜爱的事实作比,说秦王不应该重物而轻人。文章立意高深,始终围绕大一统的目标,从秦王约一天下的高度立论,正反论证,利害并举,说明用客卿强国的重要性。 任务探究一: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任务导引:秦汉散文的特点是注重文章的效用,故特别注意写作技巧。而李斯谏逐客书则正好

7、是由于其成功运用了恰当的写作技巧,从而达到了令秦王废“逐客令”这一预期目的,也就是说使文章收到很好的效果。 究竟李斯用了何种“魔法”竟能令秦王改变初衷?“攻心术”也! 任务一:细读文本体会李斯的攻心术? 全文自始至终都紧紧抓住秦王贪婪及要统一天下这两大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向秦王实施攻心术。 文章一开头,李斯便开门见山地指出秦王逐客的错误。然后用正面事实列举出秦往昔纳客而获得的种种好处:“遂霸西戎”“至今治强”“使之西事秦,功施至今”“使秦成帝业”也就是说:纳客能令秦获得“称霸、治国、外交成功及成帝业”的益处,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反驳了秦王“客负于秦”的论据,同时,这些好处是与秦统一天下一脉相承的,

8、既然秦王一心想统一天下,那么,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看到:李斯的这番话正说到秦王的心坎上去了,已收到了动摇秦王,逐客之决心的效用。而紧接着,李斯说了句:“向使四君却客不内而秦无强大之名也。”这是反面陈述不纳客的坏处,因此有加强语气,反衬秦纳客的好处的作用,因此进一步动摇了秦王拒客的决心。 至此,李斯的攻心术已取得了效果,但要改变秦王的逐客令并非易事,还得把攻心术用下去。李斯聪明就聪明在他不但巧妙地运用了攻心术,而且运用得彻底。 你看,紧接下来的一段,李斯如数家珍般一一数出秦王所占有、所喜爱的玉、宝、珠、剑、音乐等等,使贪婪的秦王读到此处禁不住眉开眼笑,占有感、自豪感油然而生,因而不知不觉的落入李斯

9、攻心的“圈套”:秦王你所占有的这些宝物并非在秦国特产的啊!但你却这般喜爱它们,岂不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而且,“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这些话说得好啊!得“一箭双雕”之效:既从秦王贪婪又从其要统一秦国的心理弱点上直攻秦王心扉!这样一来,秦王的逐客决心不动摇得七七八八才怪呢! 但李斯并未就此罢手,而是“乘胜追击”,把攻心术运用到最彻底:用类比的方法指出秦只有纳客才不会有敌,否则“求国无危,不可得也。”天啊,不纳客不但得不到天下而且会危天下,这岂不是秦王的致命伤?李斯的这段话正是给了秦王思想上致命一击,令秦王的逐客思想防线彻底崩溃,不得不改变逐客的初衷。至此,李斯的攻心

10、术令他获得了彻底的胜利。 说起攻心术,我们可以想到高一学到的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齐桓晋文之事。孟子的这篇散文同样是“攻心”成功之作:他抓住齐王于“王”不感兴趣的心理特点,先从提高齐王对“王”的兴趣入手,然后用排比、提问题、类推的方法令其情绪高涨,然后抓准时机向齐王摊牌:摆出自己一整套“王”的思想主张,结果令齐王欣然接纳。但毕竟,把对方从不感兴趣引到感兴趣比推翻对方的主张要容易得多。也就是说,谏逐客书比齐桓晋文之事章的攻心难度要大许多。因此,应该说谏逐客书较齐桓晋文之事章的攻心术更胜一筹。 李斯此文攻心术事半功倍,立竿见影,令人回味无穷。 任务探究一: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任务导引:李斯在谏逐客书中

11、运用了恰当的写作技巧,巧妙的运用了“攻心术”,以及匠心独用的写作技巧,从而使得秦王放弃了“逐客令”的想法。 任务二:谏逐客书的语言魅力 其一,开门见山,直接表明态度。文章开篇便说“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直言秦王错误,摆明自己的态度,点名主题,引出下文。 其二,从正反两面论述。前文中作者摆明观点,接下来,就先从正面说秦往昔纳客而获得的种种好处“遂霸西戎”“至今治强”“使之西事秦,功施至今”“使秦成帝业”即:纳客能令秦获得“称霸、治国、外交成功及成帝业”的益处,如此就自然而然地反驳了秦王“客负于秦”的论据。说明这些好处是与秦统一天下一脉相承的。如果秦王一心想统一天下,那毫无疑问地可以发现:李斯

12、的这番话正说到秦王的心坎上去了,已收到了动摇秦王,逐客之决心的效用。紧接着李斯又说:“向使四君却客不内而秦无强大之名也。”这是反面陈述不纳客的坏处,因此有加强语气,反衬秦纳客的好处的作用,因此进一步动摇了秦王拒客的决心。 其三,大量的列举。作者不仅列举历代客卿为秦国富强所做出的历史事实,还从秦国喜好来自个诸侯国的声色器物的眼前事实,说明驱逐客卿的不可取。同时,又从国家利益的高度,列出驱逐客卿的危害,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文章第一部分列举了大量事实,如:秦穆公从天下四方招求贤士,获得了舍,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止等人,善用之而并国二十,称霸西戎,为秦国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面接着列举

13、商鞅,张仪,范雎这四个人,说明了客卿为秦国做了很大的贡献并非有负于秦。作者这一段写得非常高明而巧妙,列举的这九个人都是先秦著名的贤士,为秦国做了巨大的功勋。李斯通过先贤提高了客卿在秦国的地位,借人扬己,而使用这些先贤的秦朝君王,都是先秦的明主,秦国的国富兵强,是明主善于用人的结果,李斯言下之意是,如果现在的秦王是一位明君,那么他就应该善用客卿,而不应该驱逐客卿这些人物的列举,增强了个人论点的说服力。 另外,作者还应用了排比、类推、提问题等手法,语汇丰富,颇有文采,最终使秦王看后幡然醒悟,收回成命。 整体上说,此文用意真挚,语势委婉,笔义曲折.李斯此文攻心术事半功倍,立竿见影,令人回味无穷。不愧

14、是千古流传劝谏之上作。 任务探究二:赏析谏逐客书的劝谏艺术 任务导引:劝谏是一门艺术。会劝谏的人不但能把人说服,而且通过劝谏能够使劝方和被劝方和谐相处,关系更加融洽。不会劝谏的人就有可能把本来融治的关系搞得很儡,甚至招来杀身之祸。中国历史上有不少能说会道的谏臣,比干、赵盾、伍子膏、屈原、李斯、魏征等,但他们劝谏的结果却并非一样。这其中最为成功的当属李斯。李斯因谏逐客书而成为名垂千古说理名篇,也因为谏逐客书而光耀中国文学史,使秦代文学在中国历史上,其实现了零的突破。所以鲁迅先生说:秦代文学仅李斯一人而已”。那么,李斯的谏逐客书的文学价值就在于它的说理艺术,即劝谏艺术。 任务三:赏析谏逐客书的劝谏

15、艺术 全篇文章通过运用正面论述,反面推理,极力的铺排,大量的事实依据,强有力的启发诱导,接对联翩的排比,相间迭出的对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抗衡千古的绝妙华章。 (1)极力地铺排、摆出大量事实诱导秦王悔悟 劝说秦王收回成命是一个极难的问题,方法不当,或者语言冲撞了秦王,后果不堪设想,尤其是李斯这个被驱逐身处逆境的客卿,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所以,用什么方法劝谏就显得特别重要、那么,用什么办法说服秦王?用什么样的事例教育秦王使他悔悟、认识到逐客是不利于秦国统一大业的严重错误呢?李斯首先想到了秦王的先辈,只有秦王的先辈在他面前才有威望,只有用秦王先辈的事例才能教育他并让他认识到逐客的错误。于是李斯在文章第一段委婉地表明自己的观点、秦王逐客的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